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浪漫才子徐志摩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炎生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浪漫之神的化身,他是谁?他就是中国文坛奇子徐志摩。本书从他的降生开始书写,通过对其求学、文坛活动、爱情、婚姻、逝世等的介绍,描写了他非同一般的离奇人生。

内容推荐

徐志摩,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个传奇似的的人物,以一首《再别康桥》风靡中国的文坛奇子。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给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与东方诗哲泰戈尔的神交更给这位年轻的诗人一生添上了神秘的一笔。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公开发表离婚通告的第一人,徐志摩的“石破天惊”之举曾使当时社会一片哗然。徐志摩身上具有与生俱来的浪漫气质,对爱情一往无前,不计厉害得失。他与张幼仪、林徽音、陆小曼的故事在当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娱乐界甚至将志摩的故事拍成连续剧《人间四月天》,来纪念这为杰出的诗人。

本书描写的就是这位浪漫诗人徐志摩的曲折人生。

目录

第一章 从硖石到北京/1

1硖石古镇富商家/1

2呆坐看月华/4

3杭州府中的高才生/7

4考取北大预科和初婚/10

5梁启超的入室弟子/12

第二章 赴美留学/14

1爱国情怀/14

2在克拉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6

3向往师从罗素/20

第三章 游学英伦/22

1进入伦敦大学政治学院/22

2王家学院的特别生和研究生/25

3结识林长民/27

4爱慕林徽音/29

5热心与英国文化名人交往/3l

6受西方文化和英国民主自由思想影响/38

7婚变/41

8沉醉于康桥的自然美/44

9走上诗人之路/47

10会晤曼殊斐尔/50

11离别康桥/53

第四章 返国初年的追求和摸索/55

1爱的幻灭/55

2在清华文学社演讲/58

3评价罗素的著述/60

4支持蔡元培的正义行动/61

5为曼殊斐尔早逝哀伤/63

6与创造社作家交往和分道扬镳/65

7北戴河避暑和南下奔丧/68

8与胡适等人结伴畅游/72

9同情穷人/74

10向往英国式的民主自由社会/78

11翻译西方名著和宣扬雪莱、哈代的诗/79

第五章 活跃于文坛/81

1组织新月社/81

2欢迎泰戈尔访华/84

3庐山小憩/92 

4批评英国政府/96

5移情于陆小曼/98

6满城风雨中离京/104

第六章 欧游/107

1途经西伯利亚/107

2与张幼仪重逢/109

3在佛罗伦萨/112

4两地相思/115

5拜会哈代/12l

6匆匆归返/125

第七章 执编《晨报副刊》和再婚/127

1力促陆小曼与王赓离异/127

2执编《晨报副刊》/132

3“苏俄友仇赤白”讨论/135

4袒护陈西滢和贬损鲁迅及其他/138

5扶持沈从文/142

6新格律诗运动与国剧运动/144

7《志摩的诗》与《落叶》/147

8与陆小曼结婚并受梁启超教训/152

第八章 新希望与渐人颓唐

1创力《新月》/158

2出版《翡冷翠的一夜》及其他/162

3继续评介西方著名作家作品/167

4陷入痛苦之中/169

5环球漫游/174

6纪念梁启超/184

7再晤泰戈尔/189

8“专做教书匠”/191

9出版《轮盘小说集》和筹办《诗刊》/193

10参与营救胡也频/194

11重返北大任教/197

第九章 亟想振作和飞离人间/199

1探望林徽音/199

2《诗刊》问世/202

3父子反目/204

4精神濒临崩溃/206

5《猛虎集》/211

6空难/212

7悲痛的悼念/214

试读章节

5 移情于陆小曼

徐志摩还在庐山小憩时,就已立下决心重新“寻求幸福”。因而,他返回北京后便有意在茫茫人海中寻求一位意中人。 开初,徐志摩也许爱慕过凌叔华。因为凌叔华也是一位才貌双全又热情大方的新女性。泰戈尔访华时就曾对徐志摩说过,凌叔华比林徽音“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上,徐志摩对凌叔华也是颇有好感的。在一段时间里,徐志摩写过不少信给凌叔华,还寄了《问谁》、《为要寻求一颗明星》等诗给她。后来,凌叔华将一些信和诗发表在1935年的《武汉日报》副刊《现代文艺》上。从现在查看到的五封信来看,徐志摩向凌叔华说了不少带有感情色彩的话。如:“我这常在黑地里构造意境,其实是太晦色了,X你有的是阳光似的笑容与思想,你来救度救度满脸涂着黑炭的顽皮××吧!”‘假如我们能到那边去(指庐山——著者按)过几时生活——只要我多带诗笺画纸清茶香烟(对不住,这是一样的必需品),丢开整个的红尘不管不问,岂不是神仙都不免要妒羡!”“说也怪,我的话匣子,对你是开定的了,管你有兴致听没有,我从没有说话像对你这样流利,我不信口才会长进这么快,这准是×教给我的,多谢你。……你懂得因为你目力能穿过字面,这一来我的舌头就享受了真的解放,我有着那一点点小机灵就从心坎里一直灌进血脉,从肺管输到指尖,从指尖笔尖,滴在白纸上就是黑字,顶自然,也顶自由,真是幸福。”“我大声的念了两遍雪莱的西风歌,正合时,那歌真是太好了,我几时有机会伴着你念好吗?”“你肯答应常做我的‘通信员’。用你恬静的谐趣或幽默米温润我居住的枯索,我惟有泥首!……XX,你既然是这样诚恳,真挚而有侠性。我是一个闲着的人,你也许懂得我意思。我一辈子只是想找一个理想的‘通信员’,……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除是超人,那就是不近人情的,谁都不能把挣扎着的灵性闷死在硬性的躯壳里。”

可是,凌叔华对徐志摩却只是欣赏他的热情和才华而已,或许还有些同情,而她心里真正爱慕的却是陈源。因而,他们的关系只能是“通信员”和朋友。

1924年秋,徐志摩主持新月社社务,经常出入于社交场合,许多宴会和舞会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急切地盼望着在频繁的社交场合中能寻觅到一位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不久,他便认识了京师名媛陆小曼,拼命追求,演成民国以来轰动最大的情场风波。

陆小曼,原名眉,祖籍江苏武进,1903年出生于上海。父亲陆定,字建三,是清末举人,曾留学于日本帝国大学,与曹汝霖等同窗,为日本名相尹藤博文教授帝国大学时的门生。回国后,先后任参事、赋税司长等职,并加入同盟会,天天随身携带党证办公务。清朝政府有关方面已怀疑他是革命党人,准备随时加以逮捕。一天,聪明的陆小曼央求父亲把党证留在家里,以免出事。果然,当天陆定刚刚离开家门,便被警察厅传去拘留,晚上又有宪警前来搜查陆家,并盘问陆小曼,但她机警应付,没有露出一丝破绽。结果,因无证据,警察厅只好将陆定释放。

陆小曼小时学中文,到了12岁时从英籍女教师学英文,不久又兼学法文。由于她天资聪颖,接受能力强,到了十五六岁时,已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且能作文写信。她就读的学校是北平法国圣心学堂,学科成绩优良。课余,她喜欢读旧诗词,玩赏字画,学习跳舞和演戏等。她长得清秀端庄,朱唇皓齿,姿色动人,有“东方美人'’之称。外交部常常举行交际舞会,她常被邀请参加。她口齿伶俐,能用英语、法语交谈,跳起舞来,风姿绰约,仪态万千,为中外人士所倾倒。

陆小曼17岁时,在跳舞场中认识了王赓。王赓,字受庆,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精通英、法、德文,后又考入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是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同班同学,学业优异,名列前茅。回国后任职于陆军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举行巴黎和会时,被委派为武官随同中国代表团出席。后担任外交部顾问。时人视他为“文武全才”,前途不可限量。他的英俊和才能,颇获陆小曼的好感。加上陆小曼的父母也看中了王赓,因而她便同意将他作为自己的如意郎君。可以说,王陆结合是彼此都自愿的,并不是单纯由父母包办的。

陆小曼和王赓认识后不久便结婚。他们的婚礼在北京海军联谊社举行。仪式颇为隆重盛大,仅女傧相就有九位:除了曹汝霖、章宗祥、叶恭绰、赵椿年的小姐外,还有二三位英国小姐。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达3000多人。对于这样的婚礼,陆小曼自然是心满意足的。

他们婚后,过着颇为美满的日子。尤其在半年内,两人互相尊重,感情融洽,经常双双出入于社交场合,颇为令人羡慕。可是,他们从议婚到结合,历时不到一个月,未有相恋和相知的过程,缺乏充分的思想感情基础。而且,两人的性格和爱好也有不同。王赓事业心强,常常手不释卷,埋头工作,既不热衷于玩乐,也不善于在感情上满足陆小曼的需要。陆小曼则自小就是心高气傲,想享受别的女人不大容易享受到的一切,婚后仍热衷于跳舞、看戏、游玩、花钱。尤其是当她未能从王赓那里得到更多的感情需求时,她更是“每天只是强自欢笑在人群里混”。因而,两人的感情上的距离愈来愈大。陆小曼曾在《爱眉小札·序》中说:“婚后一年多才稍懂人事,明白两性的结合不是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的,在性情与思想上不能相谋而勉强结合是人世间最痛苦的一件事。当时因为家庭间不能得着安慰,我就改变了常态,埋没了自己的意思,葬身在热闹生活中去忘记我内心的痛苦。又因为我娇慢的天性不允许我吐露真情,于是直着脖子在人面前唱戏似的唱着,绝对不肯让人知道我是个失意者,是一个不快乐的人。”正因为这样,当徐志摩插足于他们之中后,便发生问题了。

陆小曼和王赓都是新月社的成员,跟徐志摩经常有接触的机会,相处不错。徐志摩还常去他们家里,邀他们外出游玩。要是碰到假日,王赓便欣然应邀,或去跳舞,或去看戏,或游西山。如果是假日以外的时间,王赓则从不玩乐,但也不阻拦陆小曼出圭,甚至说:“志摩,我太忙,还是你陪小曼去玩吧。”这表明他毕竟是受过西方教育的,对男女社交毫不忌讳,而且很信赖徐志摩。

徐志摩跟陆小曼在一起游玩的机会多了之后,他渐渐看出了陆小曼心灵深处的苦闷。因而,他便热心地给予同情和安慰,以致彼此两颗心愈来愈亲近。

徐志摩一直在寻求的理想女性,是美丽、活泼、聪颖而多情的。而他这时发现,陆小曼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女性。谢冰莹曾描述陆小曼的容貌是:“眉清目秀,薄薄的咀唇,整齐洁白的牙齿,那一对会说话的眼睛特别美,说得过火一点,有摄人心魄的魅力。”(谢冰莹《徐志摩》)而徐志摩的感觉则是:“眉,你真玲珑,你真活泼,你真像条小龙。……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觉着不可名状的欢喜。”《致陆小曼》)此外,徐志摩也喜欢陆小曼通晓英文法文,中文根底也好,又能歌善舞,颇具才情。在他的心目中,陆小曼简直就是一个曼殊斐尔式的女性!

正因为这样,徐志摩很快便对陆小曼的一切都感到是那样美不可言,并使他兴奋不已。有一次,他和陆小曼一道在真光剧场看戏,陆小曼的发鬈无意中触着了他的脸,他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官能刺激,后来竞写了一首诗来纪念,并久久未能忘怀。对于陆小曼来说,徐志摩的翩翩风度,热烈情怀和一片痴情,也颇为使她动心,动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志摩便毫不顾忌地追求陆小曼,而陆小曼也对他产生了爱心。陆小曼曾说:“这样的生活一直到无意间认识了志摩,叫他那双放射神辉的眼睛照彻了我内心的肺腑,认明了我的隐痛,更用真挚的感情劝我不要再存骗人欺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毁灭前程,他那种倾心相爱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转换了方向,而同时也就跌人了恋爱了。”(《爱眉小札·序》)

不久,王赓被派往哈尔滨任警察厅长。他只身赴任,陆小曼仍留北京。于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接触愈来愈多。有一次义演《春香闹学》,徐志摩与陆小曼同台演出。徐志摩扮老学究,陆小曼饰春香,在舞台上眉来眼去,引起两人心中情意绵绵。当晚深夜,徐志摩雇车送陆小曼回家,两人在车上紧紧地挨着,徐志摩禁不住被陆小曼温软的身体刺激,竞情不自禁地抱住陆小曼,两人紧紧地贴在一起,尽情地热吻。徐志摩在日记中写道:“眉,我感谢上苍,因为你已经接受了我;这来我的灵性有了永久的寄托,我的生命有了最光荣的起点,我这一辈子再不能想望关于我自身更大的事发现,我一天有你的爱,我的命就有根,我就是精神上的大富翁。”

此后,徐志摩经常去陆小曼家看望她,并邀她外出同游。陆小曼也经常到徐志摩的住处(石虎胡同七号),尽情欢恋。于是,徐志摩于1924年12月30日写了著名诗篇《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飚,飞飓,飞飓,——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飓,飞飓,飞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飓,飞飓,飞飓,——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P98-10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