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访行家/文化生活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德)加布里艾勒·格特勒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实验物理学家、刑侦生物学家、屠宰场女兽医、燕尾服专家、寄生虫研究者、性工作者……多年来,作者采访了德语国家的32位各行各业公认的专家,这些人物都以特殊的方式承担着一种理念或一个项目的实现,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着思考。本书是德国当代文化生活的一个切片。

内容推荐

多年来,本书作者每月在德国的日报上发表关于值得瞩目的当代人物的写真文章,这些人物都以特殊的方式承担着一种理念或一个项目的实现,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着思考。本书所采访的德语国家32位各行各业公认的专家中,约半数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著名人物和新兴应用科学领域的代表,另一半则活跃在全然普通而实用的行当中,也有少数人从事着具有异国情调的职业。在对被访的专业领域进行简介、描述其职业活动之后,在更加私人化的第二次采访中,作者只是偶尔提问或插话,而任被访者自由呈现,甚至会诱导出激烈的抗辩——这些行家不仅具有非同寻常的渊博知识,谈到自己的工作尤其热情满怀。

作者以对细节训练有素的眼光描写各次访谈的环境,且始终保持着某种距离,从不做出评价,以致读者常常会忘记提问者的存在。无论是管道工还是理论物理学家,助产士还是法医,透过善解人意的女提问者的眼睛,极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工作领域得以呈现,堪称周密、审慎。

目录

前言

有皮有毛

动物标本制作师

造访象牙塔

理论物理学家

雷亚尔女士

性工作者

叛逆者

种族精神分析学家

前方到站: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实验物理学家

充满感情接生

助产士

面对压力敢于曝光疯牛病

屠宰场女兽医

多处磨脚

矫形鞋匠

腐尸上聚集的动物群

刑侦生物学家

库默斯多夫射击场

工具制造师

毋容置疑的适用性

数学家

气动运送

管邮师傅

基因试验

人类基因遗传学家

哪儿痒挠哪儿

计算机学家

可触摸的点

盲人教师

学会承受痛苦

文明异化批评家

壮志凌云

高空女杂技演员

手的阴影

脑研究者

生活必需品

自来水公司经理

论井申投毒

生物武器专家

虱子、跳蚤和狂蝇

寄生虫学家

神经元发出的响声

神经病学家

民用铁板和战争金属

排弹专家

地下工作

污水管道清洁工

大型精神病院的终结

社会精神病学家

拜访燕尾服专家

承做名人服装的裁缝

疯牛病病毒鉴定方法

朊蛋白病毒研究者

一种完全特殊的液体

血液专家

得墨忒尔的风力玩具

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和磨坊主

揭示真相的难处

法医

神奇工程

升降设备工程师

昨日之雪

雪世界玻璃球制造商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的人们已经使用木乃伊技术将动物和人的尸体制成标本。基于科学基础之上的动物标本制作艺术发端于17世纪末的欧洲。因其不可质疑的前提是防腐技术,故医生和药剂师学业中设有防腐课程。以前人们对皮毛的处理并不十分在意,只是简单地将动物皮毛用草或稻谷塞满,而没有太多地注意到它的形状。法国最先开始了动物标本的制作,人们利用一个架子和钢丝使动物的躯体得以更加自然地展现。不久,其他国家也发展出不断改善的动物标本制作方法。动物标本填充了王公贵族们的宝库,从而满足了他们的收藏欲望。新奇物展览室和自然材料收集处当时与硬币、矿石、艺术品、稀有解剖标本平分秋色。到了启蒙运动时期,这些展览室和自然知识收藏品逐渐变成自然知识博物馆。由于人们对自然发展历史、自然科学的兴趣不断增长,这些博物馆慢慢地开始开放,起初参观时限制颇多,如只能以很小的小组形式,而且时间短暂。在18世纪,通过波及所有可能的殖民地的无数次远洋冒险活动,收藏呈急遽扩大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动物标本制作艺术飞跃式的变化。在标本数量剧增并变成商品时,标本突然间具备了凶狠的姿态。倾注情感的姿态流行起来,如恐吓的造型、张开的喉咙、龇露的食肉动物牙齿、耸立的汗毛、举起的爪子。这些同时也是种尝试,旨在克服其在自然科学博物馆中令人担忧的呆板性,以便与同时产生的动物园进行竞争。

那些已经争取到平等地位的市民们,也希望得到他们应得的动物纪念品:或是镶嵌在银托上、挂在怪诞的怀表链条上的野猪獠牙,或是殷实人家豪宅中的图腾性装饰。动物标本制作师同时撰文提供正确布置的建议:鸭子、野猪、岩羚羊、鹿头应置于餐室,狐狸、熊、黄鼬须放入吸烟室;猫头鹰、雕还有鹰则应该放到书房和工作室中;但直立的熊的位置则总是在入口的大厅里,它象征着房主人的威严,用一个托盘接过来访者递上的名片。当时涌现了一种罕见的装饰热潮,而这种收藏的最大敌人既不是皮蠹,也不是蛾子,而是藏品不全问题。体现在狩猎、战利品、主宰和胜利夸耀等上的市民权利,同时也意味着对世界各国动物界的一场毁灭性扫荡。因为人们对动物进行捕抓、猎杀并占有它们的毛皮,数百万的昆虫、爬行动物、鱼类、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变成了牺牲品。尽管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殖民地的丧失致使德国在海外收集动物毛皮的数量锐减,德国的博物馆、大学和(普通)学校教学材料收集处仍汗牛充栋地摆满着三百年来搜刮到的猎物。然而即便如此,人们依然对动物缺乏认识,对它们外形以及它们生活形态不够了解,对它们的来源毫无所知,这种情况到电视时代才有所改善。标本制作师的数量一直呈严重下降趋势。很多博物馆因为费用的原因不再雇用自己的标本制作师。标本制作师不再被认可为职业培训方向,在西德这种职业培训早在1953年就被取消掉了,职业登记局也勾销了这种职业。但在民主德国,直到1989年,大专和大学里还有这门基础培训。

英戈·科普曼先生的商店和作坊位于柏林夏洛特堡相对便宜的地区,那里比邻动物园区和莫阿比特区。房子在1900年左右盖成,是一个五层楼的租赁公寓,淡蓝色墙。这幢房子有阳台和突出于墙壁外的角窗,傍晚煤气路灯照亮大街。商店上面挂着“柏林标本制作作坊”的招牌,一个小橱窗里展示的标本吸引着过路人驻足观看。一个呈走姿的猫骨架和一只狗的脑壳共同占据着主要展台,周围陈列着漂亮的老式圆柱形玻璃杯,里面透明的液体中漂浮着标本。展示的是动物的发育过程,从胚胎到老鼠,从卵到鸡,一只携卵螃蟹,还有一条开了膛的鱼,可以看到它肚子里的所有器官以及鱼鳔。一只锹形甲虫的幼虫,柔软的银白色触角紧紧靠着身体。一只站在店里高台上的天鹅用责备的目光俯视着这一场景。我们走进店铺,科普曼先生的妻子及同事热情地请我们在四处随便看看,科普曼先生正在打电话。一条巨大的爱尔兰母狼狗从地上站起来,它与那些被制作成标本的、看上去僵硬的动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制成标本的动物把地板和墙壁都覆盖了,它们的眼睛发着光,犄角发着光,羽毛也发着光。空气中弥漫着酒精味、干海带味和皮革味。有只黑天鹅绒一般黑的渡鸦刚刚制作成,眼睛周围用大头针固定着;一只肥大的獾和两只小花鹰站在树枝上,这个得过奖;一头坏了的猪;两只在玩耍的食鱼貂;一头目光柔和的野牛。旁边是一只看上去很危险的大兀鹫,它站在一根粗壮的枝上,一双巨大的黄色爪子力气十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将一只猴子的脑壳捏碎,这个标本也曾得过奖。最令人注目的是一只羽毛色彩斑斓的猎鹰,它刚刚抓到一只小鸽子,小鸽子在双重意义上一动不动地仰卧着,头歪向一边。此场景展示在一个泄水管颈上,是仿照巴黎圣母院早期哥特式怪兽排水口制作的,整个设计也曾得过奖。P5-7

序言

多年以来,加布里艾勒·格特勒每个月都在德国的《日报》上发表关于当代值得关注的人物的写真文章。她向读者介绍的是这样一些人物,他们以特殊的方式热衷于某种理念或为某个项目的实现而奋斗,同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积极地进行反思。认识这些人物对读者来说一定获益匪浅。此前格特勒女士就曾将此类人物写真结集出版,而现在她所推出的这部最新出版物题为《寻访行家》。书中介绍了32位人物,在不同生活领域内的有关行业里,他们都是公认的专家。他们中的一些人是科学界的著名人物,另一些人则活跃在完全普通而又实用的行当中。各篇人物写真的表现方式相同,总是从一般谈到特殊,再到个人。在每篇开头部分有一张与被访者会见时拍摄的照片,同时附上提纲式生平简介。人物写真的正文则开始于对相关专业领域的简短介绍,为读者理解随后展开的详细论述做出铺垫。在某几篇中,作者在导论部分概略地叙述历史背景;在其他各篇中,作者还对所介绍的研究与工作领域在科学或社会讨论中的地位做出说明。

然后就是与访谈对象的第一次会见,大多是在工作场所或比较公开的环境。格特勒女士从第一印象写起,给读者亲临现场的感觉。她不是鹦鹉学舌般地转述当时的对话,而是描述访谈对象在其职业范畴内的活动,以及他们自己的相关表述,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被访者的直观形象,并再现了被访者与其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这第一次、不如说是礼节性的相识之后的第二次会面,便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采访:在私人的环境中,或在被访对象的家里,或在他选择的一间咖啡厅里,格特勒女士让她的访谈对象“自由发挥”,她只是偶尔提几个小问题或是简短地插话,用此方法,她经常从谈话对象的嘴里诱导出非常激烈的抗辩。总而言之,格特勒女士在大多数访谈中成功地达到了她的目的——突显使他们成为行家的强烈事业心。

那么谁是在这本书里发言的行家呢?约半数的被访者是来自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除了一些从事理论和实验物理问题或纯数学问题研究的自然科学工作者,还有一些从事非常实际的职业的代表,如刑侦生物学家或屠宰场女兽医。作为人文科学的代表,读者遇到的是文明异化批评家伊万·伊里奇和种族精神分析学家保罗·帕林。另外一半被访者从事的职业则非常实用,如助产士、排弹专家或者知名裁缝。也有一小部分人真正堪称身怀绝技,如走钢丝。写真集里所有的人物不仅仅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具有非同寻常的渊博知识,而且谈到自己的工作时尤其热情满怀,少见例外。

加布里艾勒·格特勒提问的技巧是藏在幕后,以至于人们常常忘记她的存在。她以对细节训练有素的眼光来描写各次访谈的环境,他们会见的办公室、实验室、客厅及工作室。尽管布置的风格如此不同,尽管住户的审美趋向如此不同,格特勒女士的描写始终保持着——有时是狡黠的一距离,从不做评价。不管谈话对象是污水管道清洁工还是理论物理学家,妓女还是雪世界玻璃球制造商,透过一位善解人意的女性谈话对象毫不做作且令人产生好感的目光,极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工作领域得以展示,而对于这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领域的存在,有些读者此前一无所知。加格特勒的行家写真是名副其实由第一手材料构成的“真实的故事”,堪称周密、谨慎。

傅欣家

德语文学在线(litrix.de)

2005年5月

后记

中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您手中的这本书就是一本对32位行家的采访录。采访对象工作在各行各业,其中既有研究理论物理、纯数学和大脑的科学家,也有污水管道清洁工、高空杂技演员和助产士。虽然他们的工作岗位不同,但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本书作者所采访的各位行家分别生活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为了让中国读者能更多了解以上德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职场环境,德语文学在线(litrix.de)资助了本书的翻译,我们首先感谢德语文学在线的这一举措。

本人在德国生活了近二十年,从事翻译工作也有十多年了,但初读此书后并不敢贸然承接这一艰巨的翻译任务。主要是此书涉及的学科与行业太广,由于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自己的数理化知识十分有限,怕译得不好辜负了读者。当时亲朋好友中劝我知难而退的超过九成,主要论据是:这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事,很容易砸了自己的牌子。促使我最终接下这一任务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愿意为三联书店效劳,这家出版社推出的书籍我作为读者非常喜欢看,这次有机会为三联书店译书我觉得是无上光荣的;此外是吴鹏飞先生答应加盟翻译工作,他是学理工科出身,又在德国生活和工作了多年,有他参与我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书中的第一、二、五、九、十、十一、十二、十四、二十、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一篇由吴先生执笔),最后就在我考虑是否接这项任务时,我有幸结识了德国汉学家樊克(Frank Mdmhausen)先生,他应允帮我解决一些棘手的翻译难题,这下我觉得心里有了底,最后下决心承担了本书的翻译工作。

做翻译的人投有不知道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理论的,但想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另一位哲人曾说过:翻译就像女人,漂亮的往往不忠实,忠实的往往不漂亮。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尽量忠实的基础上追求尽量漂亮。译文要经得起同行对照原文的审查。如果说编辑的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话,那么翻译的工作则有些类似媒婆。有情人终成眷属后如果过得美满,几乎很少有人再想起媒婆;倘若不美满,媒婆则难逃干系。一本翻译得好的书,大家会说原文就好。假如翻译得不好,那译者肯定挨骂。再加上世界范围内翻译工作的报酬与工作量都不成正比,所以粗制滥造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此我愿写出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心得,是自勉,也是与同行的交流。

搞翻译首先要有职业道德,上要对得起原作者,下要对得起读者。要想做到这一点,手勤、嘴勤、眼勤、脑勤是基本功。许多误译都是因为手懒,又一次自以为是,又一次没查字典,所以才给望文生义留下了机会。嘴勤则是要“不耻下问”,任何一点小疑问都应请教母语者,不要因理解有误而导致误译,此外如所译内容专业性强,则要请教相关的目的语专家,才能尽可能减少非行话的出现。眼勤可以说是网络时代搞翻译的基本功,同时也是一条捷径。许多新词汇、新概念字典中往往查不到,但网上能查到。此次翻译过程中我使用频率最高的网址是:百度、维基自由百科、狮子多语在线字典和谷歌。脑勤要求翻译时精神高度集中,思维的逻辑性要强,译出的稿子自己最少要读三遍,第一遍译完马上读;第二遍放些日子再读,这样容易发现问题,因为自己译出的东西往往像自己的孩子,一般是怎么看怎么顺眼,过一段时间才能比较客观地发现误译,第三遍是交稿前再读一遍,这时往往还能发现一些打字错等疏忽性毛病。

我喜欢翻译工作,因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能学到很多东西。举一个例子,本书有一篇介绍的是一位血液专家,自然要提到血型。但原书中印的不是O型血,而是0(零)型血。这使我想起每每与德国人聊起血型的事,总是听他们说0(零)型血。以前我只是觉得奇怪,思维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为什么在A型、B型后不说。型,而是说什么O(零)型呢?经过上网查考,找到了以下资料:血型是对较高级生物,特别是人体血液内红血球表面糖脂或蛋白质不同构成的描述性分类。人类血型最常见的分类为“ABO”以及“Rh”(恒河因子,又译猕猴因子)。1901年奥地利细菌学家卡尔.兰德施泰纳(1868年出生于维也纳附近的巴登,1943年逝世于美国纽约)发现了人类的血型差异,他证明一个人的血液被输入另一个人的体内时因血型不同往往会在血管发生凝结,产生抗体。比如0型血的人红血球表面既无A型、亦无B型抗原(故称O型血),他们的血清对这两种抗原都会产生抗体,因此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但他们只能接受O型血液。这一重要发现对输血的安全性和外科手术的成功产生了巨大影响,卡尔·兰德施泰纳为此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但O型血又是怎么变成0型血的呢?众所周知,在一些使用英语的国家有个习惯——把0念成O(如电话号码的念法),所以O型血从德语译成英语时就变成了0型血。我们中文的绝大多数科技资料都是译自英文,自然也就采用英语概念O型血了。我觉得此事很有意思,就写了一篇小短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了。

我译本书求教了很多师长和朋友,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以下诸位女士和先生们:Prof.Dr.Gottfried-Karl Kindermann,Prof.Dr.Helwig Schmidt-Glintzer,Prof.Dr.Henning wiesner,Dr.Anne-Bitt Gerecke,Heike Friesel,Claudia Baurle,Armin Eppelein,Frank Meinshausen,Gertrud Ktitermeier,Elke Wackerhage,Regina Speidel,Ulrike Blum,王东木,陈嘉映博士,郑钢博士,刘景文,严健卫,徐静华,郑冲,李欧,杨丽,傅嘉玲博士,蔡鸿君博士,戴丽,宗贤刚博士,权忠宪博士,贾枝平,珍妮,张亚禄,季津竹,默东,庞博,张野平,许劲东,刘永强,叶彤,陆柱家教授,胥鸣伟博士,蔡天新博士,曾奇峰博士,盛晓春博士,刁其玉博士,张欣博士,方在庆博士,徐国强,程燕予,陈鸿远,王天兵。他们之中有的人校读了我们的部分译稿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更多的人从原文理解和中文术语方面给我们很多指正,没有他们的帮助,此书定会惨不忍睹。第二篇的篇头诗承蒙贾枝平先生协助翻译,第四篇及前言的翻译参考丁王燕生老师的译稿,特此感谢!吴鹏飞先生感谢吴梦飞与吴畏先生协助他输人中文。

此外我还特别要感谢三联书店张琳编辑,她从约我翻译此书开始就认真、周到、负责地担起了此书责任编辑的工作。我们的合作是一次美好的经历,对她的鼎力支持我表示深深的

最后我对读者,特别是工作在本书述及的32行当中的行家读者还有一个殷切的希望,希望各位不吝赐教。如果您发现哪些地方的中文术语不对,请您发电邮给我:xishui@aol.com(请在标题栏注明“寻访行家”),万分感谢!

丁娜 于2006岁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9: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