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水浒传(上下专家名师解读版)/中华国学经典读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施耐庵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水浒传》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财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内容推荐

《水浒传》是作者施耐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北宋农民大起义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小说。小说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行动。概括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正是这些艺术成就,才使《水浒传》成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徽宗时期,《宋史》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都有记载。从南宋起,宋江起义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醉翁谈录》记载了一些独立的有关水浒英雄的传说,《大宋宣和遗事》把许多水浒故事联缀起来,和长篇小说已经很接近。元代出现了不少水浒戏,一批梁山英雄作为舞台形象出现。《水浒传》是宋江起义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吸收了民间文学的营养。

《水浒传》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忠义”和“替天行道”,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

目录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人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 郓哥大闹授官厅 武松斗杀西门庆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庄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用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跳水上报冤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粱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赚萧让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渡燕青射雁

第九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九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九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九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九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九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九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九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九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一百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试读章节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诗日: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但见: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簪珠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舆;凤尾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日:“目今京师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伤损军民多矣。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以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庄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众皆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日:“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人遭缧泄之危。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临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②付与洪太尉为使,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不敢久停。从人背了诏书,金盒子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队,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于路上但见:

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

丝拂地。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

亭驿馆。罗衣荡漾红尘内,骏马驱驰紫陌中。

且说太尉洪信赍擎御书丹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夜宿邮亭,朝行驿站,远程近接,渴饮饥餐,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官住持道众,准备接诏。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官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官前下马。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官。但见:

青松屈曲,翠柏阴森。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革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阶砌下流水潺湲。墙院后好山环绕。鹤生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三清殿上鸣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礼斗。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当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着。洪太尉便问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日‘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身养性,因此不住本宫。”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真人答道:“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当时将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斋罢,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不着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真人禀道:“太尉,这代祖师虽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清高自在,倦惹凡尘,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未尝下山。贫道等如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见!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为使,赍捧御书丹诏,亲奉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禀道:“朝廷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志诚,空走一遭,亦难得见。”太尉听说便道:“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诚!既然恁地,依着你说,明日绝早上山。”当晚各自权歇。  P1-3

序言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民间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一部英雄传奇。它的主角是一批草莽英雄、绿林好汉,许多人来自社会的下层。有些角色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多数形象和故事出于虚构。

一、从历史记载到英雄传奇

《水浒传》讲述的宋江起义军有正史记载,如《宋史·徽宗本纪》载:“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人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记事本末》也称:“宋江起为盗,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此外《宋史·张叔夜传》、《三朝北盟会编》等也有类似记载。宋江是实有其人,他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率领一支起义队伍,在今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活动,使官军闻风丧胆,后来却被海州知府张叔夜打败。宋江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者的英雄事迹却在广大群众中流传开来。宋江起义的故事创作成为《水浒传》,大体经过口头传说、艺人演播、文人编辑整理、进一步加工等几个阶段。首先是口头传说,宋朝周密《癸辛杂识》载:“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议”,后来著名画家李嵩给这36人画了像,龚开写了画赞。南宋时的杭州等地非常繁华,特别是瓦子场所中盛行“说话”技艺,据罗哗《翁谈录》载:有关梁山泊的故事就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多种。现在能见到的《大宋宣和遗事》是将一些分散的短篇故事联缀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成文字作为说话人的底本,关于宋江等人的故事则成了后来《水浒传》的雏形。其中重要节目有“杨志押送花石纲”、“杨志途穷卖刀”、“宋江杀阎婆惜”、“宋江得天书”、“宋江奔梁山泊”、“宋江三十六将共反”、“张叔夜招降宋江”、“宋江取方腊有功封节度使”等。元代杂剧盛行,书中取材于宋江起义故事写成戏曲的有三四十种之多,较为著名的如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李文蔚的《燕青搏鱼》、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无名氏的《三虎下山》、《五虎大劫牢》等;只见剧目未见剧文的还有《武松打虎》、《燕青射雁》等多种。这一时期宋江等人的姓名、绰号基本固定,从龚开的画赞到《大宋宣和遗事》,再到元代杂剧的出人都不大。

宋元流传的有关宋江起义的故事,经过百余年的选择、补充,从零散逐渐演变为长篇,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长篇小说《水浒传》。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史上流传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次;第二种说法是罗贯中著;第三种说法是施耐庵著;第四种说法是施耐庵著前70回,罗贯中续后30回。目前一般普遍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著,其门人罗贯中在原作基础上做了加工。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的文献材料很少,明代几种资料一致说他是杭州人。罗贯中,一说他名本,字贯中;另说名贯,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祖籍东原(山西东平)。他生活在1315一1385年间,曾流寓杭州,他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代初期。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施耐庵早于罗贯中。

《水浒传》版本,仅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载,就有21种之多。主要有明代万历年间刊刻的《忠义水浒传》100回,即容与堂本;现在最常见的《忠义水浒全传》是120回本;最早也是明朝万历年间刊刻的;明朝崇祯年间由小说批评家金圣叹删削而成70回本的《第五才子书》,所谓贯华堂本。较为流传的版本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出版,郑振铎、王利器、吴晓铃校点的《水浒全传》120回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影印的《明容与堂刻水浒传》100回本。

二、从风起云涌到风流云散

《水浒传》指出了民间起义的社会根源,小说所揭示的起义根源即是“乱自上作”或“官逼民反”。作品以身居殿帅府太尉之职的高俅作为整个故事的发端,然后写出一个个好汉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同时,《水浒传》真实地再现了起义发展壮大的过程,描绘了一个没有尊卑等级贵贱之分的理想社会,深刻揭示出起义失败的原因。《水浒传》共120回,按时间划分明显有两个不同的阶段。从第1回到第71回是第一阶段,从第72回到第120回是第二阶段。对于农民起义来说,这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历史时期。

前一部分叙述各种类型的人物,通过不同的渠道,以多种方式进人起义队伍。起义队伍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最后汇集在梁山泊,树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水浒传》提到的起义队伍,开始在地域上比较分散,每支队伍的规模也不太,作品对此多次加以提示。

水泊梁山方圆八百余里,可是,王伦手下不过七八百人,按梁山泊面积计算,每平方里不足一人,密度实在太小,真正是地广人稀,几个首领也都很一般,没有太突出的长处。

后期的梁山泊就不同了,第47回攻打祝家庄,除守山寨人员外,出征的步兵6000人,骑兵3000人,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到了第69回,宋江、卢俊义分别率兵攻打东平、东昌二府,两人各率马步军一万,陆军首领25员。除此之外,还各有水军统领三员,配备相应数量的水兵。如果再加上山寨留守人员,梁山泊的兵力超过三万人,这是先前各分散的山寨根本无法相比的。统军的将领将近百人,超过早期各山寨的几十倍。到了小说第71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起义军进入鼎盛期,光是首领就108名,所拥有的兵力更是极其可观,以至于后来童贯、高俅先后调集10万兵力前来围剿,都被梁山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

《水浒传》在表现起义队伍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中,还着眼于上山落草英雄的人员数量。早期加入各个山寨的好汉有的是单独前往入伙,如第11回的林冲雪夜上梁山,第32回武松投奔二龙山;有的是结伴前往,如第17回鲁智深、杨志进入二龙山;集体入伙好汉数量最多的一次,是第19回晁盖等7人投奔梁山泊。到了起义军昌盛时期就不同了,起义队伍的聚集速度加快,而且规模远远超过以往,最明显的是第57。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的情节,三山指的是孔明、孑L亮为首领的白虎山,李忠、周通为首领的桃花山,鲁智深、武松、杨志、张青、孙二娘为首领的二龙山,他们在抗击官军进攻时联手合作,最后全部进入梁山泊。在此之后,朱武、陈达、杨春、史进为首领的少华山人马,也汇人水泊梁山,最终实现几路起义队伍的会师。通过这些关键情节,作品把农民起义由星星之火到熊熊大火的发展过程,生动具体地勾勒出来。

《水浒传》后一部分先是叙述梁山起义军多次击败官军围剿,这个时期起义军力量强大,锐不可当。到了后来,起义军受朝廷招安,奉命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就进入衰落期。在后一部分四大战役中,征辽、征田虎、征王庆三个战役,梁山好汉没有一个战死,但起义队伍也没有得到壮大。征方腊则损失严重,大伤元气。作品对前三次战役是一般性地叙述,征方腊是作品后一部分重点加以展现的事件,采用的是详写笔法。梁山起义军的指导思想前期和后期明显不同,前期以晁盖为代表,只讲义气,不讲对朝廷、君主的忠。后期以宋江为代表,主张二者兼顾。这两种指导思想是难以协调的,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集中地体现在如何对待朝廷招安的问题上。

《水浒传》贯穿忠和义的交织,前一阶段是以义为主,后一阶段是忠义兼顾。义气相教,使起义军队伍日益壮大;一旦转入忠义兼顾,无论宋江本人,还是梁山好汉,就都陷入两难境地,顾义顾不了忠,顾忠顾不了义。梁山英雄最终还是接受朝廷招安,义服从于忠,于是,农民起义军的衰亡期也就来到了。众多反对招安的梁山好汉最后还是归附期廷,是出于他们对宋江的兄弟义气。如果他们和宋江恩断义绝,就会一走了之,各寻出路,而绝不会集体接受招安。义的狭隘性和局限,在起义军接受招安问题上体现得很明显。可是,在当时如果真有人因反对招安而离开梁山,那他就成为不忠不义之人,这种名声是梁山好汉不肯接受的,所以,只能为兄弟义气作出牺牲。

三、水泊梁山的群英谱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作者着力塑造了各类梁山好汉的形象。作品的情节安排、结构设计、语言运用,都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浒传》在英雄人物塑造上,一是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紧扣住人物的不同出身经历,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示其性格特征,表现其性格发展,并注意将那些性格近似的人区别开来。林冲和鲁达都有非凡的武艺,但性格却迥然不同。林冲见妻子被人调戏,正要举拳大打,认出是高衙内,便先自手软了,满腔怒火压在心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而鲁达则动辄提着禅杖,准备帮助厮打,叫那“撮鸟”“吃洒家三百禅杖”。一个逆来顺受,一个则毫无顾忌。这与两个英雄人物的阶级地位、出身教养、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林冲是禁军教头,有着优厚的待遇,美满的家庭,所以自然形成安于现状,怯于反抗的隐忍性格。鲁达是下级军官,看透了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加上他毫无牵挂,所以敢作敢为,打抱不平,主动地向黑暗势力挑战。

二是善于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的激流中,放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血溅鸳鸯楼”一段,武松本来对张团练的仇恨并没有达到顶点,因而他性格中反抗的一面也不十分鲜明,但到了飞云浦,在生死关头,他的仇恨达到了高潮,被迫杀死了四个公人,然后一不做,二不休,径直回到张家,一夜之间杀了十几条人命。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武松复仇的决心,行动的果敢,无比的英雄气概和非凡的勇力,在刀光血影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景阳岗打虎,是把武松“置于死地而后生”,写老虎的凶猛,实际是写武松的勇武,作品写出了武松初遇危险时的惊恐,也显示出了武松的镇定、机智,表现了武松的英雄气概。

三是通过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特征。鲁达见三拳打死镇关西,“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举大踏步去了”。这个细节把鲁达粗中有细的性格深刻地显示出来。又如武松打虎,借哨棒打断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他全神贯注的紧张神态,渲染了这场恶斗的气氛,也为后面的赤手空拳打虎作了合理铺垫,从而突出了他的神力和勇武。

《水浒传》中人物和情节安排,主要是单线发展,即以梁山英雄和统治阶级的矛盾为主线,讲述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每组故事情节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环环相扣,起伏跌宕,摇曳多姿,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小说结构的完整,还表现在开端,高潮和结局等安排的精心设计上。作品把高俅安排在全书开端,是为了突出“官逼民反”的意义。从英雄们个人反抗到排座次,逐步形成起义的高潮,以后走上招安投降的道路,终以“魂聚蓼儿洼”的悲剧告终。小说以庞大、有机而完整的结构,真实地反映了起义由发生直至失败的全过程。但《水浒传》在结构上也有不紧密的地方,如征辽情节显系后人插入,不过作品还是以“忠心报国…‘报效朝廷”这一思想作为脉络,使之不游离于整体结构之外。

《水浒传》是从话本发展而来的,先天就有口语化的特点。作者又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成为优秀的文学语言。小说的语言特色之一,在于明快洗练,无论叙述事件,还是刻画人物,常常是寥寥几笔,就能绘声绘色,达到形神毕肖的地步。在牛二与杨志论刀的一段简洁对话中,把牛二百般刁难,撒泼耍赖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在于它的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一段描写,作者以幽默、俏皮的语言,分别用“油酱铺”“彩帛铺…‘水陆道场”三个比喻,从味觉、听觉、视觉三方面的感受,把恶人郑屠户被打的惨状表现得异常逼真。再次,书中很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如写宋江开口,十之八九,必讲忠义;李逵出言,一片天真,憨直可笑。此类实例,在书中多处存在。即使次要人物的语言,也有性格化的特点。

四、真实与虚幻的错杂

《永浒传》是一部现实性很强的作品,其中许多人物和事件,乃至细节描写,都能从社会生活中找到原型和根据。《水浒传》又明显带有虚妄成分,它的虚妄性和现实性经常纠缠在一起。作为全书引子的第1、2回,既有洪太尉误走妖魔的虚妄画面,又有禁军教头王进被迫逃亡的真实情节,二者共同引出后面的许多故事。在叙述王进逃亡原因时提到宋徽宗,以及高俅的发迹,在历史上实有其人,采取的是纪实笔法。洪太尉误走妖魔的场面,写得神乎其神,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小说第71回,梁山好汉排座次,这是起义军日益壮大的结果,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在历史上也有部分根据。可是,其中穿插的忠义堂得天书的情节,却是虚幻至极,与前面第一、二回洪太尉误走妖魔的场面遥相呼应。这样一来,作品的前71回就置于天人感应、人神相通的大框架中,首尾都充满神秘的气氛。

《水浒传》全书是以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结束,这段故事也是现实与虚幻交织,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气氛,同时又是对读者的慰藉。李逵化为幽鬼还手持板斧揪住天子问罪,和他生前的性格一脉相承。

《水浒传》在叙事过程中经常穿插虚幻的情节,使小说的传奇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小说第14回,晁盖策划劫取生辰纲,夜间做了一梦,梦见北斗七星。后来晁盖等智取生辰纲主要成员正是七人,应了北斗七星的数。斗柄上的那颗小星,暗指白日鼠白胜,就是伪装成卖酒的那位汉子。

除此之外,《水浒传》叙述两军交战时经常出现斗法情节,第55回是人云龙斗法破高廉,第86回是宋公明梦授玄女法。类似场面都写得神乎其神,是人世间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奇迹。

从本质和主流上看,《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与此同时,有些英雄人物又带有神异的色彩,如人云龙公孙胜,神行太保戴宗,他们是半人半神的形象。至于作品的主角宋江,虽然是肉体凡胎,但在第42回也有九天玄女向他传授天书的情节。至于小说第5回,智真长老送给鲁智深的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第90回,智真长老又送给鲁智深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到第99回他在钱塘江畔坐化,偈言应验。由此看来,《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又掺杂神魇怪诞,是现实和虚妄的交织。

在《水浒传》的影响下,英雄传奇小说创作出现了高潮。其中,艺术水准较高、流传广泛的主要有《水浒传》的续书《水浒后传》、《后水浒传》、《荡寇志》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