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东线的转折年。夏去秋来,库尔斯克草原上燃烧的钢铁尚未冷却,厮杀的双方又涌向宽阔的第聂伯河。横穿战线的大河,成为血腥的战场。在那里,德军厚望的依靠——“东方壁垒”是否有名无实?曼施坦因能否维持住最后的神话?超豪华阵容的德国装甲又一次发动,履带却再度松断!斯大林笑得阳光灿烂。
这是一部最全面最系统展示苏德战线的史诗巨著,是一幅最真实最客观体验战场搏杀的宏图伟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东线决战第聂伯河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朱世巍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943年,东线的转折年。夏去秋来,库尔斯克草原上燃烧的钢铁尚未冷却,厮杀的双方又涌向宽阔的第聂伯河。横穿战线的大河,成为血腥的战场。在那里,德军厚望的依靠——“东方壁垒”是否有名无实?曼施坦因能否维持住最后的神话?超豪华阵容的德国装甲又一次发动,履带却再度松断!斯大林笑得阳光灿烂。 这是一部最全面最系统展示苏德战线的史诗巨著,是一幅最真实最客观体验战场搏杀的宏图伟卷。 内容推荐 这是朱世巍“东线”系列第二部。1943年夏秋,随着敌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失败,红军开始了大反攻。东线第聂伯河成为主要决战地区。与此同时,其他战线的红军也发起进攻。经过上述战役,红军收复了斯摩梭斯克、吉夫、顿巴斯和塔曼半岛。四连因此坚定了以武力手段结束战争的决心。 目录 序章 夏日插曲的回音:姆加与米乌斯 一、夏天的回音(1):姆加战役 二、夏天的回音(2):米乌斯河—北顿涅茨河之战 1 奔向第聂伯河的秋天 一、实力对比、红军战略、第聂伯河 二、顿巴斯之战 三、曼斯坦因北翼动摇 2 撤退与追击:向第聂伯河的赛跑 一、追击:中央方面军 二、追击:沃罗涅日方面军 三、追击:草原方面军 四、顿巴斯与尾声 特别附录:焦土政策 3 斯摩棱克与库班 一、斯摩棱克会战 二、库班桥头堡的末日 4 决战第聂伯河 一:从夏至秋 二、新的态势与新的计划 三、第聂伯河下游战役与科涅夫的攻势 四、基辅战役 五、日托米尔反击 六、曼斯坦因第聂伯河防线的瓦解 尾声 德黑兰——强权者的盛宴 试读章节 5.夺取斯摩棱斯克 1943年9月中旬,由于莫德尔第9集团军在布良斯克的防御逐渐瓦解,导致中央集团军群全线动摇。同时曼施坦因也竭力要求克卢格后撤以腾出兵力给他,德军继续坚守斯摩棱斯克的意义受到了质疑。 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趁机向斯摩棱斯克和罗斯拉夫利发起新的攻势。俄国人这次势在必得。 北面,叶廖缅科大将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在8月至9月初进展缓慢,仅于杜霍夫希纳方向楔入德防御6~7公里。9月7日后,叶廖缅科得到斯大林许可暂停了几天,同时制定出新的进攻计划: 加里宁方面军左翼攻击杜霍夫希纳方向。叶廖缅科企图从这里打开南下斯摩棱斯克的道路,同时收拾掉杜霍夫希纳—杰米多夫德军约6个师。然后与友邻西方面军右翼一道,向鲁德尼亚、维捷布斯克方向推进。 参战兵力包括第39集团军、第43集团军一部兵力,计12个步兵师,由空军第3集团军配合。其中,面向杜霍夫希纳的第39集团军负责主攻。 叶廖缅科大将的敌人主要是德第3装甲集团军右翼和第4集团军左翼。前者由于抽调部队支援第4集团军,9月初兵力只剩下10个师,员额当月下降为23万人。 而在红军预定主攻的杜霍夫希纳方向,德国人部署有第4集团军第27军。其9月中旬编成包括6个师(含第25装甲步兵师)和党卫军“帝国领袖”旅,以及1个步兵师的部分兵力。为了打垮这个军,红军在9公里突破地段上,每公里平均摆上了128门火炮迫击炮和24辆坦克! 9月14日晨,第39集团军和第43集团军左翼开始进攻。集中轰击的炮火和大群坦克从多处冲破了德军第一防御地带。顺着这些破口,苏军到日终前已经推进了3—13公里,并把破口拓宽为30公里!经过其后四天穷追猛打,德军防御终于土崩瓦解! 9月18日夜,苏第39集团军攻占了杜霍夫希纳,打开了斯摩棱斯克的北部门户19月21日,第43集团军又占领了杰米多夫。庞大的红军集团由北面逼向斯摩棱斯克。 受此威胁,己在该方向丧失主要阵地的德军只得西撤。叶廖缅科的军团突破森林沼泽的阻扰,穷追不舍,又于9月29日攻占了交通枢纽鲁德尼亚,逼向了维捷布斯克!10月2日前,加里宁方面军左翼进抵波尼佐维耶以西和鲁德尼亚一线。但德第3装甲集团军右翼也撤退至此,再度建立起防线阻止红军推进。 叶廖缅科从斯摩棱斯克以北猛攻的同时,斯摩棱斯克正(偏北)面和南面的西方面军也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通过此前的艰苦战斗,索科洛夫斯基上将的西方面军9月初已前出至乌斯特罗姆河、杰斯纳河一线,缩短了与斯摩棱斯克和罗斯拉夫利的距离。经过几天休整,索科洛夫斯基决心一鼓作气,拿下这两个城市!并向奥尔沙、莫吉廖夫发展。 他计划以一系列正面突击,分割并各个击溃当面德军: 方面军中部集团:近卫第10集团军,第21、33集团军向波奇诺克、奥尔沙方向实施主攻,从中央瓦解德军防御: 右翼第31、5、68集团军一路排开,从北至南全面推向斯摩棱斯克; 左翼第49、10集团军负责拿下罗斯拉夫利。 为了增强突击威力,索科洛夫斯基更大限度地将兵力集中到狭窄正面,突破地段每公里正面火炮迫击炮达15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8辆,比叶廖缅科还要夸张! 9月15日战斗打响!经凶猛炮击和空袭后,苏军发起冲击。此前顽强阻击达1个多月的德军,终于也到了强弩之末,几乎在所有方向都被红军突破。俄国人拼命扩张战果,将近卫坦克第2军投入第2l集团军战区;右翼第3l集团军于9月16日攻占亚尔采沃市;左翼第10集团军强渡了杰斯纳河。 德军一面向斯摩棱斯克撤退,一面依托沿途据点逐次抗击。9月16日,第505重型坦克营(26辆“虎”)也开到罗斯拉夫利一斯摩棱斯克地区,以重甲重炮打击进攻苏军。9月19—21日,战斗趋于白热化!但形势已无法逆转。西方面军中部突击集团以坦克和骑兵为前导,于9月23日切断了斯摩棱斯克一罗斯拉夫利铁路(地点位于波奇诺克)。南北德军战线被撕裂。9月24日,红军进抵索日河,从南面包抄斯摩棱斯克。 同时,苏军右翼从东面逼近斯摩棱斯克东。其第3l、5集团军强渡第聂伯河后,丁9月24日夜间冲入城内。次日凌晨,古老的斯摩棱斯克获得解放。德军撤退前进行了大规模破坏,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和大量250公斤重的延时炸弹。残破的护檐板被温和的秋风吹得噼叭作响,幸仔居民尽量避开还在燃烧房屋的炙热,火光在夜间投射在第聂伯河上,宛如鲜血流淌。占领该城的红军主力没有多久停留,又匆匆开向奥尔沙方向。 同一天,红军第10集团军终于攻克了罗斯拉夫利,随后向莫吉廖夫方向发展。在莫吉廖夫东北列宁诺战斗中,还投入了苏联组建的波兰第1师。随着红军和波兰的距离越来越近,斯大林开始为更长远的政治战略布局了。 为了庆祝斯摩棱斯克和罗斯拉夫利解放,莫斯科以224门大炮齐鸣20响。 克卢格元帅则率德中央集团军群于10月1日退到新阵地,组织起坚固防御,以保护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和莫吉廖夫方向。尾随而来的红军渡过索日河,至10月2日前进抵韦利日以西、鲁德尼亚、德里宾及沿普罗尼亚河一线,进入白俄罗斯东部。 斯大林原打算一鼓作气,于10月9—12日夺取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和莫吉廖夫。但部队失血严重,铁路被破坏而公路又太糟,导致前线战力衰退且难以补给。德方克卢格又建立了新战线,一时难以突破。重新审视形势后,斯大林放弃了原计划,于10月2日下令红军就地转入防御。 耗时近2个月的斯摩棱斯克战役至此结束。最初1个多月,德军依托坚固且层层布防的阵地顽强抗击,红军进展缓慢却伤亡巨大。其后因为斯摩棱斯克以南的莫德尔被击退,加上东线总态势恶化,德军无心恋战,令红军得以在最后半个月内推进135一145公里,战役全期共进展200—250公里,夺回了加里宁州一部和斯摩棱斯克州全境,建立起未来收复整个白俄罗斯的基地。 但德军不仅保有完备战线,并通过此前的顽强逐次防御,在斯摩棱斯克交战中杀伤苏军45万余人,摧毁其坦克白行火炮863辆,火炮迫击炮234门,飞机303架。如果再加上布良斯克方面军的损失,则红军为击退克卢格付出的代价超过 苏联估计德军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的损失为10万人。而德第4集团军和第3装甲集团军上报的8、9月总损失为60032人(8月39339人,9月20693人)。第9集团军8月21日一9月底损失20151人。合计8万余人。其中除斯摩棱斯克外,还包括了布良斯克方向的伤亡。 上述数字依据的十日报告,在9月份缺漏率达55%。因此德军的实际损失可能和苏方估计的差不多。而加入布良斯克方向的总损失,估计在12万左右。双方的伤亡交换率约4:1。 克卢格能够在斯摩棱斯克撑这么久时间,并大量杀伤红军,首先得益于坚固防御阵地。再就是撤出奥廖尔突出部后的莫德尔,为他提供了不少机动兵力。但所谓成也萧何,畋也萧何,克卢格的防御瓦解,却也是从莫德尔开始的。尽管如此,克卢格和莫德尔的撤退依然相当稳健,尤其是重组新防线的速度极快。看起来,克卢格的纵深预设阵地似乎要比曼施坦因完善,而他以后卫实施的迟滞性反击,虽然不如曼施坦因那样强大且集中,却对撤退的保护更为全面一些。 考虑到克卢格和莫德尔掌握的装甲兵力以及空军远远不及曼施坦因,其战术成就自然更值得肯定。非但如此,克卢格实施艰苦防御的同时,仅8月底至9月底就抽调10个师支援南线。由于大量兵力被派给曼施坦因,一些侧翼兵力又被划给了南方和北方集团军群,加上奥廖尔~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的巨大损失(约22万人),从7月下旬至10月初中旬,克卢格的总兵力从125万余下降为92万余,野战师数量由75个减少为54个。 P76-8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