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京(我与天堂一步之遥)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昨日云端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步之遥有多远?首部京城金领女性生活纪实小说撩开中国当下最时尚阶层的磨艳面纱。

我相信每一个在跨国公司成长起来的“金领”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时,或许会有遗憾,但是绝不会有一丝小人得志的侥幸。因为小人得不了那么多的“志”,至少不能长期地得那么多的”志”。每一个“金领”后面都有他(她)付出的智慧和努力。当前,中国社会对“金领”的关注大多停留在表面,尤其是物质层面上,希望这部小说能提供一个读者与“金领”近距章接触的机会。“天堂”——那种人人渴慕的游刃有余和优雅大度的处变不惊原是种种历练的终点。

内容推荐

这部小说用纪实性手法描写了当下中国社会金字塔顶——京城金领的生活。女主人公小云是年薪超过50万的外企金领,拥有“五花马、千金裘”的生活,赢来纷纷艳羡的目光。两年来,她在业内的世界顶级公司间跳槽数次,先后和世界名校MBA、跨国公司驻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坠入爱河……从北京到汉堡,从柏林到新加坡,顶尖的国际级培训、豪华的联排别墅、奢靡的烛光红酒,是否是金领女性身心的真正归宿?小云为何迷茫、犹疑,甚至绝望?命运到底向她暗示的是什么?

作者是京城外企高级管理人员,积淀多年心得书写原汁原味、鲜为人知的金领生活。通过风光旖妮的情感,揭示出外企高层的职场政治和荣光阶层的背后百味。通过该书,向读者展示了当下中国一个新兴顶级社群的真实人生。

目录

Chapter 1 上帝不会把幸运给同一个人

Chapter 2 职业顾问

Chapter 3 我的last day

Chapter 4 消失在世界的另一端

Chapter 5 不管饱的精神安慰

Chapter 6 不是陪伴,是拯救

Ohapter 7 自由的真谛

Chapter 8 大卫旅馆

Chapter 9 聪明人也会吃亏

Chapter 10 冷暧自知

Chapter 11 车过腹痛

Chapter 12 法国跟屁虫

Chapter 13 一场谨慎的面试

Chapter 14 阳光般的老板

Chapter 15 鸳梦重温

Chapter l6 国际级培训

Chapter l7 只待追忆

职场十年(代后记)

试读章节

他说,他是一个感情动物,而我是冷血动物,我们是不一样的人,或许只能做朋友。他不能再对我有幻想,否则他会被逼疯的。他说这话的时候,真的很绝望很伤心。

我什么话都没有,也无法再解释。我确实在残忍地扼杀他的激情和渴望,我不知不觉地在用我过去的失败和伤痛来惩罚现在。

我一直沉默,很失落,想回家。他拦下我,说我已经醉了,开车危险。他轻轻拍着我说:“就在这里睡吧。”还表示不会打扰我,明天早晨给我煎鸡蛋,煮咖啡。我忽然很委屈,掉着眼泪,吵着要回家。他按住我,不让我走,轻轻给我唱歌,哄我睡觉,让我乖乖的,一再地说明天早晨会给我做香喷喷的早餐。我的头很痛,迷迷糊糊地说:“你都不喜欢我了,我们只能做朋友,我不应该留在这里过夜。”他说:“哪里是不喜欢呢,是没办法。我喜欢你。”他躺下来轻轻搂着我,哄我睡觉,我渐渐平静了。

过了一会儿,他以为我睡着了,悄悄起身,抱着衣服到客厅沙发上睡觉去了。我知道他心里仍旧难过,顿时睡意全无,无比失落。

我想了一下,觉得还是回家好,就带着醉意摇晃着起身,光着身子,抱起几件衣服,去客厅找另外几件。他也喝了不少,好像真的已经睡着。我进客厅时,他忽然惊醒,问我干什么。我说:“我要回家。”他温柔地说:“过来,宝贝,过来。”他掀开自己的毯子,我钻进去躺下。他抱着我不说话。很久,他叹了口气说:“来吧,去床上,我陪你睡觉。”

我安静地被他牵着进了卧室,他把我抱到床上,盖好被子,然后进了浴室,洗澡刷牙。再出来的时候,他也光着身子在我身边躺下。我们不由自主地又抱在一起,互相亲吻,温柔无比。我紧紧抱着他,脆弱得几乎想哭。多么想要,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再次冲动地把我压在身下的时候,我已经无力抵抗,全身都是软的。已经哭过一回,心里虚弱,大脑迷糊,防线彻底崩溃。我在乎他,喜欢他,真的不想看到他难过。

那个晚上雷电交加,天昏地暗。

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我们看着对方,呵呵傻笑。他进浴室的时候,一直在里面唱歌,快乐得像个孩子。

我微笑着躺在床上,懒懒地听着他在浴室里唱歌。一切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如果想知道一个男人是否真的喜欢你,那么做完爱以后,看他是否很快乐;如果想知道你是否真心喜欢一个男人,也要看你做完以后自己是否快乐。我们显然都很快乐。

要上班了,他叫我起床。我洗澡的时候,他煮咖啡。等到坐在沙发上,明媚的阳光已经透过玻璃窗洒在我们身上。我们边喝咖啡,边谈起我的工作,他给我很多建议,我点头,很佩服他的眼光和洞察力。然后我们吻别。他可以在家里工作,当老板的,想不去就不去,真好。可是我还是要匆匆赶到办公室,开始我辛苦繁忙的一天。

和安迪约会的那些日子,我正做着职业上最艰难的选择,工作是我们最经常的话题。

我就职于一家英国公司,这个公司在业内颇有声望,但却也是个著名的毁美女的地方。我经常加班,没日没夜。那时安迪也是新官上任,经常也是没日没夜地加班。我们很多时候只能靠短信互相牵挂。有时深夜从办公室出来,收到他的短信,问我在哪里,我说:“刚下班。”他说:“过来好吗?我想你。”

我就忍木住跑到他那里去。两个人依偎在沙发上,一副倒头就能睡着的样子。

每次去他那里,他都会在屋里到处点上蜡烛和精油香薰,还会给我准备红酒和奶酪,在浴缸里放好热水。他抱着我一起躺在浴缸里,把酒送到我的唇边,我们慢慢喝酒,聊着不同的话题。偶尔他情绪有点低落,会搂着我一声不吭,我也不去追问。

我本来可以不知道那些关于他的故事。可是很不幸,他的两个最好的朋友凯文和劳伦斯都是我读书时的同窗,也是我最亲密的哥们。刚开始和安迪约会时,劳伦斯还在上海工作,是一家美国公司的总经理,那个职位是安迪离开时举荐了劳伦斯,由劳伦斯来接任的。那天我终于忍不住给劳伦斯打了个电话。他前一个电话没接,因此后一个电话一接通,我就抱怨:“你根本就不关心我!”他慌了,问:“怎么了,宝贝?”我们一直互相叫宝贝。我坦白说,我在和安迪约会,他差点马上摔了电话。

劳伦斯一直坚决地反对。他说安迪不仅是他的好朋友,而且对他有知遇之恩,因为安迪在职场上一直提携照顾他,他的职业成功和安迪分不开。他没有说安迪任何不好的话,他说作为朋友他不愿意说。可我也是他的朋友,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受苦,所以他一直都对我说:“结束,马上结束,宝贝。”

劳伦斯说时间不对,他不认为安迪已经为一场健康的积极的感情做好了准备。如果他没准备好,受苦的只能是我。他说:“你无法想象安迪为了那个女人受了多少苦,你真的无法想象。”

我问:“那场事故到底是怎么回事?”

劳伦斯顿了一下说:“如果我是安迪,我早已经把那女人给杀了。”

劳伦斯一直是个温柔善良的男孩子,他说出这话,我心里着实往下一沉。

他一直为我操心,这次都快带着哭腔了:“宝贝,为什么你挑的总是wrong guys啊?”

我就抱着电话掉眼泪,我也不知道。上次和大卫分手时,我也是整夜整夜地抱着电话对着劳伦斯哭,他已经见不得我再为了某个男人掉眼泪。

他说:“你是个多么好的女孩子。我不能再看见你伤心了。”

因为这场谈话,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我不知道我对于安迪意味着什么,他对于我又意味着什么。幸还是不幸?我真的不知道。可是我真的喜欢他,非常非常喜欢。P12-14

后记

说起工作,我想做的都没做成,做成功的事情往往都不是故意的。我最年轻的时候,还想做诗人来着。

我的专业是外语,大学毕业后,一个非常巧合的机遇,我异常顺利地联系到了一个著名中央级媒体的实习机会。

实习期间,我参加了一些重要的会议,接触了比较高层的外交使节和政府领导人,包括人大常委、外国驻华大使,甚至比尔·盖茨。我的文字功底、外语背景,我所供职的媒体的名头,我的清纯和书生气,在那些场合如鱼得水。我的表现受到了很高的关注度和好评,报社高层领导也注意到了我,和我谈话。几个月后我正式成了一个编辑,一个八杆子都打不着我的灵感的版面编辑,专门关注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我从K线图开始学习,好在那个版面除了需要记者编辑们每周总结一下股市的起起落落的趋势外,凡是股评和预测类的文章都由专家提供稿子,我们也基本不需要对预测的结果负责。我的感受是,股评和小报八卦一样,只具娱乐功能。业余时司我都泡在摄影上,在那上面,我的灵感会不请自来。

不知道哪里不对劲了,就是不开心。后来,到我终于悟出不能在专家供稿、自己业余玩摄影的日子中过一辈子时,其实已在报社混了一年多。第二年的夏天,一咬牙,我就辞职了。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行业什么职业,只是开始知道有自己不适合的行业和职业,就好像谈恋爱,越谈越糊涂,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但是谈过几个之后,至少知道什么是不适合自己的,也算是长进。

我投的简历不多,投完一份就等着,实在没消息了就再投一份。没等到消息,就琢磨人家公司破产了,或者人事经理被炒鱿鱼了。后来终于有一家通知我面试,面试后就很快被录用了,于是有了我的第一份外企工作(其实是中外合资)。直到现在,我还一直为此感到幸运。如果说我25岁之前总共也没做对几件事情的话,那么误打误撞地进入现在这个行业,则是我“蒙”对的为数极少的事情之一。

这个行业是给客户的业务做咨询,需要很强的数理基础和分析能力,需要用数据说话。最初入行的时候,因为我的媒体背景,加上外语系出身,公司就让我做翻译。

入职后的前几个月,对我来说可谓震撼。学校里学的东西原来和工作中需要用到的东西是两码事。我怀揣外语专业八级证书,却丢了一次最大的脸。一次,老板临时让我参加一个所有部门经理、总监都在场的软件培训。老板说,英文不好的别怕,我们现在有专职翻译了,说完就把我拎到了台前。那个老外直到现在我还不能肯定是哪个国家的人,反正不是英国人也不是美国人,反正他的发音和我们学校里练听力的任何一种发音模式都不同。他说得很流利,而我一句话里有0.8句听不懂。听不懂和口音有关,和软件有关,和专业有关,和我的工作经历有关,总之,就是和我相当有限的水平有关,而和我存放在人事部档案里的专业八级证书无关。那次会议具体的过程和我当时全程目瞪口呆的样子就不忍心再详细回忆了,反正散会以后,我就跑出来在一个角落里抹眼泪。这时我的一个同事过来安慰我,他是一个部门的总监,到现在我还因为他当时一句宽慰的话而感激他。他说,没事,这个软件,就是用中文讲解,我也听不懂。

和大学一年级时一样,我如果发了狠,就会动真格的。所以要让一个骄傲的人努力,方法就是适当打击打击他,我就是那个备受打击的小翻译。当时我发誓,一定要在一年之内成为这个公司里英文最好的人。

当时觉得这个目标是很高的,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翻译专业资料,头都不抬,甚至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可是不到一年,我又开始搓着手迷茫地想:怎么办?公司里除了母语是英语的同事,除了那个曾经国外留学的副总,除了天天和老美打交道的那个总监,除了……(我依稀记得那个“除了”的名单相当地长),就没有人比我的英文更好了!失去追求了!

那时我还打理总经理的涉外事务。因为我的老板有非常纯正的机关背景,而中方是大股东,于是她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公司里的总经理。她的英文功底不怎么好,几乎所有的沟通和邮件都需要我来协助。开始的时候,她把沟通内容亲自用中文起草好,让我翻译,到后来,她仅仅是向我口述,再到后来我收到邮件直接起草回复让她过目。我和总经理之间的默契越来越好,我甚至可以代她处理很多往来邮件,只需要抄送她,而不需要事先和她商量。她对我的沟通技巧的把握和职业形象很欣赏,给予我的信任和鼓励是一天比一天多。在和各个部门以及和外方针对具体事务沟通时,我有时会私下给予老板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她也非常鼓励我自己思考问题。在翻译工作中,我接触了丰富的资料和几乎半强化的知识灌输,我的知识面的丰富速度和理解能力几乎让老板惊讶。

半年后,她对我说,做她的翻译实在是委屈了我,我应该到另外一个部门去做更能施展手脚的事情。但是,她仍旧需要我的协助,所以我得两边兼顾。之后,她把我调到市场部做经理。咨询行业的市场部,就是通常所说的BD(Business Development),其实是非常有挑战的工作。

我的直接老板是负责市场的副总,一个美国女人。从此我搬进了那个美国女人的原本独立的办公室。两个人一起不离不弃地共事了三年,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如果说,在职业成长中我有恩人,那么那个中国女老板就是我的第一个恩人。

她是个识人的人,起初她不够信任我的时候,是用她在香港的一个会五种语言的博士私人顾问协助她谈判和沟通。后来她渐渐对我产生了信任,就把香港顾问原本做的工作都渐渐转移给了我。因为这份差事,我知道所有的敏感信息,包括各位副总的薪酬,包括中外方的重大人员计划,包括行业里策划的重大收购活动,我接触的面比我的年龄和阅历要高出很多。大概是因为有一年机关媒体的熏陶,我对于这种复杂的局面虽然不是特别喜欢,但是极其低调,不参与任何帮派的斗争或者私下讨论。我看起来就是一个书生,知道得多,但是似乎懂得的不多,显得有点木讷,但是我做事认真负责,简单清爽。这种风格让老板觉得很放心。

任何事情有利有弊,在做老板助理的时候,上述的性格让我比较“安全”;但是后来到做实际业务的时候,我就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公司内部。当时,我和那个美国女副总一起负责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涉及各个业务线部门。本来那个美国副总就是众矢之的,我和她联手以后,就被人当作了顺手的副靶子。那位副总占着国籍优势,很多人还是要犯怵一些,不会去轻易挑起民族矛盾;到了我这里,形势就大不相同,我的工作被设置了很多的关卡,无法深入,也得不到相应的配合,所以有一段时间相当的难。那两年我更多的业绩仍旧还是协助总经理的外交事务方面,在重大谈判和收购业务上扎得比较深。而对于管理的策略和方式,我也跟在总经理后面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每年还会去国外参加培训或者会议,算起来也学了不少东西。

后来公司里来了个新的副总,是外方的人。他把我调到一个产品业务线,让我从头做起。当时我的职位已经到了市场经理,换到业务部门从头做起,其实在心理上是蛮有挑战的。但我也认了,因为我需要转型,我需要告诉别人,我其实不是只在行政上专长,我其实并不十分务虚,我其实可以做一个专业人员。

到新部门后接受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应对一个大的项目标书。实际上公司从未攻下过这个客户,抱的期望也不是很大,而我恰好有空,就让我来张罗资源,应付报价和竞标的整个过程。

如果说,我的职业生涯还有第二个恩人的话,那么这个全球顶级客户就是我的恩人。因为组织内部资源和对外沟通正是我的强项,整个竞标过程我充分显示了自己对于业务的理解能力和组织能力。一贯的“务虚背景”使我在做英文的竞标陈述时十分出彩,不得不承认,我的现场表现和一直以来在中外方沟通中训练出来的职业气质使客户对我大大“高估”。我顺利签下了这个项目,并且被客户指定为项目负责人。事后,外方董事长给我发来邮件道贺,说签下这个客户对于全球战略至关重要。然而,这件事之后,我在公司内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质疑。幸好有老板对我的一贯信任和支持,才让我兵不血刃但是铁手摆平了一些无所谓的争端和攻击,让我得以集中精力做事。由此可见,在内部尚未对我完全认可的情况下,我这只鸭子就被活活赶上架了。

但是,职场没有捷径,你缺了哪一课,后来总是需要补起来。我当时缺的是专业基础。虽然我的学习能力比较强,领悟能力很快,但是在这个领域,经验的价值几乎是无可比拟的,做过和没有做过,价值完全不同,经验会让你少犯错。

坦率地说,为这个客户做的前三个项目就是我的补课过程,辛苦到不可思议。因为内部资源的整合,以及和客户的磨合等原因,第一个项目几乎遭遇滑铁卢。后来我又连做了两个项目,在第一个客户那里的根基才算慢慢站稳。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历练的过程,个中艰辛和快乐,不是言语能够道清。

我那时的男朋友在国外,才让我能全部心思和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后来男朋友从国外回来,我们就分手了。我想,唉,这些年都在干吗?连一场电影也没看过,一间酒吧也没去过,青春就这么蹉跎掉了!

那段时间,我还在读在职MBA,是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课程。需要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教授会飞到北京来授课,否则我们就需要飞到澳大利亚去上课。压力巨大,不是轻易就能够混毕业的(事实上我的几个同学就没能毕业)。MBA学完后,虽然自己的“账面”成绩不怎么好,但是心里还是一个字,值。

同学们的背景都很好,清一色跨国公司背景,都是部门主管级以上职位,期间我交下了不少好朋友。书中提到的馨儿、凯文、劳伦斯,还有小玲,全部是那个时期交下的挚友。我的好朋友中也有蹉跎了几年无法毕业的,凯文是因为老缺课。他说他不需要文凭,他只上他认为值得上的课,他的时间比学费值钱,算他牛!最后发现没能混毕业的全部是所谓的成功人士,要不自己开公司,要不就是公司里的高管,忙得顾不上攒学分,也舍不得从学校里毕业,巴不得年年都有机会留级,混在学弟学妹中来听课。反倒是那些学习中不溜、职业也中不溜的同学,一毕业就催着问学位证书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手,他们需要到人事部更新档案,加薪或者提职,或者报销学费。

我既算不得成功人士,不敢跟那几个牛气冲天的哥们一起混留级机会,也不是那些着急要学位去提职或者涨薪的人。所以我也就勉强毕业,勉强混到了学位,也没觉得为国家为人民增了多少光。但是,那两年MBA的经历,别人看不出来,我自己是哑巴吃蜜,甜在心里。从中的受益不是连涨两倍薪水,提上个把职位就能看出来的(虽然这方面,我也没落后,毕业不久,我就真的涨薪提职了)。当然,甜蜜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我必须狠心再次跳槽。跳槽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却是薪水问题。我毕业后的薪水起点很低,所以即使每年都给我涨幅,也是在很低的基础上提高,比我的期望,还有我认为的实际价值低了很多。因为对老板和公司的感情,我做了好几年,但仍然慢慢开始感受到公司的业务能力和接触面对我成为了一种局限。思虑再三,我跳槽到了一家纯正英国背景的公司,这次跳槽我的薪水涨了三倍。一年以后,因为种种原因,我又离职跳槽,对方是美国公司,挖人有点不惜代价,给出了两倍以上的薪水和很好的职位。在那家美国公司干得并不开心,辞职后做freelancer(自由职业者),又给以前的英国公司做兼职的咨询。以上这些经历我都一一写进了书中。

我做自由人的时候,鉴于自己在那家全球top 1的美国公司的职位,我的成本报价很高,按小时计价,再加上我的经验和客户基础,英国公司觉得非常需要我。一计算,与其按小时给我付报酬,不如给我一个职位,让我全职回来做,可以按月付薪水。我必须说,这笔账对于公司自然是划算的,因为我献给公司的加班时间从此开始免费(哭……)。回到公司时,薪水和离职时竞争对手给出的条件不相上下,甚至更好一些,职位上也晋升到管理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跳槽的结果只是变相涨了工资和职位。有时我自己也觉得,似乎是上天过于青睐,我一不小心也成了成功的“投机主义者”。

但是,前面我说过了,这个行业里没有捷径可走。该犯的错我一个也没拉下,该学习的课程也都在跌跌撞撞的过程中补上了。我回到这家公司的前半年,辛苦的程度是惨绝人寰、罄竹难书的,面对着新老板、新团队、新客户、新职责等众多的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团队不稳,我报到后椅子还没焐热呢,手下一个最得力的干将就突然向我辞职。听说我来之前她就辞过一次,公司挽留下来。这次再次辞职,对她来说,是自然的事情;而对我来说,却是一个very bad timing。本来就缺人手,她这么一走,相当于釜底抽薪。我那时对团队还不熟悉,对每个人的习性都还没掌握,也还没来得及疏通调理团队情绪,就被铺天盖地的工作和客户压力给埋没了,那段时间每天早晨醒来都想哭。等我开始注意到团队问题的时候,已经太晚,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没来得及点火,火就开始烧我自己的屁股。

我还经历过一个非常倒霉的阶段,接连收到客户的投诉、下属的告状和辞职。客户投诉是因为手下人做事出了问题,下属告状说我的管理能力有问题,辞职的那个是因为在我手里犯了过失,认为下半年提升无望了,所以想另觅高枝。还有一个以前在团队里属于新人,后来因为老人偷懒不干活,把责任和重担都推到新人头上,压力繁重,新人急得抹眼泪,差点精神崩溃……反正有点四面楚歌的意思。我发了狠,老虎不发威,就把我当病猫了!先从团队里最影响同事情绪的人开始,先沟通,沟通没有效果,就只好裁人。没有办法,我这么手软的人也杀了只鸡给猴看。

幸好老板一直以来都很支持我,团队问题渐渐稳定下来。后来招进来了新人,从头开始培训。我开始关注下属的态度情绪等问题,开始明白如何把事情交给别人做,如何引导,如何管理。回到公司一年多了,我现在终于不用那么辛苦地加班,手下的人都比我勤快。我动脑比动口多,动口比动手多。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我的大老板每天到了公司能够悠哉游哉地在办公室听歌剧,准点下班抓人出去喝酒。这就是管理的艺术。当四两能够拨动千斤的时候,你也是大老板了。

这两年别人看我,好像走得顺风顺水,我似乎也得到过莫名其妙的机遇和飞升,但是别人看不见我的辛苦和默默学习的过程,看不见老板给我付出的每一分薪水都从我的不分昼夜的工作中得到了回报,看不见我高级化妆品后面掩藏的黑眼圈,看不见这些年无疾而终的一段段爱情,还有我背负的感情和恩情的债务。这些年给过我帮助、支持和呵护的人,对我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的人,我已经无以回报。如果可以取舍,我或许不会像当初一样,选择了这样一条路,稀里糊涂地就成长为一个众人口中的“金领”。

现在有些后生来问我,职场有何成长的捷径和技巧。

我都是一句话,职场没有捷径,好好干你的活是正经。

昨日云端于2007年4月1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