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京城四大名医/百年文化中国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徐怀谦//李四平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医条例,规定对所有中医实行考核立案。医术精湛、颇负盛名的萧龙友、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作为主考官,负责命题与阅卷,从此即有“京城四大名医”之称。

“四大名医”不仅因其妙手回春的医术成为政界名流的座上客,更因其普救含灵的仁心成为贫苦患者的救命人。萧龙友不愿为良相、但愿为良医,施今墨献世的医治顽疾的十大处方,孔伯华的擅治温热病与“石膏”绝技,汪逢春向无钱看病的患者施医舍药,无不体现了中医悬壶济世的大医精神。

本书以写实的手法、生动的语言,记述了四大名医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篇章。

内容推荐

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以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在20世纪30年代就享誉华夏。他们不仅因为妙手回春的医术成为政界名流的座上客,而且因为普救含灵的仁心成为贫苦患者的救命人。

本书以写实的手法、生动的语言,记述了四大名医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篇章。萧龙友不愿为良相、但愿为良医,施今墨向社会献出的医治顽疾的十大处方,孔伯华的擅治温热和“石膏”绝技,汪逢春向无钱看病的患者施医舍药,无不体现了中医悬壶济世的大医精神。

目录

京华名医之首萧龙友

不愿为良相,但愿为良医/002

为袁世凯、孙中山诊病,声名大振/005

“不重中医国必危”/011

无门户之见,取彼之长、补己之短/015

从“息翁”到“不息翁”/022

主要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026

养生与医德/036

医学之外的萧龙友/039

施今墨声名誉满京华

奔走四方矢志学中医/045

行医京城,借张宗昌巧惩“南霸天”/053

创立北平国医学院,倾力辅助后学/059

探求新路,对顽疾的独特治法/074

欣逢盛世,献出十大处方/084

名医“石膏孔”——孔伯华

家学渊源:祖父引他走上从医路/100

任职外城官医院医官,奔走于防疫一线/103

悬壶应诊,抗议取缔中医案/107

创办北平国医学院/112

名医神技,妙手回春/116

毛泽东说“中医是个好项目”/122

勤于著述,直至去世/128

大医精诚医德垂世/130

擅治温热病与“石膏孔”/132

熟悟经旨不泥于古/136

医学之外的孔伯华/145

对孔伯华的纪念和他的医学传承/147

佛心济世汪逢春

拜中医名家艾步蟾为师/152

仁术济世,慈心不忘贫苦病人/159

融传统文化于医学,名列“四大名医”/166

因医得缘收授义子/173

汪逢春医寓的“民主课堂”/177

主政《北京医药月刊》,流通新旧学识/188

在传道授业中坐化升天/195

附:参考书目及文章

从四大名医的医德说起(代后记)

试读章节

创立北平国医学院,倾力辅助后学

从抗议《废止旧医议案》的出笼,到该议案胎死腹中,施今墨的立场、态度,以及他的四处奔走,竭诚尽力,都为大家有目共睹,尤其在治疗汪精卫岳母痢疾的举动中,他以深厚的中医功力,向各层人士充分展示了中医博大精深的内蕴,显示了中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用事实证明了中医可以发展的希望所在。正是这些具体而真实事情,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了施今墨的医术,清楚了他的人品、人格,他被大家视为维护中医的先锋人物。

在关于中医是存是废的抗争风波中,施今墨进一步认识到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性。过去那种医术家传,或者个别带徒弟的方法,既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也无法使中医得到发扬光大,这种状况下,西医人才培养的规模,西药工业化的生产,都成为挤压中医的巨大外力,长此以往,中医只能在越来越狭小的空间里挣扎,不要说弘扬传统发展中医,就连生存状况也只能越来越不好。

施今墨清楚地意识到,迅速培养中医人才,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1930年,他同萧龙友、孔伯华等名医创办北平国医学院,与孔伯华同任副院长。

1932年,施今墨同魏建宏、刘肇甑、陈公素等人创立华北国医学院,并担任院长。

华北国医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了中医和西医的具体情况,着眼于培养精于中医、通达西医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整个课程以中医为主,并兼设西医基础和外文课,学制四年。

在这座当时最为著名的医学教育机构里,聚集了国内中、西医方面的名医、专家,通过严格考试入学的学生们,拥有最好的学习条件。华北国医学院,被人们看作是中国医界的最高学府。

学院以讲授中医课程为主,开设了中国医学史、医学大意、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诸病源候论、本草处方、脉学、辨证论治、医案学以及内、外、妇、儿、针灸、骨按、眼耳鼻喉、皮肤花柳科等,同时,还开设了生理卫生、解剖学、病理学、细菌学、药理学、诊断学、传染病学、法医学、内、外、妇、儿等西医课程。此外,还有国文、日语、德语等。在实验课方面参加北大医学院的生理病理幻灯教学、尸体解剖等。中西医课程比例大约为7:3,可谓“中西兼授、融汇贯通”。

施今墨非常重视教学质量。他亲自出面,邀请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立志革新、热心中医教育的贤达任教。如儿科瞿文楼先生,博学多才、谦虚求实,医德高尚,法古而不泥古,有不少独特见解,时称“正统幼科”;曹养舟先生,年已八旬,文学修养很深,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强调“不可读死书,要有所发挥”,讲授内经、金匮、伤寒课多年。中西医名家赵锡武、朱壶山、方伯屏、赵炳南、吴彩臣、曹锡珍、李促美、姜泗长等也在该校任教,他们都是医术精湛,经验丰富,在医界各有所长、德高望重的人物。

他曾经听说上海有一位叫丁甘仁的大夫医学造诣很深,就从北京赶到上海,装扮成病人前去求诊。在丁大夫诊病、开方、下药的过程中,施今墨留神看,用心听,然后再仔细分析琢磨,发现丁甘仁确实名不虚传,在中医的理、法、方、药的运用上不仅十分规范,而且很有灵活运用之妙。在多次的乔装观察中,施今墨受到了不少启发,并把丁大夫视为良师益友。

华北国医学院开课后,施今墨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丁甘仁大夫,便盛情邀请丁大夫到学院任教,并安排他以自己的临床医案为教材,亲自讲授医案,这个后来被称为“医案学”的课程,成为华北国医学院的首创。  医案,又叫“脉案”,也叫做“病历”,它是中医大夫在诊病、治病过程中,对患者病情诊断情况的真实记录。正是通过这种医案,人们可以了解病人情况,也能够看到中医大夫在医理、诊断方法,以及开方等多方面的素质,是极为具体而鲜活的教材,而通过分析、讲解医案,学生们可以具体了解大夫对患者病情诊治的思考过程,发现其中的道理,吸收其中的方法和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极大的好处。华北国医学院的这一课程,使学生更多的吸收了名医们的临床经验。

施今墨先生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也有许多极有价值的医案传于后世,成为后世中医学习借鉴的教材。

在注重中医的教学同时,施今墨并没有忽视西医,有关西医基础理论,以及生理、病理、解剖、药理课等内容,学生都是要学的。当时,有的人不理解在中医学院为什么要学习西医课程,认为这样容易分散精力,耽误时间,施今墨就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大家,他不仅借助西医的检查和化验手段来为患者诊病、治病,还经常和西医专家姜泗长等人一起交流,共同切磋医疗方法。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方法,确实既符合古人所说的“善假于物”的原则,也正是施今墨先生一再倡导的“不可执一方以论病,不可执一药以论方,不可循一家之好而有失,不可肆一派之专而致误”精神的体现。在教学上,他把学生对专业的态度与人品融合在一起来进行引导,并不断告诫学生:“其有厌学图利者,只趸用少数之成方、单方以统治万病,非吾徒也。”

施今墨先生的告诫,并不仅仅是谈医论药,实际上是强调一个医者的人生态度,是对医者人品的看法。在过去也好,在现在也罢,以少数成方、单方包治百病、万病的庸医一直都存在。在施今墨先生的眼里,那种学医不专,只想用一两种药包治百病的人,只能是“江湖郎中”,甚至是医界败类,是破坏中医形象的害群之马。施今墨希望自己的学生们学有所成,注重学生的人品。他心里清楚,一个没有孝顺父母之心,缺乏友爱兄弟、朋友之情的人,如果学了中医,那么医术就不会成为济世救人的方式,而会成为他们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甚至是为害社会的凶器。中医作为一种除疾去病的技艺,心地善良者拥有它,便是行善的方便门径,反之则是牟利的工具。因此,选择什么样的人来做学生,施今墨一直有自己严格的标准。

华北国医学院在办院和治学上,注重医德教育,实际上是紧紧把握了教育的根本。第二届毕业纪念刊所载的“医戒十二条”,就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即使在今天看来,“医戒十二条”也有其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P59-62

后记

从四大名医的医德说起(代后记)

对于“四大名医”,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了,但在中医界,一提起他们,人人都翘大拇指。这一名称的由来,比较统一的说法是,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医条例,规定对所有中医实行考核立案,在北京进行第一次中医考核时,当局任命医术精湛、颇负盛名的萧龙友、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四人作为主考官,负责命题与阅卷,从此即有“京城四大名医”之称。也有人说,是因为这四位医生几乎在同时悬壶应诊,医术高明,患者信服,所以被称为“四大名医”。

在我们看来,“四大名医”的“名”一靠医术,二靠医德,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医术没有医德,那就是个赚钱机器,不会落下什么口碑;只有医德没有医术,只是一个好心的庸医,也不会赢得患者的信赖。只有两者备于一身,才堪称为名医、大医。他们身上最重要的德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两条:一是大爱,二是淡泊名利。

四大名医无一例外都要求弟子们熟背药王孙思邈《千金方·大医精诚论》中的一段名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其有患疮痘、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凡是优秀的医生治病,一定要神志专一,心平气和,不可有其他杂念,首先要有慈悲同情之心,决心解救人民的疾苦。如果患者前来就医,不要看他的地位高低、贫富及老少美丑,是仇人还是亲人,是一般关系还是密切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包括中外),是聪明的人还是愚笨的人,都应一样看待,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替他们着想;也不能顾虑重重、犹豫不决,考虑自身的利弊,爱惜自己的性命。见着对方因疾病而苦恼,就要像自己有病一样体贴他,从内心对病人有同情感,不要躲避艰险,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寒冷或暑热,饥渴或疲劳,要一心一意地去救治他,不要装模作样,心里另有想法,嘴里借故推托。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做一名天下的大医。如果与此相反,就于人民无益而有大害,……有人患疮疡、泻痢,污臭不堪入目,甚至别人都很厌恶看的,医生必须从内心同情、体贴病人,感到难受,不能产生一点别的念头,这就是我的心愿啊……因为有这份爱心,孔伯华当年悬壶应诊时,早上前十个病人往往是免费的,他知道只有穷人才会早早就排队等候看病,而且还为这些病人准备免费的早餐。在担任北平国医学院院长期间,他不辞辛苦,带领学生轮流实习,有时还要管学生的吃住。虽然孔伯华门诊收入颇为可观,但由于他乐善好施,所以他这一生,既无恒产,又无积蓄,逢年过节,还必须向达仁堂、瑞蚨祥、谦祥益等几家借贷,加以维持。因为有这样的医德,施今墨在1959年无偿献出了治胃溃疡、高血压、神经衰弱、气管炎等十大处方。这十大处方中的“高血压速降丸”、“神经衰弱丸”、“感冒丹”、“气管炎丸”,被制为成药,在每年的广交会上为国家换汇上百万美元。后来,施今墨为实现兼爱天下,济世救人的人生理想,又陆续地把自己的一些秘方无偿献给国家。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医生——不光是医生,各行各业,包括政府机关,都喜欢挂匾、挂锦旗,诊所里挂什么“华佗再世”啦、“妙手回春”啦等等,琳琅满目;政府机关挂什么什么“先进单位”,满墙满屋都是。客观地说,名医能得到患者赠匾,当然是很荣耀的事,但如果弄得如同书画展览,则不免有炫耀之嫌。这四大名医对赠匾都看得很轻。萧龙友的家门口只用一块尺许长、三寸多宽的小木牌,刻着“萧龙友医寓”五个小字,仅供求医者辨认住址而已。许多被治愈的社会名流赠送匾额,虽然书法上乘、装饰优雅,但一块都不往墙上挂,积多了还叫人刨平,变成制作家具的木料。汪逢春的书斋就叫“泊庐”,取淡泊明志之意。他曾经说:“医家之技术如何,病家自有公论,何用自我吹嘘?”“医者以治病救人为目的,唯有恪遵仲景之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充实自身,始能济世活人。联匾等踵事增华之物,不过一宣传品耳,于学问何补哉。”凡有患者赠送匾额的,他都婉言谢绝,对那些不容推却的,他也从不悬挂。

有人会说,这些医德已经过时了。现在是市场经济,医院、诊所要讲经济效益,就要炒作。没有钱,怎么请名医、盖大楼,怎么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没有这些,怎么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可是如果医院没有爱心,只认钱不认人,那么逼着穷人把活着的病人送往殡仪馆的悲剧就还会重演,诱导富人花550万的高价也没有保住一条生命的冤案就还会发生;如果医生没有爱心,那么手术刀和杀人刀之间就没有多少区别。事实上,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医院就像一个巨大的无底洞,一台吞钱的老虎机,一场无休无止的恶梦,什么名医、大楼、先进设备,只是冷热不均的势利眼,什么“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不过是挂在墙上,起一点象征作用的标语而已。

回望四大名医的时代,并非没有物质利益的巨大诱惑,军阀们的骄奢淫逸、达官显贵的名车豪宅难道不是诱惑?但四大名医能永葆赤子之心,淡泊名利,普济众生,不能不说与他们深受大医精诚思想的影响有关。

大医精诚,这是怎样一种境界,一种格局,一种气象,一种抱负!四大名医,何以成其大;今日庸医,何以如此多?其中的道理并不难思量,不过两个字:“精诚”而已。

最后,我们要特别鸣谢萧龙友嫡孙女萧承惊女士、施今墨之子施小墨先生、孔伯华之嫡孙孔令谦先生、孔伯华弟子徐宏勋先生、汪逢春弟子谢子衡先生,他们不仅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和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而且他们身上传承下来的大医精诚、普济世人的医德和平和宽厚的处世之道也深深感染了我们,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使这本书增色不少。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阅了不少书目、文章,附于书后,一并致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4: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