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子兵法正宗(经典珍藏)/华夏国学经典正宗文库
分类
作者 任俊华//赵清文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成书于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的思想内容丰富、精练、实用,它不但在中国历代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国外也广为流传,它被尊称为“兵学圣典”,并有“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之雅称。

古人云:孙子十三篇,简而赅,精而有则,可为金科玉律。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智慧生。本书是一本原汁原味、通俗易懂解读《老子》的精品读本,是一本中国人都应该读的经典。

内容推荐

《孙子兵法》简称《孙子》,被尊称为“兵学圣典”,并有“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之雅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也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在全球享有崇高的声誉。

《孙子兵法》以13篇,约5900字尽含兵家精髓。全书分为十五章,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第十三章。这一部分是全书的主体,分别讲解《孙子兵法》的十三篇;第二部分即第十四章,介绍孙子即孙武其人其书;第三部分是本书的第十五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一书的思想内容和价值。

总之,《孙子兵法》是一个非常全面完整的体系,它从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揭示和探讨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而科学的思想、方法。

目录

第一章 计篇

第二章 作战篇

第三章 谋攻篇

第四章 形篇

第五章 势篇

第六章 虚实篇

第七章 军争篇

第八章 九变篇

第九章 行军篇

第十章 地形篇

第十一章 九地篇

第十二章 火攻篇

第十三章 用间篇

第十四章 孙子其人其书

 第一节 兵家思想与中国文化

 第二节 《孙子兵法》的版本源流

 第三节 孙子其人

第十五章 《孙子兵法》的思想内容及价值

 第一节 《孙子兵法》的内容结构及价值

 第二节 《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

 第三节 《孙子兵法》中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

试读章节

三、《孙子兵法》中的治军思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决定战争胜负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人。除了人心的向背之外,军队中指战员的素质、官兵的士气,以及不同层次、不同任务的人员之间的通信线路、协调一致,也是决定战争的关键。对于这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孙子兵法》中都进行了分析。

孙子认为,军队的强弱、战争的胜败,组织者、指挥者、统领者的能力和品质至关重要。孙子提出,一个合格的将帅必须具备五种基本的素质,即“智、信、仁、勇、严”(《计篇》)。所谓“智”,就是要有谋略、有智慧,对于生死存亡的军事斗争来说,智慧和谋略对于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统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对于战争的指挥来说,一个指挥者的“智”就是能够“通于九变之利”(《九变篇》),即要有精通机变的灵活性和能力;能够“动而不迷,举而不穷”(《地形篇》),即行动起来要不会迷失混乱,手段措施要变化无穷;能够“因敌变化而取胜”(《虚实篇》),即要能够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取得胜利。总之,一个优秀的将领必须要有清晰的判断能力、理智的决策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在孙子所论述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思想中,其实大多体现和要求的,就是指挥员的“智”。所谓“信”,就是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不但是立身之本,也是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要求。孙子认为,一个将领只有赏罚有信,做到“令素行”(《行军篇》),才能在士卒中树立起威望,带领全军齐心协力取得胜利。所谓“仁”,就是关心别人,“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于军事统帅来说,“仁”的要求主要是仁爱部下。孙子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地形篇》)把士兵像婴儿一样爱护,他们就可以与将领一起去危险的峡谷;把士兵像自己的爱子一样对待,他们就可以与将领同生共死。但是,孙子又强调,爱护士卒并不是溺爱放纵,“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地形篇》)。士兵虽然受到爱护却不听从命令,虽然受到优待却不听从使唤,混乱放纵而不听从治理,这就像被溺爱坏了娇纵的儿子一样,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所谓“勇”,就是要有勇气,要骁勇善战,敢打敢拼。将领是军队的核心和灵魂,如果将领贪生怕死,普通士兵当然也不会舍生忘死,勇往直前。所谓“严”,就是上对下的要威严,要号令严明,军队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否则,如果像上面所说的一样,“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这样的士兵是不能打胜仗的。孙子认为,以上五种品质是所有将领都应该具备的,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孙子兵法》中的这种认识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代的一些著作,如《通典》、《长短经》、《太白阴经》、《太平御览》等,在谈到为将者的品质时,都是引用孙子的这五项品质的。后代的许多学者,还对孙子的这五项要求做了发挥和进一步的阐述,例如,东汉王符在《潜夫论·劝将》中说:“孙子曰:‘将者,智也,仁也,敬也,信也,勇也,严也。’是故,智以折敌,仁以附众,敬以招贤,信以必赏,勇以益气,严以一令。故折敌则能合变,众附则思力战,贤智集则英谋得,赏罚必则士尽力,勇气益则兵势自倍,威令一则惟将所使。必有此六者,乃可折冲擒敌,辅主安民。”《刘子·兵术》中也说:“故将者,必明天时、辨地势、练人谋。明天时者,察七纬之情,洞五行之趣,听八风之动,鉴五云之候。辨地势者,识七舍之形,列九地之势;练人谋者,抱五德之美,握二柄之要。五德者,智、信、仁、勇、严也;二柄者,赏罚也。智以能谋,信以约束,仁以爱人,勇以陵敌,严以镇众;赏以劝功,罚以惩过。故智者,变通之源,运奇之府也。兵者,诡道而行,以奇制胜也。”

孙子在提出了为将者五种优良品质的同时,又提出了“五危”,即将领必须竭力避免的五种可能招致危险的缺点。他说:“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九变篇》)将领的这五种危险的缺点是:有莽撞死战的心理,就容易被杀死;有苟且偷生的心理,就可能被俘虏;性情暴躁的人,就会被辱骂激怒,从而失去理智,招致损失和失败;过于爱好廉洁的名声的人,就会被羞辱,从而引发怒气而上当;过于考虑民众利益的人,就会被过多的杂事所困扰。孙子认为,以上这五种情况,都是将领的错误,用兵的灾难。军队覆没,将领阵亡,必定是这五种危害之一在作祟,为将者一定要仔细慎重。这就是他所说的,“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九变篇》)。

虽然孙子提出将领对下属要有仁爱之心,并认为“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然而,这一切都是从国君和将领的利益出发的,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他还主张要“愚兵”,在今天看来,这不能不说是孙子军事思想中的一个缺陷。《孙子兵法》中说:“将军……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九地篇》)孙子认为,将领不要使下属了解太多的情况,要能够愚弄士兵的耳目,使他们不知底细。要善于伪装和迷惑别人,改变部署和谋划,使别人摸不透自己的意图;改变宿营地和道路,使人猜不到真相。要能够使士兵任意被自己驱使,不能有任何折扣。将领与士兵们预定好时间,就像让人登到高处而把梯子去掉,使他们没有退路;率领士兵深入敌人的阵地,要使他们像离弦之箭一样,勇往直前。就像驱赶羊群,你想往这边就往这边,你想往那边就往那边,不要使他们有往哪里去的意识,只凭将领的指挥行动。孙子还认为,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就不必过多地考虑士卒的死活。“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人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要让他们有进路无退路,孙子认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舍生忘死地去投入战斗。这就是他所说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九地篇》)这种把士兵们的生命当做筹码孤注一掷的做法,显然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残酷性。

在治军中,法令和赏罚历来被认为是有效的手段,孙子所提出的将领素质的“信”和“严”,都与此有关。孙子认为,“法”是兵事的“五事”之一。“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计篇》)“曲制”,就是军队的编制和组织的结构和制度;“官道”,就是将官的职责划分,统辖管理关系的确定;“主用”,就是军需物资、器械和费用的调配、管理和分配的制度和规程。所有这些,如果想做到有条不紊,就必须有严明的法纪,并通过赏罚等手段,使这些法纪得到贯彻和执行。孙子说:“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行军篇》)赏罚首先必须有理有据,并且要有章法。士兵没有亲近依附就被惩罚,就不会服气,难以听从命令。士兵已经亲近依附却当罚不罚,则不会听从命令。这两种情况都是不能用来作战的。所以,必须用恩惠的手法教育、指挥士兵,使他们依附自己;用强硬的手法对待不听指挥、无视军纪的士兵,使军容整齐,服从指挥。这样,军队就能够无往不胜。平素从来不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命令能贯彻执行的,表明将帅同士卒之间相处融洽,以诚相待。孙子认为,要提高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就要用赏的办法。“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是谓胜敌而益强。”(《作战篇》)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激发士兵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借助物质奖励。(P336-P338)

序言

《孙子兵法》简称《孙子》,被尊称为“兵学圣典”,并有“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之雅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也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在全球享有崇高的声誉。成书于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的思想内容丰富、精练、实用,它不但在中国历代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国外也广为流传。作为先贤的智慧结晶,人们总能从中获得教益。

从曹操用心注《孙子》到毛泽东对《孙子兵法》的高度评价,从拿破仑“如果二十年前能见到《孙子兵法》,我是不会失败的”感叹到美国西点军校把《孙子兵法》作为必读教科书,世界上孙子热常年不衰。随着孙子热遍全球,其兵法也出现了不下千种的注本和研究著述。这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和中华兵家文化的弘扬实在是利莫大焉。但对读者而言,却不免产生无从辨别、无从选择的困惑。本书力图借鉴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拨云见日、正本清源,为读者提供一个既能看懂又符合孙子原意的读本。

众所周知,活动是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全部内容。人类在通过实践活动现实地改造世界的同时,还通过认识活动观念地把握世界。军事战争实践是《孙子兵法》得以产生的基础、目的和动力。《孙子兵法》是对军事战争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正确的理性认识,其最基本的功用就在于指导战争实践,以赢取战争的胜利。学习《孙子兵法》之法有理论研读、实践观摩两种,各有利弊。理论研读,长于透过现象认识战争本质,却难免纸上谈兵、事倍功半之失;实践观摩,长于从感性认识中多所体悟,却不免流于表象,难解其中深意之憾。本书之旨在于合理论研读与实践观摩之长,取古今中外《孙子》注释之要,兼以军事战争实践做解,合二法之所长,去二法之所短。

古人行文之要在于言简意赅、举偏概全。《孙子兵法》以13篇,约5900字尽含兵家精髓。晚清思想巨擘魏源一生特别推崇《孙子兵法》,将《孙子兵法》与《易经》、《老子》并称三大经典:“故夫经之《易》也、子之《老》也、兵家之《孙》也,其道皆冒万有,其心皆照宇宙,其术皆合天人,综常变者也。”作者积数年所学、鼎力合作,对尽解孙子深意不敢心存奢望,只求能给读者一个学习《孙子兵法》的可信可靠的读本。

全书分为十五章,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第十三章。这一部分是全书的主体,分别讲解《孙子兵法》的十三篇。其基本体例是各篇中的原文、译文、注释、评解。《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纲领,主要讲的是战争的指导性原则、纲领和全盘计划。《作战篇》,主要讲的是战争的动员和准备。《谋攻篇》,主要讲的是智谋在军事斗争中的重要性,即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战争的胜利。《形篇》和《势篇》讲的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确定的因素;“势”指主观、易变和带有偶然性的因素。《虚实篇》,主要讲的是战争中如何利用“虚实”,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等手段,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如何通过示“形”欺骗敌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最后取得战争的胜利。《军争篇》,讲的主要是战争的主动权应如何争取的问题。《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灵活运用各种军事原则。《行军篇》,讲的内容包括如何行军、宿营、作战的组织与指挥、如何利用地形与外在条件以及观察敌情等问题。《地形篇》,主要论述不同种类的地形与作战的关系,以及不同地形下的行动原则和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篇》,介绍依“主客”形势和深人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以及在不同作战环境下要相应采取不同的战术要求。《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种类、条件及实施方法等。《用间篇》,论述了军事斗争中间谍使用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间谍的使用方法。

第二部分即第十四章,介绍孙子即孙武其人其书。以兵家思想与中国文化、《孙子兵法》的版本源流和孙武的辉煌战绩为序,介绍《孙子兵法》在历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孙子兵法》作为产生最早、内容最精辟、最具理论科学性和实践针对性的一部兵书,在古今中外都备受重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甚至超出了军事领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科技、医学等领域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是本书的第十五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一书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分为《孙子兵法》的内容结构及价值、《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孙子兵法》的政治思想、《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四节。《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涵盖了战略、战争和治军等方面的内容,在提出军事原则和军事观念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不仅如此,《孙子兵法》也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总之,《孙子兵法》是一个非常全面完整的体系,它从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揭示和探讨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而科学的思想、方法。为了揭示军事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对待关系,《孙子兵法》中提出了一整套反映军事理论认识对象的范畴,并精辟地阐述了诸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些思想、方法和范畴,都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今天深入研究、继承和发扬的。华夏出版社陈振宇同志为弘扬国学,孜孜不倦地编辑策划华夏国学经典正宗系列丛书,本书即为其热忱约稿之结果,在此深表感谢。限于学识,差错难免,恳请读者方家不吝教正。

任俊华 赵清文谨识

2007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