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近最理想的教育--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育精华
分类
作者 朱永新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朱永新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2005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中国教育电视台等10家单位联合评选的“2005中国教育英才”,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20余种著作,被誉为中国学教育、懂教育、管教育的市长第一人。在本书中,朱永新满怀激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没有空泛的说教,没有权威者不容置疑的口气,翔实生动的例证,丰富的资讯,深厚的底蕴,对众家之长的择善而用的气魄和商讨的氛围,使原本理论化的东西变得让人易于接受,清新、平易的风格,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内容推荐

洋溢着朝气与活力,敦厚大度,笑起来一脸灿烂……当代中国教育大家朱永新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广大教育者的心。他富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中国教育改革建言献策。他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园地;他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正在改变着中国的教育。他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思索以及对教育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感染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朱永新满怀激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他心中的教育理想: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课堂、理想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这种教育理想,震撼了教育者的心灵,点燃了广大教师心中的热情,激发了人们沉睡已久的教育激情,成为广大教师创造教育,享受教育,提升生命质量的动力。

朱永新心中美好的教育理想,是根植于教育土壤的理性追求,是建筑在教育改革基础上的现实思考。本书提供了有效途径和策略,集中体现了他对教育现状的成熟思考,对和谐教育的期盼和呼唤。

没有空泛的说教,没有权威者不容置疑的口气,翔实生动的例证,丰富的资讯,深厚的底蕴,对众家之长的择善而用的气魄和商讨的氛围,使原本理论化的东西变得让人易于接受,清新、平易的风格,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作者的很多观点不仅引起教育专家的共鸣,更在普通教师、父母、学生群体中引起巨大反响。

目录

第一辑 教育理想/001

第一节 我心中理想的学校/002

 一、有特色的学校/003

 二、有品位的学校/005

 三、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006

 四、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007

 五、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008

 六、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 /009

 七、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010

第二节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011

 一、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012

 二、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013

 三、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 /014

 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016

 五、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018

 六、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019

 七、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021

 八、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021

第三节 我心中理想的校长/024

 一、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024

 二、珍惜学校的名誉/027

 三、具有独特办学风格/029

 四、具有宽广胸怀、感召力和凝聚力 /031

 五、善于协调上下左右关系 /033

 六、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034

 七、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 /036

 八、使学校有优美环境和浓厚文化氛围/037

 八、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127

第十节 我心中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129

 一、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和态度

/129

 二、鼓励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132

 三、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133

 四、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培养学生的劳技特长

/1 36

 五、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138

 六、培养学生的计划、工作、社交等“关键能力”

/140

 七、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142

 八、有优秀的师资和具实用性、特色性的课程教材

/144

第二辑 教育感悟/147

第一节 用行动追求理想/148

 教育,我的至爱/148

 用行动追求理想/149  

 新教育实验与学校管理/151

 成功六字诀/172

 重视生命美育/185

 关于理想的课堂/186

 学会欣赏/189

 让每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190

 “知”“情”“意”不可偏废/191

 校长的“关系学” /193

第二节 教育定律/196

 态度决定一切/196

 说你行你就行/199

 体罚近乎无能/203

 读书改变人生/209

 课堂属于学生/213

 性格主宰命运/218

 特色就是卓越/221

 理想创造辉煌/224

 爱心产生奇迹/227

第三节 与教育大师对话/232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科研之路/232

 作为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234

 鲁迅论教师/236

 苏霍姆林斯基与巴甫雷什学校/239

第四节 早期教育/241

 关于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241

 儿童心理与早期教育/246

 于“关键期”下功夫/250

 非智力因素也要从娃娃抓起/252

第三辑 教育问答/255

第一节 梦想细话/256

 实现教育理想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256

 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究竟有多大的距离/258

 如何走进现实做真实的教育实验/259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育实验二者能否融合/260

 新教育实验、新基础教育实验和新课程改革的联系与

区别 /262

 新教育实验的目的和措施是什么 /264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265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267

 为什么要提倡师生同写日记/270

 为什么要重视聆听窗外的声音/272

 为什么要重视双语教学/274

 为什么特别重视特色的建设/276

 对参加新教育实验有些什么要求与限制/277

 图书馆如何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提供精神养分/278

 如何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280

 为什么要让孩子听100场报告,读100本书/281

 如何更好地理解以及怎么构建学校的特色/282

 在新教育实验下,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学/284

 中高考指挥棒是否会成为新教育实验的瓶颈/286

 升学率会影响教师们实现教育理想吗/287

 让孩子们能够流利地表达出他们的思想/289

 学者型校长少是否会影响新教育实验的推行/290

第二节 师说新语/292

 如何做一名理想的教师/292

 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是什么 /293

 如何稳定教师队伍/295

 教师如何永葆教育热情/296

 教师的志向追求作用真的很大吗 /297

 教师如何在教育中创新/299

 教师如何加强自我进修/300

 中小学教师怎样写好教育随笔/301

 终身化学习理论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哪些启示/303

 成为熟悉教育规律、熟悉做思想工作的“明师”

/304

 如何让爱心和物欲达到平衡/305

 教育服务与教师有什么关系/307

 教师如何做才能点燃头脑这支火把/309

 怎样让学生在应付高考的同时又有思想在闪耀

/310

 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全体师生共同的生命价值/312

 成功的班主任会成为成功的学校管理者吗/313

 师生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314

 我们的教育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做什么

/316

 如何引导厌学的学生/317

 如何看待优生与差生问题/318

 怎样理解周恩来总理所说的“做有心人,读无字书”

  /320

第三节 热点放谈/322

 “没有不是的学生,只有不是的教师”是否符合实际

/322

 对于不喜欢读书的孩子怎么办/323

 如何看待将孩子送进全寄宿学校/325

 如何理解《三字经》里的“苟不教,性乃迁” /326

 如何与孩子沟通/327

 网络对教育的推动有多大/328

 用什么办法来克服网络的负面影响 /330

 学校特色与办学特色的区别 /331

 怎样理解让孩子练字以形成学校的特色/333

 如何有效地建设学习型社会/334

 如何看待像韩寒这样的特殊学生/335

 如何看待外语与母语并重/336

第四节 焦点畅论/338

 怎样应对西方的思想对我们学校德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338

 学生的道德教育占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 /339

 德性的养成有没有规律性/341

 为何学校的道德教育成效低/342

 学校的德育如何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343

 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如何通过有效的渠道进行/345

 您如何看待“应试教育” /346

 高考不改,素质教育能实现吗/347

 就减负谈看法/349

 课改将会有怎样的走向/350

 如何看待高校扩招/351

 如何理解社会对教育的高度关注以及教师的重负/353

 怎样看待教师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354

 怎样的评价机制才能激励教师增强服务意识/355

 假的东西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怎么解决/356

 请您给我们通俗地介绍一下人文精神/358

 如何解决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问题/360

 对老师的一腔热情,学生置之不理,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361

 如何全面理解“学会关心”这四个字/363

 如何理解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364

 全面发展是否会导致全面平庸/365

试读章节

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涌起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我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学生离校时请我给他们留言,我写得最多的一句是:挖掘你生活中、你职业中的内在魅力。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东西是他的职业。你是厌倦它还是喜欢它,对整个心理的发展,对你的幸福感、成就感的获得,都是至关重要的。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你不爱教师这个职业,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

我们过去经常说,“家有二斗粮,不做孩子王”。和孩子打交道确实是一件非常烦心的事,每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境,每天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是我说,大烦恼才能有大乐趣,大问题才能有大成就。你仔细去挖掘教师这个职业,就会发现它实在是美。可以说,世界上没有比教师职业更美的东西。

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的乐趣,因为我们每天拥抱的是一个新的太阳,我们每天面对着的都是一些个性迥异的孩子,都是一个个前程不可限量的个体。他们当中可能会有今后的政治领袖,可能会有今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只要你精心地去照料他们、哺育他们,只要你帮助他们去找回自己的自信,只要你帮助他们去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他们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是会远远超出你想像的。一分耕耘会给你多少倍的回报!

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这还不值得去爱吗?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人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生活的烦恼。

教师职业还有很多的美,比如说一年有几个月的假期,在这样一个时空里你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恩格斯曾经讲过,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够有最多的闲暇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作为一个教师,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成功,享受人生。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职业能够超过教师。

只要你能够发现、挖掘教育职业中弥漫着的那种美,你就会每天都产生冲动,你就会看到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美丽的花朵。是的,教师职业可能永远达不到职业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个优秀的、理想的教师,一定会在自己的内心把它排在最前列!所以我觉得,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师职业的内在美,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个影响人的一生的、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这样,你才会爱它,才会全身心地投入。

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们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不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我们经常抱怨社会还缺少一些民主,可是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没有学校的民主,谈不上社会的民主。民主精神的培养要从小开始。民主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教师与学生讲话、交流的方式,似乎是小事,但都体现着一种民主。中国的学生上课都是正襟危坐,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学生都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在外国教育家看来,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一个问题怎么可以齐声回答?

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我始终认为,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

《用爱造句》一文的作者曾深情地将教师描述为:

我从古老的童谣中走来,韵味悠长的童谣里浸润着爱的音符:

我从青春的脚步中走来,且行且吟的脚印里洒满了爱的阳光:

我从生命的花圃中走来,姹紫嫣红的花朵上挂满了爱的露珠……

此生,我将注定为爱忙碌,犹如屋檐下面筑巢的春燕。

让我们为爱忙碌,用爱造句!

五、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我们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挑教师、挑班级的时候,都喜欢挑一个年纪大一点儿的“富有经验”的教师。我对他们说,你们不要这样,教育家不分年龄。

近几年全国十大杰出教师候选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五六十年代生的,很多都非常优秀同时又非常年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无心就不能成功。尽管我们有时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毕竟大部分情况是有心栽花花自发,无心插柳柳无荫。这个基本规律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能把成功建立在不可捉摸的侥幸和偶然上。

所以我说,如果你不信,你从今天开始写教育日记,做一个有心人,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今天发生了一个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产生了一个挫折,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把这些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五年以后将那些最精彩的东西选编出来就是最精彩的书。那些闪烁“火花”的东西,对读者会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人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没有付诸笔端,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做一个有心人,什么都能做学问。在有心的前提下,才能把各种碎片串成最美丽的服饰。本来那碎片单独看好像没有价值,实际上那不是因为它们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的价值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利用。如果你把它们加以组合,它们就会光彩夺目。

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心人。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颗颗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这样的教育科研应该鼓励。当然,这并不排斥我们的教师和专家们合作,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但毕竟中小学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大学老师的研究是不一样的。我非常赞赏教师记教育日记,将自己的体会都记在本子上。或许这种本子以后可以成为《中国教师日记丛书》中的精品。  我们的教师还应该创造与众不同的品牌,打出自己的旗帜。实事求是讲,现在我们有很多教师,包括评选出的许多优秀教师、特级教师,都没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现在评选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时,往往是看他发表的论著多少,而实际上很少探究他独特的一面。我认为只有真正建立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才能成为一个教育家。“风格即人。”只有形成风格、体系,才能成为大家。

P16-1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