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翼》图文结合,除了中外文化名人的肖像,还收入了高莽先生撰写的文章,涉及亚洲、欧洲、美洲的顶尖作家,包含传主简况、交往经历、绘画过程等内容,堪称简便的文学指南。数十年来,高莽先生与巴金、季羡林、钱钟书、大江健三郎、艾特玛托夫等多位中外作家、学者有过交往,访问过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许多文学泰斗的故居,种种细节,读来亲切感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历史之翼(品读文化名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高莽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史之翼》图文结合,除了中外文化名人的肖像,还收入了高莽先生撰写的文章,涉及亚洲、欧洲、美洲的顶尖作家,包含传主简况、交往经历、绘画过程等内容,堪称简便的文学指南。数十年来,高莽先生与巴金、季羡林、钱钟书、大江健三郎、艾特玛托夫等多位中外作家、学者有过交往,访问过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许多文学泰斗的故居,种种细节,读来亲切感人。 内容推荐 高莽先生几乎用一生的心血,在不同时期创作了众多世界文化名人的肖像画。他用画笔出神入化地描绘了这多位名人仪态万千的曼妙风采,可谓惟妙惟肖,撼人心魄。最近,已届八十高龄的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多位专家,对这些伟大人物鲜为人知的背景、经历、文化活动、成功与辉煌。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和解读,并追记了他们与高莽先生本人的接触和交往,读来感人至深。 这些画与话将带您穿行于世界文化名人的长廊之中,感知他们的命运,了解他们的沧桑,领略他们心灵深处的无限风光。 目录 中国 汉字先祖——苍颉 圣人——孔子 上下求索——屈原 横眉冷对——鲁迅 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郭沫若 中国戏曲大师——梅兰芳 美的追求者——沈从文 只说真话的老人——巴金 我国东方学奠基人——季羡林 学贯东西·博古通今一钱锺书 日本 当世无与匹者——夏目漱石 仇船日本文化界的珍奇现象——芥川龙之介 唯美的殉道者——川端康成 东亚文坛巨人——井上靖 弘日本文化大师——加藤周一 俄群始自与绝望的希望——大江健三郎 印度 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泰戈尔 呼唤宁静——阿葛叶 哈萨克斯坦 草原诗人——阿拜 吉尔吉斯 讴歌和平梦幻——艾特马托夫 黎巴嫩 先知——纪伯伦 挪威 唤醒人民,提高觉悟——易卜生 丹麦 童话大王——安徒生 俄罗斯 火一样的文章——赫尔岑 灵魂的拷问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弃家出走的贵族——列夫’托尔斯泰 海燕之歌一高尔基 毁灭——法捷耶夫 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 各各地安魂曲——索尔仁尼琴 乌克兰 乌克兰的歌手——谢甫琴科 德国 最伟大的德国人——歌德 飘零的秋叶一贝多芬 我,换了一个角色的我——格拉斯 英国 西风颂——雪莱 世界的经典——莎士比亚 法国 大师——巴尔扎克 十九年的流亡者——雨果 叛逆的女性——乔治·桑 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代的先驱——但丁 悲剧是艺术美的顶峰——莫拉维亚 罗马尼亚 金星——埃米内斯库 西班牙 荒唐的游侠——塞万提斯 两次遭查禁的作家——塞拉 葡萄牙 航海家一诗人——卡蒙斯 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葡萄牙著名作家——萨拉马戈 吉希腊 盲诗人——荷马 刀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心——帕特里克·环特 美国 黑奴的保护神——斯托夫人 一生一部大诗——惠特曼 讲笑话的好手——马克·吐温 大地的女儿——史沫特莱 从迷惘到硬汉——海明威 寻找灵魂的人——斯诺 幸运的剧作家——阿瑟·密勒 墨西哥 太阳石——奥克塔维奥·帕斯 农村小说大师——鲁尔弗 危地马拉 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阿斯图里亚斯 古巴 没有祖国毋宁死——何塞·马蒂 J文学爆炸的先声——阿莱霍·卡彭铁尔 哥伦比亚 写作是享受——加西亚·马尔克斯 秘鲁 秘鲁是座火山——巴尔加斯·略萨 巴西 读者的爱是最高奖赏——若热·亚马多 智利 不久再会——何塞·多诺索 阿根廷 你来过——博尔赫斯 上帝不需要小说——埃内斯托·萨瓦托 后记 试读章节 我画的历史人物中,先秦的人物很少。时代久远、资料稀少,每个人物又承负着丰厚的历史背景。但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孔仲尼,即孔夫子,似乎是我很难拒绝的一个作画对象。因为这个人物太富于魅力,影响太深远,使我不肯放弃。 1984年9月,我和几位朋友一起访问孔夫子的故里曲阜,参观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孔府、孔庙、孔林、孔墓。造访了孔子讲学的地方——杏坛;观赏了相传是先师手植的桧树。计算一下,这棵桧树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大殿前那株老桧树坚韧的躯干,好像孔子身旁的一位坚定的弟子,一位护卫。看着它我忽然想,这棵桧树一定有它故事。果然,导游小姐指着桧树向我们介绍说:这棵桧树能够辨别忠良与奸佞。传说宋朝一个卖国高官走到树下,一阵风吹来,树枝打掉贪官的乌纱帽,是孔子托灵于这棵古树,告诫人们不要作奸犯科。 一棵桧树都能如此显圣,何况孔子本人呢?!每一个中国人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衣食住行、甚至生老病死,或多或少都受到他教诲的影响。没有人能够忽视他的存在,也没有人感觉到他的存在,似乎中国人都是他的影子,永远追寻着他,永远受他的行为摆布,却无论如何也不能了解他,更没有人能替代他。 孔子不但是中国人民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他的思想也影响到了国外。那次在曲阜参观游览时,在一间展览厅里,突然看到了我几年前画的一幅《孔子与托尔斯泰》。我模糊记得是孔子研究会为纪念孔子向书画界征集作品时画成的。 我画托尔斯泰与孔子,是与我研究俄罗斯文学有关系的。俄罗斯伟大的文豪托尔斯泰居然也受过孔子的影响。我知道,托翁晚年曾醉心于孔孟之道、老子学说。 1891年11月,彼得堡一位出版家写信询问托尔斯泰,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响最大。他回答: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很大”,老子则有“巨大”的影响。 伟大的托尔斯泰毕生在追求“人生的真谛”,他的思想广泛地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各种成分。托尔斯泰思想的内容中,多少也有孔孟、老子的思想因素。 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点,他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圭臬,影响极大。 . 20世纪我国两次打倒过孔子,贬称之为“孔家店”、“孔老二”。推进历史前进的五四运动是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另一次。人们从对孔子绝对迷信转变为怀疑,甚至抵制他的思想。有时候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嘴里的孔子只是在嘲笑别人时才会被提到。这些青年人是不是真的了解孔子?现在还有多少人真的读过四书?如果我们的年轻人除了考试要求的内容,真正接触一点孔子和儒家,真正读一点《论语》、《中庸》和《大学》,而不是按照我们画的地图来寻找真理的话,他们能不能在那本薄薄的《论语》中找到一点精华呢? 从电视中偶尔发现,似乎全中国都在忙着找寻失落的中国文化。大家忙着划龙舟、行笄礼、穿汉服,甚至还有一些心急的人直接把故宫房顶“拆下来”做成了服饰,让模特儿顶在脑袋上。在他们心里这就是中国文化了。但是却没有人想从书架上翻出四书,真正看一下什么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大学问家众多,我不敢妄自评论,只是觉得有点可怕,怕现在的中国人拿着黄金指南针却找不到先人们胸中压抑的那点激情。 1999年,我又画了一幅“孔子在杏坛讲学”图。传说孔子弟子三千,著名者七十二人。我曾请孔子第五十几代的玄孙孔德懋女士题了几个字。另外,我还为一家以“孔子”为名的酒家画了一幅孔子巨像。记得当时酒家两位“老板”来到舍下求画,说酒家很快就要开张,这是文化界也是餐饮界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开张时一定请画者出席。画完成后被取走,从此了无消息。过了很多日子,为了好奇,我专程去了该酒家,探头探脑看过所有大小餐室,都没有看到我画的孔子,问服务人员,回答说,这里从来没有挂过“孔子像”。我又受骗了?我没有想到有人还会用孔子的名望来行骗。 如今,望着手边保留的自己画的“孔子在杏坛讲学”的像,不禁有点伤感。太多的人利用孔子,膜拜孔子,可怜的孔老夫子成了他们寻找传统的幌子,使得那些痛苦的彷徨者永远找不到自身文明的根源。 以我的知识结构,我可能永远也不明白孔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的生活是如何的?他如何思考,如何从事教育?或者他是我们现代人无奈空虚的救星,或者只是个早该被淘汰的木乃伊。或许孔子作为一个永恒的谜题本身就应该如此,就应该让人们永远争论下去,好像费马大定理一样。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在草稿的角落写下“这个问题很简单,不过这里的边缘我写不下了”这样的句子。 如果孔子活在今天,他应聘时在职业栏中应填的是——“圣人”。P6-9 序言 少年时代,我在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就读时,和许多国家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漫长的十年学生生涯无形中养成了各民族间必须友好相处的观念。这种观念为我后来长期从事友好与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年后,又有十年的时间,我主要从事翻译。跟随我国文化界杰出人士接待外宾、出访、会谈,为他们担当口译,使我如同上了一座大学,不仅学到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知识,而且也接触了外国不同的文化思想。 后来,我在《世界文学》杂志编辑部工作二十余年。工作的需要让我接触了外国文学艺术,除自己专攻的俄苏文学之外,又涉猎其他各大洲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我的眼界开阔了,思想也摆脱了禁锢,看到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它与我国文化的关系与互相影响。我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各国的文化大师们代表的都是本民族的特性或个性,它标新立异但不排外。只有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的真正理解,才能使国家之间走向共荣。不理解他民族的文化的特殊性和价值,尤其是不尊重或曲解其他民族文化,在今天的世界里只能使民族之间的关系背道而驰,向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世界文化是多样性的,多元化的。我们要提倡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挖掘其无穷的潜力,同时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 文化的作用如同历史之翼,它使人类从愚昧中飞了出来,进入文明时期,进而发展到腾跃的时代。文化界代表人物功不可没,品读他们就是不断向智慧的高峰攀登。 我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画过一些世界文化巨匠。他们的思想作风、他们的作品都感动过我。如今将这些画像编成一册,并配以文字,呈现给广大读者。 高莽 2006年10月25日 后记 编辑这部图文并存的书时,花费了出乎意外多的精力与时间。 本来只想把自己画过的世界一些著名的文化人的肖像编在一起,但编选过程中,感觉到必须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写一篇小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千八百字,又谈何容易? 我和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朋友们进行了反复的推敲,请教了各方面的专家: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德国文学的、法国文学的、英美文学的、西葡拉美文学的、俄罗斯文学的、日本文学的,等等,他们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想法。 我尽了自己所能,当然还有很多不足,我会继续改进这本永远编不完的书。 我是在年老思考迟钝、健康不佳的的情况下完成这部书的。有一批画像,由于没能配上文字说明,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入选。 在这里应当特别感激的是为我画的像题过词的老前辈们:巴金、冯至、钱锺书、季羡林、草婴……以及黄宝生、江枫等各位大家与朋友,还有被画者本人。他们的题词、他们的书法都为我画的像增添了光亮与色彩。 我也深深感谢高中甫、林一安、王焕生、金志平、叶廷芳等同志,他们既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又是我的好友,他们的关心、鼓励,对文章的修改,提供的宝贵的材料与意见,使我这本书趋于完整。 资深编辑张樱的关怀与督促,岚子不厌其烦地在电脑上修改文字与拍照、扫描、整理画作,徐枫还帮助我写了几篇稿子。这些都让我铭记在心。 丁亥年春节已到。窗外灯火辉煌,爆竹震天,预示着更大的喜庆日子的来临。 就此结束这篇后记,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高莽 2007年除夕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