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婉约词豪放词(经典珍藏版)/国学大书院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金源//林音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汇集中国词坛两大派别代表之作的合集。本书在文学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另辟蹊径,自成一家;艺术风格上,词情蕴藉抒发离愁别恨,酣畅淋漓挥写豪情壮志;词情画意,相得益彰,图文并茂,赏心悦目;使读者增长知识,丰富人生,提高修养,陶冶情操。

内容推荐

婉约词

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就是一首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又是歌伎舞女们在花间樽前、轻歌曼舞中弹唱的。婉约词写景铺叙细腻,曲尽其形,且辞藻华美,抒情委婉含蓄,以情动人,以美取胜,道尽人间之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它以美的语言、形象和意境,展现了生活美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

豪放词

以“豪放”论词,始于苏轼。他的词皆写得境界壮阙,气势恢弘,力度非凡,充满豪迈激情。豪放词的作者多是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他们积极有为,关注现实,忧国忧民,洞察人生。豪放词题材,广泛,多从时事的角度描写国家兴衰、民族存亡。豪放词写景大笔勾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在情感表达上则直抒胸臆,豪气十足,让人为之震撼和感动。

目录

婉约词

李隆基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李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韩 翎

章台柳(章台柳)

柳 氏

杨柳枝(杨柳枝)

王建

调笑令(团扇)

刘禹锡

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

自居易

长相思(汴水流)

皇甫松

梦江南(楼上寝)

李存勖

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和凝

江城子(两首)

冯延巳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谒金门(风乍起)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李琛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煜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捣练子令(深院静)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韩僵

木兰花(绝代佳人何寂寞)

韦庄

江城子(恩重娇多情易伤)

思帝乡(春日游)

牛峤

菩萨蛮(玉楼冰簟鸳鸯锦)

张泌

江城子(窄罗衫子薄罗裙)

牛希济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尹鹗

拨棹子(风切切)

李殉

中兴乐(后庭寂寂日初长)

毛文锡

更漏子(春夜阑)

魏承班

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顾 复

浣溪沙(春色迷人恨正赊)

荷叶杯(记得那时相见)

荷叶杯(我忆君诗最苦)

阎选

虞美人(楚腰蛴领团香玉)

孟昶

玉楼春(冰肌玉骨清无汗)

欧阳炯

凤楼春(凤髻绿云丛)

浣溪沙(相见休言有泪珠)

孙光宪

应天长(翠凝仙艳非凡有)

无名氏

撷芳词(风摇荡)

敦煌曲子词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南歌子(斜影朱帘立)

I临江山(岸阔临江底见沙)

范仲淹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叶清臣

贺圣朝(满斟绿醑留君住)

宋祁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绵缠道(燕子呢喃)

欧阳修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张先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剪牡丹(野绿连空)

千秋岁(数声鹃夹鸟)

更漏子(锦筵红)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晏殊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柳永

秋夜月(当初聚散)

鹤冲天(黄金榜上)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迷仙引(才过笄年)

晏几道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仲殊 .

柳梢青(岸草平沙)

孔平仲

千秋岁(春风湖外)

贺铸

薄幸(淡妆多态)

司马樵

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

林逋

长相思(吴山青)

解日方

永遇乐(风暖莺娇)

王观

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王安石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章 粢

水龙吟(燕忙莺懒花残)

周邦彦

满庭芳(风老莺雏)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解语花(风销绛蜡)

兰陵王(柳阴直)

苏幕遮(燎沉香)

六丑(正单衣试酒)

浪淘沙慢(晓阴重)

少年游(并刀如水)  、

王诜

行香子(金井先秋)

苏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行香子(一叶舟轻)

黄庭坚

蓦山溪(鸳鸯翡翠)

陈师道

菩萨蛮(晓来误入桃源洞)

秦观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千秋岁(水边沙外)

曹组

蓦山溪(洗妆真态)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永遇乐(落日镕金)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

蔡伸

苍梧谣(天)

如 晦

卜算子(有意送春归)

李重元

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

邓肃

长相思令(红花飞)

吕渭老

惜分钗(舂将半)

杨无咎

齐天乐(后堂芳树阴阴见)

曾觌

念奴娇(群花渐老)

朱淑贞

生查子(寒食不多时)

江城子(斜风细雨作春寒)

鹧鸪天(独倚栏干昼日长)

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

菩萨蛮(湿云不渡溪桥冷)

浣溪沙(玉体金钗一样娇)

阿那曲(梦回酒醒春愁怯)

小重山(谢了荼蘼舂事休)

赵鼎

蝶恋花(尽日东风吹绿树)

点绛唇(香冷金炉)

王之道

如梦令(一饷凝情无语)

李石

临江仙(烟柳疏疏人悄悄)

陆游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临江仙(鸠雨催成新绿)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鹊桥仙(一竿风月)

鹊桥仙(茅檐人静)

月照梨花(霁景风软)

钗头凤(红酥手)

唐琬

钗头凤(世情薄)

张孝祥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

浣溪沙(绝代佳人淑且真)

赵长卿

阮郎归(年年为客遍天涯)

辛弃疾

摸鱼儿(更能消)

祝英台近(宝钗分)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清平乐(茅檐低小)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一剪梅(记得同烧此夜香)

鹧鸪天(陌上柔条初破芽)

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

刘 过

贺新郎(老去相如倦)

糖多令(芦叶满汀州)

临江仙(长短驿亭南北路)

姜夔

小重山令(人绕湘皋月坠时)

点绛唇(燕雁无心)

长亭怨慢(渐吹尽)

暗香(旧时月色)

疏影(苔枝缀玉)

角招(为春瘦)

蓦山溪(青青官柳)

史达祖

杏花天(软波拖碧蒲芽短)

双双燕(过春社了)

临江仙(愁与西风有约)

玲珑四犯(雨入愁边)

夜行船(不剪春衫愁意态)

高观国

杏花天(玉坛消息春寒浅)

江城子(绿丛篱菊点娇黄)

卢祖皋

西江月(燕掠晴丝袅袅)

乌夜啼(柳色津头泫绿)

林正大

括满江红(为忆当时)

洪咨夔

南乡子(风雨过芳晨)

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

方千里

少年游(东风无力飚轻丝)

岳珂

满江红(小院深深)

许瑜

菩萨蛮(西风又转芦花雪)

黄机

菩萨蛮(相思绕遍天涯路)

临江仙(寒食清明都过了)

刘克庄

清平乐(宫腰束素)

生查子(繁灯夺霁华)

严仁

南柯子(柳陌通云径)

醉桃园(拍堤舂水蘸垂杨)

淮上女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曾原一

菩萨蛮(淡黄斜日留汀草)

吴潜

青玉案(黄昏先白无情绪)

南柯子(池水凝新碧)

赵崇蟠

谒金门(春意薄)

清平乐(莺歌蝶舞)

蝶恋花(一剪微寒禁翠袂)

方岳

水龙吟(昼长庭院深深)

一剪梅(谁剪轻琼做物华)

吴文英

风人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西江月(枝袅一痕雪在)

声声慢(檀栾金碧)

惜秋华(细响残蛩)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

扫花游(水园沁碧)

极相思(玉纤风透秋痕)

珍珠帘(蜜沉烬暖萸烟袅)

宴清都(绣幄鸳鸯柱)

澡兰香(盘丝系腕)

六丑(渐新鹅映柳)

玉漏迟(絮花寒食路)

陈著

洞仙歌(冰肌玉骨)

吴大有

点绛唇(江上旗亭)

陈允平

唐多令(休去采芙蓉)

刘辰翁

江城子(一年舂事几何空)

唐多令(春雨满江城)

谒金门(风又雨)

浣溪沙(远远游蜂不记家)

宝鼎现(红妆春骑)

兰陵王(送春去)

踏莎行(命薄佳人)

浣溪沙(点点疏林欲雪天)

李彭老

法曲献仙音(云木槎枥)

祝英台近(杏花初)

黄升

鹧鸪天(沉水香铺梦半醒)

鹊桥仙(青林雨歇)

李演

声声慢(轻鞯绣谷)

周密

好事近(新雨洗花尘)

江城子(罗窗晓色透花明)

甘州(渐萋萋)

一萼红(步深幽)

汪元量

长相思(吴山深)

一剪梅(十年愁眼泪巴巴)

王沂孙

应天长(疏帘蝶粉)

齐天乐(绿槐千树西窗悄)

水龙吟(世间无此娉婷)

高阳台(残雪庭阴)

醉落魄(小窗银烛)

蒋捷

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

南乡子(泊雁小汀洲)

梅花引(白鸥问我泊孤舟)

王易简

齐天乐(官烟晓散春如雾)

张炎

甘州(望涓涓一水隐芙蓉)

阮郎归(钿车骄马锦相连)

南浦(波暖绿粼粼)

解连环(楚江空晚)

黄公绍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王炎午

沁园春(又是年时)

宋丰之

小冲山(花样妖娆柳样柔)

无名氏

鹧鸪天(山色晴岚景物佳)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豪放词

敦煌曲子词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李 白

结袜子(燕南壮士吴门豪)

张志和

渔歌子·一(西塞山前白鹭飞)

渔歌子·二(钓台渔父褐为裘)

渔歌子·三(暑溪湾里钓鱼翁)

渔歌子-四(松江蟹含主人欢)

渔歌子·五(青草湖中月正圆)

韦应物

调笑令(胡马)

刘禹锡

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

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

柳宗元

杨白花(杨白花)

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温庭筠

清平乐(洛阳愁绝)

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

韦庄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喜迁莺(街鼓动)

李煜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玻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寇准

阳关引(塞草烟光阔)

柳永

传花枝(平生自负)

满江红(暮雨初收)

望海潮(东南形胜)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苏幕遮(碧云天)

欧阳修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王安石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苏轼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念奴娇(大江东去)

永遇乐(明月如霜)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满江红(江汉西来)

满江红(清颍东流)

念奴娇(凭高眺远)

鹊桥仙(缑山仙子)

黄庭坚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定风波(万里黔中一漏天)

晁端礼

望海潮(高阳方面)

满庭芳(绿绕群峰)

米芾

水调歌头(砧声送风急)

减字木兰花(云间皓月)

贺铸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将进酒(城下路)

水调歌头(南国本潇洒)

叶梦得

八声甘州(故都迷岸草)

李纲

喜迁莺(长江千里)

苏武令(塞上风高)

李清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张元干

贺新郎(曳杖危楼去)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满江红(舂水迷天)

石州慢(雨急云飞)

胡铨

醉落魄(百年强半)

好事近(富贵本无心)

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陆游

定风波(敲帽垂鞭送客回)

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

范成大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张孝祥

念奴娇(洞庭青草)

辛弃疾

汉宫春(春已归来)

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

满江红(直节堂堂)

满江红(过眼溪山)

霜天晓角(雪堂迁客)

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

满江红(倦客新丰)

满江红(家住江南)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戴复古

满江红(赤壁矶头)

减字木兰花(天台狂客)

刘克庄

满江红(金甲碉戈)

满江红(满腹诗书)

黄孝迈

水龙吟(闲情小院沈吟)

文天祥

满江红(燕子楼中)

陈维崧

满江红(席帽聊萧)

永遇乐(如此江山)

贺新郎(战舰排江口)

邓廷桢

月华清(岛列千螺)

林则徐

高阳台(玉粟收佘)

龚自珍

台城路(山陬法物千年在)

秋瑾

满江红(小住京华)

试读章节

鹊踏枝

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销,看却春还去。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鸟全相误。  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注释】

[1]青鸟:神鸟,为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五《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巫山:山名,在重庆市巫山县东。“文选》宋玉《高唐赋》记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相会。后称男女幽会为巫山等,即本于此。【赏析】

清刘熙载论词说:“大抵起句非渐;l即顿入,妙在笔未到而气已吞。”此词起旬用顿入手法,以事物的矛盾性吸引住读者,韶光原指春光,或泛指美好时光,词人却偏加上“烦恼”二字,将自然的美好与人的心情的烦恼相联系相对立,使二者之色彩差异更加鲜明。“能几许”?是说道不清有几许留恋、又有几许恨意;“肠断魂销,看却春还去”,就在愁苦的心境中一天天把太好的春光送走。其惜春之情,伤己之恨意表现得至深至真。“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乌全相误”,此两旬写女子在漫长的等待中,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鸟雀的身上,忽喜忽悲,令人可悲可叹。

“心若垂杨千万缕”,以纷扬的垂柳喻女子心绪的烦乱,“水阔花飞”写残春之景,纺飞的花瓣飘落于宽阔的水面,随波逐流,杳然无踪,这一令人无限怅惘的景象中暗寓着美人迟暮之感。“梦断巫山路”,写即使在梦中也无以相会的痛苦。“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写梦醒之后悲哀不已,却无人与诉,幽怨至极,由己推人,猜想对方是否也和自己一样在苦苦相思。

冯延巳词以描写人物内心世界为擅长,尤长干刻画女性心态,这首词将侧面用笔和直接抒情相结合,景情相生,将思妇心态描写得极有层次,抑扬跌宕,内涵丰富。

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注释】

[1]凤楼:古时指妇女居处。

[2]鸾镜:饰有鸾鸟图案的妆镜。鸳衾: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亦指夫妻共寝之被。

[3]薄幸:幸为宠爱之意,薄幸在古诗词中多用以指久别的夫婿。【赏析】

此词写女子思念丈夫,起旬状物细腻入微,又不显尖纤,将雨湿芳草、流光闪烁的情形逼真地描摹出来,王国维评日:“能摄春草之魂。”且景中寓情,以被细雨润泽而茂盛生长的春草比拟离恨,草长恨亦长。“烟锁”喻雨雾朦胧如姻的景象,“锁”字暗漾出女子孤身独处的寂寞,如闭于笼中之乌。“茫茫”与上句为倒置旬式,兼状雨景及心境,二者俱是苍茫迷离,恍惚凄,删。以上写室外之景,可以揣想乃是女子枯坐房中向外眺望所见。再写室内,那潘有鸳鸯戏水的图案的锦被和饰有鸾乌图案的妆镜,无不令她睹物思人,黯然伤情。现实中的生活沉闷而压抑,唯有于梦中她才能让灵魂和躯体一并获得解放,自由自在,无所拘束,得到暂时的欢乐。然而梦醒之后只见杨花纷坠,斜阳半掩,那最后的光芒是郅般微弱,稍纵即逝,如她即将逝去的青春年华。梦境与现实,一欢一悲,鲜明的对比,使梦醒之舌的人儿凄怜无比.不禁珠泪成行,“负你残春”真乃字字泣血,如怨如诉,表达了女子悲伤绝望的心情。“泪几行”则与“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句遥相呼应,那茵茵芳草似不是为雨水灌溉,而是用不幸的女子的眼泪来浇灌的。

全篇结构回环往复,景与情达到了高度的谐和,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乃是闰怨词中言情至深至浓亦至悲之作。

P014-015

序言

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虽说最初产生于民间,但其得以风行却是因为晚唐那些“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笺,文抽丽辞;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在花间、筵前将那些男欢女爱、相思别离之情曼声低唱的缘故。因此,词中洋溢的是青春和爱情,充满的是柔情蜜意,它所具有的“婉约”、“香艳”之艺术特质成为其体征与代表风格,也是很自然的了。两宋时期,婉约词空前繁荣,风靡全国。以后虽然出现了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并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与婉约词平分秋色,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婉约词的正宗地位始终没有改变。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论》中说:“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宗。”此语颇有代表性。

婉约词是指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婉约词在取材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其风格是绮丽的。婉约词出现较早,从唐五代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开始,继有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晏几道,与欧、晏同时的柳永,虽在词的表现方法上大有改进,但仍未脱离婉约风格。之后,又有秦观、贺铸、李清照继起。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五代词人韦庄,善于运用各种抒情手法,成功地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晏殊的((珠玉词》,抒情委婉,如明珠美玉,光艳照人。欧阳修是一位领袖儒林、肩负文统道统的中心人物。在他的诗文里,只能看到他严肃的护道面孔,而他的抒情小词,却写得婉媚轻柔,情致缠绵……作家们把肺腑中的真情,悲愁与欢愉,通过抒情的婉约词,曲折细腻地流露出来,赢得古今无数读者的共鸣。

婉约词的又一特点是“以美取胜”。它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展现自然美与生活美,歌颂人物的心灵美。作家们把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和谐地统一起来,创作出大量具有诗情画意的绝妙好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舂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还有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丽处闲愁”、“才下尼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等等,皆美妙动人,绚丽多彩。

总之,婉约词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反映生活的。作家们用精炼的语言、真挚的感情、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反映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社会生活,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华彩纷呈,百卉竞妍,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世代传诵,历久不衰。

豪放词是指以苏轼和辛弃疾等爱国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以“豪放”论词,始于苏轼。真正确立豪放词风并对词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是辛弃疾。他的词皆写得境界壮阔,气势飞动,力度非凡,充满豪迈激情,一洗晚唐五代以来绮靡柔弱的词风,给宋代词坛带来一股刚健雄风和阳刚之气。

豪放词的作者多是爱国者,是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积极有为,经世济用,关注现实政治,忧国忧民,洞察人生。他们多胸襟坦荡,光明磊落,忠肝义胆,守气节,重风骨,有大丈夫气概。豪放词在题材上,多写时事,议时政,写国家兴衰、民族存亡、历史更替,或描写雄奇阔大的景物,或登临怀古、咏史伤今。它突破了男欢女爱、离愁别恨、留连光景、伤春悲秋等婉约词常表现的题材的限制。豪放词的主题常常是抒发远大的政治理想和乐观豪迈、积极向上的精神;表现以身许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评论时政利弊、历史功过,表达远见卓识;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维护民族尊严;或表现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或抒发对雄寄壮美的大自然的赞叹,反映时代的风云变化,是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在抒情方式上,豪放词多直抒胸臆,强烈感情直泻而下,一吐为快。在语言上,豪放词善于以诗人词、以文人词,提高了词的品位,丰富了词的表现力。

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约分为四个阶段。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及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综观宋词,浩如烟海,但占分量最重的还是那些婉约缠绵之作。这其实与词的起源和发展直接相关。词本来就是用来让歌女们吟唱的,而歌女们最爱唱的,当然是能够打动人心的缠绵悱恻之句了。因而在苏轼作词之前,宋词的词风自然是非婉约莫属了。当苏轼作词之时,柳词早已是如日中天了,有市斗处便有柳词。缠绵婉约已不只是柳词的特点。而是当时宋词的总体风格了。而作为宋代最伟大的文学家的苏轼,却没有使自己的作品落入传统的牢笼。于是,宋词也从此踏上了革新的道路。总之,豪放飘逸之词使苏轼被人们尊为豪放词的开山之祖,虽其豪放词竞不足他全部词的十分之一,然苏轼慷慨豪迈的气质,扩大了词的歌咏范围,以诗为词的创作技法,使词获得新的飞跃发展,也使词不再是只可吟唱的曲词,还成了一种以长短句抒写广泛内容的新体诗。这也许正是苏轼对宋词最大的贡献吧!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编者

2007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3: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