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祝谌予/名老中医传略学术传人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祝勇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和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者——祝谌予先生的专著,书中介绍了其生平传略、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全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适合中医药研究人员、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祝谌予先生是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和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者,青年时代从师于施今墨先生,后又东渡日本学习西医。祝谌予先生一生勤勉,于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诸多领域颇多建树,尤其是在中医诊断治疗糖尿病领域,率先提出糖尿病中医诊断辨证分型,并提出“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中医方法,同时结合西医诊断学、药理学,研制出治疗糖尿病切实有效的中药方剂,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很大贡献。本书系统介绍了祝谌予先生的生平传略、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全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适合中医药研究人员、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生平传略

上篇 学术·临床

 第一章 学术特色

 第二章 医论撷英

第一节 学术思想

 一、诊余漫话

 二、历史使命

 三、古方今用与中西医结合

 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辨证水平

 五、如何诊治疑难杂证

 六、精通治法善于应用

 七、也谈用药如用兵

 八、勤求古训与博采众方

 九、农村常用经验小方简介

第二节 分科疾病治疗特色

 一、糖尿病的治疗和体会

 二、祝谌予治疗哮喘病经验

 三、祝谌予教授治疗顽固性呃逆举隅

 四、祝谌予治疗痛经的经验

 五、祝谌予教授运用补中升清法治疗崩漏经验介绍

第三节 讲座讲稿

 一、如何学习《金匮》

 二、如何学习前人的医案

 三、古方今用

 四、中医妇科讲稿

 五、中医对糖尿病辨证指标及施治方药的探讨

 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第三章 医案选粹

一、呼吸系统疾病

二、消化系统疾病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

四、风湿免疫性疾病

五、感染性疾病

六、泌尿系统疾病

七、血液系统疾病

八、内分泌系统疾病

九、神经系统疾病

十、化疗后综合征

下篇 学术传人

祝肇刚

 桂枝汤讲座

 小柴胡汤讲座

 浅析逍遥散的临床应用

 祝肇刚验案

祝勇

 无尽的思念,无穷的宝藏——纪念爷爷祝谌予逝世8周年

 名为用药,实为用方——施今墨对药初探

 从腺病毒肺炎的治疗谈中医治病——学习《蒲辅周医案》有感

 《伤寒论》"协热利"浅析

 银翘马勃散验案体会

郭赛珊

 验案举隅

梁晓春

 深切缅怀我的导师祝谌予教授

 祝谌予教授治疗胃肠病的经验

 糖尿病足如何用中医治疗

 循证医学及其在糖尿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董振华

 从痰湿论治糖尿病

 祝氏降糖生脉方治疗糖尿病50例疗效观察

季元

 治法丰富,活用变通

吕景山

 祝谌予治疗急性痢疾的经验

薛钜夫

 独具特色的诊病哲学

 病案举例

郭森儒

 祝氏醫话选萃

 一方多用异病同治

 祝师医案二则

 运用逍遥散加味治疗舌上扁平疣验案一则

李存永

 祝谌予运用“异病同治”法的经验

阮金玉

 手捧遗篇仰恩师

 验案二则

试读章节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之精髓和特点。我常讲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辨证论治水平,这是形势的需要。目前有的中医大夫临床基本功不扎实,对中医辨证论治掌握不够好,看病时总是追求所谓“特效方”、“特效药”,或热衷于抄录偏方、验方。以所学之方去对病人所患之病,一旦遇到疑难杂症或没有特效方、特效药,则往往心中无底,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或开大方,“漫天撒网,冀有一获”。如此等等,毫无法度,根本没有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我这么说并不是否认验方的作用,验方仅是对某个病的某个类型或某个阶段有作用,而不能对这个病各类型和各阶段都有效。仲景之验方及后世之时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验方”,不过应在辨证的前提下使用,才会奏效。人之体质不同,病因不同,病之轻重不同,病程长短不同,这些不同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讲“辨证论治”,首先要把“证”和“症”弄清楚,“证”与“症”是两个不同概念。汉代并无“症”字,这是后世为区别“证”字才创立出来的。“症”是指症状而言,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口淡等都是症状,医生根据这些不同症状再结合客观检查,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归纳为症候,如上所述诸症状可辨为脾虚运化不力。针对这一症候而立益气健脾之法,选用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这就是辨证论治的全过程。理、法、方、药浑然一体,这是中医特色。

辨证论治尤为突出地体现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上。同病异治的提法,首先见于《素问·病能论》和《素问·五常正大论》,异病同治是后世提出来的。古时的含义与现在之含义不太一样的。从前“病”字是指病证或病因,现在“病”字含义多指病名而言。

我治过一个肝功异常的病人。此人乏力、纳差、腹胀、便溏、尿黄,舌淡、苔白微腻,脉弱,转氨酶500单位,经服“降酶验方”和五味子之类治疗,服药数十剂,转氨酶没有降下来。来我处诊后,根据以上症状辨证为脾虚运化不力,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山药、莲肉益气健脾,同时配茵陈重用以清利肝胆,服药10余剂,则脾复健运,诸症消失,转氨酶也正常了。

又治过一患泌尿系统疾患的病人,是中年妇女。其左侧腹部阵发性绞痛,伴有显微镜下血尿;X线腹部平片示左侧输尿管中段4mm×5mm大小的结石;肾放射图检查,左肾呈直线上升。注射示踪剂20分钟未见排出,说明左肾功能异常。根据患者体胖、颜面浮肿、肢体微肿、气短乏力、纳差、腰痛、便溏、尿短,舌淡有齿痕,舌下静脉怒张,脉沉细。辨证为气虚血瘀;又据输尿管中段发现结石,辨证为石淋。乃立益气活血,化石通淋之法,用“五味异功散”为主方,配伍活血药王不留行、郁金;通淋药木通、金钱草、海金沙、海浮石、鱼脑石等。随症加减1个月,诸症好转。复查X线腹部平片,结石消失,肾图显示正常,尿常规亦正常。

第1个病例肝功异常,第2个病例肾结石。病名、病种不同,但证候相似,故悉用益气补中之法为主,再结合辨病用药,这就是异病同治。再有,同样是糖尿病,可辨证分为“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阴虚火旺型”、“气虚血瘀型”、“燥热入血型”等,分别采用不同的方药,皆能取得疗效。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必须通过辨证才能分清,也只有通过辨证去指导治疗,才能取得异取同工之妙。

然而这一切,必须加强中医理论学习,牢牢掌握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方法,不断提高辨证论治水平。

在临床中,遇到疑难病或未见过的病证(书本上没讲过),好多年轻的同志就六神无主了。不知从何着手,怎样辨证,如何遣方用药。因此,时常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很简单:脚踏实地的辨证论治。辨证诊治是我们中医学的灵魂,也是我们治疗一切疾病的法宝。无论我们遇到何种未见识过的或多年的疑难病,只要我们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有根有据地一步步辨证,然后论治选方选药,都会有好的临床疗效的。然而,这里面还包含着一个灵活变通活学活用中医理论知识的技能问题。这就要靠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知识,我在临床上解决疑难杂证就是依靠的这一点。记得在20世纪70年代,我带领同学们去河北实习,曾诊治一个男性病人。该患者50余岁,当时正值盛暑时节,病人仍身着棉衣。诉说非常恶风寒,自汗严重,一旦脱去棉衣,即觉寒风入骨,冷汗淋漓。平日以此为苦,唯饮食偏少,自感乏力。其他症状皆无。这个病例,在以前临床上从未遇到,也没有见过类似病历的报告,可谓“疑难杂证”了。综观该患者的状况,主证为恶风寒、汗出、纳呆乏力。别的也就没了。因此,我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认为:汗出恶风寒,是营卫不和的体征,纳呆乏力是脾胃虚弱表现。依《伤寒论·太阳篇·桂枝汤》经文及《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言:脾主营,胃主卫之说,辨证该病为卫气虚弱,营卫不和,选用桂枝汤,结果该患者服用7剂药后即愈,得到了一个较满意的效果。由此可看出,无论遇到何种疾病,只要我们抓住了疾病的主证,根据我们中医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辨证诊治是可以找出解决疾病的方法的。同时,对于中医知识一定要灵活掌握。就以该案来说,桂枝汤本是治疗外感的一个方剂,而病人又没有外感的症状及脉象,那么我为什么想到桂枝汤呢?原因就在于抓住了该病的病因及病机,将所学的《伤寒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中,因为该病的病机病因就是营卫失调。而桂枝汤从方义上,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一个调和营卫最典型的方剂。再说一个案例,1995年在门诊,有一个30多岁的男性患者,自诉盗汗、自汗非常严重,常常能湿衣被,别无其他不适。多年来曾服过多种药,皆无效。内心十分苦恼,查看其所带药方,用有玉屏散、杞菊地黄、知柏地黄、当归六黄等等。细诊其脉,其脉细弦且脉律不整。问其有无口干、心悸、气短。该患者答:“有,但不严重,我来只是看出汗的。”我综观该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前医的方药情况,通过辨证及仔细的分析,根据中医理论及《内经》上所讲:“肺主皮毛”、“汗为心之液”的理论。结合病人兼证:口干、气短、心悸,和脉细弦脉律不整,辨证为气阴两伤、心气不足。其处方为生脉饮加味。结果该病人服2周药后来复诊说:“不但出汗的毛病好了,并且口干,心慌的情况也没有了。”总观以上两个较特别的病案,同样的汗症而我应用了不同的方剂来治疗,达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这体现了中医学上所讲的同病异治的思想。在诊治两病案的思路上,相同之处是正确运用了中医理论,并且是灵活地通过自己的分析、辨证,且根据、推理无误、而不是凭着天马行空的想像以药试病的。所以只有脚踏实地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任何难证都会有一个解决的理法方药的。以上两个病案,较其他病案有些特殊。似乎为“怪病”或“顽症”。其实,任何疾病都有着它产生及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即我们所讲的病因、病机,只要认真地辨证分析,运用好自己已学的中医知识,并且能够活学活用,运用自如,就能够很顺利地解决问题。因为灵活地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认识疾病,解决疾病的利器。也就是当同学们提出如何解决疑难杂证,如何着手诊治未见过的病症时,我回答为辨证论治的原因。P12-15

序言

我的祖父,一代名医——祝谌予先生是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和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者。青年时代从师于施今墨先生。后又东渡日本学习西医。祝谌予先生一生勤勉.于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诸多领域颇多建树。尤其是在中医诊断治疗糖尿病领域,率先提出糖尿病中医诊断辨证分型。并提出“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中医治法。同时结合西医诊断学、药理学。研制出治疗糖尿病切实有效的中药方剂,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很大贡献。

祝谌予先生治学严谨,传授经验毫不保留,强调教学相长,并不强调学生、弟子一定要高学历出身,认为各层次医疗人员均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故弟子、学生既有国家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也有乡村医院或基层医院的一线医师。对于自己的学术经验常常倾囊而授。教学时深入浅出,使弟子、学生们能够深入领会。较好掌握,从而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在整理编纂祖父及其弟子、学生经验的过程中。得到了祝老弟子(尤其是郭赛珊主任、梁晓春主任)和学生们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发来稿件,并帮助编纂,由于许多弟子、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通讯方式有所变更。没能联系到所有学生。十分惋惜。但弟子、学生们继承并发扬了祝老学术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各自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从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解除病痛。相信祝老也会含笑九泉的。对于祝老弟子、学生们的帮助和人民军医出版社提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由于水平有限。编著过程中难免有所纰漏。还望同道不吝赐教。谢谢!

祝勇

2007年1月2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