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2006年6月11日“宗教与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的基础上增补删削编辑而成,全书试图对全球宗教复兴与发展趋势、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对宗教复兴的种种回应及“宗教回归”对西方和我国的影响等作一些深入的介绍和讨论。
近几十年来,尤其自冷战结束以来,宗教在世界各地均呈复兴和增长态势,并且对国际关系、国际安全和各同外交政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这在学界尤其是同际关系学界引起相当关注,出现“全球宗教复兴”、“跨国宗教与国家式微”、“新冷战”、“下一个基督教王国”,以及宗教已从“威斯特伐利亚放逐”回归“国际关系中心”等说法和讨论。《宗教与美国社会》第4辑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主要从不同侧面分析跨国宗教现象以及宗教对当前国际关系的影响;下册则主要讨论当代美国宗教以及宗教对美国政治和外交政策的影响。
(上册)
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宗教回归”(代序)
哈贝马斯和拉辛格论理性与宗教对话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全球化时代宗教的价值:探讨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共存的可能
信息社会的宗教与神学试论科索沃冲突的内外成因
巴以冲突中的三股宗教原教旨主义势力
从抵抗运动到公民社会——全球化背景下的宗教治理
国际安全分析呼唤宗教视角——宗教安全概念的引入尝试
试析当代国际法的宗教向度
现代福音派国际网络的形成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以葛培理为中心的考察
国际政治中的宗教非政府组织
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
宗教人权国际制度——一种制度的诠释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国际政治思想的历史根源及其与经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之比较
新世纪东南亚地区宗教冲突的范式解读南传佛教与东南亚国际关系
世俗化背景下的英国政教关系
法国穆斯林移民的社会整合与政教分离的局限
(下册)
基督教与中美关系
“正义战争”理论与天主教和平运动——历史背景、现实困难和未来展望
现代化·公民宗教·国家特性——从文化外交到宗教外交的“美国主义”
“第一自由”与美国的政教政策
宗教与美国社会:正在美国抬头的“神权统治”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美国“新时代运动”
乔治·W·布什、基于信仰的总统任期和晚近的“福音派威胁”
托克维尔的宗教观
唯爱与非暴——试论多萝西·戴的和平主义思想及其实践
简析佛教在美国之发展及原因
美国犹太人的认同:多元、调谐和重构
处境选择抑或信仰决志?——抗战前后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评析
美国国会天主教众议员投票行为研究——以《禁止晚期堕胎法案》为例:1993—2006年
本辑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