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善行天下--富豪爱心纪实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潘真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们的善举,体现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企业家清醒的社会责任感、宽广的仁爱胸怀、深远的政治眼光;他们在发展生产、繁荣市场,事业发达的同时,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怀着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以实际行动铺设共同致富的平坦大道,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19位民营企业家(多数为政协委员)热心行善、捐助社会公益事业的感人事迹。这些慈善家,既有上海本地的民营企业家,也有外地来沪发展的民营企业家,还有几位香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如霍英东、唐翔千等);既有从事房地产投资开发、汽车制造与销售的,也有从事服装出口、木材进口贸易的,还有从事高科技(保健营养)生物制品生产的,等等。

目录

见证慈善

绿叶对根的情意——访周氏集团董事长周小弟

“爱心大使”心中之“最”——访上海豪都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屠海鸣

“阳光老总”理念录——访富大集团董事长、总裁袁立

慷慨与朴素——访香港合孚行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詠曼

舍得与得舍——访上海和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和平

为善小而不俗人见——访上海高博特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刚

一生何求——访香港爱国实业家唐翔千

“我追求精神的回报”——访安信伟光(上海)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卢伟光

责任之泉——访上海凯泉泵业集团董事长、总裁林凯文

行善,以别样的方式——访上海金田企业集团总公司董事局主席陈田忠

二十年,两个梦——访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

理性的回归——访上海盛顺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政平

梦想成就一桩大善事——访上海展望集团董事长罗正年

“红色资本家”的“一滴水”——记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爱国实业家霍英东

渴望事业永恒,如月如星——访月星集团董事长丁佐宏

一个教师的“教育报国”梦——记邦德集团董事长朱德炎

他捐了100所希望小学——访圣雄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圣雄

“任何事,我都喜欢做实”——访上海人民企业集团董事长金福音

“均瑶”六月天——访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

2006年,采访富豪

试读章节

浦东开发之初,由于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统一规划,邀请了世界一流的设计师,费用相当可观。而浦东新区规划委员会得到的财政拨款非常有限。周小弟知情后,主动对规划部门表示:“浦东这张美好的蓝图一定要画好,规划的钱省不得。”他为此捐出了100万元。当时的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周禹鹏高度赞扬了周小弟的慷慨之举。因为浦东开发至今,从未有过类似对规划工作的专项捐助。惟其如此,若干年后,当周小弟从外滩遥望浦东小陆家嘴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大厦拔地而起,他内心升腾起的豪情是无与伦比的。

在一篇有关光彩事业的文章中,周小弟道出了一番肺腑之言:“我们今天能先富起来,主要不是我们自己有多么高明、有多大本事……这是党和政府改革开放的路线正确,是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好。我从1991年开始创业,我的企业是与上海浦东的开放一起发展的。因此,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贫帮困、回报社会,是我们非公经济人士和民营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周小弟捐款,要追溯的话,可以早到养猪时代。“每年摸出点小钞票,给镇上的孤老院买东西、送红包、请吃饭。不是政府号召的,是我自己想做的。”其后,他和他的新世纪创业集团向社会送出一笔又一笔捐款,用于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申博、慈善帮困等等,总数超过了3 000多万元。他还在重庆万州捐办了一所希望小学,助养了100名贫困儿童,资助了2名贫困大学生。跟他提起这些旧事,他总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我少抽几包烟、少买一件衣服就是了。”

尽管周小弟对胡润榜不以为然,但本文不能不提一提这个榜:“2005年胡润百富榜”上的中国富豪,出现在“9,005年中国慈善家排行榜”上的寥寥无几,而“百富榜”上第231名的周小弟,却赫然名列“慈善家榜”第18名。

周小弟是明旸大和尚的皈依弟子。他牢记圆寂多年的师父的教诲,多做善事,看淡钱财。但对于佛,他也自有心得:“只要心中有佛,做事符合佛法,不烧香也行。”

为人生理想而解囊

在国际和平基金会召集的某次会议上,与一些比自己财富多、名气响的中国企业家在一起,周小弟不卑不亢地说:“我的名字叫小弟,在座的都是我的榜样。我的事业不如各位做得大,但我办了两所医院、一所大学……”基金会的官员听着听着,眼睛亮了,冲着这位“小弟”竖起大拇指:“OK!Very good!”

两所医院,一所是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浦东分院,一所是复旦大学附属五官科医院浦东分院。一所大学,是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2001年初开始对外服务的“一妇婴”分院,结束了浦东地区缺少市级妇婴保健医院的历史。为此,周小弟将一幢5 000平方米的楼房改建成了高标准装潢的医院。而工商外语学院,本市第一家由上海民营企业投资建立的民办高等学府,更是周小弟耗费巨资建设的一个大项目,已经投了4.8亿元,目标是国内一流的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民办大学。

新办一所医院,正常运转的话,需要15年才能收回成本;大学则更长,得25年。所以,一心想赚钱的人,大概不会傻到去办学吧。当初,周小弟动了办学的念头,全家人都反对。25年,四分之一个世纪,漫长到足以使一个黑发的青壮年生出满头华发;而且学校不像企业,办不好顶多关门大吉,学校一旦办了就必须像像样样地办下去,劳心劳力还赔钱。然而,办学是周小弟从小到大一直不曾改变的理想啊!为了实现理想,他为什么不可以不计成本、不求回报呢?他心态很好,“比银行利息还稍微高一点睐!”总算,上海有了上海民营企业家办的民办大学,他要为上海人争这口气啊,“我是上海企业家,不想再让温州人说,上海人门槛精,不肯办社会公益事业。”

有一次捐款,只因与理想有关,周小弟难以忘怀: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晚年想以自己的名义设立一个奖学金,200万元的基金款眼看就要到位了,孰料就在奖学金成立的前三天,原先说好出资的某企业家忽然“蒸发”了。现任校长深夜里打电话寻到他,他连需要多少资金都没问,就一口应承“我来吧”。三天后,奖学金成立仪式如期举行。中外来宾谁也不知道,“差点儿要开国际玩笑”;弥留中的谢校长也不会知道吧,有这样一位民营企业家,为了平生崇尚的教育事业,如此慷慨解囊。

最近的一次捐款,在2006年秋天。由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中华慈善总会合办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社会公益论坛,,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正是周小弟捐出的1 000万元。那天,接受捐款的领导很动情,“周小弟是从上海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是大上海数以万计富豪中的‘平凡,一员。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发展自身和服务社会结合起来,十几年如一日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而捐款人道出的心声却更朴实:“我满足了呀!拿点钱出来让穷人家的孩子读书,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出点力。”

P6-9

序言

           见证慈善

经济学界有一种“三次分配”理论:第一次分配,是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第二次分配,是通过政府调节的收入分配;而第三次分配,则是出于社会法人或自然人的慈善救助。这第三种分配或多或少缩小了贫富差距,犹如润滑剂,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近年来,中央和上海市领导特别关注民生。在市政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方面,我们也多次强调要重视成功企业家对社会反哺的“第三次分配”。事实上,政协委员中已有不少择善而行者。

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联合时报社的同志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的新闻性,决定合作见证善行,为大力举善的企业家立传留名。

从2006年元月起,《联合时报》开设“善行天下”专栏,不定期地推出企业家的慈善故事。这些企业家,包括沪商、新沪商、浙商、闽商、川商乃至港商,从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到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委员,身份无论高低,企业无论大小,有一个特点是共同的:充满爱心。他们倡导“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企业公民价值观,通过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并因此不断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时近岁末,“善行天下”也该按原计划结集出版了。见证善行,不仅仅是为了表彰这些企业家,更重要的是要唤起社会各界对中国公益事业的关注,激发出一种伟大的城市精神和公民意识,带动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奉献的行列。我想,这就是“善行天下”专栏和《善行天下》一书的意义吧。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