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潘菽全集(第2卷)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邱炳武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潘菽全集》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汇集了潘菽在心理学以及教育、政论、古汉语、美学、考古、书画研究等多个领域的成果,全面反映了潘菽的学术思想、生平事迹及其在中国心理学史、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本书是第二卷,收录了潘菽1935年至1949年的各种心理学著述,包括专著、教学讲义、科普文章、卷头语、对心理学人才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的意见以及对当时我国心理学处境的感言等,共35篇(部)。

内容推荐

潘菽(1897—1988) 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潘菽全集》(10卷本)汇集了潘菽在心理学及其他领域的成果,全面反映了潘菽的学术思想、生平事迹及其在中国心理学史、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本卷收录了潘菽1935年至1949年的各种心理学著述,包括专著、教学讲义、科普文章、卷头语、对心理学人才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的意见以及对当时我国心理学处境的感言等,共35篇(部)。本卷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处在困境中的我国心理学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心理学的应用;探索心理学的科学出路。

目录

本卷说明

心理学的应用

近年来的心理学一瞥

能力的意义及其测量

审查心理学名词的原则

工作的概念及其公式

心理学的出发点

把应用心理学应用于中国

汉奸的心理分析

替心理学辩护

心理学通论

心理学对于精神总动员的贡献

心理和遗传

心理现象的基本事实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和教育

心理学的日常应用

战场神经病

心理学人才的教育方针

师范学校中的心理学课程问题

因纪念中央大学心理学系二十周年而起的感想

青年心理问题的看法

——答刘源景先生

巴夫洛夫对于心理学的意见

关于部颁大学科目表几点原则的商榷兼论理学院心理

 学系科目表

德国军事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

测验和测验的人

形式训练问题的重行考虑

从大处看心理卫生

《心理通讯》代卷头语

人事效率的因子

心理卫生第一义

心理技术在实业上的应用的条件

生成的行为

理论心理学笔记

心理学的历史的考察

《儿童心理卫生》介绍辞

试读章节

疲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筋肉的活动须消耗能力的。这种能力消耗的生理过程从表面上可看到的是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所以工作活动根本上是依赖氧化作用的,和机器的活动系由煤炭或油类的燃烧以取得能力颇有相似之处。工作渐久,筋肉或身体里所储藏的能力物质消耗渐多,同时因此所产生的废弃物如乳酸(lactic acid)和二氧化碳也积聚渐多。筋肉或身体中所储藏的能力物质因消耗而减少而一时又不及补充,工作的能力自然要减低。废物的积聚足以阻止筋肉的活动,而同时亦使人起不快的感觉。又神经系的活动亦须消耗能力,如活动过久,其活动能力亦必现减低。这几方面合并起来便构成疲劳。

所以疲劳的表现可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渐渐减少,另一方面是不快的感觉渐渐加增。工作的结果是客观的,因此而推定疲劳的程度是很容易明了的。至于从感觉去推知疲劳则似乎难于确定,因为它是主观的,不容易用数量表示出来。不过疲劳的感觉,无论如何难于确定,总是一种疲劳的表现。因为疲劳的感觉不外乎我们所直接知道的因工作而起的能力耗费的情形。不过这种知识未必能很正确而已。

有人以为疲劳感觉的结果亦在工作结果的减少中表现出来。当我们在工作中起初感觉到疲劳时,我们的工作必弛缓下来;当我们感觉到极度的疲劳时,工作便只能停止。所以疲劳的感觉不过是工作结果的一个因子,疲劳的表现即在工作结果减少的表现中。这也就是说,工作结果的减少是疲劳的唯一表现。

然而疲劳的不快感觉和工作结果的减少并不一定是相关联的。这一点有试验的事实可以证明。但就是就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情形讲也是如此。我们有时并未十分工作便颇感觉疲劳,又有时继续工作很久,在结果方面已可看出疲劳而自己却并不觉得如何疲劳。所以疲劳的感觉似乎有几分独立性的。

其实工作结果的减少和不快感觉的产生都不过是疲劳的表现,并不就是疲劳的自身。所以它们的程度并不一定代表疲劳的程度。因此它们的不相关联是无足奇怪的。至于疲劳的本身应该是指由继续工作所产生而使工作能力降低的生理情形而言。唯有从这种生理的情形上去查考才能正确的知道疲劳的状况。

四、疲劳的种类

疲劳可分为局部的和一般的两种。局部的疲劳是指身体某一部分的疲劳而言,一般的疲劳是指全部身体的疲劳而言。我们知道工作是须要消耗能力的原料而同时产生废弃物的。这种能力原料的消耗和废弃物的积聚主要就在工作活动所包含的筋肉部分中进行。这筋肉部分就最初发生疲劳。例如写字的工作所包含的筋肉活动主要是手指和手腕部分的筋肉的活动,所以写字工作所产生的疲劳主要是在手的部分。这便是局部的疲劳。

当然,决不会有一种疲劳只限于局部而不影响到身体其他部分的。我们知道血液循环司全身的交通。当某一部分的筋肉发生疲劳时,血液便把身体其他部分所储藏的能力原料运来补充。同时把所产生的废弃物移去而散布到全身。因此,当身体某一部分的筋肉工作过久后,不但这部分筋肉所含有的能力原料渐渐用尽,全身体所储蓄的原料也渐渐减少。

P19-20

序言

本着“服务教育,繁荣学术,积累文化”的宗旨,人民教育出版社策划、编辑、出版了大量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术著作,如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图书选题规划项目《蔡元培年谱长编》(4卷)、“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叶圣陶年谱长编》(4卷)、《应用心理学书系》(12卷)和《当代中国心理学》等,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奖项。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策划了一批重点图书,被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潘菽全集》就是其中之一。

潘菽先生(1897—1988),与胞兄潘梓年、堂弟潘汉年并称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潘氏三兄弟”。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1年留学美国主修心理学。1923年获印第安纳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作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潘菽先生长期在大学执教并担任大学校系领导工作,对我国现代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1949—1957年历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第一任校长等,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今称院士),1955—1984年任中国心理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长,1956—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作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还是一位卓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在北京大学读书时亲身参加了五四运动。抗战时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是九三学社和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曾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潘菽先生一生著述颇丰,内容以心理学为主,同时涉及教育、政论、古汉语、美学、考古、书画研究等多个领域。他的许多著作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受到广泛好评。如由我社出版的《心理学简札》(上下册)于1991年获“光明杯”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荣誉奖,1992年获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特等奖。他主编并由我社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为了纪念潘菽先生诞辰110周年、逝世20周年,我社特资助出版《潘菽全集》(10卷)。《潘菽全集》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刻地学习、了解潘菽先生的学术思想、生平事迹及其在中国心理学史、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贡献。《潘菽全集》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编辑,并得到了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南京大学、潘菽学术思想研究会等有关单位和人士的大力指导和帮助,特此鸣谢!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