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和借鉴界定审计证据理论的合理内核;利用逻辑3-法理性演绎审计证据的特征,探讨审计证据的证明标准;借用精密的数学3-法对审计证据组合问题进行理论实证研究,构建审计证据数学理论雏形;历史逻辑地分析审计证据与审计认定间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地探讨现行审计证据理论的不足与改进,对审计证据现有规范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按照这一逻辑思路,作者对涉及审计证据理论构建的各个基本方面作了深入研究。作者以对审计证据及其基本理论框架的分析研究作为起始点逐步推进,对审计证据的判断标准和证明标准、审计证据组合、审计证据与审计认定等理论证据体系框架内的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最后就审计证据理论的应用问题作了基本的探究。作者以不大的篇幅,系统而精炼地完成了经过深入思考而厘定的研究任务,呈现给读者一个结构完善、逻辑合理的审计证据理论框架体系,以及对各种基础问题的理论阐释。
审计证据是审计结论的基础,但有关这一基础的理论研究还比较零乱,至今仍未形成较完整的审计证据理论体系。
本研究的基本目标是构建一个审计证据理论框架。在比较与借鉴的基础上勾勒出审计证据理论的基本轮廓,以审计证据定义为研究起点,以审计证据与审计认定间的关系为轴线,探究审计证据理论的基本内容,为现行审计证据过程和规范提出建设性建议,便成为本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鉴于目前的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审计基础理论的现状,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将借助于法学、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手段,力求发展与丰富审计理论,为改进现行实务指明具体方向。
为了更好地完成预期研究目标,本书主要采用规范研究。通过比较借鉴界定审计证据理论的合理内核;利用逻辑方法,理性演绎审计证据的特征,探讨审计证据的证明标准;借用精密的科学方法——数学方法,对审计证据组合的有关问题进行理论实证研究,以期构建审计证据数学理论雏形;历史逻辑地分析综合审计证据与审计认定间的关系;理论联系实践地探讨现行审计证据过程的不足与改进,进而对审计证据现有规范提出若干建设性建议。按照这一逻辑思路,本书具体分六部分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提出本书的研究主旨,综述与这一主题有关的研究文献;第二部分在合理定义审计证据的基础上,通过借鉴比较界定审计证据理论的合理内核,这一部分是本书的逻辑基础和出发点;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审计证据的判断标准和证明标准,具体论述审计证据的判断特征,审计证据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的判断,建立审计证据证明标准的必要性,并阐述审计证据证明的具体标准应该是“排除合理怀疑”;第四部分重点研究审计证据的组合理论,从概率论和信度函数两方面对审计证据的综合处理进行科学分析。本部分为全文的重点与难点;第五部分重点剖析审计证据与审计认定间的关系,这一关系不仅深化了审计证据的本质认识,也为审计意见的性质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解释;第六部分主要讨论如何改进现有的审计证据过程以及审计证据规范,以指导审计人员更有效地执行审计,切实履行审计职责,提声审计质量。
本研究创新之处主要有:
(1)借鉴科学哲学中有关相关性的研究成果,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层考察,分析论证了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一种“经验的、事实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审计证据相关性的评价与判断标准。
(2)以经济学为分析手段考察了审计证据充分性的经济学含义,提出无论是审计证据充分性的经济学含义,还是现有职业规范对审计证据充分性的诠释,都存在一定偏颇,认为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判断不仅仅是一种对证据量的职业判断,它还含有质的方面的职业判断。
(3)结合人类认识活动的共同点,考察了审计证据过程,认为该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审计人员内心信念不断变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该存在一个审计人员内心信念达到令其做出最终决定的时点,审计人员在这一时点上所达到的内心确信度就是审计证据的证明标尺。通过借鉴证据法学中的相关内容,论证了审计证据证明的理性标准应该是“排除合理怀疑”。
(4)通过梳理审计证据与审计认定间的关系,论证了这种关系并不是一个类似于公设式的、纯逻辑的推算关系,建议引入科学哲学中的说明理论来整合审计证据与审计认定问的关系,以正确显现审计人员在审计证据过程中的思维脉络。
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本书所构建的审计证据理论框架还需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甚至还要经受来自经验研究和审计实务的“拷问”。
(2)有关审计证据的证明标准还需得到相关的经验验证,以表明它的正确性。它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是该换成别的标准、还是根本不需要证明标准等,所有这些都有待理论和实务的印证。 (3)有关审计证据组合方面的探讨,是基于一些简单情形的研究结果。它不仅没有很好地整合审计中的重要性概念,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审计证据量化方面的研究,以求得与实际更贴切、更实用的审计证据综合处理框架。当然所有这些都是需要得到经验验证的。
(4)审计证据与审计认定间的关系应该是审计证据理论中的重点研究问题,尽管本文提出通过整合科学说明理论来探究这一关系的观点,但还有待丰富和发展,以及进一步的考察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