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消逝中的风情(恋恋摩梭)/行走中国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拉木·嘎吐萨
出版社 上海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想了解神秘的摩梭文明吗?本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客观地描述了泸沽湖的民俗和风情;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对其影响,从而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解读和思考。全书大体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灵秀神奇的自然美景、虔诚神秘的文化信仰、温馨和睦的母系家庭、独特浪漫的走婚习俗、神圣隆重的摩梭葬礼,内容真实客观,图片丰富优美,使读者心驰神往,如临其境。

内容推荐

秀美而缥缈的泸沽湖,独特而神秘的摩梭人,令无数人心醉神迷。本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客观地描述了泸沽湖的民俗和风情;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对其影响,从而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解读和思考。全书大体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灵秀神奇的自然美景、虔诚神秘的文化信仰、温馨和睦的母系家庭、独特浪漫的走婚习俗、神圣隆重的摩梭葬礼,内容真实客观,图片丰富优美,使读者心驰神往,如临其境。

目录

总 序 江山多娇魂脉永系

第一章 摩梭人的家园

第二章 上帝创造的最后一个地方

 [专栏]洛克在中国

第三章 泸沽湖的通灵者

 文化之鳞

 文化之谜

 文化之脉

 告别

 塔洛的喇嘛

第四章 解读母屋

 火塘与母亲

 走进母系大家庭

 母系家庭中的男人

 [专栏]母亲湖的传说

 [图表]典型摩梭人家世系图

第五章 走婚故事

 朝山节——情人节

 女神之恋

 月光下的野浴

 走婚的情人

 [专栏]悠悠情歌,飘飘仙乐

第六章 太阳落了

 母亲家族的太阳落了

 重归宁静

 对灵魂的祈祷

 寄存亡灵的地方

 寄一杯美酒给远方的亲人

 披毛毯的舅父

 跳起粗犷的祭祀舞

 骏马驮着亡灵归去

 在没有墓群的土地上

 氏族的道别

 黎明的大地上,一支送葬的队伍远去

 亡灵盘桓在故土上

 [专栏]摩梭人的灵魂观

附录:

 洞悉泸沽习俗二十问

 熟悉摩梭禁忌二十种

 旅游泸沽湖

后记

试读章节

转过那个马鞍型的狗钻洞垭口,不经意问泸沽湖就若隐若现在那层层山峦的尽头,云雾缥缈的深处,给人一丝悠远而神秘的感觉,像许多遗世独立的风景一样,有点孤傲,有点寂寞。在近旁的山路边,冷杉像诗人一样朝远方凝望着,有点清高;而云南松则像山民,多一分朴实和热情;只有杜鹃,有点贵族气,花开不多,却显得高贵。没有鸟声,没有人语,只有草问的几只虫轻吟,使这里更显宁静。这是8月的泸沽湖,是一阵阵过山雨润绿山野的季节。

在观景台眺望泸沽湖,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苍翠的天空下,湖水是那么寂静、湛蓝。有人说,泸沽湖的水可以吸进笔管里写诗,可以想象那份蓝的透澈,而我却认为,泸沽湖的水好像是从唐朝诗人的笔管里流出来的,因为那水的清亮透出一种独特的古典诗意。泸沽湖的美,美在结构:在大山的簇拥中,玉盘似的湖面上,有7个晶莹剔透的小岛,好似珍珠落在玉盘中,是一种巧夺天工的美。面对此景,又有诗人说了,泸沽湖的美很难用语言说清,面对泸沽湖,任何人用任何一种相机(但需彩色胶卷)顺手这么一按——行了,这张照片准能参加全国摄影展,说不定还能得奖呢!大自然的奇迹总在人的想象力之外,所以,才有“神姿仙态”、“天上人间”、“鬼斧神工”之类的词汇。

泸沽湖,是摩梭人的伊甸园!

泸沽湖是适合凝视的,无论是那里的一座山,还是一湾水;无论是悠然飘过的一朵云,还是一只滑翔的鸟;无论是一个岛的轮廓,还是一座寺庙的尖顶,她总把你的思绪拉回到遥远的地方,让你的想象驰骋在岁月的另一边,让你的沉思多一分深邃。因为,那里被称为“母系王国”,好像是一个世界妇女都要朝拜的“圣地”,又好像是在某一段岁月中凝结并被遗忘在那里的一块远古的琥珀,因为摩梭人没有遗弃它,所以迄今活着,闪着一丝让外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光芒。于是,试图破解的人来了,试图返古的人来了,当然,更多的是迷惑的旅客。

当你进入了那个被当地人称为“特区”的落水,你就会发现一些什么,又疑问一些什么。伴随摩梭姑娘清丽的歌声,坐上猪槽船,先去那两个著名的岛,一个叫里务比岛,那是一个朝拜烧香的好地方,有一个喇嘛庙,你可以点灯、燃香,为自己也可以为那里的一切。然后,载一叶扁舟,浮在那块玉石上,朝谢瓦俄岛划去,那里就是当年阿云山总管接待过洛克、李霖灿等名流的地方,但是,当年的一切都已经毁于“文革”,如今,有些夸张的金碧辉煌的建筑是在2001年才建起来的,目的据说也是为了游客的参观。文化变味之后,难免有点像一个土财主穿起贵族的服装来,总觉得不是那个味。

湖水依然轻轻地舔着湖岸,猪槽船依然拴在岸边,在风中轻轻摆动,青山碧水依然顽强地表明着自己是泸沽湖。可是,湖边那个村子里发生着许多变化。木楞房越盖越高了,越来越豪华了,为了吸引游客,家名改成“女儿国之家”、“母系王国家”、“摩梭人家”、“女儿国客栈”之类极具诱惑的字眼,可为难了村中老人们,他们过去习惯了的家名,现在不用了,突然改成一些莫名其妙的词汇之后,他们找不到家了。

旅游来了,豪华大巴来了,花花绿绿的人群来了,各种文化来了,这个小小的村落有点猝不及防,稍稍犹豫一下之后,他们行动起来了,只能去迎合,无法去对抗,他们顺应了这种潮流。

夜晚,客人们会寂寞,就用摩梭的歌舞,让旅途劳顿的心停泊一会儿吧。于是篝火、毡帽、百褶裙、竹笛,让一个个夜晚在摩梭式的旋律中沸腾一会儿。

可是,渐渐地变了,过去是摩梭人自娱自乐,是欢庆节日和满足自己心灵的需要。现在是付费演出,所以,商业化、过场化,有些游客在导游的渲染下,可能还别有用心,他若看看正在跳舞的摩梭姑娘们火光映照下的职业性的微笑,像专业演员一样,就应该知道没门了。

然后,村里的网吧、咖啡馆、茶楼,个个都市模样。只有从湖面上升起的那个月亮是古老的、真实的,多么寂寞啊,摩梭的伊甸园。

逃离“特区”,往里走吧。有一个地方叫里格,那是一个连堤半岛,过去,岛上只有四五家人,特别是在清晨和黄昏的时候,那个岛像绿色的葫芦伸进水中,岛上人家的屋顶飘着淡淡炊烟,猪槽船就拴在门口的柳树上,背着孩子的祖母哼着摇篮曲,一只公鸡在屋顶上引吭高歌一曲,那份田园感,那种异域性,只有神仙才会那么生活。特别是在湖里割海菜的姑娘们,猪槽船上唱一首摩梭民歌,那悠扬的旋律贴着水面,被风送到很远,悠悠的旋律里能闻到海菜的清香。现在,里格岛边的湖湾上,突然长出20个左右的房子来,好像是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一片蘑菇,旅游的触须已经探到这里了。里格岛热闹起来了,夜夜笙歌,点点灯火,可是,这里连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都没有。泸沽湖,要小心啊,一颗定时炸弹已经埋下了。

还是逃离吧,到摩梭的大本营——永宁去。那里依然保留着宁静和纯朴,开基河清清地流过去,滋养了整个坝子之后,悄悄地离开,格姆山静静地卧在坝子的边缘。所有的村民都靠山而居,不占用坝子内的良田,这里保留着母系的社区,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庭充满了亲情和祥和。没有碰撞,没有冲突,依然保持着那种不怕世界遗忘的神态,而决没有那种赶末班车的浮躁。

既然这里是大本营,就有必要搞清楚,摩梭人在这里居住了多长时间。我们可以从《元史·地理志》里找到一条记载:“永宁,昔名楼头赕,接吐蕃东徼,地名答蓝,摩些蛮主泥月乌逐出吐蕃,遂居此赕,世居大理。宪宗三年,其三十一世孙和字内附。”忽必烈南征大理国是公元1253年,那么,这以前,还有31代摩梭人,按历史学惯例,以每代25年计,已经有775年历史,那么,从公元1253年再往前推775年,大约就是西晋时代,所以,摩梭人已经在永宁生存了1600多年。

P9-11

序言

           江山多娇 魂脉永系

历史文化图书《话说中国》的工作暂告一段落后,我随即开始了它的延伸产品——中国地理文化系列的图书出版工程《行走中国》的策划和编辑。与《话说中国》的策划思路一脉相承,《行走中国》系列丛书是要秉持“普及人文地理知识,弘扬祖国民族文化”的编辑方针,结合更多的文化资源,向广大读者倾力推出又一批大众文化精品力作。

《行走中国》,顾名思义,显然要讲祖国的地理知识,讲我们脚下的这块大地的故事。但如果光讲自然地理,不讲生活在这块美丽的大地上的人,不讲我们民族的先人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绚丽的文明,也许难以激发我们对中华民族生存的这块大地的激情,更难以激发对曾经为她付出辛勤劳动乃至献出自己生命的先驱们的崇敬,我们面对的这块大地会因此失去光彩,这套丛书也会因此失去灵魂。

显然,《行走中国》要做到人与大地的结合,也就是地理与文化的结合。这就是编辑出版这套地理文化系列丛书的宗旨。

面对祖国神秘的高原、险峻的峡谷、辽阔的草原、巍峨的群山、万年的冰川、奔腾的大河、澄净的湖泊、浩瀚的森林以及这自然界的万物,我们可以无比自豪地说,在中华民族生存的这块大地上,我们拥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质地貌和自然风光。

《行走中国》将带你走进被喻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探寻世界上最幽深、最奇险、最壮阔的地质地貌:峻美的雪山、圣洁的湖泊,就像高原神灵的化身,神秘而美丽。而每逢盛夏,广袤的草原之上,杜鹃花盛开、点地梅争妍、黄羊奔突、野驴悠闲、云雀恬唱、雪鸡盘旋,又完全是一派动植物天堂的景象。

《行走中国》将带你走进中国乃至世界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地区。发源于青藏高原冰山雪峰中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这三条大江并肩南行,飞流直下、一泻千里。 “三江并流”的名字由此而来。在这里,山河险阻,雪峰林立,高大的雪山和滚滚长河构成了滇西北地区大山大水大气派的地形地貌,也成就了一块神奇雄壮的土地。身临其境,人们的精神就会飞越万水干山,眼前展现的是一个圣洁的世界,那样洁净、明亮,没有一丝杂质。

《行走中国》的力量,不仅使我们为祖国的壮丽河山所惊叹、所感动,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造化所折服,更使我们的灵魂为一种人类文明的力量所震撼.那就是中华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生生不息,在历史长河里所创造的灿烂文明。

今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民族世代相承的文明遗迹。这些文明遗迹,有的是无形的、有的是具实的;有的深处崎岖险地、有的遗落于风景绝胜,它们长存于天地之间、和谐于自然之中,依附于大地也照亮了大地。而如果要说最具代表性、最密切地关联着中国自然地理的古代文明遗迹,则无疑要数绵延万里连接中西商贸及文化交往的古代“丝绸之路”、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万里长城,以及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旷世奇观——古代建筑地标。

这些也正是《行走中国》要带你穿过的必经之路。

在这几条路上,我们将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前如何打通连接欧亚大陆之路,为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我们将充分认知,中国古代建筑,如伺独树一帜,并影响了许多亚洲国家,成为和伊斯兰建筑、欧洲建筑并列的世界三大主要建筑体系之一;我们会更加坚信:长城,不仅是为了抵御外来入侵而建造的,她绵延万里的雄伟身姿,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形象符号,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每个中华儿女,都为祖国拥有万里长城而感到骄傲。  《行走中国》,让我们循着大自然的瑰丽,沿着古文明的踪迹,期待着一次次震撼和感动。与此同时,一路走去,我们将接触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不同习俗、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不同民族,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华夏大地异彩纷呈、魅力无限。正是这些绽放在中国大地上绚烂的民族之花,给沉寂的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和魅力。一路走去,我们还将沿着历代英雄的足迹,遥想他们为民族的生存发展所创建的丰功伟绩,以激励自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壮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中华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国的瑰宝。在大地之上建设着家园、创造着文化、守护着文明、延续着民族精神的华夏儿女,更是这片神奇土地永恒的灵魂。《行走中国》,固然是对中国自然地理、历史文明的一次深刻的记录,更是一场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激情呈现。

我深深地相信,读完《行走中国》,你会更加热爱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这块大地和生活在这块美丽大地上的人民。

后记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摩梭人,我一直在关注那片土地,阅读那里的历史,体悟那里的生活,感受那里的变化。那里是我生命的故乡,也是精神的故乡和灵魂的故乡,所以,一直怀着一种激情,抒写我眼中的泸沽湖,记录我所理解的摩梭生活。但我始终没能读透那片土地的年轮,没能参悟那里的沧桑岁月和历史的深邃,所以,还得继续读下去。而跃波作为一个都市里的汉人,自从遭遇泸沽湖之后,痴迷地爱上了那方山水和那里的人,一直用镜头在记录着他们“发现”的摩梭,大概已有10余年了吧。他试图记录平凡的生活,也想捕捉闪光的亮点,特别是那些将消失的和还在发生的,这些是极为珍贵的,这是正在发生着的历史。昕以,他每年都要到泸沽湖去,他不是去旅游,他是去生活、去工作、去发现。

我和跃波在多年前有过一次合作,出过一本图文并茂的书,许多朋友看后,觉得不过瘾,希望能够有更深一点的东西,于是,又有了这次合作。在这里,要特别感谢罗小韵女士和吕先生,为这本书的面世,他们辛苦了一年多的时间,从策划、编辑到印刷,他们付出了许多心血。也要感谢泸沽湖畔的乡亲,每一次采访和拍摄,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祝愿大家吉祥如意!

                    拉木·嘎吐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