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现》是一本用随笔风格表达教育思想的小品文集。每个题目一个故事,一个道理,融趣味性、知识性、学术性于一体。
关于幼儿,书中提出了“养成教育”、“及早教育”、“宽松教育”等理论,主张“给儿童一对翅膀”。关于学校,提出了“名师品牌、教学为先、人才至上”的办学理念。关于教学,作者认为它是教师起飞的基地,学生成长的摇篮,校长指挥的舞台。作者还认为授业、传道、解惑,就是讲清“是什么”。“是什么”,是人的一生都在交往的对象,是科学研究者探寻的谜团,是思考者思考的逻辑起点,是撰写论著的行文开篇。关于学习,作者主张“预习一听讲一复习—作业”的一条龙方法,并且认为“预习是集中注意的好管家”,“复习是对知识库房的盘点”。作者还针对当前教育领域的现实,富有幽默感地提出,千万不能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篡改成“忠诚党的教育产业”。
文章含蓄、生动,很多深刻的道理都蕴涵在流畅的文字中。本书是学生、家长、老师及一切教育工作者,值得信赖、可以深交的朋友。
《教育发现》是一本用随笔风格表达教育思想的小品文集。每个题目一个故事,一个道理,融趣味性、知识性、学术性于一体。文章含蓄、生动,很多深刻的道理都蕴涵在流畅的文字中。本书是学生、家长、老师及一切教育工作者,值得信赖、可以深交的朋友。
给年轻父母关于育儿的三个建议
摘要:所有父母都在育儿中参加了教育工作。向他们尤其是年轻父母提供育儿的理论、知识和艺术,有利于教育本身。养成教育是育儿教育的首要教育。行相教育是育儿教育的示范教育。当好父母是种族文明传承的基本方式。认识其中的奥秘是本文的宗旨和作者的心意。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相与形象;文明传承
一份育儿“菜单”
如何育儿,不仅是社会的责任,学校的工作,更是家长的心事。有的家长实施并总结了一个叫“赏识教育”的理论。这个理论也可叫“希望理论”。它不评价孩子的缺点,即使有了缺点也在其中寻找“希望”加以称赞,让孩子在夸奖中满怀信心地成长。例如丢了书包,可以这样去教育孩子:你还是很有进步的,因为丢失了以后,你还能记忆起自己的书包,还去四处寻找,这说明你具有并不愿意再次发生这种过失的进步表现。
有的家长实施并总结了一个叫“肯定教育”的理论。肯定教育也可叫做“表扬教育”。它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常常在孩子同时出现优点和缺点时,只张扬优点,从而调动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愿,让他自己去发现和战胜缺点。“肯定教育”不同于“赏识教育”的地方是:“肯定教育”所表扬的是真正以优点形态存在的优点;“赏识教育”所称赞的,是在缺点中内含的可成为优点的可能性,或者叫“准优点”。
还有一个叫“超前教育”的理论。这个理论又叫“天才教育”理论。它是在充分调动孩子的智商的情况下,将学龄期的学习提前到学龄前进行,将学龄期后阶段的学习提前到学龄期初始阶段完成,使孩子掌握的知识在同龄孩子中居于前列,用“能领风骚”的心态激励孩子向前、向前,再向前。
近来又出现了一个叫“自然教育”的理论。这个理论也可叫“顺从教育”理论。它相信孩子、尊重孩子,认为孩子是纯真的、美好的。孩子想学什么就让他学什么,不勉强他去做他不愿意并且反感的事。“自然教育”是顺从孩子,绝不是尾从孩子,更不是纵容孩子。它是把“桨”交给孩子,让他荡起“双桨”推开波浪。家长在必要时摆动船舵,或是对孩子的航程作点场外指导。这种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自强、自信能力极有意义。
教育学家曾经总结了一个叫“养成教育”的理论,即“习惯教育”理论。“养习于童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遗产。“孟母三迁”、“陶侃搬砖”等等,都是养成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范例。“习惯势力”是一种具有顽强生命的力量,也是影响人的一生的力量。从小便注意防止孩子养成恶习,以避“积习难改”之苦,是十分重要的。“习惯教育”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第一所学校是家庭。良好的习惯内容很多,有做事有序的习惯,礼貌待人的习惯,学习严谨的习惯,爱惜时间的习惯,勤劳节俭的习惯,整齐清洁的习惯……所列这些习惯也是做人、做事最为重要的品格。这个教育理论是教育科学中获得了公认的埋论。
除“养成教育”理论以外,上述其他理论虽然还没有成为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部件,但由于它们在实践中产生了积极成果,因此对于它们的育儿价值也不能漠视。我把它们和盘托出,作为一份育儿“菜单”,供愿意当好爸爸妈妈的家长自由选择。不是说“随堂点菜,丰俭由君”吗?教育自家的孩子如同珍爱自身的骨肉,当然自己做主的好。
我现在愧对儿子说“菜单”,实在有一种酸苦。因为当年我们育儿只有一个模式、一个口号、一个机会:“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去,那里是大有作为的。”
今天,我在关心孙辈成长时,觉得实施“养成教育”最为重要。因为它要求达到的目标包括了做事做人,并且做人是主要的。
P1-2
教育是教人学会发现的,受过教育的人会去发现种种教育和教育种种,并且或为之吟唱一曲,或为之惊讶一叫,或为之呼喊一声。这是一种互动。本书是教育发现的纪实,它以随笔的形式、散文的气韵、通俗的阐述,表达了作者关于育儿、育人,办学、从教、管教育的见解,有事、有例、有道理,有虚、有实、有趣味。
这是一本故事书,书中的故事都不是杜撰和编造的。也是一本文学书,书中的文字都经过包装,富有感情和形象的色彩。更是一本哲学书,书中的教育思想是通过思维理性的分析,以辩证法为法度来表达的。当然也是一本教育学的书,它涉及发蒙教育、小学教育,以至大学教育的一些实际问题。它还是一本用微笑的面孔来讲述严肃内容的书,因为它在随笔漫谈中描述了理论概念。
说它是学术专著,却散发着文学的清香。说它是散文,又隐藏着概念的深奥。它是用散文形式去抒发教育理论内涵的关于教育学术的散文。
我妄自预想:这本书会获得读者,包括获得读者的认可、包容和鉴赏。
为着让读者对书中的教育理论能一目了然,作者在每个篇章之前设有内容摘要,若欲省事忌繁,先审视阅读这个“摘要”,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凡是探索都令人疲惫,发现也不轻松。但是,发现者总以疲惫去消除清苦、孤独和枯燥,并将它润上音符,飘逸在旋律之中,这就是发现者的乐趣。
哲学家不写教育学,是一种惋惜,因为他手中的武器没有发挥功能。教育学家不涉猎哲学,是一种遗憾,因为丰富的教育理论一旦有哲学支撑更会大展鸿图。
书中所有关于教育专业的理论观点都无定论,因此有广阔的讨论空间。我期待朋友加盟,在发现中结识更多的同道,就教于更多的方家。
曾钊新
2006年10月28日
于长沙岳麓山下静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