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伊索寓言(精)/豪门童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希腊)伊索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寓言集,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它所展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古希腊世界,故事涉及到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等方方面面。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本书收录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伊索寓言百余篇。

内容推荐

《伊索寓言》是一部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的寓言集,相传它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一个名叫伊索的奴隶创作的。《伊索寓言》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深刻的哲理赢得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读者的喜爱,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叉的著作。

目录

把水搅浑的渔夫

宝盒峤口刺猬

北风和太阳

捕鸟人和眼镜蛇

厨师和猫

打破神像的人

大象、狼和羊

叼着肉的狗

杜鹃和鸽子

肚胀的狐狸

断尾狐

父亲和两个女儿

公牛和狮子

公牛与车轴

狗和厨师

狗、公鸡和狐狸

狗和狼

挂铃铛的狗

孩子和青蛙

号兵

好心帮倒忙的笨熊

猴子和猎人

狐狸和蝉

狐狸和公山羊

狐狸和老狼

狐狸和老狮子

狐狸和两只狗

狐狸和樵夫

狐狸和乌鸦

狐狸和仙鹤

狐狸和鹰

黄鼠狼和锉刀

饥饿的狗

老狼与牧人

老鼠和黄鼠狼

老鼠开会

老鹰和母鸡

狼和羊群

狼与老太婆

狼与马

两个樵夫

两个渔夫

两只狗

两只酒桶

两只屎壳郎

猎狗和狐狸

猎狗与家犬

鹿与葡萄藤

驴和狮子皮

驴、乌鸦和狼

驴子、狐狸和狮子

驴子和他的影子

驴子与农夫

马、牛、狗和人

蚂蚁和蝈蝈

蚂蚁和麦粒

买驴

猫和公鸡

猫和老鼠

猫和梭子鱼

猫和小偷

磨坊主儿子和驴子

母猴与小猴

牧人和山羊

牧人和小狼

牧人和野山羊

年轻人和老人

鸟、兽和蝙蝠

年轻人和羊

牛和鹿

农夫的孩子们

农夫和毛驴

农夫和蛇(一)

农夫和蛇(二)

农夫和时运女神

女主人和侍女们

穷人和钱包

青蛙邻居

人与骆驼

烧炭人和漂布人

山羊和驴

生金蛋的鸡

狮子和农夫

狮子和老鼠,

狮子和熊

狮子、狐狸和鹿

狮子、驴和狐狸

狮子、兔子和鹿

狮子、羊、狼和狐狸

天鹅、虾和梭子鱼

天文学家

铁匠和狗

兔子和青蛙

驮神像的驴

驮盐的驴

乌龟和老鹰

乌龟和兔子

乌鸦和水罐

小狗和大象

小狗和青蛙

小孩和狼

小牛和公牛

小山羊和狼

小偷和公鸡

小偷和狗

小偷和他的母亲

鼹鼠

养蜂人

野驴和狼

医生和病人

野驴和家驴

鹰和农夫

鹰和蜜蜂

鹰和屎壳郎

渔夫和猴子

战马与士兵

主人、长工和熊

钻石和鹅卵石

试读章节

厨师和猫

从前,有个远近闻名的厨师,他不仅做得一手好菜,而且还乐意帮助别人。

这天,有一家人办喜事,他们专程请这位厨师去做菜。厨师一口答应了,临走时,突然想起今天刚买的鸡、鸭、鱼、肉还没有放好,特别是刚刚为小女儿做的糕点,也放在外面,那可是老鼠最爱偷吃的东西。

于是厨师把睡在沙发上的大懒猫拍醒,指着那些食物对猫说:“今天可别睡懒觉了,精神点儿,桌上的那些食物全交给你看管了,特别是那些糕点,千万别让馋老鼠接近呀!”

猫爱理不理地看了厨师一眼,喵的一声,仿佛在告诉厨师:“我听见了,别那么哆唆!”

厨师在办喜事的那户人家大显身手,主人、客人都吃得十分满意,赞不绝口。主人带着深切的感激把厨师送走了。

厨师回到家中,往桌上一看,只见桌上的鸡、鸭、鱼、肉全不见了,糕点也撤了一地。厨师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厨师四处寻找那只让他放心的猫。突然,他听见餐桌下面有吃东西的声音,他以为还有胆大的老鼠在偷吃,气呼呼地冲过去准备教训它。可是掀起桌布一看,原来是那只大懒猫正在啃鸡腿。

“你这只馋猫!你这个坏蛋!你这么做对得起我吗?”厨师气得大骂起来。

猫对厨师的话毫不理睬,只顾啃着鸡腿。

猫吃饱了,舔舔嘴和爪子,又伸了伸懒腰,跳到沙发上睡大觉去了。

这个故事是说:身边可以信赖的人,有可能就是伤害你的人。

打破神像的人

有个穷人,家中供奉着一尊木制的神像。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但穷人不去想办法,却每天都向神像祈祷,希望神能让他摆脱穷困的命运,过上不愁吃喝的日子。但这种祈求一点效果也没有,他的日子似乎更加难过了。

这天,穷人生气了,他觉得神太不公平,于是就举起神像,向墙上摔去,神像的头正好撞在墙上,破了一个洞。

“哗啦啦”一阵响声过后,地上出现了一堆金子。穷人走近一看,原来金子是从神像脑袋里掉出来的。

穷人顿时激动得手足无措,镇定了片刻,当他认定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以后,情不自禁地指着神像说:“神啊,我看你真是又可恶又愚蠢,我每天供奉你、尊敬你、向你祈祷,你一点好处也不给我;今天,我摔了你,你却给了我这么多金子!”

这个故事是说:对于看起来很崇高的人,一味尊崇是没有用的,当你打破这种迷信时,却有可能得到意外的好处。

大象、狼和羊

森林里的动物,每年都要推选一位总管家。奇怪的是,今年居然选了一只最傻的大象。

于是,这只大象就开始处理森林中发生的各种纠纷了。

一天,羊群控告狼群残酷迫害他们。象管家连忙打起精神,命令赶快升堂,传原告和被告。

原告羊群哭哭啼啼地走进来,被告狼群却是趾高气扬的。象管家问原告:“你们为什么要控告狼啊?”羊儿们纷纷哭泣起来,他们抽泣着说:“狼群要剥下我们每一只羊的皮呀!象总管,您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呀,否则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象总管听了大发雷霆,他挥舞着长鼻子说:“什么,这还了得,谁敢这么无法无天!你们放心,只要有我象管家在,就一定保护你们,不让你们受到伤害。”

象管家发这么大的火,狼群一点儿也不害怕。他们交头接耳了一阵后,一只眼珠子滴溜溜乱转的大灰狼,花言巧语地说:“哎呀,我们的首领,森林里的总管家,您可千万别生气呀,小心气坏了身子。您仔细听我们说说原委吧。前几天,您不是批准我们每只狼做一件皮大衣吗,您想想呀,如果要做皮大衣,小羊们可是应该帮忙的,我们只是从每只羊身上,剥下一张薄薄的皮而已。都住在一个森林里,大伙儿全是邻居,就这么一点小忙都不肯帮,不是太小气了吗?”说完,这只狡猾的狼还奸笑着看了羊群一眼,吓得羊群都垂下眼皮全身直打哆嗦。

象管家傻愣愣地瞪着大眼,张大嘴巴听完狼的狡辩,不由自主地点点头。他现在被狼的花言巧语迷惑了,于是便说:“嘿,你们要做皮大衣,不就是跟羊要几张皮吗,这是合情合理的,羊就给狼几张皮吧。本总管判决如下:我们森林中任何一个人绝不允许侵犯别人,如果谁侵犯了别人,一定严厉地制裁他。但是,狼群可记住了:除皮之外,你们再不能动羊一根毫毛!羊群你们就只管放心吧,若有人敢欺负你们,你们就来告诉我,我绝不轻饶他们!”

听了象管家的判决,狼群狰狞地对着羊群流下口水,而羊群只有无声地哭泣。

这个故事是说:坏人总是用花言巧语掩盖他的恶行,我们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骗;而管理者要想判罚公正,就必须能识破坏人的伪装。

P12-19

序言

提到《伊索寓言》,很多人会马上想到伊索。但伊索是谁?或者说伊索是什么时代、什么国度的人?要回答这个问题,一两句话还真没法说清楚。

由于时代久远,资料湮灭,关于伊索其人历来众说纷纭。一说伊索是古希腊的寓言作家;一说伊索不是一个寓言作家,只是一个讲述寓言故事的人;一说“伊素”这个名字完全是后人假托的;一说伊索不是希腊人,这个叫“伊素”的人其实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寓言作家陆克曼。由于翻译和发音的原因,人们把“陆克曼”念成了“伊索”。此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在这种种说法中,应该说认同第一种说法的人相对较多。

据此,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我们不妨对“伊索”和“寓言”的关系做一个大致的梳理。

伊索大约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上半叶的古希腊,是一名地位低下的奴隶。伊索具有相当的文学天分,创作、改编和讲述了许多优秀的寓言故事,在当时的希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公元前四世纪至前三世纪之交,雅典哲学家得墨特里俄斯汇集了伊索创作、收集的寓言近两百篇结集成书,名为《伊索故事集成》。这是历史文献上首次出现“伊索寓言”的文字记载。可惜该著早已失传。一世纪初,菲德鲁斯用拉丁韵文撰写了五卷《伊索寓言》。二世纪,巴布利乌斯用古希腊韵文撰写了十卷《伊索寓言》。受菲德鲁斯和巴布利乌斯的影响,四至五世纪,阿维阿努斯撰写了一部《寓言集》。十世纪或更早些时期,出现了无名氏撰写的寓言集《罗穆路斯》。因它们在中世纪得到流传,伊索的名字反被人淡忘了。十五世纪初叶,拜占庭的僧侣普拉努得斯收集了大约一百五十则寓言,于1479年首次印行,成为后世《伊索寓言》刊印本的主要来源。1546年,罗伯特·史蒂芬出版的《伊索寓言》,增加了巴黎皇家图书馆抄本内容。1610年,瑞士学者耐弗莱特刊印的《伊索寓言》,把梵蒂冈图书馆中没发表过的一百三十六则寓言、阿弗托尼乌斯的四十则寓言和巴勃利乌斯的四十三则寓言统统加了进去。这个寓言集以后刊印时,学者们又有所增删,但基本的面貌变化不大。这,大抵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在明代的万历年间。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其《畸人十篇》一书中,最早将伊索寓言介绍给了中国读者。1614年,由法兰西传教士(一说是意大利传教士)金尼阁口述、张庚笔录的《况义》在西安刊印,书中收有伊索寓言三十八则。1837年,由英国人汤姆口述、蒙昧记录的《意拾蒙引》刊印,书中收有伊素寓言八十一则。此书刊行后,风靡一时。清末以降,不断有新的译本出现,尤其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新的译本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以罗念生等四人于1981年合译出版的《伊索寓言》影响最大。

可以说,两千多年来,尽管人们对伊索其人、伊索寓言的由来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伊索寓言本身巨大的艺术魅力是一致首肯的,否则世界各国也不会对这一古老艺术的存在给予不断地整理、引介和推崇了。

伊索寓言的艺术魅力,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故事短小有趣,富有概括力。

伊索寓言中的作品都很短小,绝大多数作品在一两百字之间。这样的篇幅,要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其实并不容易;而且,如果故事同时还要有趣,那就更不容易了,但伊索寓言做到了这一点。在伊素寓言中短小而又有趣的故事比比皆是,比如《狐狸与葡萄》中,一只饿得正慌的狐狸看见葡萄树上挂着串串葡萄,很想去摘,但摘不着,狐狸只好怏怏离开。他离开时自言自语地说:“它们还是酸的。”这个故事岂止只是短小(还不足百字)有趣,绝对担得“精彩”两字。而且让人叹服的是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更概括了人类的某种阴暗心理,即明明是自己的原因,却偏偏怪罪于别人。由于这个故事太精彩了,以至于后人由此创造出了一个特指的词:酸葡萄心理。古往今来,优秀的作品数不胜数,但用如此短小的篇幅创造出如此具有概括力的作品并不多见。

二、拟人化手法的自如运用。

伊素寓言中的主人公有人、植物、非生命物,当然最多的要数动物了。然而,除了人,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非生命物,伊素都赋予了他们人的思想、性格和语言。他们都能像人一样去思考、行动和说话。换句话说,他将故事中的主人公统统拟人化了。他们除了形状与人有所不同,其他并无二致。拟人化手法不是伊索寓言的首创,在伊索之前,拟人化手法就已存在,但如此普遍、如此大规模地通过拟人化来讲述故事,却非伊索莫属。拟人化手法运用的一个突出效果在于,它可以让作品变得更具亲近感。因为,拟人化后的动物、植物或者非生命物,他们已不再是陌生的他者,而是和我们有共同想法、共同语言的同类。他们是可亲近的,而亲近感对于读者,特别是对于小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亲近感的作品是难以赢得读者的喜爱的。拟人化手法运用的另一个效果在于,它可以使故事的讲述更加紧凑。因为,拟人化后的动物、植物或者非生命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直接进入故事,不必通过他者来加以转述;这反过来又精简了作品的篇幅,可谓一举两得。

三、独特的寓意传递形式。伊索寓言还有一个明显的艺术特征,那就是它独特的寓意传递形式。凡看过伊索寓言的人都知道,作者在讲完故事后,都会特意留一个尾巴。比如,《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讲完后,作者说:“同样,有些人能力小,办不成事,就推脱时机未成熟。”《狼和小羊》的故事讲完后,作者说:“这故事是说,对于那些存心作恶的人,任何正当的辩解都不起作用。”《农夫与蛇))的故事讲完后,作者说:“这故事是说,对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尾巴不仅是前面故事的自然延伸,更重要的是它直接点明了作品的寓意。可别小看这个尾巴,正是这个尾巴,后来发展成为了一种寓言创作的特殊手段(即在故事结束之后,或在故事开始之前,用一句话直接点明作品的寓意),更直接开启了伊素寓言流派。像法国的拉封丹(1621—1695)、德国的莱辛(1729—1781)、俄国的克雷洛夫(1796—1844),这些寓言大家的作品几乎无一例外采用了“伊素式”的手法,中国当代寓言作家有不少也采用或借鉴了“伊索式”的手法。这也可以看出伊素寓言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力。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作家

孙建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