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的烽烟已消散殆尽,历经沧桑的丝绸之路已不再是英雄逐鹿的目标,而成为人们缅怀先贤的文化遗产。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也是新世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本书为“中国历史地理”之一,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介绍丝绸之路,以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叙述中国人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以及东西方互相探索寻求的过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烟雨丝绸之路(悠悠丝路沧桑几何)/中国历史地理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车华玲//刘统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今天,历史的烽烟已消散殆尽,历经沧桑的丝绸之路已不再是英雄逐鹿的目标,而成为人们缅怀先贤的文化遗产。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也是新世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本书为“中国历史地理”之一,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介绍丝绸之路,以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叙述中国人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以及东西方互相探索寻求的过程。 内容推荐 丝绸之路,一条古老而漫长的商路…… 从陆地到海洋,从开拓到繁荣,这中间见证了太多的变迁,发生了太多的故事,留下了太多的为什么…… 昔日的繁华都市,转眼变成废墟。有的甚至连历史都中断了,只能依靠今天的考古发掘去还原当年的景象。丝绸之路见证了太多的悲欢,限于篇幅,本书只能选择一些重要事件,概括地叙述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本书用较大篇幅记述了本世纪初西方冒险家在丝绸之路上进行的疯狂盗宝活动,希望这沉痛的历史教训能给青年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目录 引子 第1章 开拓丝绸之路 神秘的西部 张骞的伟大旅行 打通河西走廊 武皇开边意未已 西域都护府与班超 最初的繁荣 第2章 互相寻找的东西方世界 赛里斯国的传说 中国人眼中的罗马 第3章 神灵间的往来 佛教东渐入中国 法显、宋云的印度之行 唐僧取经与《大唐西域记》 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宝库 第4章 极盛时代 隋炀帝西巡 安西和北庭大都护府 通畅的坦途 唐代长安——世界之都 怛罗斯的俘虏 第5章 从陆地到海洋 海上丝路的开辟 震荡中的苏醒 马可·波罗的游历 第6章 西方觉醒,东方却沉睡了 从郑和下西洋到海禁 地理大发现——目标中国 第7章 丝绸之路上的外国冒险家 伸入西域的第一只魔爪 文物大盗斯坦因 德国人满载而归 伯希和与华尔纳:最后的疯狂 黑暗过去是黎明 第8章 今日新丝路 新疆巨变 欧亚大陆桥 新丝路之旅 试读章节 西域都护府与班超 汉武帝对大宛用兵后,西域震动,诸国纷纷遣使表示臣服于汉朝,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更加频繁。丝绸之路的南道——自鄯善向西沿塔里木河流域往帕米尔的大路上你来我往,热闹非常。汉武帝下令自敦煌以西至盐泽(罗布泊)沿路设亭。既是哨所又是接待站。在轮台(今新疆轮台)、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市东南)置军屯田,每处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都尉统领,任务是接待过往的中外使者,供应粮食。丝绸之路由此更加畅通了。 天山南北当时还在匈奴控制下。汉宣帝时以郑吉为司马使,驻鄯善,负责保卫鄯善以西诸国。公元前60年,匈奴内部分裂,驻车师(今新疆吐鲁番)的匈奴日逐王脱离单于,归降汉朝。郑吉率领渠犁、龟兹等国5万人马迎接日逐王部落1万余人进入河西走廊安置,西域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汉朝军队占领了车师故地,设高昌壁(今吐鲁番哈喇和卓),置戊己校尉驻守,尔后又在附近几城置军屯田,天山北路也归于汉朝控制之下。宣帝命令郑吉兼护天山南北路,官名称作“都护”。郑吉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北)设立官府,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西域地方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的行政职能不同于内地郡县,它对西域实行一种“羁縻”统治。所谓“羁縻”,就是一方面加以“羁”,即用军事手段实行控制;另一方面加以“縻”,即给予经济上的好处。所以诸国都要服从都护府管辖,国中发生了大事要上报,如果爆发内乱,由都护府负责安缉,其安全受到汉朝的保护。如果某国企图脱离汉朝投靠匈奴,都护府就要发兵讨伐。与内地州郡不同的是:西域各国都有一定的自治权,各种制度均维持原状,除供应中外使节的费用,不再向汉朝交纳赋税,汉朝还会给予各种赏赐。 西域都护府的辖境,西到葱岭,天山以北管到乌孙、康居。这标志着新疆全境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全部处于汉朝控制之下。 维持在西域的统治并非易事,仅以保证驻军给养来说,就是一大困难。若从内地运输花费太大,无法持久。于是汉朝驻军在西域开始了大规模的屯田。据史书记载,当时在渠犁、轮台、车师前部交河城(今吐鲁番)、柳中城(今鄯善鲁克沁)、高昌壁、车师后部金满城(今乌鲁木齐)、伊循(今媾羌县米兰东)、伊吾卢(今哈密)、乌孙赤谷等地,都设了屯田官。 如果今天你在丝绸之路上旅行,还能看到汉代屯田遗址。轮台县东南40里的卓果特沁古城遗址,就是西汉最早的轮台屯田。轮台是设使者校尉的地方,有“校尉城”之称。该城建有周长一千多米的圆形城墙,城中央是高台和建筑物遗址,为官府所在。城东南角有一个十几米高的碉堡残址,站在上面可以嘹望四周。克孜尔河从城旁流过,水利条件较好。 城外是垦田遗迹,又长又直的田埂沟渠,分布极为规整,把土地划为大小均匀的田畦。据估计,垦田面积多达几百顷,可见当时的繁荣景象。 附近不远又有一座柯尤克沁古城。据黄文弼先生考证,可能是汉代仑头城。李广利血洗仑头国后,汉军在原地设仑头城。这是个比较典型的屯田城,城墙为圆形,中央土台相当高。一方面由于地势低洼,盐碱严重,筑高台可以盖房驻军。另一方面即使城墙被攻破,汉军仍可以占据高台,进行抵抗,这在兵力较少的条件下是比较可行的防御方式。汉代屯田城大多采取这种构筑方式。在土台边还出土过汉代粮仓,仓内的面粉和杂粮至今还保持着当年的颜色。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河流改道,土质沙化和盐碱化,这里现在已变成红柳丛生,不长庄稼的荒地。但广大的垦田遗址仍反映出汉代军民当年辛勤劳动,开发西域的壮观场面。 自张骞第一次通两域到西汉末,丝绸之路的繁荣兴旺维持了140年之久。东西方频繁往来,经济、文化的交流大大推动了社会和文明的发展。西汉末年,由于王莽之乱,北匈奴乘虚而入,经常骚扰两域各国和河西走廊,迫使丝路中断了60多年。 东汉立国后,局势逐步稳定。汉明帝派大将窦固进驻河西,打击北匈奴,重新开通西域。一批勇士踏上了重新开通丝绸之路的征途,其中最出名的一位就是班超。 班超,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亲班彪、大哥班同、妹妹班昭都是著名史学家,我同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就是出自他们的手笔。班超与众不同,少年时为官府抄书供养母亲,常抱怨无用武立功的机会,曾投笔叹息道:“大丈夫就是没有其他的志向,也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西域建功立业,怎么能一直跟笔砚打交道呢?”可见他少年志高。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到窦固军中任职,奉命出使西域。与他一起同行的还有36位骠悍的勇士。 当时西域诸小国都受北匈奴控制,仅靠外交辞令是无法使它们摆脱匈奴、重归汉朝的。班超出玉门关后的第一站是鄯善,鄯善国王开始对他们十分礼敬,后因匈奴使团的到来而渐渐疏远。班超于是决定袭击匈奴使团。乘着狂风大作的黑夜,他和36位勇士包围了匈奴使团驻地,顺风放火,前后夹击,匈奴人惊慌失措,百余人全部被歼。鄯善王对北匈奴的残暴统治早已不满,班超抓住时机,劝说他脱离了北匈奴,重归汉朝。 不久,班超又奉命出使于阗。那里有匈奴专使监控,连国王都不敢接近班超。亲匈奴的王宫巫师甚至要班超把战马交出来杀掉消灾。班超一口答应,让巫师自己来取马。巫师一进门,就被班超杀了。此举打击了匈奴人的气焰。在班超的再三鼓动和劝导下,于阗王杀了匈奴监护使,与汉朝通好。 班超沿着塔里木大沙漠边缘,先南后北,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战,先后联络了疏勒、莎车、龟兹、焉耆等国与汉朝修好。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与将军窦宪配合行动,在金微山地区大败北匈奴,俘虏单于部下五千余人,单于仓皇逃跑,不知所终。班超的名字从此威震西域。同年十二月(公元92年),在中断了七十多年以后,东汉在龟兹重置西域都护府,班超被任命为第一任都护。在他的努力下,西域五十余国都和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沿塔里木盆地南北的丝绸之路干道全线贯通,中西贸易、文化交流又恢复了西汉时期的繁荣景象。永元七年(公元95年)班超64岁时。汉和帝下诏书赞扬了班超与36勇士的功绩,封班超为定远侯。 班超在都护任上,努力发展同各族人民的友谊,维护西域的和平安定。永元二年(公元90年),大月氏贵霜王朝向东扩张。7万军队越过葱岭,入侵疏勒。疏勒国小力薄,班超手下也只有少数汉军。疏勒王认为大难临头,十分恐惧。班超认定月氏大军远程奔袭,葱岭路途艰险,后方给养必然接济不上,因而无法持久。便下令坚壁清野,固守不战。月氏军队果然断粮,遣使向龟兹王求援。班超派汉军预伏在路边,杀掉月氏使节。月氏军队无力支持,只得与班超讲和退兵。汉与月氏和平相处,西域又避免了一次大劫难。班超以他超人的军事才能和胆略赢得了西域人民的拥戴和尊重。 班超41岁出使西域,到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与西域人民患难与共已30年。从一个壮年将军变成了“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的70老翁,当年一起出征的部下也都已去世。在迟暮之年,他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上疏皇帝,请求回乡。疏文中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汉和帝为之感动,准许他还乡。第二年,他终于回到洛阳家中。多年的戎马生涯和西域艰苦的生活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归来仅一个月,便与世长辞。班超没有成为一位历史学家,他的功绩却被载入史册,与张骞一样,受到后人的传诵和敬仰。 P32-38 序言 提起丝绸之路,稍懂得一点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古老而漫长的商路,它包括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地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经陕西、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南北端和天山北麓,越过帕米尔高原,再经中亚、西亚,延伸到地中海的东岸。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3、14世纪前后,它是联接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印度、两河流域、埃及乃至古希腊、罗马的纽带和桥梁。人们通常称的丝绸之路,指的就是这条陆上丝路。海上丝绸之路则包括北线和南线。北线是中国至日本、朝鲜:南线是从中国出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到波斯湾,南下到达非洲东海岸。无论是陆地或是海上的丝绸之路,都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给丝绸之路命名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近代德国地理学家裴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是由古代丝绸贸易引起的,但这条路上进行的并不仅仅是丝绸贸易,还有政治、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交往,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绚丽的、壮烈的、悲惨的故事。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丝绸之路热”的兴起,介绍丝绸之路的沿途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书刊已经很多,这里不必再过多重复。本书则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介绍丝绸之路,以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叙述中国人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以及东西方互相探索寻求的过程。文明的传播有多种方式,有国家、民族间的交往,有宗教的传播,有商业的交流,有文化的吸引。历史的发展有必然的趋势,也有偶然的因素。越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偶然的成分就越多。就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一些民族兴盛了,一些民族衰亡了。昔日的繁华都市,转眼变成废墟。有的甚至连历史都中断了,只能依靠今天的考古发掘去还原当年的景象。丝绸之路见证了太多的悲欢,限于篇幅,本书只能选择一些重要事件,概括地叙述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 开放和交流是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丝绸之路最繁荣的时代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发达强盛的时代,在汉唐时代,中国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对外部的世界充满好奇、探索,并以博大的胸怀接受外来的文化、风俗。这种开放更力口促进了中国的强盛和发展。反之,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闭关锁国导致了国家的衰退没落,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境地。本书用较大篇幅记述了本世纪初西方冒险家在丝绸之路上进行的疯狂盗宝活动,希望这沉痛的历史教训能给青年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的时候,飞机、电视和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山川和距离都不再是隔绝人们交往的阻碍。当年的旅行者花费多年的路途,现在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不出家门,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天下大事。我们回顾丝绸之路,是寻访一种精神。如果没有前辈这种探险、交流的愿望和举动,我们可能很多年也不会知道,山那边住的是谁、、前辈的开拓迈出了第一步,走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