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研究丛书》本着学术研究的精神,以多种宗教研究方法,如历史学、诠释学、现象学、社会学,乃至心理学和其他科学方法,论述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兼顾佛教的宗教性和人间关怀,做到八宗齐放、大乘和上座部佛教共融。
本丛书也将展开宗教对话,探讨宗教的社会本质和价值,研究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寻求宗教维护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和而不同”之路。
本书为丛书之一,以“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从经典、历史、实地考察等多个方面论证和分析人间佛教的理念,关注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探讨佛教的未来发展走向,较集中地反映了人间佛教研究的新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佛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智慧结晶,如何使佛教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契应当前社会人生的需要,创造人间佛教的文明历史,这是关心和热爱佛教文化者所深思的课题。本书以“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从经典、历史、实地考察等多个方面论证和分析人间佛教的理念,关注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探讨佛教的未来发展走向,较集中地反映了人间佛教研究的新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书作者系来自两岸三地著名大学的青年学者,书中展现了他们的学术成绩,亦表达了他们关心佛教、社会、人生的热情,更体现了一股锲而不合的探索精神。
序
一 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
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的实践智慧
文化佛教是弘扬人间佛教的有效途径
——佛光山教团模式研究综述
“人间佛教”思想的制度化实践
——以上海玉佛寺为个案
从佛教生活中的医学谈人间佛教之建设
宋代士大夫佛学的人间性研究
积极人世的印光法师
试论“内院佛学”对“人间佛教”的意义
——以吕潋《佛法与世间》为例
人间佛教:大乘精神的实践
——从太虚大师“真现实”思想看人间佛教
的当代价值
人间佛教的“人间化”与“化人间”
佛教大众化之影响
——以辞典编纂为例
道器思维与佛教的中国化及人间化
二 人间佛教的经典与传统
从寺院僧规及和尚家风探讨禅与茶的关系
“文字禅”非“以文字为禅”
——慧洪禅学研究相关之几点澄清
“山家”辨
天台智颉的世间法思想管窥
关于《大佛顶别行法》之异本
从“天台悬记”到《楞严百伪》
——以《楞严经》的诠释史为中心的佛教中国化问题研究
简述道安伪经判别方法及疑伪经研究的现代意义
慧光与中国佛学之发展
世出世的交融
——《维摩诘所说经》之世出世观
以《杂阿含经》为基础建置佛学主题词表
三 人间佛教的伦理与价值
魏晋南北朝大乘佛教的流行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近代人间佛教与社会性别研究
——以印光大师为中心
论禅宗道德修养理论的现代价值
——以超佛祖师禅为中心
佛教与当代高校学生
人间佛教与当代中国大陆青少年教育
原始佛教对现代I临终关怀理论与实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