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四大名著人物点评/全方位速读系列
分类
作者 李杰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经典、智慧、文化,林黛玉、唐僧、孙悟空、关羽、吴用……品评经典人物,采撷文化奇葩,500幅精美图片的完美诠释,融文学鉴赏与时尚休闲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用评经典人物,采撷文化奇葩,500幅精美图片的完美诠释,融文学鉴赏与时尚休闲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本书文字简洁明快,并辅以新颖活泼的版式设计和大量的彩色图片,与文字交相辉映,以求带给读者审美上的愉悦。

内容推荐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所达到的最高峰,书中的人物个个有血有肉,灵性飞扬,圆融饱满;《三国演义》历来不是被当作一部小说来读,而是被许多读者视为正史,视为兵书战策,视为谋略奇篇,视为忠义贤仁的颂歌;《西游记》是中国小说史中最成功的一部神魔小说,取经四众的形象可谓是人尽皆知、家喻户晓;《水浒传》是一曲歌颂农民起义的慷慨悲歌,急公好义、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们,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脊梁!

为了更加方便读者阅读四大名著,对书中人物有一个较为透彻的理解,本书精心挑选了四部奇书中的部分主要人物,并对他们从性格及行为方面进行了客观、中肯的点评,从一个冷静与客观的角度去剖析人物的灵魂与内心世界,进而帮助敬爱的读者加深对名著人物的理解。

目录

《红楼梦》

《红楼梦》总评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史湖云

探春

贾母

花袭人

睛雯

平儿

鸳鸯

秦可卿

尤三姐

尤二姐

香菱

王夫人

刘姥姥

妙玉

迎春

贾政

《水浒传》

《水浒传》总评

宋江

吴用

鲁智深

赫冲

武松

杨志

李逵

燕青

孙二娘

潘金莲

卢俊文

高俅

武大邮

黄文炳

西门庆

王伦

《西游记》

《西游记》总评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

白龙马

如来佛祖

玉皇大帝

观音菩萨

六耳猕猴

红孩儿

王母娘娘

玉兔

《三国演文》

《三国演文》总评

曹操

刘备

诸葛亮

关羽

张飞

赵云

孙叔

鲁肃

周瑜

陆逊

杨修

姜维

司马懿

马谡

吕布

貂蝉

庞统

试读章节

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赚了读者太多的眼泪。她清灵清丽而又多疑多妒的性格和气质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一样,都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

她是贾敏与林如海的独女。小小年纪,父母便先后离世。贾母可怜她孤独一人,便接来荣国府抚养。事实上,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并无多大影响,黛玉仍保持着纯真的天性,很少顾及后果得失,因此她很难融人周围的环境中。她从不劝宝玉追求功名,也不会逆着自己的性子做事。以这种性格在贾府这样声势显赫的封建家族中我行我素,自然难有好人缘儿。因此,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率真与锋芒去抵御、抗拒侵害势力。虽然她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但黛玉的心是光明的。对于宝钗的引咎自责,她坦白地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有心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可见,她有一颗宽容的心,与机警规避、工于心计的宝钗相比,黛玉是那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般的纯净。

林黛玉虽然率直,却并不鲁莽;相反,她行事谨慎。这一特点在她初到贾府的描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黛玉常听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而她给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自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就连王熙凤也感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

黛玉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却是她的多愁善感及年少才高。她内心敏感,情感脆弱。所以,黛玉的泪是因为感动而落的泪,它表达着世间最贞洁的情感,是对异端的崇敬,也是对自身的怜悯。黛玉葬花便是她这一性格的典型写照。她不忍心看落花被玷污,希望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她追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于是她用锦囊收集落花,建立花冢,用“一杯净土掩风流”。从此,黛玉葬花也成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最著名的一个经典,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也借此被曹雪芹渲染到了极致。

黛玉的诸多哀愁也凭借她的才气在她的诗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她在诗中注入自己的感情,注入自己的身世,表露自己的向往。一首《葬花辞》道出的是她一生凄凉的感情和对冲破封建礼教的渴望。

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天真、无邪,但他们的恋爱却注定是一个悲剧。林黛玉赢弱的身体、孤傲的脾性以及自定终身的行为都不是贾母所喜欢的。因此,宝黛的爱情与封建家庭的利益发生了冲突,敏感多病的林黛玉注定无人可以依赖。于是,她怀抱纯洁的爱和对世俗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一个不适宜于寄人篱下又不惯于处人多场合的黛玉,初到贾府之后,贾母对她特别爱怜,宝玉对她非常体贴,使这小姑娘更加不懂得如何顺应环境。她内心抱着无父母姊妹兄弟身世孤零的悲戚;而生活上,同时既不缺乏衣食供养,又不愿受到别人的压制。她原具有高人一等的才华,却又无人教她人情世故。她不知道当时的家庭所需要的是“无才便是德”的贤良女性,而说笑话、赏风月、做诗词等等玩意儿,不过是一般贵族小姐无聊消遣和多余的点缀,不消说更绝对不允许一个姑娘去自由恋爱了。黛玉在贾府成为一个锋芒毕露、争强取胜的出众者,同时在精神上抵触封建社会制定的妇女规范,结果担任了《红楼梦》悲剧主题中的主角。

作者对他的女主人公是同情的:他赋予了她超群的口才、诗才和性灵,他使黛玉担负了讽刺人世的任务。对于那又蠢又聪明的刘姥姥,大家都苦于无以名之,黛玉叫她做“母蝗虫”;对于绘画才能平平的惜春,黛玉说这大观园盖才盖了三年,如今画起来,又要研墨,又要蘸笔,画两年不为多。对于样样在行令人讨厌的宝钗,大家毫无办法;而当宝钗提出一张包括铁锅、水缸、箱子这许多画具的单子的时候,黛玉说恐怕连她的嫁妆也开上了吧?黛玉果然是最擅长于解颐的妙语,尖刻的讽刺。但湘云说她:“专挑人的不是”,“见一个打趣一个”;小红说她:“嘴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袭人说:“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浑说!”可见她口才所换得的不过是别人深重的反感。她用口去讥刺咒人间的一切卑劣庸俗,却不懂得用心去衡量;她随口撕裂了别人的脸面,也撕裂了别人和自己的关系。

黛玉由于性格气质的原因,善于接近自然,体验自然。她内心的发展抽象、深细,养成一种别人所捉摸不到的意境生活。宝玉怕落花被人践踏,把它们拾起来抖人池子里去。黛玉却以为这样顺水漂流出去,难保不污浊,不如把它葬入一个净土的花冢中去,使其逐渐淹化,来得干净。她能这样细腻地体会落花的命运,所以一听到别人唱起那“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便感动得心痛神驰,眼中落泪,而顺口吟成“侬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依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名句。

黛玉虽然多愁善感,命运悲惨,但她的才气是不容忽视的,在众人中她的诗首屈一指。她的《咏菊》诗里说:“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她的《问菊》诗说“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这些诗句不但主观地寄托出黛玉自己的身世之感,也客观地把诗题刻画得极其深人美妙。黛玉的诗才是从她幽美绝俗的意境生活中所升华而来的。从黛玉的生活意识与文学修养上,作者使我们看到中国封建时代闺阁中优秀知识分子的风范。

作者表现黛玉的出身、身体状态、性格特征、生活环境以及她和宝玉的情感故事,无不渲染着一种悲剧的氛围。她在孤独的环境中成长,又匆匆地在孤独的环境中凋谢,正所谓“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人梦来。”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严酷现实,正透露了在封建势力的包围中,具有叛逆思想的黛玉所遭受的精神上的苦难。

P6-8

序言

在中国文学浩如烟海的文学著作中,四大名著无疑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几百年来,虽然读者已换了无数代,但四大名著的光辉地位却始终没有动摇。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所达到的最高峰,书中的人物个个有血有肉,灵性飞扬,圆融饱满;《三国演义》历来不是被当作一部小说来读,而是被许多读者视为正史,视为兵书战策,视为谋略奇篇,视为忠义贤仁的颂歌;《西游记》是中国小说史中最成功的一部神魔小说,取经四众的形象可谓是人尽皆知、家喻户晓;《水浒传》是一曲歌颂农民起义的慷慨悲歌,急公好义、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们,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脊梁!

为了更加方便读者阅读四大名著,对书中人物有一个较为透彻的理解,本书精心挑选了四部奇书中的部分主要人物,并对他们从性格及行为方面进行了客观、中肯的点评,从一个冷静与客观的角度去剖析人物的灵魂与内心世界,进而帮助敬爱的读者加深对名著人物的理解。

编者

2007年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