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谍海搏杀(舒伦堡回忆录)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德)舒伦堡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在纳粹的特工系统中是最年轻而又提拔最快的一个,1944年时已是希姆莱手下实际统揽特工大权的人。该书记述了纳粹德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间谍与反间谍活动。

本书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一专业领域的情况,对今天我们从事公安工作和国家安全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华特·舒伦堡1910年生于萨尔的一个商人家庭。1929年舒伦堡进入波恩大学,1933年毕业,恰好是希特勒上台的那一年。舒伦堡为了谋取进身之阶,参加了纳粹党,加入了党卫军,不久就被吸收到党卫军的特工机构——情报安全局工作。他从事特工历12年之久,在纳粹的特工系统中是最年轻而又提拔最快的一个,1944年时已是希姆莱手下实际统揽特工大权的入。舒伦堡很得希姆莱的宠信,第二次大战末期,他利用这一优越条件,极力加强和巩固自己的地位,转而利用希姆莱,企图同西方媾和。

本书是一本记述间谍与反间谍历史或技术的图书。伦堡在纳粹党内资历不深,但却是一个野心颇大的幕后人物,他是纳粹统治集团中特别是从事情报保安工作的重要集团中唯一著有回忆录的人,因此,这本书颇有一看的价值。

为了使读者更容易弄清楚本书所述人事关系和某些事件,除了根据手头材料将德国特工组织和作者概况综述如上之外,还选了舒伦堡的副手威廉·霍特尔所著的“秘密前线”一书中“屠哈切夫斯基案件”和利用伪币进行特务活动的“伯恩哈特计划”两节作为附录,以充实本书中有关的内容。

目录

一、一个纳粹党员的形成

二、我参加了党卫军

三、我进入情报安全局

四、可怕的海德里希

(一)海德里希与希姆莱

(二)弗烈特事件

(三)小猫沙龙

(四)又一次诡计

五、德国陆军和苏俄红军

(一)冉克的来历

(二)德俄军事合作

(三)屠哈切夫斯基事件

(四)斯大林高价收买情报

六、征服奥地利和捷克

(一)接管维也纳

(二)保卫希特勒

(三)希特勒访问墨索里尼

(四)分化捷克斯洛伐克

七、辉煌的间谍活动

(一)侦察德克尔港

(二)我的间谍活动

(九)希特勒下令结束本案

十六、李察·佐尔格案

(一)佐尔格的政治背景

(二)检查长梅辛格

(三)日本人的怀疑

(四)佐尔格的罪行

十七、搜寻奥托·史特雷塞尔

(一)我的秘密任务

(二)希特勒的命令

(三)可怕的细菌浆

(四)展开全面的搜索

(五)停止追踪工作

十八、侦破南斯拉夫间谍

(一)惊人的情报活动

(二)美丽的朱妲

(三)两个交际场上的女人

(四)我们开始破案

(五)巧妙的“社交场中的间谍”

十九、神秘的赫斯

(一)希特勒的反应

(二)我的看法

(三)逃亡的动机

(四)玄妙的通信

二十、进攻俄国

(一)情报上的歧见

(二)估计俄军的抵抗力

(三)希特勒对战局的看法

(四)加强情报与军事单位的合作

(五)美国态度的影响

(六)希特勒出兵攻俄

(七)我升任国外情报处长

(八)卡纳里斯的呼吁

(九)俄国的外交官原来是间谍

二十一、接长国外情报工作

(一)我的考虑

(二)梅尔亨的意见

(三)检查财政的措施

(四)设立特别新闻处

(五)我的备忘录

(六)海德里希的作风和态度

(七)神秘的办公室

(八)我的自杀方法

二十二、奥斯陆之行

(一)海德里希的新任务

(二)特伯文的接待会

(三)英国和挪威的反德活动

(四)美丽能干的挪威小姐

二十三、开展我们在瑞典的工作

(一)俄国的间谍活动

(二)我的反问布置

(三)惊人而可靠的情报

(四)马德里的秘密电台

(五)繁重的工作和突然的空袭

(六)卡纳里斯的态度

(七)征服俄国的政策

二十四、珍珠港事变的内幕

(一)探测日本的意向

(二)争取冉克的合作

(三)对日本策略的分析

(四)希特勒企图迫使日本参战

(五)重要的战略情报

(六)一份电报的影响

二十五、里宾特洛甫和外交部

(一)同路德打交道

(二)我和外交部的合作

(三)里宾特洛甫的情报思想

二十六、日本和中国

(一)印度包斯的活动

(二)日本企图促成德苏媾和

(三)访问戈林

(四)里宾特洛甫的反对

(五)冉克是英国间谍吗?

二十七、对俄情报战

(一)军事作战需要情报支援

(二)建立情报中心

(三)“齐柏林计划”

(四)我对俄国战术的分析

(五)空袭俄国工业区的计划

(六)乌拉索夫部队

(七)运用俄国俘虏

(八)温西研究所

(九)我的报告和建议

二十八、“红色乐队”

(一)加紧侦破红色间谍

(二)初步工作报告

(三)破获俄国情报站

(四)展开逮捕工作

(五)惊人的反问成果

(六)追踪吉尔贝特

(七)继续展开对俄情报战

二十九、海德里希被谋杀

(一)他的批评与不满

(二)嫉妒的心理在作祟

(三)海德里希被害

(四)谋杀的经过

(五)屠杀捷克反德分子

(六)海德里希死后

(七)希姆莱对我的关注

三十、和平计划

(一)和与战的抉择

(二)勃朗德的素描

(三)日杜米尔之行

(四)克斯登的魔力

(五)建立新欧洲的和平计划

三十一、我的希望破灭了

(一)何里亚·西马案

(二)路德的命运

(三)我和瑞士联络

(四)卡尔顿布伦纳

三十二、神秘的西塞罗

(一)两万英镑的情报

(二)白瑞的素描

(三)我的情报处理

(四)可疑的西塞罗

(五)钥匙和情报

(六)土耳其走上反德的道路

(七)西塞罗的活动停止了

三十三、卡纳里斯的没落

三十四、间谍战的技术

(一)协作的重要性

(二)无线电通讯的重大作用

(三)敌台的控制和运用

(四)全部机械化的无线电通报

(五)伪造证件和笔迹

(六)显微摄影

(七)密写

(八)窃听

(九)实施伪装欺骗

(十)制造假钞票

(十一)破坏罗斯福,暗杀斯大林

三十五、最后结局

(一)希特勒最后的态度

(二)和平试探

(三)和缪塞先生接触

(四)和伯拉多特伯爵商议

(五)促使希姆莱取而代之

(六)失去了和谈资本

附录一:屠哈切夫斯基案件

附录二:伯恩哈特计划

试读章节

四、可怕的海德里希

(一)海德里希与希姆莱

开始在总部工作后不久,海德里希,这位可怕的安全局局长第一次接见我。当我走向盖世太保大厦中他的办公室时,心里非常的紧张。

我走进他的办公室时,他正坐在办公桌的后面。他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有着魁伟而令人慑服的体型,超乎常人的高额,一对细小灵活目光尖锐而具有神秘力量的眼睛;一只鹰钩鼻子,一张唇皮肥厚的嘴,他的手臂长而又细,令人一看,便会联想到蜘蛛的许多长脚。他那肥大的臀部,几乎使得他那魁伟的体态黯然逊色;而一种令人感到烦恼的温柔意味,格外显出他的阴毒。就他的体型来说,他的声调是太不衬了;同时他的言词,又是过敏性的带着一种颤音。虽然,他几乎从未说过一句完整的话,但他总想将意思表达清楚些。

第一次的接见很顺利而轻松的过去了,他先问及我的家庭,随后又说音乐。他问及许多有关法律训练的问题,特别问我是否仍愿做名律师×先生的助手。海德里希认为这一点是很好而且重要的想法,他说:只要思想上不像从前那批人那么落伍,对新政府不存偏见,凡是有法律素养的人,都应该到社会里去工作。以上这些谈话,只不过是他接见部属时例行的开场白,当他一提到德国的反情报制度和国外秘密政治工作的组织与发展时,他的声音便紧张而急促起来。我觉得他这种态度,可能是鼓励我同样重视这个问题。

他并没有忘记他是在接见一个部下,于是他严格批评我在工作上的某些缺点,并警告我要纠正过于拘泥法律程序的倾向。一个半小时的谈话后,我离开他的办公室。

此后多年,到我真正了解海德里希的一切时,我对他的看法仍然未变。这个人乃是整个纳粹政权幕后的核心枢轴。他的权力,远高于所有一切政治界的同僚,并且控制他们就像控制安全局广大情报机关一样。

我是在他事业的全盘时代才和他发生接触,为了了解他,必须提一提他过去的经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加入德国海军,做一个后备军官。后来在“柏林”号巡洋舰上跟前海军司令卡纳里斯当见习官,那时他已升为中尉军官。但是因为他私生活不检点,特别是在女色方面,被控于军官荣誉法庭而遭开革。

虽然他失业,一文不名。但在一九三一年,党卫军的友人将他介绍给希姆莱,从此他就步人成功之路。

德国的党卫军(SS),是希姆莱根据罗马天主教的制度建立起来的。希姆莱对于西班牙天主教会创始人伊格纳第斯·罗友拉所设计的服务规则和精神控制的形式,深为欣赏而急欲仿效,这个组织形式的最高规则就是绝对服从,任何命令必须无疑问的接受与履行。

这位德国党卫军的首脑,极欲将天主教的命令规则应用于特务机关,而整个组织的领导建制关系,也完全采用天主教的“教阶制度”的规定。

希姆莱将西斐利省勃德堡附近一个中世纪的堡楼加以重建与修饰,作为党卫军人员的修炼场所;一般称之为韦培尔斯堡。每年在此举行一次法纪集会,每一个人员都有一张手摇椅,椅子上面嵌着一块刻有自己姓名的银牌,各人必须按照仪式,潜心尽意的从事心灵的修炼,其主要目的,是在求心力的集中。

希姆莱诞生于一九○○年,是一个曾任法庭监督,卖鲜果商人女儿的儿子。他从小就受家庭中严格的天主教信条监护而成长,也许是不满他父亲的专横,所以不待父亲逝世,便断然离开天主教堂。他的父亲原想将他培养成为一个正式的天主教徒,但是没有如愿。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时是一个海军少尉。德国战败后,他便参加希特勒的革命运动。到一九二六年,他已是德国党卫军的首脑,而且担任希特勒私人警卫队的部队长。

希姆莱为了考验海德里希的才干,要他设计“建立一个组织”的计划,这个计划在希姆莱的心目中,就是建立党的安全机构的蓝图,也就是后来的情报安全局。

海德里希具有一种观察他人的品德、性格,以及政治上职业上弱点的超人而锐敏之能力;并有在整个形势中控制政治发展的才能。他那非凡的智力,只有猛兽机警的天性才可比拟;他经常警觉危机的到来,并予以迅速而果决的反击;不论怎样,凡是他天赋本能所感到有用的东西,他都善于采取运用;假若必要的话,他也能用同样的手法消灭他们。对于任何大小威胁或不便利,都能迅速予以扫除。

他好像是在一群狞恶的狐狸当中,野心勃勃。他必须经常以事实来证明他是最强大的一个,并保持他的领导权。在任何场合中,他不择一切手段,运用欺骗、收买、暴力等方法,以求达到占尽上风的目的。他毫不受良心呵责的感动,而全凭着冷酷的智与力;他可能做不义不公的事情,以及极度残忍的举动。对于他的部属同僚,甚至党的领袖们,例如希特勒的助理赫斯,马丁·波尔曼等之间的相处,都是本着所谓“分化与控制”的原则。这种做法,甚至运用在他和希特勒以及希姆莱的关系上。凡与他本身有关的重大事件,他总是比旁人知道得多。他而且了解其他所有人员的一切活动;譬如,不论是政治的职业的,或者私生活方面的秘密资料,他都能洞悉无遗,于是他便利用这些情报与他人的弱点,从最高级到最低层,彻底的控制这些人,使之依附于他的权力之下;从而他便能隐身幕后,对这个充满私人利害冲突与仇恨阴谋错综复杂的环境,有效的掌握与操纵着势力的均衡。他是利用甲方打击乙方的幕后策动者。在极端秘密而严格的誓言下,他供给敌对的一方打击对方所必需的资料;相对的,他又获得更多足以打击另一方的情报。虽然他的手段高强,但事实上,海德里希不过是第三帝国的一个傀儡而已。

他一方面使得希特勒必须依赖他去执行所有疯狂的计划,以构成他不可动摇的地位;一方面他向希姆莱提供若干独具卓见的建议。所以他能参与希特勒、赫斯、波尔曼以及参谋首长等出席的会议。他小心翼翼而巧妙地周旋于高级领袖之间;因此希特勒从未怀疑到他的建议并非出自他自己的设计。

海德里希唯一的缺点,就是他那种不能自制的性欲要求。在这方面,他几乎毫无抑制与警觉的沉溺于女色之中,那些在处理其他事务时所具有的适度自制力,一到这种场合,就完全消失无存。

P12-15

序言

希特勒德国的特工机构和本书作者舒伦堡简介

本书作者华特·舒伦堡1910年生于萨尔的一个商人家庭。1929年舒伦堡进入波恩大学,1933年毕业,恰好是希特勒上台的那一年。舒伦堡为了谋取进身之阶,参加了纳粹党,加入了党卫军,不久就被吸收到党卫军的特工机构——情报安全局工作。他从事特工历12年之久,在纳粹的特工系统中是最年轻而又提拔最快的一个,1944年时已是希姆莱手下实际统揽特工大权的入。舒伦堡很得希姆莱的宠信,第二次大战末期,他利用这一优越条件,极力加强和巩固自己的地位,转而利用希姆莱,企图同西方媾和。

德国战败以后,舒伦堡随伯拉多特伯爵避居瑞典。1945年6月,他被带回德国出席纽伦堡法庭,但他是作为戈林、里宾特洛甫及其他纳粹首脑受审时的证人,直到1948年1月,他本人才开始受审,审问继续了十五个月,美国军事法庭宣判他只犯有两项罪名,而且考虑到他在战争后期曾帮助集中营的盟国囚犯脱逃,又减轻了判刑,所以他只被判处六年徒刑,刑期自1945年7月算起,但1951年舒伦堡刑期未满即因病获释,他避居瑞士,开始撰写回忆录,不久瑞士当局要求他出境,他又迁居意大利,1952年3月病死在都灵。

舒伦堡所在的特工机构,属于纳粹党卫军,后来成为希特勒德国最有权势的特工机构。这里,简单叙述一下德国特工机构的状况:

1929年1月希姆莱被任命为党卫军最高长官时,党卫军还不过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总数还不到300人,到1933年1月,党卫军就已经扩大到5万2千人,在褐衫冲锋队内部形成一支精锐卫队。在1934年6月30日的大清洗中,冲锋队领导人罗姆被杀,当时,希特勒的党卫军承担了执行逮捕和处决的任务,由于这个“功劳”,党卫军获得了独立组织的地位。在党卫军内部,早在1931年就建立了一个特工机构,叫情报安全局(SD)。1934年夏季,情报安全局在希姆莱的主要助手海德里希的领导下进行改组,成为纳粹党唯一的情报和反情报机构。当时属于政府系统的保安警察中,还有一部分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力量,控制在普鲁士总理戈林手中,名义上担任巴伐利亚警察总长的希姆莱,为了夺取盖世太保的控制权,同戈林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戈林终于在1934年4月把这一权力让给希姆莱,希姆莱在1936年7月成为全部德国警察的领导人。

1939年9月成立了国家保安总部,把保安警察、盖世太保和党卫军的情报安全局合并成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由海德里希一手创立和领导,把侦察与情报、审讯与逮捕、用刑与处决的一切大权都集中在极少数的几个人手中。保安总部下设七个处:第一处管人事,由海德里希兼管;第二处是司法组织;第三处是原来的情报安全局,以后专搞国内或占领区内的社会情报工作,由奥伦道夫主管;第四处是盖世太保,由缪勒主管;第五处主管刑事警察工作,处长聂伯;第六处是由原来情报安全局划出的国外政治情报处,处长过去是约斯特,后来由舒伦堡接替;第七处主管思想审查工作。

德国另一个主要的特工组织是德军最高统帅部军事情报处(Abwer阿波维尔),它是德国国防军于二十年代后期建立的军事谍报组织,开始时规模很小,到第二次大战时才成为同英国谍报处,法国第二局齐名的庞大谍报机构。下辖三个部门,第一处主管收集军事情报;第二处主管心理战、颠覆活动和破坏活动;第三处主管反问谍和保安工作。在每一个军区、军团甚至军和师中,都有类似的谍报组织,在中立和友好国家中,也建立了组织,主要任务是利用那些地区作为基地,对第三国(所在国的邻国或敌国)进行工作。希姆莱、海德里希和后来的舒伦堡都蓄意吞并这个机构,但直到1944年,他们才找到军事情报处首脑卡纳里斯进行反希特勒的秘密活动的机会,逮捕了卡纳里斯,解散了这个组织,吞并了其中的部分机构和人员。

德军派驻国外的武官也是收集军事情报的一支力量,但组织上不属于上述的军事情报处。

德国外交部有它自己的谍报机构,有权使用德国一切驻外代表人员。

德国还有许多“协会”、“研究机关”之类的组织,实际上担负着情报任务。例如所谓“空军研究处”,除了公开业务之外,还负责秘密电话和无线电的监听。

舒伦堡进入情报安全局以后,曾长期负责配合盖世太保在德国和德占区进行反间谍工作。1941年6月德国发动侵苏战争时,为了加强对苏情报工作,舒伦堡被调充国外政治情报处处长,1944年夏天,舒伦堡又从被解散了的德军最高统帅部军事情报处接收了国外情报机构和人员,实现了他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外情报机构的野心。

舒伦堡在纳粹党内资历不深,但却是一个野心颇大的幕后人物,他是纳粹统治集团中特别是从事情报保安工作的重要集团中唯一著有回忆录的人,因此,这本书颇有一看的价值。

为了使读者更容易弄清楚本书所述人事关系和某些事件,我们除了根据手头材料将德国特工组织和作者概况综述如上之外,还选了舒伦堡的副手威廉·霍特尔所著的“秘密前线”一书中“屠哈切夫斯基案件”和利用伪币进行特务活动的“伯恩哈特计划”两节作为附录,以充实本书中有关的内容。

群众出版社编辑部

1961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18: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