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红色记忆系列丛书”之一,它生动的记录了20世纪各代留苏学子们的奋斗历程、学习成绩、精神风貌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该书不仅是对近一个世纪留学前苏联和独联体国家的中国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工作等若干方面的生动刻画,更是对这一群体所承载的伟大精神内核的深度发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红色记忆系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单刚//王英辉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红色记忆系列丛书”之一,它生动的记录了20世纪各代留苏学子们的奋斗历程、学习成绩、精神风貌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该书不仅是对近一个世纪留学前苏联和独联体国家的中国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工作等若干方面的生动刻画,更是对这一群体所承载的伟大精神内核的深度发掘。 内容推荐 留苏,是一群人的人生起点;留苏,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留苏,是共和国不可磨灭的印记。精神需要传承,记忆需要挽留,历史需要铭刻。谨以此书作为后来者微薄的礼物,献给那个逝去不再的光辉岁月,献给那些忠诚于信仰、忠诚于祖国、忠诚于生命的不朽灵魂! 目录 序 自序 第一章 大浪淘沙 第二章 烽火绿洲 第三章 开路先锋 第四章 决策 “一边倒” 以俄为师 历史意义 第五章 梦开始的地方 缘起 留苏预备部 优中选优 “过三关” “填鸭式”教学 伙食之好是出了名的 比妈妈还细心 “缓出国” 历史的反思 第六章 五分!五分! 坚持 军事留学生 从“吉尔”到一汽 中国等于优秀 第七章 燃情岁月 课堂之外 在广阔天地间 风自东方来 心手相连 惜别 第八章 润物无声 第九章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异乡亲人 关怀和勉励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第十章 红莓花开 相濡以沫 坚守承诺 异国情缘 第十一章 相煎何急 功过评说 山雨欲来 第十二章 风雪白桦 磨砺 雷霆之锤 风雨兼程 第十三章 百川人海 自己的家园 情感的纽带 重逢在春花烂漫时 第十四章 跨越世纪的情谊 桃李恩情 跨越世纪的友谊 异国手足情 重返白桦林 第十五章 共和国永远铭记 国之栋梁 敢向沧海缚蛟龙 托举中华腾飞的臂膀 筑起新的长城 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 干一行,爱一行 彩虹之桥 第十六章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第十七章 新的篇章 后记 试读章节 在毗邻莫斯科红场的沃尔洪卡街十六号,坐东朝西坐落着一座四层楼房。庭院宽大,屋顶浮雕华美,室内吊灯堂皇,每一间房屋都高大敞亮。这座建筑曾是一个俄国贵族的府邸,十月革命后改成一所中学,后又改为一所农业大学。 如今,这座楼房已经被改造成为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校舍。一楼是衣帽间、饭厅、储藏室、理发室;二楼的右边是大礼堂,左边是教室,后面是医务室;三楼,半是教室,一半作寝室;四楼是图书馆、女生宿舍。 莫斯科中山大学学制为二年。 第一年,学生们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掌握俄语。学生们被分成20-30人的小组,每天用半天的时间,中专门的教师教授俄语。尽管相当多的学生是大学或专科在读学生,然而都不具备俄语基础,连粗通英文的也凤毛麟角。因此,课程就从画蝌蚪般的学字母开始。接着,学生们开始在老师的带领下,逐字逐句地研读《真理报》,慢慢地学习单词和造句。除俄语外,学生们还接触了政治经济学、历史、现代世界观、俄同革命理论与实践、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等课程。 到了第二年,课程为中国革命运动史、世界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主义原理、经济地理等。此时,学生们已经可以或多或少地使用俄语和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莫斯科中山大学不同于一般高等院校,其目的不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是政治素质培养和世界观改造。因此,教学采取“会议第一、授课第二”的方式。学习的方法是教授先授课,然后学生提问、教授解答、自由讨论和辩论,最后巾教授作总结。这样,每堂课最终都演变成互动陸极强的辩论会。校;亏希望通过激烈的辩论加深学员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理解和交流,每个班级还专门配备了一名翻译。 中山大学还有一门重要课程就是军事训练。该课程每周一天,主要内容为步兵队列、射击、武器维修等。学员们被要求学习射击技术,熟练拆卸和组装枪械。 从1925年10月到年底,前后共有三批学生、约三百多人经过选拔或推荐,从国内来到莫斯科。 1926年1月,10名原在德国学习军事的国民党学员奉国民党命令,转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几乎与此同时,中共旅欧支部的20名党、团员根据党的指示,也从巴黎转道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这当中就有时年22岁的邓小平。 据当时的同学回忆,青年邓小平爽朗活泼、爱说爱笑,富有组织能力和表达才能,尤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讲求实事求是的作风而显得与众不同。 学习期间,邓小平专心读书,认真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都得到了很大锻炼和提高。通过在中山大学的学习,邓小平受到了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奠定了他以后从事革命工作所必需的深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基础。由于国内斗争需要,1926年底邓小平就踏上了回国的道路。 尽管邓小平在中山大学只学习了一年左右,却给身边的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其中就有蒋经同。 来到莫斯科时,蒋经国只有17岁。由于年纪小,平常又总是戴着鸭舌帽,穿一件当时流行的夹克式工人服,大家送给他一个呢称——“小工人”。 据当时的同伴回忆,蒋经国晚饭后总爱跟随邓小平等人到学校附近的广场、公园和莫斯科河畔,边散步边聊天,尤其爱听邓小平讲在法国勤工俭学和那些惊心动魄、带有传奇色彩的革命斗争故事。 有一次,蒋经国问邓小平为什么老围着一条蓝白道的大围巾,邓小平回答,在法同留学的中国学生常去当清洁工,尤其是捡马粪。因为在法国捡马粪挣钱多,十一天能搞足一个星期的开销,最划得来,法国的清洁工都围那么一条围巾,蒋经国这才明白,邓小平为当过清洁工而自豪,从而对这位兄长更增添了儿分敬意。 192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同内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护和培养干部,每年陆续派出部分党、团员到中山大学学习。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经过上海工人起义、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战斗洗礼,有些人则在白色恐[布下坚持过艰难的地下斗争。 在中山大学,还有过一个特别班。班里集中了一批年龄较大、资历较深的学生。他们当小有些人已是中网共产党的著名干部,有的甚至曾经追随过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被尊称为“老头子班”。在他们当中,就有林伯渠、董必武、吴玉章、徐特立等国共两党的元老。 1928年秋,东方劳动者共产士义大学中国班的一百多名学员转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成立于1921年,目的在于为远东地区各民族培养革命干部。大学设国内部和外国部。同内部招收苏俄境内东方各少数民族学牛。外国部招收境外东方各民族学生,其中中国学员约占三分之一。1928年,为便于统一管理,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将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正式并入莫斯科小山大学。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5年创立至1930年的5年间,前后大约有一千四百多名学生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校园,注定是不平静的。无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狂风,还是中国大革命的骤雨,都毫无例外地在校园中激起猛烈的波澜。 1927年3月21日,被北洋军阀长期盘踞的东方大都市上海,终于被蒋介石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占领了。 消息传来,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生们欢呼雀跃,个个欣喜若狂。兴奋的学生们一齐涌向街头,向共产国际大厦挺进,沿途的莫斯科市民也不断加入。欢腾的人群汇成滚滚的洪流,穿过市中心的大街小巷。 然而,仅仅二十余天之后,一个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降临。 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权派突然发动政变,对曾经并肩作战的共产党员和工人武装举起屠刀。一夜之间,行百人头落地。 消息传来,学生们群情激愤。昨天,大家还把蒋介石当作中国革命的英雄和领袖而顶礼膜拜;可是转瞬之间,他就撕下了伪装,暴露出反动军阀的真实面目。学生们在大学校园里举行了隆重的声讨蒋介石叛变革命大会,以极大的义愤通过一项决议,要求严惩革命的叛徒。P4-7 序言 五十年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 五十年前,众多中华学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聆听了毛主席“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讲话。“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豪迈誓言在莫斯科大学礼堂里回荡不息。 五十年前,上万名青年学子在异国的土地上废寝忘食、刻苦钻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十年间,留苏学子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勤奋工作,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才智。虽经历坎坷和磨难却无怨无悔。 今天,昔日英姿勃发的青年已然变成了年逾古稀的老者。可是,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每当我回首往事,心中仍禁不住激情澎湃。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批热血青年涌向无产阶级革命的圣地——苏联,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启蒙,学习革命斗争的理论和经验。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经过革命斗争血与火的洗礼,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党和军队的建设和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中国的建立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才华,乃至热血和生命。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面对来自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大批管理和专业人才,新生的共和国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一万多名留学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 学子们在取得优异成绩学成回国后,无条件地服从分配,愉快地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才智和青春,为振兴中华创造了丰功伟绩,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在他们当中,有的人走上了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有的人成为一些行业和部门的领导者,有的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的人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做出了杰出贡献,有的人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不论声名显赫,还是默默耕耘,他们都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了祖国最瑰丽的建设事业。他们的名字,已经并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隔阂后,中苏两闺间留学生交流成为融化两国关系坚冰的第一泓春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我国政府恢复向前苏联及独联体国家派遣公费留学人员。与此同时,大量自费留学人员来到独联体国家学习。他们为增进两国间了解和友谊,巩固两国战略合作关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纵观近一个世纪的留学苏联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这就是永远胸怀祖国、视祖国声誉为生命的爱国主义,永远将祖同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奉献美德,和永远追求真理、不向困难低头的科学精神。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革命时期,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无论是肩负重任,还是历经磨难,留苏群体始终没有辜负民族的期望。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接见留苏学生并发表“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重要讲话五十周年。尽管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但领袖的谆谆教导却言犹在耳。令我感到高兴的是,在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我们又看到了一部翔实、生动地记述:二十世纪留苏群体学习、奋斗历程的著作。 单刚、王英辉两位年轻的留苏学子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通过长期的访谈和资料收集,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素材。通过他们的努力,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部充满了质朴真情的文字。编纂横亘七十余年的留苏群体史录的行为,正因出自新…代留苏学子之手才显得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意味。 《岁月无痕——中同留苏群体纪实》一书,不仅是对近一个世纪留学前苏联和独联体国家的中国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工作等若干方面的生动刻画,更是对这一群体所承载的伟大精神内核的深度发掘。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将是纪念毛主席讲话五十周年的珍贵礼物之一。 朱训 后记 这本书的酝酿和写作历时近两年。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周末、假日;白天忙本职工作,晚上回家安置好孩子后,还要写作到深夜一两点钟。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多家单位,查阅了大量书刊、杂志、回忆录、文献档案,做了数百万字的笔记。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走访了七十余位留苏学长,出席了多次留苏老同学的聚会活动,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录音、影像记录,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得到了用语言难以形容的巨大支持。我们访谈的对象,无一例外地给予了关爱和配合。大家称赞我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有些人甚至用“功德无量”来形容。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自身经历了复杂而又令人激动的思想历程。每次采访结束后,我们的心情都久久无法平静。我们发现自己从最初对于他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琐碎细节的猎奇,已经逐渐深入到对他们内心世界的探索,试图发掘他们的精神内核。 这是一段艰难而有意义的历程。 今天,在本书终于付梓之际,我们衷心感谢耐心接受了采访的七十余位不同时期的留苏学长,以及向我们慷慨提供照片资料的基辅工学院校友会、列宁格勒造船学院校友会、列宁格勒矿业学院校友会以及相关学长。感谢你们与我们分享了宝贵的记忆和情感。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在本书中出现与未出现的、所有相识与不相识的、所有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学长们。是你们的杰出和谦逊,使得这本书具有了厚重的内涵;是你们的赞许和鼓励,支持我仃:义无反顾地坚持下来。 我们衷心感谢欧美同学会及留苏分会的领导们。是你们的关怀和指导,使得我们的构思得以完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我们衷心感谢“中国扒贫地区文化促进会”为本书提供了部分出版赞助;感谢王兴有学长抱病四处奔走,寻求到多方支持。是你们的关心与帮助,使得本书的顺利出版成为可能。 我们衷心感谢中央编译出版社和■社长亲自审阅书稿,提出了宝贵意见,并要求将此书做到最好、最精、最美;感谢策划编辑邢艳琦和责任编辑吴颖丽;感谢子木唐文化艺术中心的子木和刘增。是你们的负责和努力,使这本书得以在2007年11月17日前面世,成为向纪念五十年前那一伟大历史性时刻的献礼。 我们衷心感谢我们的父母,是你们不辞劳苦帮助我们日夜照顾幼小的孩子,我们才得以将绝大部分业余时间倾注于本书的采访和文稿撰写中。 有必要说明的是,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近乎是随机的。因为我们认为,撰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谁树碑立传,而是忠实记录留苏群体所经历的那些难忘的岁月。 在我们看来,留苏学子们如同浩瀚的星空,既有璀璨耀眼的星座,也有更多相对默默无闻、但同样执著地释放光芒的繁星。 那些由于历史机遇或其他原因没能够最终登上人生金字塔顶峰的留苏学子们,具有同样优秀的品质,同样散发着留苏群体共有的人格光芒。 他们或许没有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然而却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耕耘奉献。 他们和那些名字载入史册的留苏学子们一样,用一生的奋斗践行了青年时期的诺言;他们和亿万同样诚实而勤奋的普遥劳动者一样,构成了共和国大厦最宽广和坚实的基础。 由于篇幅和取材的关系,我们没能收录所有采访过的学长的事迹;在内容上也做了一些我们认为必要的取舍;同时,在行业分布的代表性和人物的典型性方面也尚存欠缺。在此一并诚请学长们谅解。 由于本职工作繁忙,只毙利用业余时间采访和写作,更是由于自身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有限,使得我们痛切地感到,这本书距离我们的设想,距离学长们的期望,还有相当的差距。尤其令我们感慨无奈的是,每次当我们将采访后的感受,转化成为一行行文字的时候,总会感到些许的力不从心。我们不知该用怎样传神的笔墨,才能生动再现出那些或激昂、或温婉、或抑郁、或辉煌的历史瞬间,才能精确传达出我们所经历的感动和震撼。 这本书注定会留下非常多的遗憾: 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对更多居住在北京以外的学长进行采访; 对老学长们的精神境界认识和发掘得还远远不够; 未能对中苏关系正常化前后派出的留学生进行广泛采访,没能充分展现他们已取得的成就 所有这些缺憾,我们期待着能够通过再版进行修订和补充。我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素材,以续集的方式对留苏学人的人生轨迹,特别是他们回国后的奋斗历程万,业绩贡献,作进一步的刻画和赞颂! 在这里,我们恳请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也希望更多的留苏(独联体)学子们加入到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优秀文化的行列中来! 我们的联系方式是: 电子邮箱:each_easy@sohu.com 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liusushiji(留苏世纪) 单刚、王英辉 2007年10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五六十年代的留苏学子群体,既是那一代青年人的杰出代表,也是他们当中的普通分子。在所有和他们一样优秀的青年身上,蕴涵着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那就是:永远胸怀祖国、视祖国声誉为生命的爱国主义,永远将祖国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奉献美德,以及永远追求真理、不向困难低头的科学精神。 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原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教育参赞(1952-1960)——李滔 一口气读完了《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一书,要感谢王英辉、单刚两位小学友,是他们把我们带回了那些难忘的岁月。 回忆就好像是一面网罟,让我们得以在人生经历的河海之中收获哲理。 信念坚定,理想远大,追求执著,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特质。这些,甚至在“文革”浩劫中都不曾改变。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不经意间,我们都已年逾古稀。但,我们仍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竭尽绵薄之力。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中俄议会友好小组中方副主席,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朱育理 两位年轻作者辛勤的笔耕,使我们已逝去的青春年华又跃然纸上。理想、信念及对祖国的赤诚之心激励了我们奋发学习,支撑着我们走过艰辛而充实的人生历程,使今天的我们享有“青春无悔”的快慰!生活的经历告诉我们:坚强的理想、信念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是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动力!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中俄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原中国科协副主席、甘肃省副省长——刘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