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森林报(大拇指小学语文拓展读本)/大拇指系列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俄)维·比安基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普通报纸上,尽刊登人的消息,可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知道飞禽走兽和昆虫怎样生活。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儿童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松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节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观察大自然、如何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原著初版于1927年,边续再版10次。

内容推荐

《森林报》作者是俄罗斯著名作家维·比安基(1894-1959),他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个月,有层次、分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各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表现地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多姿多彩的、动态的自然画卷。

目录

告读者

森林年

森林报

1.冬眠初醒月(春季第一月)

 森林里拍来的第一个电报

 林中大事记

 森林里拍来的第二个电报

 城市新闻

 森林里拍来的第三个电报——急电

 集体农庄生活

 打猎

 东南西北

2.候鸟回乡月(春季第二月)

 鸟类回乡大搬家

 戴脚环的鸟

 林中大事记

 飞鸟带来的快信

 祝你钩钩不落空!

 林中大战

 集体农庄生活

 城市新闻

 打猎

3.歌唱舞蹈月(春季第三月)

 林中大事记

 林中大战(续前)

 集体农庄生活

 城市新闻

 打猎

4.鸟儿做窠月(夏季第一月)

 各有各的住处

 林中大事记

 林中大战(续前)

 祝你钩钩不落空!

 集体农庄生活

 打猎

 东南西北

5.雏鸟出世月(夏季第二月)

 森林里的小孩子

 林中大事记

 林中大战(续前)

 集体农庄生活

 鸟的岛

 打猎

6.结队飞行月(夏季第三月)

 树林里的新规矩

 林中大事记

 林中大战(续前)

 打猎

7.候鸟离乡月(秋季第一月)

 森林里拍来的第一个电报

 林中大事记

 森林里拍来的第二个电报

 城市新闻

 森林里拍来的第三个电报

 林中大战(续完)

 集体农庄生活

 打猎

 东南西北

8.足储粮食月(秋季第二月)

 准备过冬

 林中大事记

 城市新闻

 打猎

9.冬客临门月(秋季第三月)

 林中大事记

 集体农庄生活

 城市新闻

 打猎

10.银路初现月(冬季第一月)

 冬天的书

 林中大事记

 集体农庄生活

 城市新闻

 国外消息

 打猎

 东南西北

11.饥饿难熬月(冬季第二月)

 林中大事记

 祝你钩钩不落空!

 打猎

12.忍受残冬月(冬季第三月)

 熬得过吗

 城市新闻

试读章节

一年——分作12个月的太阳诗篇

4月——融雪的月份14月还没醒来,4月的风就已经在徜徉,预告天气要暖和了。你瞧着吧:还会发生点别的事情!

在这个月份里,水从山上流下来,鱼儿从栖身处游出来了。春天把大地从雪底下解放出来后,在执行它的第二项任务:把水从冰底下解放出来。由融雪水汇集成的小溪悄悄流入河床,河水上涨,挣脱冰的羁绊。春水潺潺地奔流,在谷地上大规模地泛滥开了。

饮足了春水和温雨的大地,披上缀着色彩斑斓的娇关雪花的绿衣裳。森林却仍旧赤裸裸地站在那里——静待着变化,静待着春天的照料。不过,树里面的浆液已暗暗地开始流动了,芽膨胀起来了,地上和空中——枝头上的花一朵朵地开放了。

鸟类回乡大搬家

候鸟像汹涌的浪潮似的,大批地从越冬的地方起飞,向故乡迁移。它们的飞行是有严格秩序的,队伍整齐,一队队按次序前进。

今年,候乌飞到我们这里时经过的空中路线,还是和以前一样;飞行时所遵守的那套规矩,也还是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万年来它们的祖先所遵守的那套老规矩。

头一批动身的,是去年最后离开我们这儿的鸟。最后动身的,是去年秋天最先离开我们这儿的鸟。最晚飞来的,是那些羽毛鲜明华丽的鸟:它们要等这里新春的青草绿叶长出来后,才能来。因为飞来早了,在光秃秃的大地和树木上,它们太显眼。现在在我们这儿,它们还找不到东西用来躲避敌人——猛兽和猛禽。

鸟类的海上长途飞行路线,正好穿过我们列宁格勒城和我们列宁格勒州的上空。这条“航空线”叫做波罗的海线。

这条海上长途飞行线,一头是昏暗朦胧的北冰洋,一头是花草茂盛、天气晴朗的炎热地方。无数群的海鸟和海滨上的鸟列队在空中飞行,队伍多得没完没了,一队有一队的日程。一队有一队的队形。它们沿着非洲海岸飞行,穿过地中海,经过比利牛斯半岛和比斯开湾的海岸,渡过一条条海峡,飞过北海和波罗的海。

一路上,有许多困难和灾难等待着它们。浓雾像墙壁一样突然出现在这些羽族旅行者的面前。它们在潮湿的昏暗里迷了路,左冲右撞,碰在看不见的尖削岩石上,就会碰得粉身碎骨。

海上的暴风刮断它们的羽毛,打坏它们的翅膀,把它们吹到离海岸很远的地方去。

骤然的寒冷把海水冻成冰,有些鸟经不住饥寒交迫,就死在半道上了。

成千上万的鸟,死在贪馋的猛禽——雕、鹰和鹞——的利爪下。

在这个时期,有许多猛禽集合在海上飞行的路线上,不用费什么力,就可以大吃大嚼几顿丰美的野餐。

也有成百万只候鸟死在猎人的枪下。(在这一期《森林报》上,我们要报道在列宁格勒附近打野鸭的事情。)

可是,什么也挡不住羽族旅行者那密密匝匝的队伍。它们穿过浓雾,冲破一切障碍,向它们的故乡,它们的老家飞来。

我们这里的候鸟并不都是在非洲过冬,并不都是沿着波罗的海的路线飞行。有些候鸟是从印度飞到我们这里来的;扁嘴鳍鹬(qiyu)越冬的地方更远——在美洲。它们穿过整个亚洲,急急忙忙飞到我们这里来。从它们过冬的住处,到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的老窠,它们差不多需要飞15000公里,路上要花费两个月左右时间。

戴脚环的鸟

如果你打死了一只脚上戴金属环的鸟,那么你要把这只金属环取下来,寄到中央鸟类环接局去吧!地址是:莫斯科,K—9,赫尔岑大街6号。请你附一封信,写明这只鸟被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打死的。

如果你捉到一只戴脚环的鸟,那么就请你记下脚环上那压出的字母和号码,把鸟放掉,然后写一封信,把你的发现报告给上面所说的那个机构。

如果打死或捉到戴脚环的鸟的人不是你,而是你认得的猎人或捕鸟人,那就请你告诉他应该怎样办。

人们把一种分量很轻的金属环(铝环)套在鸟的脚上。环上的字母说明给鸟戴上脚环的是哪个国家的哪个科学机构。至于轧在脚环上的号码呢——在科学家的日记本里也记着相同的号码,后面注明他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给这只鸟戴上脚环的。

科学家们用这种方法来探知鸟类生活的惊人秘密。

比方说,在我们苏联遥远的北方某地给一只鸟戴上了脚环,后来,它在非洲南部,或者印度,或者其他地方,落在别人手里。那个地方的人会把脚环从它脚上取下,寄回苏联来。

不过,我们这里的候鸟并不是都飞到南方去过冬:有的飞到西方去,有的飞到东方去,有的甚至飞到北方去过冬!我们就这样,用给候鸟戴脚环的办法,探知候鸟生活的秘密之一。

林中大事记

泥泞时期

现在郊外一片泥泞:不论是林中道路,还是村道,雪橇和马车都没法走。我们得费很大的劲,才能得到一点森林里的消息。

雪底下的浆果

在林中的沼泽地上,蔓越橘从雪底下钻出来了。农村里的孩子们常常跑去采蔓越橘,他们说,隔年的陈浆果比新浆果甜。

昆虫过枞树节

柳树开花了。它那疙里疙瘩的灰绿色粗枝条,被无数轻盈的鲜黄色小球遮得看不见了。所以它浑身都变得毛茸茸、轻飘飘的,一副喜洋洋的神气。

柳树开花了——这就是昆虫的节日哩!在那漂亮的树丛周围热闹极了,快活极了,像过枞树节似的。丸花蜂嗡嗡地飞着;昏头昏脑的苍蝇无事忙得撞来撞去;精明强干的蜜蜂在翻动一根根纤细的雄蕊,采集花粉。

蝴蝶飞来飞去。瞧,这一只有雕花般翅膀的黄蝴蝶,是柠檬蝶;那一只有大眼睛的棕红色蝴蝶,是荨麻蛱(jia)蝶。

喏,这边一只长吻蛱蝶落在毛茸茸的小黄球上面了,它用它那带有黑色的翅膀遮住小黄球,把吸管深深地伸到雄蕊之间去找花蜜。

在这一簇鲜艳快活的树丛旁边,还有一簇树,它也是柳树,也开了花。不过,那棵柳树的花完全是另一种样子,怪难看的,是些蓬蓬松松的灰绿色小毛球儿。小毛球上面,也有昆虫,只是那棵树周围没有这棵树周围热闹。不过,柳树的种子却正是在那棵树上结呢!原来昆虫已经把黏糊糊的花粉,从小黄球上搬到灰绿色小毛球上来了。不久,在每一个小瓶子似的长长的雌蕊里,都将结出种子来。

尼·甫洛娃

P26-30

序言

写给小读者的话

我喜欢看童话。

有些童话确实非常有意思。聪明灵活的头脑,大多富于想像力,乐于遨游在情节离奇、引入入胜的童话世界中。

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永远生活在虚构的童话世界中呀!所以,同时我也爱看描述现实生活的真实故事,特别是关于大自然,有关动植物的故事。这些作品能帮助我了解大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学会怎样更好地保护大自然,学会更合理地使用大自然慷慨赐予给我们人类的宝贵资源。

众所周知,我们的衣食住行,哪样也离不开原始的自然资源啊!

我非常喜欢俄罗斯与前苏联的自然科学家、自然研究者、动植物学家的作品。

维·比安基便是这类作品的著名作家之一。维·比安基于1894年出生在一个养有许多鱼儿、乌儿、乌龟、蜥蜴和蛇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俄国一位优秀的自然科学家,当时在科学院动植物博物馆工作。

他们的家就在动植物博物馆对面,所以比安基小时候常到那里去玩,去看罩在玻璃罩里的动植物标本。

当比安基长成一个少年时,他父亲每逢为了科研工作出去打猎时,总带他一起去,每次都告诉他所遇到的每一株小草和每一种飞禽走兽的名字,教给他怎样根据飞行时的姿态、模样儿来识别各种鸟类,怎样根据脚印来识别各种不同的野兽。更重要的是,他父亲教会了他详细记录对大自然的全部观察印象。

每年夏天,比安基全家人都到郊外、乡村或海边去居住,他们在那里钓鱼、捕捉和消灭害虫,在森林里散步、采蘑菇、喂野鸟、野兔、刺猬、松鼠和野鹿。这种生活,给比安基打下极好的观察大自然和描写大自然的基础。

比安基成年后,到乌拉尔和阿尔泰山一带旅行,沿途记下他所看到、听到和遇到的一切。27岁时,他已经积累了一大堆趣味盎然的日记。

他还时常回忆起童年时代在动植物博物馆里玩时的情景。这边是两只小棕熊抱在一起打架,它们的熊哥哥蹲在旁边瞅着。熊妈妈躺在山坡上打瞌睡。那边是两只老虎,一只龇牙咧嘴地站在岩石上,另一只瞪着大眼睛站在岩石下,那副架势好像马上就要朝对方扑上去似的。上面是一只老鹰,一动也不动地悬在半空中。不远处的水边草丛中,野鸭妈妈刚走出自己的巢,露出巢里的几个野鸭蛋。

那些动植物标本,当然都罩在大玻璃罩里,但当时小比安基不相信它们是死的。他总认为,它们只是被某个魔术师给“定”住了,如能学会使它们苏醒过来的咒语,那些有生命的动植物肯定就会活过来。

当27岁的比安基想起这些时,他决心要当个作家,用艺术-的语言,让那些珍奇美丽的动物,永远活生生地生存在他的作品中。

于是比安基开始写作,写科学童话、科学故事、有关大自然,有关动植物的散文和随笔等等。

比安基的作品,在少年读者们面前,展开一幅幅活灵活现的自然景象。他善于在最平常的事物中,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新鲜东西。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大自然中,随身携带着望远镜、笔记本和猎枪,走遍了一座又一座森林。他在作品里教给少年读者们怎样睁开眼睛看清周围的大自然,教少年读者们怎样观察、比较和思索,做一个好的追踪者与优秀的自然研究者。他教少年读者们揭穿森林里的秘密,破解飞禽走兽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谜。

只有非常熟悉大自然的人,才会正确地管理大自然,使自然财富能长久为人类、为祖国服务。

《森林报》是比安基主编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生动有趣地描述了多种动植物的生活与习性,使读者在欣赏美妙的大自然的同时,获得不少自然知识。

我翻译出这本书并交给出版社出版后,曾与比安基通信数年之久,那时他已因患心血管病导致半身不遂,不能用右手写字。

令人感动的是,即使在这样的健康状况下,他仍坚持用左手敲打打字机键盘,继续为少年儿童创作。

我在阅读和翻译比安基的作品时,不禁回忆起我自己的少女时代。那时我住在哈尔滨一座有很大前后院的平房里。我母亲年轻时是日本奈良女高师生物系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一生热爱大自然,喜欢种植各种果树、蔬菜、花草和饲养各种小动物。

因此,有一个时期,我家的后院就一半儿建成了花红叶绿的小花园和供给我们新鲜蔬菜吃的菜园,一半儿建成了热闹非凡的小动物园。

我们兄弟姐妹几人也理所当然地在课余时间当上了小园丁和小动物饲养员。难忘的趣事多多。

我在写给比安基的信中,给他讲过一些这类真实的小故事,想不到后来比安基都写成作品,在当时的苏联少年杂志上发表了并寄给我看,使我感到非常高兴。

比安基曾一再强调,人类必须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更好地保护大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地球资源更加合理地为我们人类,为祖国服务,不至于由于无知而无限破坏大自然,导致地球资源迅速枯竭。

亲爱的小读者们,你们能理解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和重要性吗?

王汶

2006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