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包法利夫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福楼拜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后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这样一个桃色事件,无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向来的爱情小说里,都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作者的笔触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区域,同时很细腻地描写了主人公从纯真到堕落,从堕落到毁灭的前因后果,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残害人性,腐蚀人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本质。

内容推荐

小说《包法利夫人》是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的代表作,初次发表于1856年。

爱玛是农庄主的女儿,在修道院受过教育,也偷偷看过不少浪漫小说。她怀着对爱情的美妙憧憬结婚,成为包法利夫人。嫁给乡镇医生夏尔·包法利以后,爱玛的幻想很快成为泡影,因为丈夫才不出众,思想平庸。爱玛偶尔参加了一个贵族舞会,便对上流社会的奢华羡慕不已,强烈的反差使她觉得现实生活十分无聊。夏尔为了满足爱玛,迁居永镇行医,与药剂师奥梅为邻。爱玛在永镇遇到青年书记员莱昂,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莱昂为了摆脱精神苦闷,决定去巴黎深造。百无聊赖的爱玛又认识了附近的农庄主鲁道夫。在情场老手鲁道夫的勾引下,爱玛成了他的情妇,她向鲁道夫提出私奔国外,但鲁道夫由热而冷,最终弃她而去。爱玛为此大病一场。夏尔为让爱玛散心,陪她进城看戏,偶遇爱玛一度心动的莱昂。两人旧情复燃,爱玛每星期都要借故进城同莱昂幽会。爱玛为偷情而挥霍家产,并常常向奸商勒赫赊帐举债,勒赫捏住爱玛的把柄,逼债未果,便通过法院张贴布告,宣布爱玛再不偿还,就要扣押其财产。陷入困境的爱玛四处求助,包括两个情人,岂料他们无不推诿搪塞。爱玛走投无路,吞服从药店弄到的砒霜,痛苦地离开了人世。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试读章节

第一部

1

我们正在自习,忽然校长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没穿制服的新生和一个搬着一张大课桌的工役。睡着的学生都惊醒了,每个人都站起身来,仿佛正用功时给打扰了似的。

校长做手势让我们坐下;然后转身向负责我们学习的老师说:

“罗杰先生,这儿给你送来一名新学生。他先编在二年级;如果他的学习成绩和操行都不错,可以让他升人高班,论年龄他是该编在那里的。”

新学生站在屋角里,几乎给门挡得看不见了。他是一个乡下孩子,年龄在十五岁上下,个子比我们所有的人都高。头发剪得平平的,就像乡下教堂里圣诗班的孩子。他看来很规矩,但显得十分局促不安。他穿一件绿布黑纽扣的短上衣,尽管他肩膀不宽,这衣裳在胳肢窝附近却像绷得很紧似的。从袖子开口的地方可以看见他那常年裸露在外的红红的腕子。他的裤子呈浅色,吊得高高的,露出他穿蓝色袜子的小腿。他脚上穿着一双没擦亮但很牢实的钉了大头钉的皮鞋。

大家开始背课文。他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敢用手臂支头,连腿也不敢跷起,就像在听讲道似的。到两点钟响铃的时候,还得老师叫,他才出来和大家一起玩。

在回教室时,我们总把帽子扔到地上,这样我们的手就可以比较自由地活动。我们一般是从门口把帽子扔出,让它从板凳下面穿过去,一直打到墙上,扬起好些尘土。这是我们的规矩。

但是这新生也不知是没有留心我们这种做法,还是不敢照我们的办法行事,就在祷告完毕之后,他仍然把帽子放在膝盖上。他这顶帽子凝聚着多种特色,兼具熊皮帽、方顶军盔、圆顶毡帽、水獭皮帽和棉布@帽的特点。总而言之,它是这样一件寒碜东西,它那不声不响的难看样子就像一张带有无法捉摸表情的白痴的面孔。这顶帽子呈椭圆形,里面由鲸鱼骨支撑,前面有三道圆形凸边,接着是互相交错的丝绒和兔皮做的菱形方块,一块块之间隔着红道儿,然后是一个口袋形的东西,最后面是一个绣着极其复杂的图样的多角形硬板,上面垂着一根细长的带子,末梢吊着一缀金丝穗。这是一顶新帽子,帽檐还闪闪发光。

“站起来。”老师叫道。

他站起身,帽子掉到地上。全班都笑了起来。

他俯身把帽子捡起。他旁边的孩子马上用胳膊肘把它捅下去,他又再一次把它捡起。

“搁下你的军盔吧。”这位爱打趣的老师说。

班上发出一阵大笑,窘得这孩子不知该把帽子拿在手上,丢在地下还是戴在头上才好。他坐了下来,把帽子放在膝盖上。

“站起来,”老师说,“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这新生张口结舌地说出了一个大家都没听清楚的名字。

“再说一遍。”

这结结巴巴的声音又重复了一次,但马上就被孩子们的嚷叫声盖住了。

“大声点儿说!”老师喊道,“大声点儿说!”

新学生下了最大决心,把嘴张得大大的,像喊人似的,提高嗓门,叫出了“夏·包法利”这几个字。

课堂上马上发出一阵喧嚣,声音越来越大,里面夹杂着尖叫声。有人嘘叫,有人吼嚷,有人顿足,有人反复地喊:“夏·包法利!夏·包法利!”声音久久才逐渐减弱成零星叫声,好不容易才完全平静下来;但有时这喧闹声在一排学生中还会重新开始,这里那里还会发出压低的笑声,像没有燃完的鞭炮。

在老师一再喊叫要加重作业来惩罚他们时,班上的秩序才慢慢恢复。老师让新学生重说他的名字,让他拼读出来,再说一遍,最后总算听清楚他的名字是“夏尔·包法利”。然后他让这可怜家伙坐到讲台前那张懒孩子坐的板凳上去。这孩子站起身来,但在走开时又犹豫了一下。

“找什么?”老师问。

“我的帽……”新学生胆怯地说,他不安的眼睛向四周望了望。

班上又是一阵闹嚷;老师怒声喊道:“全班每人给我抄五百行诗!”果然这句话就像海神涅普君的咒语一样灵,喧闹声马上停止。“安静!”恼怒了的老师一面说着一面从帽子里掏出手绢擦他的前额。“至于你,新学生,你得给我把‘ridiculus sum’这句话抄二十遍。”

后来他又用比较柔和的声音说:

“放心,你的帽子会找着的,没人偷你的帽子。”

大家都安静下来,低下头看书。在两个钟头之中,新学生坐得规规矩矩。尽管隔一会儿就有人用笔尖扔个小纸团打到他脸上,他却只用手把脸擦一擦,身子一动也不动,眼睛仍然瞧着书。

晚自习的时候,他从课桌里抽出套袖,把一些小东西整理好,然后就细心地在纸上画线。我们看到他认真地学习,每个字都查字典,花了不小的气力。无疑正由于他表现了这种坚强的意志,他才没有降到下面的班级里去。因为,他虽说对语法规则了解得还可以,但造起句来却一点不通顺。他开头学拉丁文,是村子里的牧师教的。为了省钱,他的父母挨到不能再挨才送他上学。

他的父亲夏尔·顿尼·巴多诺梅·包法利先生过去是一位外科助理医官。在一八一二年前后,由于受一个征兵事件的牵连被迫离职。后来他靠模样长得好,赢得一个帽铺老板女儿的爱,这样不费气力捞得了六万法郎的陪嫁。他长得漂亮,会吹牛,走起路来故意让马靴铿锵作响。他两腮的胡须和八字胡连成一片,手上经常戴着戒指,衣服也总是颜色鲜明。他有军人那种英武气派,又有跑码头生意人那种见人就招呼的亲热劲儿。结婚之后他完全靠妻子的家财生活,吃得讲究,睡到很晚才起床,用细瓷大烟斗抽烟,经常光顾咖啡店,晚上不到夜深散了戏不回家。这样一直过了两三年。后来他的老丈人死了,留下的钱很少,他一气办起工业来,结果又蚀了本;最后他搬到乡下,想在那儿赚点钱。他对农业正像对印花布这一行一样地外行,加之他的马不是用来种地而是自己骑,他的苹果酒不是一桶桶地卖掉而是自己一瓶瓶地喝掉,他挑农场上养得最好的鸡鸭吃,用猪油擦打猎穿的靴子。不久,他发现不如索性什么也不经营更好。

他在庇卡底和科地区交界的一个村子里以二百法郎一年的价钱租到了一所一半像农庄一半像住宅的房子。在那儿他与世隔绝地住了下来,满肚子的懊丧与悔恨,怨天公不平,对任何人都妒忌,他说他对一切人都讨厌,决心要清清静静地过日子。这时他四十五岁。

他的妻子过去是非常爱他的,对他百依百顺,但这只使他对她更加冷淡。等到年纪慢慢大了,这位过去豁达开朗感情深重的女人,脾气也坏了起来,经常喜怒无常,嘀嘀咕咕,就像酒走了气变成了醋似的。最初,她看到丈夫和村子里所有的浪荡女人胡混,时常在深夜从一些下流地方疲惫不堪酒气熏天地被送回家来,她心里很痛苦,但却毫无怨言。后来她的自尊心使她产生反感,这时她变得沉默寡言,她默默地克制了自己的愤怒,这样一直到死。她经常在外面奔走办事找律师,见商会会长,记住债务什么时候到期,商量缓期偿还;在家里就做针线,洗洗烫烫,付账款或是监督雇工干活;但这位先生却什么也不管,气鼓鼓地迷迷糊糊地坐在炉旁抽烟,往炉灰里吐痰。从这种半睡眠状态里,他不清醒还好,清醒了只会说些使她难受的话。P3-6

序言

人类正在经历着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作为精神产品的图书也不例外。读者面对品种繁多、应接不暇的图书信息,同样面临如何选择的窘境。即便是面对数百部在文学史上地位显赫的经典名著,选择也一样无法回避。

2006年,美国《读者文摘》和《纽约时报》组织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的十万读者进行投票,评选出了世界十部文学经典。200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美和澳洲的125位作家应邀从五百多部最受读者喜爱的文学作品中评选出他们心目中最值得阅读的十部经典。另外,《泰晤士报》还通过读者问卷调查,让英国读者选出他们心目中的十大经典名著。在这些经典名著榜单中,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司汤达的《红与黑》,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等,赫然在列。毫无疑问,这些作品代表了欧美国家最具世界性、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经典。

为了方便我国读者选择自己必读的世界文学名著,我社决定推出上海文艺版的“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在参照上述种种“十大文学经典”榜单的基础上,我们征求了国内众多实力派作家和著名文学翻译家的意见,选择了十部真正称得上“经典中的经典”的世界文学精品。同时,我们坚持“名著配名译”的原则,避免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以致貽害读者与后人。

我们衷心期望,放在您面前的这套“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不仅能为我国读者打开一道进入世界文学殿堂的大门,而且由此将读者引向一个更为广阔、有益的文学天地。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编辑组

二00七年八月

书评(媒体评论)

在世俗欲望的喧嚣之中,经典的声音何其微弱。然而心的呼唤与回应是不受干扰的,这种运动超越时空。当异国幽灵的身影再次显现之时,古老的中华大地屏气凝神。祝贺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残雪

什么是经典作品?那就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读者,都可以在这些作品里读到自己的感受,好比是在别人的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形象。

——余华

阅读经典,减少浮躁,沉潜历史,爱益无穷。

——王蒙

读过十大名著,犹如拥有一笔财富!

——莫言

读十部伟大的书,做一个高贵的人。

——周国平

每当阅读文学经典的时候,我就非常兴奋,仿佛自己将面对一个很盛大的节日,非常的愉悦!

——王安忆

经典的光芒穿越时空,永远照耀文学的后来者。

——苏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