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堂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唐卡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个被称作人间“天堂”的天堂镇跌宕起伏。小说通过主人公覃广秋们众多不同的情感经历,反映了他们对待生活、对待爱情、对待人生的态度。覃广秋是一个坚守自我的人,他守规守矩,对任何事喜欢追根究底,他越是想不明白,越想让自己明白。然而,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他成了天堂镇的异数。也许应了一句话:“在疯子的眼里,除了自己正常外,满世界的人都有病。”您可以随着主人公覃广秋们的命运而遨游在天堂镇,感受故事内里透着的悲凉,感知人物内心的彷徨和惆怅。

内容推荐

这是个美丽如天堂般的小城,正如它的名字——天堂镇。这里山好、水好,十字街酒吧林立,人们在这里流连忘返,度假、休闲、寻求刺激。纯情男子覃广秋,26岁的中学教师,还没有谈过恋爱,固守着童子身,只为了未来的新娘。然而,他慎之又慎的第一次恋爱就被女友狠狠地戴上了绿帽子。他大受打击,沮丧不已。他要排遣苦闷,跟随同学出入色情的歌厅茶室,他遭遇了妓女,也看到了天堂的地狱,大家都在堕落,他怕这一切——天堂的阴暗、官员的腐化、人的虚伪。他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天堂出了问题。他苦苦寻求答案。一个偶然,他邂逅了旅行杂志专栏作家林多,两人一见钟情。可他患得患失,没了激情,他无法断定林多就是他终生的爱,他选择躲避和观望。终于他以天堂人国有的精明摧毁了他的爱情,林多走了。而他好朋友罗素东的滥情、雷剑失恋的自杀、单位领导的腐败,更深地把他带进痛苦的深渊。街上满是女人,可没有他的;天堂风景如画,可他再也没有感觉。他没有了根。他没有了爱。他没有了快乐。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在天堂还不快乐呢?没有人给他答案。他背起行囊,他要寻找真正的天堂……

目录

爱的缺失与追寻(序)白烨

一 打击或者噩梦

二 耻辱

三 酒地花天

四 十字街

五 男人的苦闷

六 暗流

七 友情

八 渴望

九 刺激

十 异乡客

十一 遭遇爱情

十二 荡气回肠

十三 孤独和摇摆

十四 政府的力量

十五 爱无能

十六 见鬼吧,她说

十七 天堂的呼吸

十八 谁给答案

把精神给你(代跋)芷泠

试读章节

打击或者噩梦

覃广秋打死都不相信,他的女朋友童玉被别的男人睡了。

如果童玉还算是他女朋友的话。

然而是的。当然是的。

那一切的丑事也都是事实。

疯了。这世界疯了。疯得令人直想揪头发。

覃广秋从没有认为天堂镇所有的一切都会尽得如意,他知道有很多阴暗、疯狂甚至丑恶的东西存在在这天堂一样的小镇里。可是他没想到这种丑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就像一场噩梦。他脑子乱得如同沼泽地的草,怎么拔也理不出个所以然。

没有色彩,没有方向。

那天,是个周六。下午,六点。覃广秋在宿合兴高采烈地做啤酒鱼,这是天堂镇的特色菜,他刚刚学会。他今天没课,很闲,做这个菜是为了要犒劳童玉,她今年带高三的物理,下午给学生补课。她已经够瘦,他不能眼看她继续瘦下去,成个干瘪的芦柴棒。他不喜欢女孩子瘦,要胸没胸,要屁股没屁股的,搂在怀里什么感觉都没有,那有什么滋味。虽然到现在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搂过一个女孩子。至于童玉,他也只是拉了拉手,连吻都没接过。这不怪童玉,是他一直在克制自己,不允许自己kiss她。他觉得,恋爱,得慢慢来,不能着急。他喜欢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一步一个脚印,今年打基础明年上台阶。总之,他要的是稳扎稳打,可靠,踏实。

然而童玉一进门就阴沉着个脸,而且眼睛也红肿着。

这从来没有过。

他们掐头去尾谈了这三个月的恋爱,童玉虽说没有整日乐呵呵,但也没有如此沮丧过。

覃广秋是打定主意要娶她做老婆的,所以看到她这样,很紧张。不等把做好的啤酒鱼盛到盘子里,就坐到童玉的对面,担心地问她发生了什么。她只说没什么,摇头。目光呆滞,再摇头,叹气。

覃广秋当然不相信她没什么,拉了她的手,说,不管有什么跟我说吧,我们以后是要结婚的,我不喜欢你有事瞒着我。

童玉呆呆地看了他一眼,随即那种飘忽不定的眼光朝地上迷散而去,仿佛那种刷了红色地板漆的水泥地有什么更吸引她的地方。然而地板并没吸引她多久,她的眼睛又盯上了自己的手,手指交叉,一开一合。干瘦干瘦的,缺乏水分的手,这是她身体最难看的地方,覃广秋是这样看的,他还没有看到她衣服里面的身体,不晓得里面怎么样,至少表面如此。他看不出这手有什么好看的。而且她的目光现在已从迷离转向痛苦不堪的绝望了。他进一步确定她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不是小事情。当然,也不是好事。肯定。

到底出什么事了,你倒是说嘛,别这样闷在心里。覃广秋依旧很有耐心,拉着她的手,看着她的眼,柔声说道。

童玉抬眼看着他,把嘴狠劲一瘪,轻轻摇摇头,而且还耸了耸肩。

还耸肩。覃广秋心里有些不高兴,分明有事情,还故作轻松,他不喜欢这样的做派。他下意识地松开她的手,或许是有意吧。这说不清楚。他站了起来,在房间踱了两个来回的步子,又停在童玉的面前,有些生气,但还是尽量装出温柔,至少声调温柔。说,你说吧,看着你这个痛苦的样子,我难受。你放心,不管发生什么,我都站在你这一边。

说出这些话,覃广秋恨不能把童玉的嘴巴撬开,让她那些闷在肚子里的话像蝴蝶一样自由自在地飞出来。但是,还没等覃广秋想得更多,只听童玉像蚊子一样吐出了五个字:我对不起你。

覃广秋脑子嗡了一下,还没听清楚,就被童玉爆破一般的哭声吓呆了过去。那哭声剧烈、勇往直前、撕心裂肺,而且还混杂着屈辱和绝望。与这哭声相比,刚才童玉说的那几个字更像是蚊子叫了。

过了好一会儿,覃广秋才清醒过来,她说她对不起我,难道发生了什么龌龊的事情,他不敢多想。他使劲摇了下头,然后尽量不让童玉的哭冲昏他的头脑。那种满是委屈的哭足以摧毁他的清醒,他不能有更剧烈的反应。不能。那样会失态的。他使自己放松下来,表现得通情达理,而且还关怀备至,尽管他的心并不平静。

不要哭了。别怕,你说吧,到底发生了什么,说出来会好受些。我不会怪你的。真的。

童玉还在哭,只是那哭从爆破变成了嘤嘤的抽泣。

她的哭令覃广秋闹心,他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过了好一会,他才从书桌上的纸筒里撕下一张卫生纸,尽量温和地递给她。童玉拿手接住了,虽然肩膀还一抽一抽的,但明显地停止了哭。她抬眼看了覃广秋一下,看到他正在看她,迅速地躲开眼神,眼睛瞅着她黄色的球鞋。看着覃广秋不再吭声,过了好一会,她才低声道,我怕,我不敢说。说话间,她的眼泪又要出来了。P7-9

序言

爱的缺失与追寻(序)

白烨

在当下文坛的非职业作家里边,西安的女作家唐卡是比较执著又卓具实力的一位。而且,她以比职业作家更充沛的生活元气,比其他非职业作家更圆熟的写作技艺,渐渐地显出了自己的独特优势所在。

我读过唐卡的几部描写当下爱情生活的长篇小说,如《你在找谁?》《你可以坏,我必须纯洁》等,都称得上是好读又耐读的力作。正因有着这样的感觉,我常常不免有些纳闷,一是纳闷唐卡的这些有看头又有说头的作品,怎么就一直“火”不起来?二是纳闷作品如此难以火暴甚至出版都相当不易,她何以总是满怀激情地坚持写作,并拿出一部又一部的新作?

也许,这就是当下文坛的现实一种,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悖论一种。

眼下的这部《天堂镇》,是唐卡的又一部长篇新作,仍然是当下鲜活而生动的爱情故事,依旧是深陷情爱囹圄的青年男女,但故事内里透着悲凉,人物内心满含惆怅,作品在故作轻松之中,渐渐地就把一个沉甸甸的题旨托给了人们,那就是对当下的爱情现实的反思与反诘:我们的爱情到底怎么了?

大学毕业后的覃广秋,分配到天堂镇一中当中学教师,学校是省级重点,镇子是旅游名镇,个人工作和所处环境都堪为上乘。但不知为什么,他的恋爱却总是很不顺遂:交往了三个多月,感觉也很好的女友童玉,突然间就“被别人睡了”,而且还“不止一次”;接受不了这一事实的他,只好选择了与童玉分手。接下来,先是有人介绍了王露,因有同事反映“经常有男人晚上去她宿合”,时间不长便断了来往;后来又有人介绍了柳莺,因“没有一点淑女感觉”,也未再继续下去;只有不经意间邂逅女自由写作者林多,才深深地被打动,并很快如胶似漆起来:“心被她爱着,身体也被她爱着”。而后来,因对林多火一样的激情的不习惯、不适应,他自己不断呈现出身的“疲惫”,心的“忧郁”,又促使敏感的林多无奈地离他而去。

覃广秋的爱恋际遇,首先是一个在爱中成长和成熟的故事。

本来就单纯、内向,又“没有谈过恋爱”的覃广秋,更愿意“平静地、有节制地谈恋爱”。但因“遇人不淑”,始终没有谈成像样的恋爱。他遭遇激情林多,由她的狂热和自己的“被动”,感到了一种爱的不对等、不平衡;他不是不爱林多,只是对自己不自信,不明白“为什么会爱上我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爱是什么?怎样去爱?他是在与林多的恋爱中才去思考,去寻索的。然而,这种爱的迟疑与犹疑,又使林多感到了强人所难,遂又造成了她的毅然离去。而在林多离开之后,覃广秋才在思念中、寻思中,在雷剑自杀的刺激中,真正意识到“应该去找林多”。最终,覃广秋离开了让他失意又失望的天堂镇,“去义无反顾地寻他的爱情”。此时,在覃广秋那里,虽然仍有许多“不明白”和“不确定”,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他不希望他就这样失去了林多”。这个信念成为他出走去寻回真爱的动因,这也向人们表明了他的开始自信和走向成熟。

覃广秋的爱恋际遇,其次还是一个在爱中审视现实、反省人生的故事。

因为谈恋爱,交朋友,会对象,覃广秋开始更内在地打量现实,更深入地思考人生;而随着对象的变换,爱恋的挪移,他渐渐地看出了天堂镇的另一种景象,也看出了人性的另一重内容。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天堂镇,在冠冕堂皇的表象背后,却在不断地制造另一种风景:酒吧变成了猎艳的场所,歌厅公然提供性服务,按摩、洗头、洗脚都成了“变相的妓院”,“包二奶”、“一夜情”屡见不鲜,还在上中学的女学生也搞起了什么“援助交际”;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学校为了解决单身男教师的恋爱问题,组织他们与另一所学校的女教师进行联谊,结果非但没有结出正经的恋爱之果,反而成就了一对男女的婚外情。更让人惊讶的是,覃广秋与罗素东等人去歌厅,他觉得找来作陪的小翠还是个孩子,而小翠竟急忙辩白道,“我不是小孩子了。”在覃广秋的周围,也是情欲横流,不一而足。美术教师罗素东不断变换着性伙伴,跟他“上过床的,都不下几十个”;而美女教师何月美,经常会带回男人来,使“床的咯吱声”,“她的呻吟声”,“响个半宿”。在这样一种现实风情中,有两个迹象是值得人们深省的。一个是欲望与商业联姻,欲情搅动着商情;一个是爱情与性事分离,使性的随欲所使与爱的难觅难寻构成极大的反差。应该说,覃广秋置身于这样的一种环境氛围,彼此的格格不入就在所难免,因为他们是彼此的异数。覃广秋在天堂镇找不到自己的爱,这看来是个人问题和个别现象,而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普遍现象。它昭告人们,我们社会的情爱现实,已出现了一种欲的失控和性的泛滥的倾向,而与此相联系的,却是爱的缺失和“爱的无能”。覃广秋遭遇的和感受的这一切,因为事实上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和侧影,是切切实实值得人们认真加以省思的。

唐卡的小说创作,一直有着一个鲜明的特点,这就是以写实性的细节铺排生活化的故事,以生活化的故事揭示人性化的内涵。所以,逼近生活的真实,切近内心的直率,就成为她小说引人又抓人的内核,这部《天堂镇》,就是这样由覃广秋的初恋拉开序幕,把人们的真实爱恋遭际和爱恋中的真切感受,都丝毫无遁地一一呈现出来,让不平者见之色怒,自愧者见之汗颜。在这样的以真为本的小说叙事中,语言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她的语言,感性而敏动;她的表述,明畅而干练;作品通体以叙事为主,叙事又以白描见长,一般少有大段的抒情和大篇的议论,一切都旨在引动你进入故事本身,了解人物本身,使你随着作品故事的进展和人物命运的起伏,去咀嚼和品味作品所蕴涵的人生况味。我以为,这是唐卡葆有艺术内力的一种表现,而这显然为一般的非职业作家所少有,因而是难能可贵的。

唐卡是当下文坛最好的非职业作家之一,《天堂镇》是唐卡最好的作品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这个作家和这部作品因都带有某种标志性,确乎值得文坛内外的人们予以关注。

2006年12月10日晚于北京朝内

后记

把精神给你(代跋)

芷泠

是四年前的浙江金华诗会,给予了我和唐卡一次邂逅。

其实,最早的时候,对于那次诗会,我们都有些漫不经心,因为我们不完全相信那种神奇的相遇。然而有时命运不可逃避。况且这一次,是幸运的,哪怕我们只是两个女人。我们感谢!

奇怪的是,我们的感情好像不需要奠定,就已经有了基础。仿佛一见钟情的那种。

是啊,谁说同性之间就不能有一见钟情,不能有磁力一般的吸引呢?!如果说我们更为重视同性友情的品质,可我们身边都不缺乏同性的朋友。但只有我们两人,刚一相识,就到了一种境界。就像张爱玲在《爱》中所写到的:“两个人一碰面,只轻轻地一说:‘原来你在这里啊!”’。

如今,我眼前还能涌现当时见她时的情形,她坐在远远的那张餐桌旁,衣着洒脱,面容美丽、淡定。只看她一眼,就有震撼之感,我断然地想:她将会是我的朋友。后来,几乎每天晚上,广东来的诗人都去一家小馆子喝酒,她特别讨人喜欢,被大家纳为“广东诗人的一员”,也拉着一起去。我们坐在一起,果然不需要多说话,轻轻笑一笑,就有些懂得了。有一天晚上,我们有些厌倦那种杂乱的气氛,心照不宣地逃出了小酒馆,手拉着手,到别处去逛悠。那时候,我们已经感觉很近了。

我想,上天是偏爱唐卡的,因为她既有外在的魅力,又有智慧和才华,而且她的性格柔中带刚,娇弱里弥漫着潇洒。她的诗歌有着强大的震慑力,尤其是长诗,我所爱的《哭泣的长安》,深入人间之苦,而又独立成世。她的短诗有着完全迥异的气息,干净,如星星一般深入着黑夜,我默念着,变得寂静和沉着。她的小说则有着她独特的思想痕迹,她和小说中的人物交流着沉静的欢喜或者悲伤,她把自己未尽的意愿递给她们,让她们自己去挣扎,而她也痛着她们。偶尔,她甚至承担她们的机遇与命运,如同写完《顶楼的女人》,她意外地也搬入了二十六层的顶楼。或许是一种暗合,也许是命运之神对她示意的方式。总之,她有灵性与性灵。

她独自闯荡过多次藏区和西部腹地,不断地行走和思考,和当地人深入地交谈,甚至连寺院中的活佛都被她的才华吸引,成为她的朋友。虽然旅途中充满危险和未知数,环境恶劣条件简陋,有一次还差点遭到藏獒的袭击,但她仍一往情深地向往着那片热土。她的名字不就是与西藏有关的七彩的“唐卡”吗!是的,她就像“西藏的唐卡”那样的神秘,热烈,虔诚于原始与艺术。我问过她:一个人旅行,没有害怕过吗?她说:出行的时候,心反而很静,用不着害怕。

之后几年,她数次看见死神,它如此近,有时候夺走亲人,有时候与爱神同行。被它凝视之后,她寒冷,但她挺直瘦而高傲的身体,坚持行走她自己。

现实的生活中,唐卡是素净的,孤独的。她一个人住着一百五十平方米的大房子,房子的主色调是白色的,连床单被罩沙发都是素白的。也许热爱这样的色彩,就注定她要承受比常人更多的寂寞。虽然她是那样的受欢迎,那样的被朋友宠着呵护着。然而,真正懂得她的人又有几个,有谁知道她内心藏着华丽的疼痛?黑色苦味的花朵纷扰着她坚持洁白的信念,不时地把暗影和灰色的大雾投到她的内心。命运虽珍爱她又忽略她,给她幸福和爱的能力,却让她找不到足以淋漓尽致交付真心的对手,于是她给我写信道:“给我一个可以爱的人,哪怕不那么才华横溢也好。”

是啊,爱情,仿佛是那么的奢侈。只是红颜,却未有知音。我们都是多情的人,然而这对于我们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曾经,我们俩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给周围的男人一个一个打分,还硬说:“无论如何得找个九十分以上的。”但如果没有呢,那么八十分也好。我们明白,爱情不可以计算的,爱情对于我们来说总是无限循环小数,因为总是空缺着,但仍然自顾自地在心中无止境地延续下去。

打电话,她半是嗔怪半是认真地问:“你何时回国?怎么都只是说?”而我觉得很渺茫,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她长叹一口气说:“害怕长久这样下去,我们都撑不下去。”她的声音总是带有糯米一般的磁性,让人安全的同时,又觉得恍惚。只有在听她朗诵的时候,才觉得时光是那么的坚固不可破,觉得所有的激情和才气都被她的声音挽留住。

其实她也是那么的不肯定。有时候,她又说:“好好地待下去吧。”她为我而犹豫,为我而矛盾。她希望我好起来,希望我们俩的人生不再荒凉。

因为命运的反复,使她无法对未来有绝对的把握。这几年我们都不好,荒凉如水,徘徊在云间。我们说:“要咬咬牙呵!”都咬了好些年了,仍然没见到结果。因此,她和我说:“我相信上帝了。”我知道,她需要一种态度,来督促自己:要真正地好起来。

我知道,我们共同的愿望就是,生活在一个地方,哪怕是异国他乡,哪怕一个在城南,另一个在城北,而这个域市对我们而言,将不再是空域,将变成心的故乡。

想想虽是悲伤,也是安慰。活了三十岁,真正能靠得稳当的也就是这份友谊。时常在绝望的时候,几乎要失去了生的欲念,通讯录中百十个号码仿佛都失效,只有她的那串让我熟记在心的数字,拨过去,知道她永远在那里。哪怕我的伤痕有多深多可怕,她也不会惊呼,也不会责怪,她给予我的总是理解和支持。我们彼此就是这么相互地支撑着下来的。可惜离得实在太远了,没有在同一个城市生活过,时常靠一根电话线联系。后来我们约着见面,北京,浙江,我去西安,她到深圳,每一次都是刻刀落下般的记忆。我们是奢侈的,因为这份友谊。

我们都是如此骄傲而又独立的女子,敏感,多情,追求严肃生活,又热爱冒险。她比我年长几岁,举止成熟大方,又有北方女子的率性。可以说,大部分时候,看问题,她总是比我要清醒,处理事情也干脆。她的魅力是非常明显的,初次见她的人已经觉得分明,但其中的奥妙,仍然得等到以后慢慢地品味了解。她是吸引人的,当然包括我。

我到了法国,按俗语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但身边的朋友根本无法与她相比。记得我去尼斯旅行,因为青年旅馆客满,而我囊中羞涩,情急之中只管打电话向她求救:“我要站在街头,和你说一宿的话。”最终还是她着急地劝我报警,投宿警察局,因为深夜是最不安全的时刻。

无论是喜悦或者是痛苦,最先想到分享与分担的总是唐卡。至于她,是用不着多说的。“别害怕,即使去国离乡,至少你还有我。”她说,“万一不够钱,就赶紧告诉我。”她为我经济的拮据而痛,而她其实也不济,不得不牺牲自由,做不喜欢做的工作。有次,她和朋友去吃小食,忽然一低头,伤感地说:“芷泠,她却吃不到这些。”那些口口声声说爱我的人,都不曾想到这些细节。临出国前,她到深圳送我,给我买靴子,给我塞钱。而这一切,是唯一的一个人。我能坦然地接受,因为我知道她,我们不必客套,不用多言。

有时候,我的心胀得满而痛,只是因为空白一般的寂寞。想念唐卡,和那种绝对可以闪光的日子。如果有她,我想一切都会不一样。我们可以一起朗诵诗歌,聆听音乐的潮汐,让陋室因此而生辉。我们可以举着啤酒干杯,我们可以大笑,我们可以忘记年龄,超越时光。我们可以不怕被责备,活出真正的自己。我们可以半夜不停地在街上行走,我们可以既严肃又疯狂,可以既贫穷又奢侈。

但愿那一天不再遥远。

她知道,我也知道。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把精神给你。

2006年5月于巴黎

书评(媒体评论)

唐卡的这部长篇新作《天堂镇》,仍然是当下鲜活而生动的爱情故事,依旧是深陷情爱囹圄的青年男女,但故事内里透着悲凉,人物内心满含惆怅,作品在故作轻松之中,渐渐地就把一个沉甸甸的题旨托给了人们,那就是对当下的爱情现实的反思与反诘:我们的爱情到底怎么了?覃广秋的爱恋际遇,首先是一个在爱中成长和成熟的故事,其次还是一个在爱中审视现实、反省人生的故事。因而,值得文坛内外的人们予以关注。

——文学批评家 白烨

这是发生在天堂镇上几个青年男女的情感故事,小说没有大起大落或跌宕起伏的情节,既不怪诞也不悬疑,它平常得就如同我们熟知的复制式的生活。但是,就在这平淡如水的生活背后,我们却读出了彻骨的悲凉——生活的无聊和平淡弥漫四方,主人公们既无所作为又如履薄冰。这种生活状态,显然不只属于小说中的人物。

——文学批评家 孟繁华

天堂镇景色秀美,但它不是真正的天堂,因此渴望真正爱情的覃广秋生活在天堂镇就是一个错误。唐卡充满同情地讲述了覃广秋在一个错误的地方开始了一场不会有结果的恋爱越野跑。林多想必是上帝派来拯救陷入恋爱困境的覃广秋的,但林多终于失望而去。这不知是上帝的错,还是覃广秋的错,我们在阅读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文学批评家 贺绍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8: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