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有着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她在男性主宰的科学领域里占有不同寻常的一席之地——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国大学的女性教授、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得奖人、第一位母女皆获得诺贝尔奖的母亲……如此炫目的光环全部笼罩在居里夫人一人头顶,世界都为之震惊!本书讲述了居里夫人的生活以及她的工作。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人的世界,来领略她那传奇、辉煌的人生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居里夫人/名家导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
作者 | (法)艾芙·居里//弗朗索瓦兹·纪何 |
出版社 | 未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有着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她在男性主宰的科学领域里占有不同寻常的一席之地——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国大学的女性教授、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得奖人、第一位母女皆获得诺贝尔奖的母亲……如此炫目的光环全部笼罩在居里夫人一人头顶,世界都为之震惊!本书讲述了居里夫人的生活以及她的工作。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人的世界,来领略她那传奇、辉煌的人生吧! 内容推荐 居里夫人是对世界科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一位纯粹的学者,她发现并分离出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基于这种杰出的功绩她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她是历史上第一位连续获此殊荣的女性,也是法国梭尔邦大学第一位取得博士学位的女教授。法国医学科学院曾破例邀请她加入其中,因为以前这个著名的机构并不接纳女性。居里夫人是“所有名人之中,唯一不被盛名和荣誉所腐蚀的人”,她放弃了对镭的专利权,以便造福更多的癌症患者。在一战中,她所组织的“小居里”X光车队也曾经拯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日后她所领导的居里实验室也成为了最优秀的实验室。靠着高贵的品质和难以想象的热忱,居里夫人的名字一直被人们颂扬到今天。 目录 童年 变故 家庭教师 初恋 转折 求学 爱情 婚姻 怀孕 挑战 镭 历练 挫折 噩运 梭尔邦的第一位女博士 问鼎诺贝尔 恬静 生活的情调 告别皮耶·居里 走出悲伤的日子 执著 教育 磨难 风波 疗伤 一战中的英雄 友谊 美国的礼赞 快乐与哀愁 最后的贡献 告别 试读章节 早晨,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照射进来,那柔和的光线点缀在讲桌四周,使得女教师杜芭丝卡小姐显得格外漂亮。 同学们似乎对这堂历史课很感兴趣,他们一个个聚精会神,看起来是那么专注。只是从那一张张涨红的小脸上,又使人察觉出一种莫名的紧张。这一切都显得十分神秘。 没错,这的确是一堂难能可贵的历史课,因为女教师违反当局规定,正使用他们的母语——波兰语,向孩子们讲授本国的历史。 你们一定会惊讶,使用自己国家的语言来讲课,为什么会违反当局规定?而对于上历史课这种平常的事,孩子们又为什么会觉得珍贵?要知道,在当时的波兰,就连“波兰’’这个国名也被剥夺了,在俄国人的压迫下,它变成“维斯杜拉领土”。波兰籍的“俄国臣民”,这样一种屈辱的身份,使得那些怀有爱国心的波兰人民甚至不能公开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波兰语,在学校里也没有老师敢公开教授学生波兰历史。一切本该光明正大.现在却只能偷偷进行…… 原本严肃的女教师渐渐变得激动起来,她在为自己国家的衰落和命运哀叹,同时也在尽力唤醒这些尚还幼小的孩子们。“不做亡国奴,不忘亡国耻,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当老师谈论到史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时,一个轻柔细小的声音从座位中传来:“嗯,这是一个伟大的人物,1764年他成为我们的国王,但,这个聪明的人缺乏勇气,这是波兰的悲哀。” 一时间,班上的同学们开始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大家循声望去,才发现是一个灰色眼睛、金色头发吱束成小辫子的女孩儿,她瘦小的身材被包裹在深蓝色的制服里,羞怯的眼神因为激动而变得自信。 “玛丽,回答得漂亮。”很显然,老师对这个答复感到既兴奋又满意。就在这时候,一种奇怪的铃声突然向了起来,没错,两长两短,这是他们的暗号! 铃声刚响过不久,教室门外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原来是这所私立女子学校的督学洪伯格先生,他在校长的陪同下正准备视察教学情况。 也许是接到了密报,这位督学先生的表情看起来十分阴沉。他警觉地打量着教室四周,似乎每个学生的举动都躲不过他的视线。 此刻的教室已经恢复了平静,女教师正翻动着俄文课本,四下的同学也在一针一线地做着女红。在这种看似平静的气氛中却似乎可以听见学生们的心跳,他们那拿针的手掌中早已集满了细密的汗珠。随着“咯吱”一声响,女校长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督学先生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打开了一个学生的课桌抽屉,很遗憾,里面空空如也,连一个小纸片也没有。原来早在督学赶来的路上,接到暗号的同学们就将波兰课本转移了。 女校长的脸这才有了血色,偷偷松了口气。她对督学先生说这是每周必学的手工课。 但是,督学先生看起来并不满意这个解释,他要亲自提问一名学生,当然,要用俄语回答。 焦急的老师把目光落在了玛丽身上,她对于这个瘦小的女孩儿似乎非常信任。但是玛丽生性羞怯、胆小,此时却正在心里暗暗祈祷不要挑中自己。 正如她所担心的那样,历史老师毫不犹豫地叫出了她的名字。这个不起眼的小女孩儿,不仅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还门门功课第一。 玛丽知道,自己又要开始说谎了。像任何一个爱国的波兰人一样,她也不愿在强权面前屈膝。 “俄国历任的沙皇都有哪些?” 在督学的提问下,玛丽勉强提高了声音,一一列举出他们的名字。 “那么再说说皇室成员的名字和头衔。”督学似乎也来了兴致。 这一次玛丽几乎没有迟疑就说出了正确的答案。接着督学又一连提了好几个问题,玛丽都流利地一一做出了回答。她那带有圣彼得堡口音的俄语,似乎使督学觉得满意。 大家都以为提问已经结束,但就在这时,督学却突然开口:“最后我想知道,谁在统治我们?” 一时间,包括校长和老师在内,所有的人都呆住了。整个教室再次被一种恐怖的气氛所笼罩着。他们真不敢想象,一个10岁的孩子面对这个问题会做出怎样的回答,毕竟这关系到许多人的命运。 “说呀!”督学先生不耐烦了,他的脸上开始露出严厉的表情。 玛丽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她鼓起勇气说:“亚历山大二世陛下,全俄罗斯的王者。” 直到这时,督学先生才站起身来,一次近乎折磨的较量终于有惊无险。 校长跟随督学去别的教室视察了,历史老师终于如释重负,她真诚地拥抱了玛丽,并在她的额角轻轻吻了一下。此时,这个可怜的孩子早已抽泣起来。 的确,要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用她的智慧来承受这种耻辱,实在是太残忍了。 这个名叫玛丽的小女孩儿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她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他们个个都聪明、可爱。更让人羡慕的是,玛丽的父母见识广博,他们的言传身教给孩子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玛丽的父亲斯克洛道斯卡先生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和物理学老师。他从圣彼得堡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华沙。他不仅重视科学知识,也爱好文学与音乐,是个亲切热情的学者。 P1-5 序言 社会显然在发展,而且它一旦装上全球化的轮子,它的发展就快马加鞭,日新月异。大约三十年之前,街上出现了外国人,中国人便要围而观之。这让外国人尴尬,而中国人的有识之士,则会批评围而观之的现象有失文明。然而现在谁对外国人围而观之呢?全球化就是这样,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外国人,而且一个国家越是和平与繁荣,它的外国人就越多。不容置疑,生长在今天的青年,你不出境成为别的国家的外国人,你也要作为中国人交往外国人。你越是有出息,你越要有一点世界公民的意识。这需要一个准备,其中重要的是,应该了解外国人的文化。 文化是复杂的,了解外国人的文化,不会那么轻而易举。我有一个办法,以为很好:通过阅读外国作家的名著了解其文化。作家的名著就是文化的名片,甚至作家就是文化的象征。要了解西班牙文化,就应该阅读塞万提斯;了解英国文化,就应该阅读莎士比亚、笛福和夏洛蒂·勃朗特,当然还有拜伦和雪莱。要了解法国文化,法国人的情感,不阅读雨果不行,不阅读加缪不行;要了解俄罗斯文化,了解俄罗斯人精神之丰富与高贵,不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不行,不阅读普希金不行;要了解意大利文化,就要阅读但丁;而要了解德国文化,则不能不阅读歌德与格拉斯;了解哥伦比亚文化,不能不阅读马尔克斯;了解土耳其文化,不能不阅读帕慕克。名片所示,一目了然。 实际上阅读名著,意义并不止于了解文化。文学是艺术,容格认为,艺术代表着民族在时代生活之中的自我调节活动,它能够唤起人类摆脱危险,度过长夜的一种亲切的力量。我甚至认为,一个未经文学熏陶的人,一个缺乏文学’经验的人,他有可能是一个灵魂干瘪的人。当然,阅读名著,还有助于写作,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诗歌从诗歌中产生,小说从小说中产生。 《名家导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是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生量身订做的一套好书。那么好书好在什么地方?其特点何在? 其一,所选图书,是按新课标规定所选的,以保证它固有的品质。这些图书,无一不在世界文学谱系中占有显赫的位置,完全像皇冠上的明珠。不过也有增加,所增加的几种图书,主要是考虑到对学生的文化扩展,励志作用,兴趣所在。 其二,经过提炼,呈现精华。对于中小学生,时间真是太紧张,太宝贵了。有的图书,一百多万字,更多的图书,几十万字,因为是古老的写作,也就难免冗长,甚至哕嗦。这套图书对其作了缩水,现在全是十多万字。然而它们确保着原著的主人公经历,故事走向,精彩的情节。读这个版本,所用时间最少,所得知识最多。 其三,巧设栏目,妙提问题,以把阅读变成交流。总之,这些图书有了全新的体例,有作者简介,主要人物表,阅读鼠标——关于一部书的思想与艺术,出版与流传,及其在中国的影响。每隔四五千字,便会有一个题目,以使阅读稍作中断,缓一口气再进行,并在每一个故事之后,提问题一二,以唤起思考。 其四,作者队伍的现代性和专业性。图书的作者,多是作家或从事外国文学教学的老师。他们无不是精益求精地完成写作,以期满足学生日益提升和不断变化的阅读需要。 这是一片丰富而美妙的文学艺术丛林,进入其中,将会获得奇异的体验!难道你不想作一次精神的游历吗? 朱鸿 2007年3月8日于窄门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