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视野广阔、旁征博引、富有洞见。这部著作不仅仅是国际关系学、而且堪称政治学的里程碑式著作。彼得·卡赞斯坦精心构思了一个比较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基于德国和日本在西欧和亚洲两个地区的经验事实,表明除了全球化和国际化之外,地区制度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卡赞斯坦的主要论点是,德国实行的是一种正式的(亦即韦伯式的)国内安排,日本实行的是一种非正式的国内安排,两者都以各自的特征对所在地区的政治产生了影响。卡赞斯坦的理论坚实有力、分析令人信服、阐述系统全面、谋篇精巧妥帖,深刻分析了日德两国的资本主义和文化在亚洲和欧洲的影响和运作。
这是一本有关新地区主义研究的最新著作,它指出“多孔化地区”是冷战后世界政治的重要特点,并从技术、对外投资、国内政治、国际安全、文化外交等角度系统探讨了欧洲和亚洲两在地区的权力变化特点及其融合程度,并指出了这种多孔化地区与美国帝权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一章 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权力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9·11”恐怖袭击,反恐战争开始——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当今的世界政治?我的回答十分简单: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地区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深深地嵌入了美国帝权之中。几十年之前,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想像了一个没有冷战的世界,那是一个“更为地区化的世界体系”。当时,这仅仅是布尔的一种设想,如今却正在成为事实。
为了支持这个基本论点,尤其是观察到亚洲和欧洲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了一个由四部分组成的理论。第一,美国帝权,通过整合其领土和非领土权力的行动,对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这些地区在制度形式、认同类型、内部结构等方面均有不同。有些地区,比如亚洲和欧洲,有着地区核心国家:亚洲是日本,欧洲是德国。这些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美国权力和目标的支持者。其他一些地区,比如拉美、南亚、非洲和中东,则缺少这样连接美国和本地区的桥梁国家。第三,美国政策反映了美国的领土和非领土权力,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全球化和国际化两个进程相辅相成,使得世界成为一个由多孔化地区(porous re-gions)组成的世界。多孔化地区发展的动力完全不同于过去那种封闭地区所具有的动力。第四,一种垂直关系将地区核心国家与美国、地区与次地区、美国与各个地区联系起来,这种关系从政治上加强了地区的多孔化。美国帝权不仅是塑造世界的力量,而且也是一种重塑美国的体系。
这个理论改变了我们对美国帝权、欧洲、亚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帝权和地区已经成为坚实的支柱,支撑着欧洲的民主与福利国家,支撑着亚洲的经济发展和民主化进程。这种结构有益地限制了美国的扩张动因,使在美国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政体能够和睦相处,而不是与美国希望遏制和击败的强大对手发生危险的冲突。既认识到美国权力的重要意义和特征,也认识到美国权力的局限,这对于美国,对于欧洲和亚洲,都是十分重要的。帝权和地区之问的共存共处保证了一种基本的政治秩序,培养了一种共同道德’目标的松散意识,这就使为谋求利益和公正的政治斗争能够在国家和地区政治中得到解决。美国与地区
我使用“帝权”(imperium)这个概念是为了分析方便,而不是考虑历史的原因。“帝权”这个词的意义在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变化。正如罗兰·阿克斯特曼(Roland Axtmann)所说的那样,在古罗马,“帝权”指非领土权力。到了奥古斯都时期,帝权才被理解为在罗马新占领的土地上实施权力。我在本书中使用这个概念,要表达的意思是:包含领土和非领土两种要素的综合权力。
地区的概念既具有物质意义,也具有象征意义,可以将这个概念理解为行为相互依存和政治实践的模式。地区反映了国家权力和国家目标。由于存在两组因素,地区呈现多孔化特征。第一组是全球和国际进程的融合,第二组是多种多样的关系将地区与地区内外的其他政治实体联系在一起。我认为,全球化是世界体系进程所导致的,地区正是深嵌在这一世界体系之中。全球进程使国家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还认为,国际化是国家体系进程所导致的,构成国家体系的这些国家也构成了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国际进程穿越了现有的较为开放的国家边界。最后,地区之所以多孔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们与美国帝权、与地区核心国家、与较小国家、与非国家和次国家行为体之间的联系。
美国帝权
欧洲的德国和亚洲的日本是很好的研究对象,可以从它们身上观察到地区是怎样在美国帝权框架中运作的。美国二战以后的利益是遏制苏联和通过使世界经济自由化防止战争的爆发,因此,美国战后的政策将德国和日本牢牢地拴定在美国帝权框架之中。其他地区的重要性相对较低。比如在南亚和非洲,美国没有与地区主要国家建立起紧密的伙伴关系。在南亚,为了遏制苏联在阿富汗的影响,美国对巴基斯坦实行了接触政策,20世纪80年代尤其如此。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美印关系不佳。在非洲,没有出现可以成为地区领导国家的核心国家。种族隔离政策使得南非无法将其经济和军事力量转化为地区领导力量。尼日利亚仍然在内战、军政权和经济衰退中挣扎。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和日本在无条件投降并被美国占领之后,成为美国的两个保护国,并最终成为地区核心国家。中东虽然对美国利益至关重大,但也像南亚和非洲一样,缺少一个地区核心国家,一个既一贯支持美国又在地区政治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国家。在中东,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和以色列的安全与美国的重大利益休戚相关。但是,这里没有出现多孔化的地区主义。三种针锋相对的宗教相互争夺,使领土争端成为最重要的问题,致使美国的非领土权力没有施展的余地。沙特政权的政治价值观与美国截然相反。并且,阿拉伯国家认为,由于以色列在美国国内政治中的重要地位,美国不会限制以色列的权力。这就与欧洲和亚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欧洲和亚洲,北约、美日安保条约和国际经济制度对德国和日本有着限制作用,因而使这两个国家的敏感邻国感到比较放心。
美国在南北美洲有着重要的利益,这比在中东的历史还要长。但是,在这一地区,也没有重要的中介国家或中介国家群出现。美国在其后院的权力和影响一向强大无比。因此,虽然美国在美洲、中东、南亚和非洲四个地区都有重要的战略利益,但是,没有一个地区出现稳定的地区中介国家。所以,尽管一个地区的规范不可能用来衡量其他地区的运作情况,但我们已经可以得出两个初步的结论:一是地区中介国家为数很少,二是多孔化的地区同样为数不多。
美国在二战中取得了对法西斯的绝对胜利,在冷战中也取得了胜利。美国表现出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强大综合实力,这是美国在世界政治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基石。美国权力的根源反映在美国帝权的特征上面。美国帝权结合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权力。第一是领土权力。领土权力一度是旧大陆和海洋帝国的核心权力,20世纪三场大的战争使得旧大陆和海洋帝国都崩溃了。美国在冷战中建立了包围苏联的庞大基地网络,“9·11”恐怖袭击之后这一网络更为扩大。这显示了美国帝权中的领土权力成分。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统计数字,2001年9月,美国在153个国家部署了25万军事人员。如果将非军事雇员和家属计算在内,人数超过了50万。美国在38个国家设有重要军事基地。第二种是非领土权力。关于美国的非领土权力,迈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和安东尼奥·内格里(Antonio Negri)曾做过分析。他们认为,“帝国并非现代帝国主义的一种弱式版本,从根本上讲,帝国是一种新的统治形式。”根据这种观点,在世界政治中存在某些政治逻辑,这些逻辑不是在传统的民族国家层面上运作,而是在其他层面上展开。非领土政治的典型特征是流动式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多重身份、灵活的等级体制、多渠道沟通,以及新的跨国界权威和强制形式的产生等诸多方面。当然,领土性“帝国”和非领土性“帝国”都属于分析上的对立概念或是理性类型。
在20世纪,强大的力量冲垮了领土帝国——一战结束的时候,哈布斯堡和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二战结束之后,欧洲诸帝国相继崩溃;后来,冷战结束了,苏联帝国也烟消云散。殖民地反对领土统治的力量从社会和政治方面动员起来了,其力量远远超出强制性技术的发展。这些帝国之所以崩溃,部分地是由于对非领土权力的重要资源失去了控制能力,于是帝国从内部开始衰退。哈布斯堡和奥斯曼帝国在20世纪初享有人们对帝国的忠诚和对宗教的虔诚,这是非领土权力。但这种权力资源比重太小,并且越来越小。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葡萄牙诸帝国的非领土权力在二战期间大量丧失,因为当时民族独立运动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苏联和东欧的共产党在二战期间展开了英勇卓绝的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这使得它们在1945年之后积蓄了意识形态资本,但到了1989年这些资本已经消耗殆尽。
非领土权力对于英帝国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英国的影响力超出了对殖民地正式的领土控制。英国的“帝国主义自由贸易”远远超出了英国殖民地的领土疆界,延伸到奥斯曼帝国的埃及地带和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面。阿根廷本土并没有军阀混战,但这也未能阻挡英国深入这个富庶的国度。美国帝权也有相似的传统。上个世纪之交,自由贸易和对重要市场的非正式控制,与占领殖民地和维持殖民地政权相比,在意识形态上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在经济上也是代价较低的一种做法。“门户开放”成为推动美国扩张的唯一原则。对于美国的决策者来说,非正式地渗入外国社会并控制外国市场是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活力冲动最受珍视的张扬,是美国必然要带给世界的东西。1945年之后,美国多国公4司发展起来,这就既支持了自由主义的立场,也强化了现实主义的观点。前者认为国家主权已经“无足轻重”,而后者则认为政治“风暴”正欲笼罩多国公司。全球化理论从过去30年的历史中汲取了经验,认为传统主权理念已在消退,新的治理形式正在出现。
美国帝权反映出权力的双重特征。它与大英帝国和苏联帝国都有相似之处。1945—1947年,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后来美国又与苏联争锋夺势。非领土权力对于美国帝权比对大英帝国更为重要。与苏联帝国相似,美国帝权的核心是兼具领土和意识形态双重意义的“集团”。但是美国帝权同前面两个帝国之间的差异远远大于相似之处。与这两个帝国相比,美国帝权的范围更广,渗透更深。苏联帝国虽然使用了或是直接或是通过代理人的方式渗入古巴、非洲之角和南亚,但苏联帝国的影响主要还是局限在其周边。而美国帝权却是延伸到整个世界。英帝国在边缘地区形成了联盟,但在作为“大国政治心脏”的欧洲大陆的力量却很虚弱。美国帝权则不同。在二战中打败法西斯国家之后,美国帝权便从世界的中心实施统治。六大权力中心只有两个(苏联和中国)不在美国的帝权范围之内。其他四个(美国、英国、包括联邦德国在内的西欧和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则全然整合为一。与持续了几个世纪的英帝国不同,美国帝权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现在还没有迹象表明美国帝权已经开始衰退。当然,21世纪初美国举国上下令人担忧的骄胜心态和乔治·W.布什政府草率的财政政策则可能会是美国衰退的先期征兆。
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帝权”表示正式和非正式的统治体系、平等和不平等的混合政治关系。美国帝权正在创造一种世界政治,它既会产生动力,也会形成制约。美国帝权包含的两种权力成分——领土权力和非领土权力——在重要性上会交替消长。孰消孰长,要根据美国国内相互对立的联盟之间的政治斗争而定。在这些国内斗争中,谁胜谁败会影响到美国对世界政治中多孔化地区做出的外交政策反应。
对于分析20世纪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无论怎样表述,都会引起人们的困惑。有人将帝国的概念视为非褒非贬的中性词,仅指一种等级式的政治关系。有人用这个词表示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式或是非正式地控制另外一个国家的内外事务,比如19世纪后期的“帝国主义时代”。还有一些人使用专门的标记,比如将“帝国”一词置于引号之中,或加上限定性形容词,比如“类似于帝国”或“准帝国”等。有时,人们也会使用霸权的概念,但这样往往会遮蔽了权力的双重性特征之间的差异,即一方面是物质性、领土性和以行为体为中心的特征,另一方面是象征性、非领土性、体系层面的特征。布鲁斯·卡明斯写道,霸权“极少被理解成其原本的意义”。而这种原本的意义正是我称之为美国帝权所要表达的意思。P1-5
我们一直在呼吁建设独立自主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学科,但在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学科交叉如此频繁和复杂,实现国际关系学学科的完全自主似乎已成为不可能。但是,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学科建设依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业。为了推动这项事业,我们采取原版影印的方式,组织引进了一批在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学科领域颇有影响的国外(主要是美国)教科书,也就是我们已经出版的《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原版影印丛书》。在推出那套影印丛书的同时,我们还选择了一批最有影响的学术经典著作,推出了一个影印版的《学术精品系列》,与原版教科书共同构成了一个原文教学和科研的参考大系。
如今,我们在这个大系的基础上,再推出一个翻译版的大系,即现在的这个《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译丛》。目前我们把这个译丛分成两个子系列:一是《经典教材系列》,一是《学术名著系列》。
《经典教材系列》着力引进国外著名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专业的大学教科书,按照其侧重点的不同,分别涉及世界政治(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外交政策等等,以期对我国现行的高校教科书体系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同时也起到对照和激励的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国外教科书时奉行的宗旨是:服务于我国高校的教学和学科建设,向广大大学生和更多读者提供最具亲和力的专业读物。当然,我们的态度以及我们所倡导的态度始终是“拿来主义”的,绝对不主张照搬照抄国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国外教科书有其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注重基础、亲和力强的特点,这是我们应该借鉴的,但也有一些弱点,比如主要针对的是其本国的大学生,而且往往带着发达国家的政治“有色镜”,这些都值得我们在阅读和使用时加以分辨。
《学术名著系列》则重点选择本专业领域内的名家代表作,侧重学术性、专业性,但不唯流派、不倡门户之见,坚持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原则,让国内的学术界了解到国外国际关系学术界“百花齐放”的特征,从中感受魅力、体悟精华、掘采灵气,以期对我国的国际关系学术发展起到启迪思维、放宽视野、见贤思齐的效应。因此,我们在选书时既优选长盛不衰的大师经典,也青睐学术新秀的最新开拓;既聚焦于声名远播的方家文墨,也不拒绝学界“孺子牛”的真心书写;既热衷于那些坚守学科自主的佳作,也投好于那些跨越学科篱墙而独树一帜的名品。当然,学术的限度永远存在。学术著作应该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而不应该是束缚思维的绳索,我们引进国外学术名著的意旨和诫界也在于此,故亦请读者明辨。
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科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其基础部分,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是这项系统工程的一小部分,希望有更多的教员和学生以及更多的出版界同仁参与到我们的这项工作中来,共同把我国的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这门学科推到世界水平上,不仅在世界上创出更多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学术成果,而且搭建一个供各国学界同仁交流的学术舞台。
希望我们的呼吁和努力一如蓝天鸽哨,长久地留响于读者诸君的心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1日
《地区构成的世界》是一部优秀的著作,讨论了许多关于未来的事情,也加深了我们对全球体系中地区互动的理解。彼得·卡赞斯坦是当今世界上能够将欧洲和亚洲统合到美国权力框架中进行比较分析的为数不多的学者之一。《地区构成的世界》表现了作者研究文化和制度、军事实力和国内政治进程的卓越能力。这本著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彼得·古雷维奇(Peter Gourevitch)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彼得·卡赞斯坦在《地区构成的世界》中令人信服地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多孔化”地区既是独立的地区,叉受到跨国活动的影响,并且深嵌于美国帝权之中。这种多孔化地区是当今世界政治动力中的重要因素。
——罗伯特·基欧汉(Robert.O.Keohane)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
《地区构成的世界》视野广阔、旁征博引、富有洞见。这部著作不仅仅是国际关系学、而且堪称政治学的里程碑式著作。彼得·卡赞斯坦精心构思了一个比较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基于德国和日本在西欧和亚洲两个地区的经验事实,表明除了全球化和国际化之外,地区制度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卡赞斯坦的主要论点是,德国实行的是一种正式的(亦即韦伯式的)国内安排,日本实行的是一种非正式的国内安排,两者都以各自的特征对所在地区的政治产生了影响。卡赞斯坦的理论坚实有力、分析令人信服、阐述系统全面、谋篇精巧妥帖,深刻分析了日德两国的资本主义和文化在亚洲和欧洲的影响和运作。
——埃特尔·索林根(Etel Solingerl)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