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华族海外移民的遭遇是一首三部混声大合唱的民族史诗的话,那么,华文教育的历史就是大合唱里一支一支充满着悲欢和激情的民歌。这些民歌,随着演唱地点的不同,而染上各种不同的地方色彩,在马来西亚,这支歌像一只冲天的大鹏一样,时而扶摇九万里,时而铩羽平阳,使歌者或悲或欢,使听者时忧时乐,迄今还激情不止。
这里,就让我们一起来吟唱马来西亚这支冲天落地的民谣,在钢琴与琵琶的协奏之下,把悲欢忧乐的调子从头唱起,一直唱到地老天荒为止。
第一章 开辟的时代
引论
第一节 华教的源头
第二节 私塾教育
第三节 新式教育的来临
第四节 办学热潮的动因、动能
第二章 巩固的时代
引论
第一节 1920年学校注册法令
第二节 调整步伐·重新出发
第三节 多元及全面的发展
第四节 日治时代的华教
第三章 攻坚的时代
引论
第一节 战后的复校
第二节 1950年学校注册法令
第三节 巴恩报告书(Barnes'Report)和教总的成立
第四节 方吴报告书及教育遴选委员会报告书
第五节 1952年教育法令的抗争
第六节 南洋大学的创办
第七节 马华公会教育中央委员会的成立
第八节 拉萨报告书及其教育法令
第九节 华文中学改制与全国总罢课
第四章 发展的时代
引论
第一节 达立报告书
第二节 1961年教育法令
第三节 华文中学加速改制
第四节 华教的低潮与独中复兴
第五节 独立大学与大专学院法令
第六节 内阁教育报告书与三M制之争
第七节 高等教育的拓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