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话说清朝三百年/中国历朝演义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许啸天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本通俗历史读物。本书不仅记述了清朝历史要事,展示了清朝历史人物,而且深刻描写了清朝帝王的感情世界,并对宫闱生活做了细致的刻画。该书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既有助于读者了解清朝深宫官地的帝王生活,也对读者熟知清朝的历史线索大有帮助。

内容推荐

  《中国历朝演义丛书》问世于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时期,主要作家多为活跃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时期的鸳鸯蝴蝶派。这些小说以其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为标志,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读者群,深受大众的欢迎。

作为特色独具的通俗历史读物,这套丛书不仅记述了历史要事,展示了历史人物,而且深刻描写了帝王的感情世界,并对宫闱生活做了细致的刻画。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既有助于读者了解深宫官地的帝王生活,也对读者熟知各朝的历史线索大有帮助。这套书不仅曾畅销一时,也是现今许多历史剧的素材乃至底本。希望它们的重版能给您带来透视历史、正视今朝的眼界和乐趣。

本书为该丛书的其中一本。

目录

第一回 杏花天里莺鸣燕唱 布尔湖边月证山盟

第二回 洞房天半神仙眷 毡幕地中龙虎儿

第三回 三尺粉墙重温旧梦 六十处女老做新娘

第四回 灯前偷眼识英杰 林下逐鹿遇美人

第五回 割发要盟英雄气短 裂袍劝驾儿女情长

第六回 腰间短刀斩伏莽 枕边长舌走英雄

第七回 依佟氏东床妙选 救阿太西辽鏖兵

第八回 古埒城觉昌死难 抚顺关尼堪断头

第九回 脂香粉阵靡雄主 睡眼蒙咙退敌兵

第十回 奸外母蒙格枉死 避内讧努尔求尸

第十一回 羡繁华观光上国 赖婚姻得罪邻邦

第十二回 杀亲子祸起骨肉 投明主初试经纶

第十三回 被底红颜迷降将 腔中热血赠知人

第十四回 苏子河边淹战将 萨浒山下困雄师

第十五回 兄逼弟当筵结恨 甥杀舅登台焚:身

第十六回 翠华园神宗醉玉肤 慈庆宫妃子进红丸

第十七回 依翠偎红将军短气 娇妻雏儿天子托孤

第十八回 逼宫廷纳喇氏殉节 立文后皇太极钟情

第十九回 朱唇接处嫂为叔媒 黄旗展来臣尊帝号

第二十回 传疑案宸妃逝世 惊艳遇洪帅投诚

第二十一回 多尔衮计歼情敌 吉特后巧偿宿缘

第二十二回 露奸情太宗暴殂 见美色豫王调情

第二十三回 救爱妾三桂借兵 杀宫眷崇祯殉国

第二十四回 酬大勋太后下嫁 报宿恨天子重婚

第二十五回 悲离鸾小宛入宫 誓比翼世祖游园

第二十六回 入空门顺治逊国 陷情网康熙乱伦

第二十七回 劫民妇暗移国祚 逋国师计害储君

第二十八回 小二哥暂充钦差 皇四子大战侠客

第二十九回 甘凤池座上献技 白泰官山中访盗

第三十回 斗法术计收血滴子 换娇儿气走陈阁老

第三十一回 康熙帝挥泪废太子 汪绅土接驾失弱女

第三十二回 改遗诏雍正登位 好女色胤械丧命

第三十三回 红灯热酒皇子遗爱 煮豆燃萁兄弟化灰

第三十四回 牛鬼蛇神雍和宫 莺燕叱咤将军帐

第三十五回 鸟尽弓藏将军灭族 妻离子散国舅遭殃

第三十六回 破好事大兴文字狱 报亲仇硬拆鸾凤俦

第三十七回 破腹挖脑和尚造孽 褰帘人帏亲王销魂

第三十八回  弓鞋到处天子被刺 手帕传来郎君人彀

第三十九回 宝亲王私通舅嫂 乾隆帝宠爱香妃

第四十回 狱中回妇深夜被宠 宫里天子静昼窃听

第四十一回 念父母乾隆下江南 争声色雪如登龙舟

第四十二回 东征西讨福康安立功 依翠偎红皇太子偷香

第四十三回 证前盟和坤弄权 结深欢高宗宿娼

第四十四回 莺莺燕燕龙须纤 叶叶花花云雨楼

第四十五回 脱簪苦谏皇后落发 奋拳狠斗天子被擒

第四十六回 涿州府皇孙出现 同乐园宦女失身

第四十七回 莺啼燕唱江南去 匣剑帷灯刺客来

第四十八回 文字奇冤冢中戮尸 姐妹绝艳水底定情

第四十九回 红烛照处美人死 绿树荫中帝子来

第五十回 死宝妃高宗伤往事 游离宫嘉王窥秘像

第五十一回 燕瘦环肥国外选色 偷寒送暖宫内纳姬

第五十二回 老头子纪昀妙解 女孩儿福公祝寿

第五十三回 奇珍异宝和坤抄家 擎石蹋树成得献技

第五十四回 遇宫变煤黑子效死 献技艺王董氏伤生

第五十五回 崇节俭满朝成乞丐 庆功劳一室做饿夫

第五十六回 弃旧怜新宫中杀眷 莺啼狮吼床上戕妃

第五十七回 敬事房驮妃进御 豫王府奸婢杀生

第五十八回 皇儿仁慈不杀禽兽 天子义侠挽救穷酸

第五十九回 姑谋妇皇后中毒 妾救夫烈妇偷尸

第六十回 创异教洪氏起义 知死期穆相辞行

第六十一回 昏灯哀语慈后逝世 香钩情眼荡子销魂

第六十二回 美人计宣娇救阿兄 烈女行文宗罢选秀

第六十三回 宣武门外名媛倚闾 钉鞋铺中贞妇投梭

第六十四回 皇恩浩荡冰花失志 浓情旖旎四春承欢

第六十五回 金莲贴地琼儿被宠 粉庞失色紫瑛丧生

第六十六回 目成心许载潋淫族姑 歌场舞榭玉喜识书生

第六十七回 倾心一笑杏花春解围 祝发三年陀罗春守节

第六十八回 金莲点点帝子销魂 珠喉呖呖阿父同调

第六十九回 美人落魄遭横暴天子 风流选下陈

第七十回 琼珠翠玉聘儿去 婉转歌吟引风来

第七十一回 杀汉女胭脂狼藉 攻粤城炮火纵横

第七十二回 兰贵妃寄腹产载淳 咸丰帝避准走热河

第七十三回 泣脂啼粉梦惊三更 画栋雕梁园付一炬

第七十四回  防懿妃文宗草遗诏 立怡王肃顺夺国玺

第七十五回 除异己慈禧有急智 烛奸谋安后运独断

第七十六回 安德海好货取祸 郑亲王贪色遭殃

第七十七回 十年富贵奴凌主 一曲昆黄帝识臣

第七十八回 李鸿藻榻前奉诏 嘉顺后宫中绝食

第七十九回 争大统吴可读尸谏 露春色慈安后灭奸

第八十回 李莲英擅宠专权 慈安后遭妒惹祸

第八十一回 荣禄初入宫禁地 懿妃死偿恩情债

第八十二回 慈安太后为嘴丧命 峒元道士望气得意

第八十三回  白云观太后拈香 神仙会郁氏纳贽

第八十四回 花明柳暗颐和园 弹雨硝烟高丽宫

第八十五回 西苑内皇帝听艳歌 坤宁宫美人受掳掠

第八十六回 劝亲政翁师傅荐贤 兴醋波瑾珍妃被谪

第八十七回 幸名园太后图欢娱 坐便殿主事陈变政

第八十八回 三月维新孤臣走海上 半夜密议皇帝囚瀛台

第八十九回 寇太监殿前尽忠节 游浪子书馆惊宠遇

第九十回 接木移花种因孽果 剑光血痕祸起萧墙

第九十一回 烽火满城香埋枯井 警骑夹道驾幸西安

第九十二回 植蚕桑农妇辱吏 闹宫苑喇嘛驱魂

第九十三回 舒郁愤无聊踏春冰 忆旧恨有心掷簪珥

第九十四回 碧血溅衣寡君自晦 青衣入侍稚子蒙恩

第九十五回 开贿赂奕勖鬻爵 兴赌博小德摆庄

第九十六回 恨绵绵瀛台晏驾 阴惨惨广殿停尸

第九十七回 乱禁阙再建晶园 争封典两哭寝陵

第九十八回 保家声醇王忍小节 斫国脉宣统让大位

第九十九回 丧心病狂大辫儿复辟 衣香鬓影小皇帝完婚

第一百回 封闭清宫溥仪走天津 畅谈风月全书结总目

试读章节

              灯前偷眼识英杰

              林下逐鹿遇美人

话说百里福晋,虽是做新娘子,但她是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的。她站在屏门后面,听贝勒和众人商量筑城的事情,她便一掀门帘,娉娉婷婷走了出来。大家见她脂光粉气,仪态万分,不由得心中十分敬爱,一字儿站了起来,向她请安。贝勒也站起来,让她并肩坐下。福晋便开言道:“贝勒不是要找一个山水险要的所在,筑我们的城池吗?俺自幼儿便听得俺父亲常说,离此地西面三里路,穿过俄漠惠的大树林子,原有一座鄂尔多里城,这座城池,原是俺祖宗造着的。只因俺祖宗自吃明太祖打出关来以后,便退守着这座鄂尔多里城,后来又吃蒙古人打进城来,杀的杀,烧的烧,可怜一座好好锦绣城池,到如今弄得败井颓垣。那时候俺们的祖先,东流西散,后来蒙古人去了,才慢慢地又回到旧时地方来,成了这十四座村落。如今贝勒不做大事则罢,倘要建功立业,依俺的愚见,不如把俺全村的人搬到鄂尔多里城去。那地方三面靠山,一面临水,地势十分险要。原有旧时建筑的城墙,如今我们修理起来,比重新建筑一座城池总要省事得多。”

福晋说到这里,贝勒听后十分高兴,便接着说:“百闻莫如一见,福晋既然这样说,俺们何妨亲自去察看一遭?”大家听了,都说不错,立刻走出屋子,个个跳上马背。三四十匹马,着地卷起一缕尘土,穿过树林,越过俄漠惠平原,眼前便露出一带城垣来。那墙根高高低低依着山脚,绕一个大圈子。贝勒定睛看时,不觉微微一笑,过去在福晋耳朵边低低地说了几句。福晋听了,不觉脸上起了一朵红云,原来这地方,便是前日他两人并肩儿坐在石上接吻的地方。前日他们坐的一方大石,便是鄂尔多里城脚。这也是他夫妻二人,合该重兴女真,所以在这三生石上,结下良缘。当时他夫妻两人,骑在马上四面一望,只见一带山冈,从东北角上直走下来,三面环绕着,好似一把交椅一般,把鄂尔多里城紧紧抱在怀里。一股牡丹江水,势如腾马,从西北流来,原是一个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所在。贝勒看了,不觉大喜,一面出榜,召集人工,一面和管事人天天在贝勒府里筹划迁居的事情。好个贝勒,真是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他整整的忙了三年工夫,居然把这座旧时的鄂尔多里城,重新建造起来,望去蜿蜒曲折,好一座雄壮的城池。城里街道房屋,也粗粗齐备,十四座村坊的百姓,一齐搬了进去,顿时人马喧腾,鸡鸣犬吠,成了一座热闹市场。城中央造一座贝勒府,贝勒夫妻两人,住在里面。到了第二年上,福晋居然生了一个儿子。这时福晋已是六十四岁了,生下来的男孩却是聪明结实,全城的人,谁不欢喜?顿时家家供神,替他祝福。

这时,贝勒天天带了兵马出城,四处征伐,那时忽刺温野人,沿着黑龙江岸,向西南面下来,十分凶恶,见人便杀,见牲口便抢,连明朝的奴儿干政厅,也被他烧毁了。海西一带的居民,逃得十室九空。看着忽刺温野人,直杀到长白山脚下。布库里雍顺贝勒,听了不觉大怒,便亲自带了兵队,埋伏在长白山脚下,见野人来了,便迎头痛击。打得他们弃甲抛盔,不敢正眼看鄂尔多里城。从此鄂尔多里的名气一天大似一天,四处来投降的部落,一天多似一天。贝勒便一一收抚他们,教导他们如何练兵,如何守地。这里十多年工夫,吃的一口安乐茶饭。百里福晋直到八十八岁死了。鄂尔多里地方死了这个老美人,不但全城的人痛哭流涕,便是那雍顺贝勒,也朝思暮想,神思昏昏。想一回,哭一回,好似小孩子离了妈妈一般,弄得他茶饭无心,啼笑无常,慢慢地成了一个病症,跟着他千恩万爱的妻子死去了。这里全城的管事人,公举他儿子做了鄂尔多里贝勒。这鄂尔多里贝勒,倒也勤俭爱民,太平无事。这样子又传孙,孙又传子,那国事兴旺一天胜似一天。历代的贝勒,都遵着雍顺贝勒的遗训,教练着许多勇猛强悍的兵士,贝勒带着到处攻城掠地。看看那邻近的城池,都被他收服下来了。

东北一带地方,本是海西女真忽刺温野人的地界。讲到忽刺温野人,尤其凶悍,他们自从在雍顺贝勒手里吃了一个败仗以后,虽不敢再来侵犯鄂尔多里城,但鄂尔多里人也不敢来侵犯他。鄂尔多里西南面,有一座古埒城,又有一座图伦城。这两座城池,地方又肥美,天气也温暖,鄂尔多里人早已看得眼热,时刻想去并吞他。后来到了春天的时候,马肥草长,鄂尔多里贝勒,带了大队兵士,到古埒城去威逼他投降。这时古埒城外,满望都是营帐,刀戟如林,兵士如蚁。古埒一个小小的城池,平日全靠明朝保护,如今突然被鄂尔多里兵围住了,便是要唤救兵,也是来不及。他西面的图伦城紧接辽西,辽西城里有一个明朝的总兵镇守着。图伦城主,看看事机危急,便悄悄地派人到辽西去告急。辽西总兵立刻派了大队人马前去救应。只差得一步,那古埒城早已被鄂尔多里人收服去了。那总兵官十分生气,派了差官,去见鄂尔多里贝勒,埋怨他不该并吞天朝的属地。

鄂尔多里贝勒见明朝的总兵出来说话,十分害怕,他只推说是手下的游牧百姓不好,误人古埒城,如今既蒙天朝责问,情愿自己也做明朝的属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那时辽西总兵听了他一派花言巧语,当即转奏朝廷,鄂尔多里贝勒便派了十二个管事人,带着许多野鸟异兽、人参貂皮,跟着到北京城去进贡。明朝皇帝,见鄂尔多里人来进贡,便用十分好意看待他,传旨在西偏殿赐宴。管事人出京的时候,又赏他许多金银绸缎。鄂尔多里贝勒,得了明朝的赏赐,觉得万分荣耀,拿着赏赐的物件,四处去夸耀着。

这时海西人和忽刺温野人,见鄂尔多里如此荣耀,心中便万分嫉妒,两个贝勒商量着,也派人到明朝进贡去。进贡的是马、貊鼠皮,舍利孙皮、青海兔鹘、黄鹰、阿胶、海牙等许多东西。这个风声传到鄂尔多里贝勒耳朵里,怕海西人和忽刺温得了好处,便又派人到明朝去第二回进贡。明朝皇帝看了这情形,知道这三处地方人,各存嫉妒之念,便来一个公平交易,把鄂尔多里改称建州卫、忽刺温改称女真卫、海西改称海西卫,贝勒都加封做指挥使。鄂尔多里贝勒,从此改称建州卫指挥使。那建州卫自从有了指挥使以后,越发兵强马壮,到处掳掠。他又怨恨明朝,是他第一个进贡,不应和女真卫、海西卫一样看待。他第三回派人到明朝去进贡,要求皇帝加封。这时宣德皇帝,看看建州卫人一天强似一天,便想了一个以毒攻毒的计策,要借建州兵力,去压服海西女真人,便又加封他做建州卫的都督。给他一印一信,叫他世世代代守着。另外又赏彩缎四表里,折纱绢两匹。封管事人做都指挥,赏他彩缎二表里,绢四匹,折纱绢一匹。做都督满了三年的,又赏他大帽金带。

从此以后,建州卫都督目中无人,他在鄂:尔多里城里,便大兴土木,仿北京的样子,造了许多宫殿。又从百姓家里挑选十多个美貌女孩儿,送进宫去,做他的妃子。都督天天搂着妃子吃酒,夜夜抱着妃子睡觉,兵也不练,事也不管,派了都指挥到四处百姓家里搜刮银钱,供他一人的使用。弄得天怨人怒,民穷财尽,再加田地连年荒旱,在任的都督只知道享福行乐,百姓天天在野地里冻死饿死,他也毫不过问。

这时女真卫指挥使见建卫都督官级在他之上,心中很不甘服,趁他都督在昏庸的时候,便悄悄地派了兵队到建州卫城外四处村落地方,强抢土地,奸淫妇女。那都指挥官赶到都督府里去告急,可笑那都督左手抱着美人,右手擎着酒杯,听了都指挥的话,迷迷糊糊地说道:“我们寻快活要紧,百姓的事,由他们去!”那都指挥官求发兵去保护百姓,都督笑笑,说道:“明天我要带兵士们出城打猎去,谁有空工夫去保护百姓呢?”那都指挥听都督说的不像话,便气愤愤地走出府来。这时府外面聚集了许多百姓,打听府里的消息。都指挥一长两短的对大众说了,气得人人咬牙切齿。只听得轰天雷似地发一声喊,说道:“我们去杀了这昏都督再说话!”一窝蜂似地拥进府去。这时府里的卫兵,要拦也拦不住,外面人越来越多,有七八百人,在刀架上夺了刀枪,打进后院。都督正抱着两个妃孑,在那里说笑,才一回头,头便落地。可怜一班脂粉娇娃,都被他们一个个拖出院来,奸死的奸死,杀死的杀死,剥得赤条条的,七横八竖,抛在院子里。都督的母亲、妻子,也被乱民杀死,最可怜的,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儿,被许多人绑在柱子上拿火烧死。这一阵乱,从午牌时分乱起,直乱到申牌时分,都督府里杀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真是杀得半个不留。

事过以后,查点人数,独独少了都督的儿子范察。这范察是都督最小的儿子,年纪才得十二岁,这一天正跟着一班兵士们在城外打猎,一只兔子从他马前走过,他便把马肚子一拍,独自一人向山坳里追去。看着越追越远,那只兔子也便去得影迹无踪。范察无精打采,放宽了缰绳,慢慢地踱着回来。才走出山坳,忽听得一株大树背后,有人唧唧哝哝说话的声音。范察虽说年小,却是机警过人,当时他便停了马蹄,侧耳静听。只听得一个人说道:“如今我们把都督一家人杀得千干净净,只溜了这小贼范察。从来说的斩草除根,如今新都督派我来把范察哄进城去,那时连你也有重赏。”范察听到这里,也不候他说完,拨转马头便跑。后面兵士,见走了范察,便也拍马赶来。二三十匹快马,一阵风似地向前赶去。范察一人一马,在前面舍命奔逃,看看被追上,他急扯住辔头,向树林里一绕,绕到岔道上去。范察心生一计,看看天色渐晚,树林中自荡荡一片暮色。他便跳下马来,把马赶到小道儿上去,自己忙脱下衣服来,罩住马脸,又折一支树枝来,顶在自己头上,下身埋在长草堆里,直挺挺地站着,动也不敢动。

这时夕照衔山,鸦鹊噪树。说也奇怪,便有一群鹊儿,从远处飞来,聚集在范察头上的树枝上晤噪着。那一队追兵,一阵风似地在他面前跑过,吓得范察连气也不敢喘一喘。直到那追兵去远了,才低低地说了一声:“惭愧!”正要丢下树枝走时,谁知那追兵又回来了!到树林外面一齐跳下马,到林子里面来找寻。这时直把个范察急得魂灵儿出了泥丸宫,痴痴呆呆的半晌。清醒过来一看,林子里早已静悄悄的,不知什么时候,那追兵已经去了。范察急急丢下树枝,向长草堆里奔去。一会儿,眼前已是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他在黑漫漫的荒地里跑着,正是慌不择路,不分东西南北地乱跑了一阵。眼前忽然露出微微的灯光来,他便努力向灯光跑去。跑到一个所在,一带矮墙,里面纸窗射出灯光来。

范察忙上去打门,里面走出一个老头儿来,问:“什么地方的小孩儿,深夜里打人门户?”范察上去,只说得一句:“俺爸爸妈妈……”便号啕:大哭起来。原来这时范察想起他父母被杀死,不由得痛人心肝,回心一想,我如今逃难出来,不能让人知道我的真实情形。忙扯着谎话,对老头儿说道:“俺跟着父母出来打猎,走到深山里,遇到狼群,父母双双都被狼拖了去,所有行李马匹,都丢得干干净净,只逃出一个光身人儿。可怜我人生路不熟,在山里转了一天一夜,才转到这地方,求你老人家搭救我吧!”

老头儿见他面貌清秀,说话可怜,便收留了他,拉他走进屋里去。只见炕上一个老婆婆和一个姑娘,盘腿儿坐着,凑着灯光,在那里做活汁。那个姑娘和范察年纪不相上下,她一边听他父亲说话,一边溜过眼来看着范察,从头到脚打量着,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来。原来这人家姓孟格,老头儿名图洛,是世代务农。传到图洛手里,老夫妻一对,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他们正盼望来一个男孩儿,也可以帮着照看田里的事情,如今果然来了一个男孩儿,相貌又十分清秀,他两老如何不乐。当时便把范察收留了,每天叫他帮着看牛看羊。范察是一个富贵娇儿,如何懂得这些营生,亏得图洛的女儿荞芳,和他说得上,在一旁细细地教导他。

光阴如箭,一转眼又是六年工夫,范察十八岁了,他和养芳姑娘情投意合,你怜我惜,从早到晚真是寸步不离。图洛夫妻俩,也看出他们的心事来了,便拣个好日子,给他两人交拜了天地,成了夫妇。范察到这时,才把自己的真实情形说了出来。荞芳姑娘听说她丈夫是都督的儿子,不禁吓了一跳。但是那建州卫,这时正在强盛的时候,也奈何他不得。一转眼,图洛老夫妻俩一齐死了。再过几十年,范察夫妻俩也跟着死了。这一所田庄,传给范察的儿子,儿子又传给孙子,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传到他孙子孟特穆手里,便成了一座大庄院。一望八百亩田地,都是他家的,还有十座山地,种着棉花果树。院子里养着二三百个壮健的大汉,空下来的时候,也讲究些耍刀舞棍,练得一身好武艺。

原来孟特穆也是一位天生的英雄。他知道自己是富贵种子,不甘心老死在荒山野地里,做一个庄稼人,因此他天天教练这班大汉,刻刻不忘报他祖宗的仇恨。直到孟特穆四十二岁上,他报仇的机会到了。建州卫都督带了一班军士们,在苏克兰浒河,呼兰哈达山下,赫图阿拉地方打猎。那呼兰哈达山和围屏一般,三面环抱,两峡对峙,中间露出一线走路,只容一人一骑进出。孟特穆打听这个消息,先带了三百名壮丁去埋伏在山坳里。这时,建州卫都督,正在赫图阿拉平原上往来驰骋,忽听得一阵狼嗥的声音,从山峡里发出来,都督忙一挥手,向山峡口跑来,后面跟着四十个亲兵,直跑到山峡里面,四面静悄悄的,只见一片丛莽,并没有狼的影迹。都督正怀疑时,只听得一声呐喊,四下里伏兵四起,齐向都督马前奔来。都督正拨转马头走时,那山峡口早被乱石抵住。两面混战一场,这四十名亲兵和都督,一齐被他们困住。孟特穆吩咐一声杀,庄丁们一齐动手,和切菜头似的,手起刀落,满地滚的都是人头。看看杀了二十多个人,那都督吓得在地上磕头求饶,情愿把建州城池和都督印信,一齐献还。孟特穆看他说得可怜,便点头答应。一面派一百名壮丁,押着都督在后面走着,自己带着二百名壮丁,先走出峡口去。把如何祖宗被害,如何今天报仇,对兵士们说了。那些兵士们见都督被擒,大家便趴在地上磕头,愿意投降新都督。孟特穆便带了这班兵士,耀武扬威地走到建州城里,取了都督的印信,一面派人到明朝去请封,一面把旧时的仇人一齐捉住,拣那有名的杀了,其余的统统赶出城去。

这时候明朝把孟特穆封做建州卫都督。孟特穆为不忘报仇起见,把都城搬到赫图阿拉住着,娶了一房妻子,生下两个儿子来。大儿子名叫充善,第二个儿子名叫褚宴。充善又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名叫妥罗,第二个儿子名叫妥义谟,第三个儿子名叫锡宝齐篇古。锡宝齐篇古又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福满。福满却生了六个儿子:第一个德世库,第二个刘阐,第三个索长阿,第四个觉昌安,第五个包朗阿,第六个宝实。,福满做了都督,后又把位置传给觉昌安。又造着五座城池,分给儿子们居住,德世库住在觉尔察地方,刘阐住在阿哈阿洛地方,索长阿住在河洛噶善地方,包朗阿住在尼麻喇地方,宝实住在章甲地方。

这五座城池离赫图阿拉地方,近的五里,远的二十里,统称宁古塔贝勒。这六位贝勒,出落得个个英雄,威武有力,远近的部落,都见了他害怕。只有西面硕色纳部落,生了九个儿子,自小欢喜搬弄武器,闲着无事,四处打家劫舍,邻近部落吃了他的亏,也是无可如何。东面又有一个加虎部落,生了七个儿子,也和狼虎一般,到处杀人放火。

有一天,硕色纳部落九个儿子,赶到加虎部落里去比武。两家说定,谁打败了便投降谁。他两家弟兄,从上午直打到下午,只得一个平手。后来加虎部落里有一个人,能够连跳过九头牛身,硕色纳九个弟兄看了,十分佩服,两家便结为兄弟,说定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正说话时,忽见人堆里挤出一个少年来,生得面如扑粉,唇若涂脂。他也不招呼人,大脚阔步走到那九头牛身旁,两手攀住牛角,使劲一扭,那牛“啊”的一声叫喊,早已扭断颈子,倒在地下死了。那第二头牛,第三头牛,如法炮制,一霎时,那九头牛,都给他结果了性命。他一挥手,后面来了二十个大汉,一齐动手,扛着牛便走。这时硕色纳部落的人和加虎部落的人,再也耐不住了,便齐上前去拦住,和他讲理。那少年也不多说话,拔出拳头便打人,不知他哪里来的神力,凡是近他身的,都被他摔出三五丈远,倒在地下,爬不起身来。这两个部落的人,看了十分恼怒,齐声说道:“这不是反了么!”一声喊,一齐扑上前去,把那个少年和二十多个大汉团团围住,围在垓心。那少年不慌不忙,指挥那二十多个大汉,各人背靠背,四面抵敌着。从下午打起,直打到黄昏人静,那少年却不曾伤动一丝一发,倒是这两个部落的人,叫他们打倒了许多。

正不得脱身的时候,忽听得正南角上发一声喊,接着卷起狂风似的,来了一队兵马。这两部的人,看看不是路,忙丢下这少年,转身逃去。一个前面跑,一个后面追,看看追到一个大村落里。村落前面,拦着一带木栅。这两部人逃进了村落,把栅门紧紧闭住。那少年领着这队人马,在栅前讨战,兵士们百般辱骂。停了一会,栅门开处,里面也出来一队人马。两队人马接住,便在树前大战起来。那少年的兵马,是久经战阵的,也不把这班村人放在眼里,不多时,早已和秋风扫落叶似的,把村里的人马打得落花流水。少年一拍马,后面兵士们也跟进去,见人便杀,见物便掳。可怜硕色部九个弟兄,却死了四个;加虎部七个弟兄,却死了三个。其余的一齐捆绑起来,押在马后,被这少年带进城去。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那福满的孙子,宝实的儿子,名叫阿哈那渥济格。他跟着父亲住在章甲城里,长得好一副俊秀的面貌,又是一副铜筋铁骨。他也听得人说,硕色纳和加虎两个部落的人如何难惹,他却偏要去惹一惹。这一天果然大获全胜回来,把掳得的牲口、妇女,献与父亲,宝实不敢自私,便去转献给都督觉昌安。觉昌安一面赏了渥济格的功,一面检点人马,重复到硕色纳、加虎两部落去,查看一回,把左近:二三十个村坊,都收服了。从此凡五岭以东、苏克兰浒河以西二百里地方,都归入建州卫部下。

这渥济格立了这次大功以后,觉昌安便留他住在自己城里,和他一起同起同坐,十分亲爱。渥济格面貌又长得可人意儿,里面福晋格格没有一个不和他好。觉昌安的福晋很想给他做一个媒,劝渥济格娶一房妻室。渥济格说:“倘没有天下第一等美人,我愿终身不娶。”这一天,他跟着叔父出东城去打猎,那座山离城很远,便带了帐篷,住在山下。第二天,渥济格清早起来,独自一人跨着马,向树林深处跑去,见一群花鹿,在林子外面跑着。他便摸了一摸弓箭,一拍马向前跑去。谁知那群花鹿,听得马蹄声响,早已去得无影无踪。看看对面也有一座林子,渥济格便又赶进林子去,睁眼看时,却见一个花枝招展的美人儿,低鬟含羞,骑在马上。把个目空一切的英雄,早看得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去半边天了。要知这美人是谁家的女儿?且听下回分解。

P17-21

序言

在中国小说史上,晚清和民国是创作的繁盛期和转型期。小说内容取材广泛,写作技巧推陈出新。

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广大读者领略到优秀历史小说的风采,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国历朝演义丛书》。其中包括《话说汉朝四百年》、《话说隋朝三十七年》、《话说唐朝三百年》、《话说宋朝三百年》、《话说元朝二百年》、《话说明朝三百年》、《话说清朝三百年》及《话说清朝秘闻艳史》。

这套图书问世于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时期,主要作家多为活跃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时期的鸳鸯蝴蝶派。这些小说以其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为标志,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读者群,深受大众的欢迎。

作为特色独具的通俗历史读物,这套丛书不仅记述了历史要事,展示了历史人物,而且深刻描写了帝王的感情世界,并对宫闱生活做了细致的刻画。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既有助于读者了解深宫密地的帝王生活,也对读者熟知各朝的历史线索大有帮助。这套书不仅曾畅销一时,也是现今许多历史剧的素材乃至底本。希望它们的重版能给您带来透视历史,正视今朝的眼界和乐趣。

吉林文史出版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