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际应用语言学界功能语法学派的代表人物M.A.K.Halliday和Ruqaiya Hasan的原著《Cohesion in English》的中文译本,该书成书于20世纪70年代,一经出版即引起学术界巨大反响,许多研究者开始在此书的基础上进行英语语篇方面的研究。此书重印多次,至今仍为功能语法理论研究者及对英语语篇衔接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书目。
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语言学领域的一项空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英语的衔接(中译本) |
分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作者 | (英)韩礼德//哈桑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国际应用语言学界功能语法学派的代表人物M.A.K.Halliday和Ruqaiya Hasan的原著《Cohesion in English》的中文译本,该书成书于20世纪70年代,一经出版即引起学术界巨大反响,许多研究者开始在此书的基础上进行英语语篇方面的研究。此书重印多次,至今仍为功能语法理论研究者及对英语语篇衔接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书目。 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语言学领域的一项空白。 内容推荐 本书英文原著Cohesion in English的作者M.A.K.Halliday和Ruqaiya Hasan为国际应用语言学界功能语法学派的代表人物,Cohesion in English为其代表作之一。该书成书于20世纪70年代,一经出版即引起学术界巨大反响,许多研究者开始在此书的基础上进行英语语篇方面的研究。此书已重印多次,至今仍为功能语法理论研究及对英语语篇衔接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书目。 目录 译者的话 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1.1衔接概念 1.1.1语篇 1.1.2组篇机制 1.1.3纽带 1.1.4衔接 1.2衔接与语言结构 1.2.1组篇机制与结构 1.2.2句子中的衔接? 1.2.3衔接与话语结构 1.2.4作为语义关系的衔接 1.3衔接与言内语境 1.3.1衔接关系的范围 1.3.2语篇和情景 1.3.3情景语境成分及语域 1.3.4衔接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 1.3.5衔接的意义 第二章 指称 2.1内指和外指 2.2指称的类型 2.3人称指称 2.3.1人称系统中的语义区别 2.3.2话语角色和其他角色 2.3.3某些特殊类型的人称指称 2.3.3.1延伸指称和语篇指称 2.3.3.2泛指外指指称 2.3.4人称代词、所有格限定词和所有格代词 2.3.5下指 2.4指示指称 2.4.1选择性名词性指示词:this,these,that,those 2.4.1.1近和非近:this/these对that/those 2.4.1.2单数和复数:this/that对these/those 2.4.1.3主词和修饰语:this等作代词对训s等后加名词 2.4.1.4延伸指称及“事实”指称:this和that 2.4.1.5回指和下指指示词 2.4.2 the 2.4.3指示副词 2.4.4关于指示词的最后几句话 2.5比较指称 2.5.1一般比较 2.5.2特殊比较 2.5.3 so,such和as简介 第三章 替代 3.1替代与省略 3.1.1替代与指称 3.1.2替代的类型 3.2名词性替代 3.2.1替代词one/ones的意义 3.2.2运用名词性替代的条件 3.2.3不作替代词的one 3.2.3.1人称代词one 3.2.3.2基数词one 3.2.3.3不定冠词one 3.2.3.4“代名词”one 3.2.4 one的用法总结 3.2.5名词性替代词same 3.2.5. 1 say tne same 3.2.5.2 do the same 3.2.5.3 be the same 3.2.6用作名词性替代词的the same与one(s)之间的区别 3.3动词性替代 3.3.1动词性替代词do的意义 3.3.2动词性替代词的使用条件 3.3.3非替代词do 3 .3.3.1词汇动词do 3.3.3.2概括动词do 3.3.3.3代动词do 3.3.3.4动词小品词do 3.3.4 do的用法总结 3.4小句替代 3.4.1小句替代与其他类型的替代的区别 3.4.1.1引述小句替代 3.4.1.2条件小句替代 3.4.1.3情态化小句替代 3.4.2不同类型的小句替代间的相似性 3.4.3某些相关模式 3.4.3.1应答形式 3.4.3.2 so和not的其他用法 3.4.4 so的用法总结 第四章 省略 4.1省略、替代和指称 4.2名词性省略 4.2.1名词词组中的省略 4.2.2名词性成分的预设 4.2.3名词性省略的种类 4.2.3.1特指指示语 4.2.3.2非特指指示语 4.2.3.3后指示语 4.2.3.4数量成分 4.2.3.5形容语 4.3动词性省略 4.3.1动词词组内的省略 4.3.2词汇省略 4.3.3小品词省略 4.3.4动词词组系统的预设 4.3.4.1极性 4.3.4.2限定性和情态 4.3.4.3语态 4.3.4.4时态 4.3.5动词性省略的总结 4.3.6动词性省略与小句 4.4小句省略 4.4.1语气成分和命题 4.4.2无单个成分省略 4.4.3问答省略和其他续语的省略 4.4.3.1直接应答(1):是非问句 4.4.3.2直接应答(2):特殊问句 4.4.3.间接应答 4.4.3.4关于轭式搭配法 4.4.3.5其他续语 4.4.4“引述一被引述”序列中的省略 4.4.4.1间接特殊问句 4.4.4.2间接是非问句 4.4.4.3间接陈述 4.4.4.4间接陈述与间接问句之间的歧义 4.4.4.5小句省略中的引述和事实 4.4.5小句省略与复句 第五章 连接 5.1连接与其他衔接关系 5.1.1连接关系的结构对应成分 5.1.2连接表达形式的类型 5.2某些普通连接成分 5.2.1“and”关系 5.2.2并列词and和连接词and 5.2.3其他连接成分:but,yet,so和then 5.3连接的类型 5.4增补 5.5转折 5.6因果 5.7时问 5.8其他连接项目(接续词) 5.8.1 now 5.8.2 of course 5.8.3 well 5.8.4 anyway 5.8.5 surely 5.8.6 after all 5.9语调的衔接功能 第六章 词汇衔接 6.1“概括名词”类 6.2复现的种类 6.3作为衔接模式的词汇关系 6.4搭配 6.5词汇衔接的一般概念 第七章 衔接的意义 7.1语篇 7.1.1语篇的长度 7.1.2语篇概念的确定性 7.1.3紧密型组篇机制与松散型组篇机制 7.1.4想象组篇机制 7.2衔接的一般意义 7.3不同类型衔接的意义 7.3.1不同类型的衔接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7.3.2指称 7.3.3替代与省略 7.3.4词汇衔接:复现与搭配 7.3.5连接 7.3.6小结 7.4衔接与语篇 7.4.1句子内部的语篇结构 7.4.2话语的组篇机制 7.4.3语言分析的作用 第八章 衔接分析 8.1一般原则 8.2衔接的总结及代码化方案 8.3语篇样品 参考书目 译文术语对照 试读章节 3.2.1替代词one/ones的意义 替代词one/ones预设某些在名词性词组中被用作主词的名词,它是用来填充“主词”位置的替代标记。其意义为“用来填充这一位置的名词可以在上文中找到(偶尔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 在比较典型的例子中,替代词只“代替”主词本身,而不代替主词的任何修饰成分。因此在例【3:4】中ones被用来替代bullets,而不包括它的限定修饰语made ofplatinum;不过,进一步说,替代词一般带有自己的限定修饰语(比如在这个例子中是leaden)来取代原来的修饰成分。其影响是有差别的:leaden ones与(ones that are)made of platinum是有明确区分的。 正是这种差别成为替代词用法的特点。替代词是某些信息的载体,这些信息区分:它所出现的情景与通过衔接与之联系的其他情景。在名词替代的情况下,这就是说替代词是有这种区分功能的修饰成分的载体:因此ones是Ieaden的“载体”,它有区分这种情况下所说的子弹与早先提到的mlade of platinum的子弹的功能。 因此名词性替代词one/ones在特定的语境中总是伴随着某些用作限定成分的修饰成分的出现而出现的。这个成分在名词词组中的结构功能不一定与它所预设的结构功的leaden是一个分类成分。(在我们刚刚写过的这个句子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只不过正好颠倒过来了。在这里替代词伴有一个后置修饰词,即accompanying the substjtute,它否定的是一个分类词,即repudiated)。另外一个例子: 【3:9】I thought I'd finished with the toughest assignments.They didn't tell me about this one. (我本以为我已经完成了最难的任务。他们没有告诉我这一个。) 在这个句子中,形容语toughest(最艰难的)被指示语this(这个)所否定。在上面所有的这样的例子中回指名词词组的修饰成分,即leaden,accompanying the substitute和this,都起限定修饰语的作用。我们使用了否定这一术语。此概念是我们理解替代(包括省略),同时将其区别 于指称的关键。否定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在很多回指语境中,某些信息可以从前面的例子延续过来。被延续过来的可能是事物的整体,也可能只是它的一部分;如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么没有被延续的剩余部分必须被否定。例如在 【3:10】We have no coal ftres;only wooden ones. (我们没有炭火,只有木炭火。) 中fires(火)被回指,但是coal(炭)被否定。 从语义上来说,这就意味着假定某一组事物在上文中已经明确,现在所表明的事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新的集合。它可能不同于原先具体说明的子集合,如例: 【3:10】,也不同于原先未被具体说明而现在要具体说明的子集合,如例: 【3:11】Did you light fires?一Only wood ones. (你点火了吗?——只点了木炭火。) 它可能只是原有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个角度,例如: 【3:12】Do you remember that thunderstorm we had the last time we were here?That was aterrifying one! (你还记得上次我们在这里时遇见的那场暴风雨吗?实在是太可怕了!) 它甚至可能是同一子集合或同一方面,而其相同性本身就是出人意料或有对比性的。 有趣的是,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替代词one/ones才可以带有语调重心。 【3:13】Would you like me to change the pictures iIl your room?一No,I think we'd like to keepthe salne ONES. (我把你房间里的画换了可以吗?——不,我们愿意保留原来的画。) 在例【3:10】中所否定的是明确的子集合“炭火”,而在像例【3:11】到【3:13】中被否定的事物是隐性的,“非木炭火”,“非可怕的暴风雨”,“非相同的画”。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主动词所代表的“事物”以某一种方式进行了重新定义,包括对原先例子中的定义的否定。 这并不是说原先定义的所有内容都必须被否定。例如,在例【3:8】中,被预设的部分是two fat little men(两个胖胖的小人);而预设成分是the one。marked‘DUM’(标着“德姆”的人)。现在Tweedledum(特威德尔德姆)与Tweedledee(特威德尔迪)一样胖一样矮;这里被否定的唯一成分是two,试比较: 【3:14】That new cloth—backed Ordnance Survey one-inch tourist map you sold me was ideal一but I gave it away.Have you got another one? (你卖给我的那张基本单位为一英寸、带有布衬的新旅游地图最好了——但是我送给别人了。你还有另外一张吗?) 在这个句子中,除了that以外,所有的成分都隐含在下一句中了。在这种情况下,即在被预设的主名词有一系列的修饰成分伴随的情况下,上下文必须说明有多少成分是从它的主词向后转移的。在省略中也有同样的现象,这将在第四章中进一步说明。 我们在3.2.1的开始就讲到了替代词one/ones是充当名词词组中主词功能的替代标记,它通常只延续主词功能本身。现在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说明这一点。替代词的使用通常涉及起限定作用的新的修饰成分,如this one,another one,the biggest one,the one that got away等。这并不等于说这些修饰成分中没有一个能够从被预设的项目中延续下去,而是说总是有某个对比点。包含替代词的名词词组的含义与被预设的词组的含义是永远不会完全相同的。 这就是人称或指示指称与名词替代之间的本质区别。在指称中,指称项与它的预设项之间是完全对等的;不应该对此限定添加任何内容。在替代中总是有需要重新定义的地方。替代正是要用在指称不相同的地方,或者至少要添加某种新的说明的地方。它需要一种实质上是语法而不是语义的手段;预设是在语法层次上。替代词one/ones是语法关系的标志;它预设的只是一个特定的名词,通常是一个能从上文中找到的名词,这个名词本身只是一种用于交换的标记。由于它的作用只是用来表明需要对某个项目进行重新确认,所以它必须伴有某个限定修饰成分,因此可以被认为是此类限定成分的载体。限定的过程具有否定预设关系中没有被延续的成分的作用:新的定义与原先的定义之间存在着某种对比。 因此,one永远不能替代一个专有名词:专有名词已经被完全限定为是唯一的了,因而就无法增添或改变这种定义的内容。(像Have you seen John?-Well,I saw the tall one just now.(你见到约翰了吗?——我刚才见到高个的那个了。)的特殊例子中有不止一个John,这不是one的使用方法有例外,而是专有名词的一般定义有例外。在这种情况下,答话人把John当作是一类人的名称。P81-83 序言 在语言学取得突出成就的整个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特别是从新语法学派起,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和最持久成就的是对语言结构的最初级一端的研究:对音系单位的叙述和描述。但当把在音系学研究中得出的范畴和发现强 行用于解释其他“层次”的语言组织——形态和句法——时,却不能使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另外,即使是在本世纪第三个25年间句法研究取得重大成就时,语言学研究实际上还局限在句子内部的相互关系。这种局限性虽然,从理论的角度得到大力维护,但一般来讲,其存在不是因为在句子关系之间,以及构成形式完整的段落或更长的话语段的连接部分之间,看不到其与语言结构的关联。语义学是另一个与句法学紧密相关,而语言学家却不敢轻易涉足其中的领域,因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经常被证明为与经过严密论证建立起来的理论基础向左。因此,研究者对于语义学的观点不无道理:超越句子层面的关系涉及语言学与其他研究领域,如修辞学、美学和语用学等之间的十分复杂的关系。这些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太不稳固,无法为构建庞大的理论模式提供支撑。况且语言学家们在完善他们的句子殿堂方面手头上已经有足够的事情要做。 同时,文学批评家(他们对语篇结构历来就十分关心)和社会人类学家(对他们而言语篇和故事是最基本的要素)开始关注索绪尔、布拉格学派和其他语言学家发展起来的理论框架。例如,他们认为莱维斯特劳斯、戴尔·海姆斯、罗兰·巴特在广义的语篇分析领域是杰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的代表。在语言学家中总是有些人致力于扩展其研究领域,使其包括文体学以及语篇研究的其他方面,以促进文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这一运动中,迈克尔·韩礼德和茹卡娅·哈桑一直特别地活跃。前者把戈尔丁的散文和叶芝的诗歌作为材料进行了颇有价值的语言研究,而后者则把“衔接”作为其研究的专门领域,开始是在爱丁堡大学的博士论文中,后来是她在伦敦大学交际研究中心工作的几个卓有成效的年头里发表的很有影响的论文中。在整个这段时间里,两位作者密切合作,相互影响,两人都清晰地认识到语言学家和批评家在英语研究中都感兴趣,但都没有进行大规模探索的领域。 我们十分幸运能够以装备如此优秀的研究队伍的成果来弥补对英语的描述中一些严重的缺陷。英语越来越成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运用的语言,对有关这种语言的信息和使用方法的需要也相应发展起来。英语语言系列丛书试图满足这种需要,同时希望可以通过提供对于与当代英语密切相关的课题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来刺激英语研究和教学的发展。这些课题包括英语的历史、传统、语音模式、语法、词汇,其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丰富变化和复杂性,其英国标准和美国标准以及其他使用这一语言的主要领域。 伦敦大学伦道夫·夸克 1975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