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第一版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的基础上,列举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部分粒子治疗肿瘤方面的一些经验,详细的论述了各系统粒子治疗的技术要点,同时也大量借鉴了国外粒子治疗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其他医院的体会,为的是方便其他相关医院和基层医院开展工作,同时本书增加了2002年美国近距离治疗协会推荐的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软组织肿瘤方面的经验和指导,对我国开展粒子治疗工作有很大的裨益,但是,由于开展粒子治疗工作时间较短,粒子治疗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证实。
第一篇 总论
第1章 我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历史和现状—王俊杰
第2章 前列腺癌早期诊断—马力文
第3章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黄毅
第4章 前列腺癌内科治疗—梁丽
第5章 前列腺癌外放疗—穆晓峰、黎功
第6章 前列腺癌高剂量率组织问近距离治疗—康静波
第7章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的基本概念—王俊杰
第8章 前列腺癌基因治疗—庄永志
第9章 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田素青
第二篇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物理学和生物学基础
第1章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物理学特点—张红志
第2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的物理学基础—王俊杰
第3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的生物学基础—王俊杰
第4章 放射性粒子的研制与生产—唐劲天
第5章 国产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周付根
第6章 进口放射性粒子组织问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计划系统—王俊杰
第7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质量评估—王俊杰
第8章 前列腺超声体积研究—冉维强
第9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的辅助设备—王俊杰
第10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的辐射防护—王文学
第三篇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临床应用
第1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的历史—王俊杰
第2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王俊杰
第3章 放射性103Pd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刘峰、姜伟娟
第4章 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王俊杰
第5章 CT引导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张福君、王济东
第6章 MRI引导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张福君、庄洪卿
第7章 放射性125I和103Pd粒子植人治疗前列腺癌的比较—刘峰、廖安燕
第8章 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的并发症—申文江
第9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的丢失和迁移—朱京丽
附录1 125I放射性密封源结构简介和质量控制—张红志
附录2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问答—刘江平、王俊杰
附录3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临床指南—江萍
附表1 物理剂量单位转换—廖安燕
附表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性粒子治疗知情同意书
附表3 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孟娜
附表4 放射损伤分级标准—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