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品味老字号(商苑奇葩竞风流)/上海老城厢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程秉海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上海老城厢》丛书之一。该书以上海老城厢地区的市为主体,从商、旅、文等不同侧面,系统挖掘、分析、梳理了上海的商脉成果,集中展示了老城厢地区最具民族特色的社会文化、最属经典的老上海风情、最为开放和融合特征的商业文明。

内容推荐

《上海老城厢》丛书共分《白相城隍庙》《品味老字号》《海上翰墨雅韵》《历史在这里流淌》《豫园有史足千秋》5本,历时两年,方编纂完成。全书以上海老城厢地区的园、庙、市为主体,从商、旅、文等不同侧面,系统挖掘、分析、梳理了上海的史脉、文脉、商脉和人脉成果,集中展示了老城厢地区最具民族特色的社会文化、最有历史况味的古旧建筑、最富怀旧情绪的名人逸事、最属经典的老上海风情、最为开放和融合特征的商业文明、最是和谐迷人的社区生存状态。从而向世人展现了具有很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老城厢地区的完整风貌。

本书为该丛书之《品味老字号》一书。

目录

阅不尽百年华章 周巍峙1

引言:姹紫嫣红老字号 1

上海人文历史的标志1

——申城第一茶楼湖心亭

中国的口香糖13

——回味无穷五香豆

传承人文糖果文化嬲

——药食同源梨膏糖

越磨越亮的金字招牌37

——上海最古老的国药店童涵春堂

16个褶包出亿元身价58

——创造小吃界传奇的南翔馒头

酒香不怕巷子深70

——本帮菜馆鼻祖德兴馆

融吃住玩于一体78

——创新本帮菜的上海老饭店

十四道点心催生的餐厅97

——元首饭店绿波廊

上海最古老的净素菜馆115

——雅俗共赏的春风松月楼

两家百年老店的联姻126

一一入驻原桂花厅的松运楼

城隍庙一店一品的成功典范 133

——卓别林垂青的宁波汤团店

集老庙特色小吃之大成137

——湖滨的“上海小吃人家”

天下美食荟萃之地143

——小吃广场和丰楼

走遍豫园唯此一家150

——“老松盛”创建新品牌

上海点心行业中的翘楚155

——糕团状元乔家栅

一方美妙的艺术天地161

——紫砂陶瓷名店铁画轩

连接豫园庙市的旺角之地165

——福荫下的旅游品总汇和大新照相馆

假发真情妙手回春169

——沪上唯一老字号假发店“永青假发”

老外最喜欢逛的一条街176

——小商品王国“豫园老街”

传统与现代的约会194

——女性钟情的豫园时尚街

重现老上海名流社交氛围 199

——怀旧氛围浓郁的小世界会所

再现明末清初老城厢戏院风情205

——恢复茶园式演出的豫园戏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19

——首创“夕阳红”品牌的老庙旅行社

一则广告语红遍上海滩226

——发祥于城隍庙大殿的“老庙黄金”

和气添金色祥光伴平安241

——神灵呵护的“亚一金店”

以文兴商以节兴市257

——华宝楼的文化经营

市场化经营商场化管理273

——旅游工艺品市场悦宾楼

重塑老城隍庙服饰业的辉煌277

——名品云集的天裕百货

中国外销商铺第一楼284

——记国际购物中心醑灵楼

商业文化经典的大会串291

——记中华老字号总汇

跋294

编后记297

试读章节

去湖心亭喝茶成了时尚

1982年,湖心亭茶楼按历史原样全面整修,保持飞檐花窗的三亭连体结构,室内装饰以至桌椅、器皿、茶具均按传统形式设置。竣工后的湖心亭整新如旧,依然一派古风古貌,高悬的茶旗似在招唤八方来客,成为海内外游客休憩、揽胜的绝妙佳处。1995年,茶楼又把桌椅全部换成红木雕花镶嵌大理石台面的桌倚。同时,消失多年的民乐队又重振旗鼓,在湖心亭茶楼恢复活动,并正式改名为“湖心亭江南丝竹乐队”。沉寂多年的九曲桥畔又响起了优雅悦耳、乐音绕梁的江南丝竹声。江南丝竹乐队还与湖心亭茶楼携手合作,每年举办“中秋丝竹赏月晚会”,这一活动现已成为湖心亭茶楼的一个品牌。

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上海,在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陪同下至湖心亭茶楼品茶,欣赏江南丝竹,翻丌了湖心亭接待国宾的崭新一页。以后又先后接待过英闰、法国、德国、口本、意大利以及两班牙、加拿大等近二十个幽家的总统、首相、总理等政要,接待过的世界各国著名人士则更多。获得如此高规格外事接待资格与业绩的,可以说在全国茶楼中独一无二。与此同时,湖心亭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小但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节假日到湖心亭品茗更是成了上海人的一种时尚。

近年来,湖心亭茶楼上分注重茶文化的研究推广,茶楼负责人曾多次参加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多次与台湾陆羽茶艺中心交流茶艺,并推出了别具湖心亭特色的江南特色茶艺。其特点足川红、绿、黄、白、乌来慨括红茶、绿茶、花茶、白荼、乌龙茶等颜色。其中,绿茶用玻璃杯来冲泡,利用其透明、散热的性能,让茶客既看到茶汁汤色,又欣赏到朵朵绿叶嫩芽;花茶则用传统的盖碗;红茶与乌龙条都用紫砂工夫条具来冲泡。

1990年春,湖心亭建立了上海第一支茶艺表演队,从此,饵年都要举办儿场寓有特色的茶会,春天举办龙井茶会,清米杭州茶农当场炒制龙井茶,并作龙井茶冲泡演示;秋火组织乌龙茶会,他上海人不仅拥有一睹功夫茶的冲泡品饮情趣,又可体验到乌龙茶浓郁的香味和什醇的美味。

每逢中秋佳节,湖心亭茶偻便推出“竹丝茶艺赏月晚会”活动,悠扬的中国古典乐曲隔水传来,令人有“此曲只应人上有”之感。身着民族服装的茶偻服务员还当场表演茶艺,用传统的长嘴铜茶壶边为客人冲茶边唱道:“提壶不过肩,风凰二三点头,出水如蛟龙,水质如半湖。”

湖心亭名茶品种有武夷山岩茶大红袍、安吉白叶茶、两湖龙井、苏州东山碧螺春、特级安溪铁观音等。有茶客赞道:“白相要到城隍庙,品好茶要去湖心亭”。

湖心亭茶楼引进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呢。1997年,湖心亭经理荣雅予去福建泉州丌会,听香港茶叶商说起在武夷山有一位云游四海,潜心钻研岩茶50多年的专家姚月明。第二天荣雅予一清早就到岩茶研究所所设的幔亭茶庄喝武夷山茶,顺便打听这位高人的足迹。不料,喝茶时一间,所长指着一边坐着喝茶的老人说:“他就是姚老。”荣雅予得遄这位专家后,在接下来的五六天中,天天跟着他到处去看茶、评茶,弄明白了武夷山火红袍的妙处以及绝品大红袍的产地,许按照这位高人的指点找到了最好的武夷山岩茶大红袍。

湖心亭的碧螺春也是享有盛名的、从1997年起湖心亭就选择吴县洞庭东山绿化村作为供货点,冈为荣经理考察的结果,绿化村的牛态环境最好,最利于茶树的生长?值得欣慰的是2001年,吴县评定茶叶,绿化村的碧螺春被评勾最件,绿化村因此改称为碧螺村,村后的山峰称为碧螺峰。湖心亭的碧螺春出自碧螺峰下的碧螺村,焉能不好?

近年来,湖心亭茶楼还致力寻访各地的茶叶市场和采茶区,寻找新的茶品,引进了由黄山毛峰和黄山贞菊组合成名为“锦上添花”的艺术造型茶。这茶全用细嫩茶芽组成,形似一顶翠绿色的小帽。冲泡之后,三朵贡菊冲破茶芽分三层跳出,绽放于杯子中央,周围则簇拥着舒展开来的毛峰的青青茶叶,花香混着茶香阵阵袭来。喝一口,其味爽口,回味甘香,并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降血压等保健作用,深受女士及欧美旅游团队欢迎。又如“海贝吐珠”造型茶,其外型酷似海贝,冲泡之后,犹如海贝下水,一会,贝壳张开,吐出颗颗珍珠,绿梅环绕贡菊,美如彩虹,形似花篮婀娜多姿。不久前,湖心亭还从承德引进“映口金莲花”花卉茶,此茶曾是宫廷御用茶。据说,乾隆皇帝曾亲笔题词“金莲映日”。该茶冲泡后,三朵金黄色的花朵鲜艳夺目,喝时口感清爽,清咽润喉。继后,由茉莉花与银针茶组成的“仙桃献瑞”,由茶花与银针茶组成的“花丌富贵”,由百合花、桂花与银针茶组成的“丹桂飘香”,由玉蝴蝶、金莲花、银针茶组成的“玉衣余莲”,由千日红、杭白菊和银针茶组成的“花之语”,由牡丹、银针茶组成的“国色天香”,由金银花、茉杀花和银针茶组成的“深谷幽兰”,由茉莉花、百合花和银针茶组成的“茉莉仙子”,由金盏菊、银针茶组成的“金盏银台”,由茉剌花、千日红和银针茶组成的“蝶恋花”等艺术造型茶相继在湖心亭茶楼问世,受到众多品茗者的欢迎。一些海外来客品尝之余赞叹道:“喝这茶是对东方茶文化、东方民间艺术的享受。”

从1997年起,湖心亭茶楼自除夕之夜10时起至凌晨,特设“守岁品佛茶”茶座,专门供应佛教圣地九华山寺院种植的“九华山佛茶”,由茶艺师净手上香,沏泡佛茶,与宾客共况新年康泰,万民福寿。自初一至初五,湖心亭茶楼天天供应新年元宝茶。何谓元韦茶?元者,初始也,宝者,财富也。故喝元宝茶也就是喝“头茶”,这是沪卜风气之一。大年夜零点鞭炮齐鸣,到茶楼去喝“头茶”元宗茶就有“恭贺发财”、“恭贺新禧”之意。在清末民初的大年初一,人人争登湖心亭茶楼喝茶,为的是讨一口大吉大利大发财的元宝茶,这在当年就已成为一种流行的风气。当年黄金荣喜喝元宝茶,他在湖心亭茶楼拥有自己的专座。就在如今对着正门的中央,摆着一张红木八仙桌,两边各放一只红木太师椅。黄金荣不常来,但桌倚却长年保留着,谁也不敢去坐。而每年的大年初一,黄金荣必然会前呼后拥地前来。当他坐定后,茶博上就给他端茶匕茶。黄金荣呷了一口茶后,就吩咐那些随从:“来呀,把这银元给赏了。”于是,等在门外的徒子徒孙就鱼贯而人,一个个向黄金荣三叩首拜年领赏,并成为一种惯例。因此,旧时大年初一城隍庙乞丐特别多。

时下,客人存大年初一登上湖心亭条楼后,在茶博士的贺喜声中落座。茶博士上茶时,盖碗上放着两个青橄榄,客人拿起青橄榄,用牙咬一口,然后和茶叶一起放在盖碗中冲泡,约30分钟后,茶香中飘起淡淡清香。这时,茶客左手托碗底,右手用盖轻拂茶叶,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托碗,食指点盖,呷三口茶,谓之品元宝茶。盖碗又称“三方杯”,托为地,盖为天,碗为人。故曰三方杯。所以新春喝元宝茶义有“升官、发财、中举”之意,体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况愿。

如今,新年去湖心亭喝元宝茶已成为上海人的一种新时尚。

湖心亭茶楼年接待茶客20万人次左右,在七海最兴盛的茶楼中名列前茅。其经营业绩按每平方米纯利润和按员工总数人均年纯利润均可名列全国同行之首,并已成为上海知名度最高的标志性茶楼、

2005年1月,湖心亭茶偻获得了上二海市著名商标称号;3月,获上海市服务诚信先进单位称号;9月,又获得了上海市“十大最具影响力”老商标称号。2006年3月,湖心亭茶楼被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授予“上海市茶叶行业名牌茶楼”称号,这在沪上是绝无仅有的。

P9-12

序言

阅不尽百年华章

——中国文联名誉主席

盛世修志,著书立说,是中国的传统。而由一个企业对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如此系统的编修,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当一套装祯精美、文图并茂的《上海老城厢》丛书(付印稿)齐刷刷地摆在我面前时,我不由得为之击节赞叹。

该丛书编委会之所以请我作序,是因为我在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曾居住上海,城隍庙是我最熟悉、最喜欢也是最常去的地方。那里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典建筑,有游客们挤来挤去饶有趣味的九曲桥,有价廉物美、丰富多样的上海小吃,有时还可看到戏曲、曲艺的街头演唱,真是大众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新中国成立后,我仍喜欢去城隍庙走走,更爱游览豫园。这些地方成了我与亲友同游或接待海外归客的绝妙场所。

2004年10月我游览豫园旅游区时,又结下了一段情缘。那次访问,那景致如画的豫园、古意盎然又富有兴盛气氛的城隍庙和改建一新的豫园商城给了我新的观感,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应陪同我的商城领导的要求,欣然命笔,作如下题词:“上海日新月异,精华还在这里。”

现今重温这句题词,考虑可能不周,却是真实写照,真情流露。这是因为,探寻上海历史文脉,可远溯松江,上追华亭,但与近代上海关系最直接、最紧密的,当推老城厢,而老城厢中又当推豫园地区。因为上海自1291年批准建县以来,这里成为县治所在地。元、明、清三代,以城隍庙、豫园为中心的这片占邑,是上海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墙、城门、衙署、邑庙、会所、校场、馆驿、书院,中国古老县城通常所有的东西,这里基本都齐全了。其历史文化的积淀如此之丰厚,对上海人的影响如此之深远,令王安忆在《寻找上海》一书巾感叹道:“这样的地方与现实联系得过于紧密,它的性格融合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牛活里面,它对于我们太过真实了,因此,所有理论性质的概念都显得虚无了。”

该丛书编委会在清我作序时,谈r他们编著《上海老城厢》丛书的日的,就是要把豫园地区最迷人、最怀旧、最经典的东西呈现出来,并通过艺术加工,提升其史料价值和实用价值,更好地为建设上海现代化大都市服务。编著此书的宗旨已溢于言表,勿须赘述,但我还是禁不住有感而发。

豫园商城对企业文化和海派文化建设之高度重视,令人推崇。其取得的丰硕成果将留存青史,造福后人;

豫园商城与上海历史文化依存度如此之高,商旅文结合得如此之好,以及对海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如此之大,足独一无二的;

由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和商业街市共同打造的申城版《清明上河图》,亦是无法复制的。

我想,这或许就是编著这套丛书的价值所在和意义所在。

以“上海老城厢”作为从书的总冠,不仅对荟萃了古邑精华的豫园地区来说当之无愧,而且书名及内容都极具文化品味,让人过目难忘。据悉,此套丛书的编著得到了上海市文联原副主席、作家李伦新先生的倾心指导,也了却了他住担任原南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时结下的一段夙愿。上海文汇出版社对编著此书给予高度重视,列为文化精品工程,予以精心打造。在丛书编委会的组织策划下,在各位作者和编务人员的辛勤耕耘及共同努力下,这套丛书终于问世了,这对上海的历史界、文化界、旅游界、商界以及海内外的朋友们,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愿更多的中外游客通过此书能多视角、多方位地了解这一被誉为“上海最中国的地方”的内涵及风采。愿豫园商城及整个旅游区通过此书架设起又一座通向海内外的友谊之桥、观光之路、文化之旅。

后记

上海是我的母亲城市,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对于这座如今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的国际化大都市有着难以言说的感情。因此,近年来,便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写作重点放在了解读上海上,希望通过我的笔计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我们的城市。2004年11月和2005年7月,我的两本书《上海的马路》和《海上学人——一蓑烟雨任平生》相继出版,前者,我试图从历史人文的角度去解读上海一些著名的马路,而后者则试图通过对当代泰斗级文化名人的采写,对海派文化作一个全景式的描绘。

写完了这两本书,我的目光丌始转向上海的老城厢,因为这里是上海的根,上海的源头所在。也许是冥冥中的天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下了本书的撰写任务。

荟萃众多老字弓的豫园商城位于上海老城厢,老城厢是元明清以及民国初期上海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许多老字号便是从这里发展兴旺起来的。所以,从某种角度讲,老城厢也是上海老字号的源头和发祥地。读懂了豫园老字号,就读懂了老城厢。

这恰恰是我的初衷所在!

此后,大约有整整半年时间,我都“泡”在豫同商城里,陆陆续续地敲开了一家又一家老字号的门,走访了一位位老字号日前的经营者。我发现,商海沉浮,儿乎所有的老字号都经受了时间的风雨吹打和市场的无情考验,在每一个老字号的牌匾里,都承载着一个个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清晰地折射出了每一个老字号里面所渗透着的文化内核。这多少让我有些兴奋。

所有在上海长大的孩子,童年记忆里无一例外地留下了城隍庙活色生香的印象,我也一样,它们早已织进了我童年五彩缤纷的梦中。在采访过程中,那些儿时的记忆也不知不觉地被一一唤醒,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和过去幽会。令我惊喜的是,虽然经历了百年沧桑,岁月风尘,城隍庙的老字号却丝毫没有老态龙钟之感。相反,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们显得更加风姿绰约。漫步其间,如入山阴道上,只觉满眼姹紫嫣红,美不胜收,这让我的整个采访和写作过程充满了快乐。

感谢程秉海先生、费慧林先生、范志韵女士在我采访和撰写过程中给予的帮助;感谢年逾七旬的施海根老先生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我还要感谢王青云先生,是他一次次不嫌其烦地为我联系安排采访事宜,提供我所需要的材料,几乎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豫园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商道人情往往合而为一,做人成功了,做事自然成功。这也是豫园老字号成功的秘诀吧!

写完这本书又恰好是薰衣草盛开的季节,满眼是高贵的紫色,与前一本书不同的是,这次搁笔时没有下雨,窗外阳光灿烂。

惜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