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电影,能够带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迷醉和想象力的革命;好的电影可以成为人群中的湖体和独处时的自我修行;好的电影能够带给观众人生的顿悟,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本书精心选取了电影史上的100部经典影片,其中包括战争片、爱情片、伦理片、动作片等。它们或是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荣膺大奖,或是在知名电影杂志的“经典电影”评选中屡获殊荣,或是某一电影流派的巅峰之作。本书中,除了对每一部电影的情节进行介绍之外,还对其艺术水平和欣赏价值做出了中肯评价。阅读这本书,您不但能了解到这些经典影片的精彩内容,还能让您在欣赏这些影片时认识更深、思考更多、感悟更透彻。
既然我们注定无法把这些电影统统看上一遍,就让我们在以书的形式展现世界上最经典的一百部电影最精华内容中,步入奇妙的电影殿堂,让双眼和心灵一起在电影的世界中旅行,体味丰富的人生哲理。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请走进电影院;如果你喜欢看电影评论,请翻阅此书。
一部好的电影能够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想象力的革命,甚至能够改变人的一生。本书将世界各地的一百部经典电影一网打尽,这些电影不仅获得了许多大的奖项,更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而作者更是用最易懂的文字来诠释着经典电影中的深邃思想,用最美丽的文字来传递作品的精华,指引读者如何接近这些好的电影。
《公民凯恩》
奥逊·威尔斯应同他的《公民凯恩》一起永垂不朽,他应在任何一座褒奖电影历史功臣的凯旋门额上占有显著的位置。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列·巴赞影片介绍:
译名:公民凯恩/大国民
导演:奥逊·威尔斯0rson welles
主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
约瑟夫·哥顿Joseph cotten
多罗茜·康明格尔Dorothy C。111ingDre
片长:119分钟
时间:1941年
出品:雷电华 剧情介绍:
1940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柴那杜的一座荒芜的庄园淹没在黑沉沉的夜色中,只有一间屋子的窗户还亮着灯光,这是报业大王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卧室。凯恩安详地躺在床上,手中握着的玻璃球晶体闪现出奇妙的景色:一片片雪花飘落在一所农舍上……
寂静中响起了凯恩衰老而低微的声音:“玫瑰花蕾!”随即他的手慢慢松开,玻璃球落下去,那玻璃球内神奇的雪景随即幻灭。
凯恩死了,死得那么凄凉,身边除了护士和佣人,没有一个亲人。
凯恩的死,忙坏了新闻界人士,报刊的头版头条都报道了他的死讯,、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冠以“爱国者”、“民主主义者”称号的,也有骂其“战争贩子”、“叛徒”的。人们搞不清凯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凯恩临死时最后说的“玫瑰花蕾”却引起了记者们的兴趣。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呢?他们猜测纷纷。 记者们决定去访问与凯恩接近的人、爱他的人和恨他的人。一位有经验的编辑汤普逊以记者身份承担了这一艰巨的调查访问任务。
一个细雨霏霏的夜晚,汤普逊来到了亚特兰大城的一家蹩脚的夜总会。
夜总会里烟雾弥漫。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独自坐在桌旁喝酒。她的头发染成了淡黄色,身穿—件廉价夜礼服,这就是凯恩的第二任妻子——苏珊·亚历山大,她每晚要在夜总会登台表演两次。汤普逊在当地—位匕尉的引见下,在苏珊那张桌旁坐了下来,想同她谈谈,可苏珊生气地嚷嚷,要他滚出去。汤普逊只好悻悻然离去,结束了他的第一次访问。
汤普逊决定去查阅凯恩的监护人华尔特·泰却的档案材料。在已故的泰却先生的日记中,汤普逊终于找到了泰却与六岁的凯恩初次见面的记载:
凯恩的父母原是一家供应膳宿的小客店主人,有一年,—个没有现钱的房客给了凯恩的母亲一张似乎是分文不值的废金矿井的产权契约。不料日后这张神奇的废纸真给凯恩—家带来了财富。成为巨富后,凯巴的母亲委托金融界巨头华尔特·泰却为她经营财产并担任小凯恩的监护人。
当凯恩夫人和泰却先生在客厅里签订委托书的时候,小凯恩正在窗外扔雪球,一会儿,他拿着一副雪橇站在雪地里注视着向他走来的妈妈、爸爸和这位陌生的泰却先生。当他知道自己将同泰却一起生活时,出其不意地用雪橇打这位监护人的肚子。当晚,小凯恩便跟随泰却先生上了火车。
在凯恩成年之前,全部财产由泰却的银行代为管理,当凯恩年满二十五岁时,就由他自己掌管。泰却在任监护人期间,为凯恩添置了不少家业,还为他买下了纽约的《问事报》,凯恩办报就是这样开始的。
在纽约摩天大楼的《问事报》编辑部,汤普逊访问了凯恩的总经理伯恩斯坦。尽管伯恩斯坦无法解开“玫瑰花蕾”这个谜,但对于凯恩还是比较了解的。 那是1891年,伯思斯坦和凯恩的密友杰德·李兰特协助凯恩对办报方针进行了一系列革新,从标题、版面到内容,并且零售价格也从三分降到两分。1895年,《问事报》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发行量大大超过它的《纪实报》。凯恩设法把对方的纽约分社的九名能干的编辑部成员都争取过来了,使《问事报》的发行量骤然上升,压倒了《纪实报》。
1900年,凯恩和美国总统的侄女艾米丽·诸尔登结婚了。
当谈到凯恩的为人时,伯恩斯坦讲了一件事,那是1914年,凯恩第二任妻子苏珊演出歌剧失败,可是谁也不敢写批评文章。《问事报》戏剧评论员、凯恩的密友李兰特的心情十分矛盾,但他为了尊重事实,还是写了批评苏珊的文章。由于他喝醉了,趴在打字机上睡着了。凯恩见到这篇没完成的稿子,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正直的人,以李兰特的笔调,用最尖酸刻薄的词句替李兰特完成了这篇文章,并把它登在所有的报纸上。随后,凯恩送给李兰特一张两万五千元的支票,将李兰特辞退了。
伯恩斯坦告诉汤普逊:“凯恩先生是一个几乎失去了一切的人。”
汤普逊听从伯恩斯坦的建议在某个医院的平台上找到了李兰特,他已显得很衰老了。
当谈到凯恩时,李兰特认为“凯恩是一个才智卓越的人……我还没有见过—个能发表如此自相矛盾的意见的人……他除了自己以外,对什么也不相信!在他一生中,他坚信自己的信念,爱他自己,不爱别人”。他回忆道:凯恩与他第一位夫人艾米丽在结婚两个月后,已经变得几乎只在早餐桌上见面。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后来,他遇到了苏珊。苏珊是一个在斯里格曼公司工作的单身女子,她母亲曾希望她能当一个歌唱家。她唱歌相当悦耳,嗓音不大,没有经过训练,但却很好听,凯恩深深为之所动。
报界巨头凯恩的财富遍布美国各州,但他不满足于当个企业家,还想涉足政治,雄心勃勃地参加州长竞选。本来,凯恩在竞选中占绝对优势,但他的主要对手—资本家爱德华·G·罗杰斯逼迫苏珊给凯恩夫人写了一张条子,公开了她和凯恩的关系,利用凯恩的私生活问题给了他致命—击。凯恩竞选失败。
艾米丽带着儿子离开了凯恩,两年后死于车祸。凯恩和苏珊正式结了婚。他陪同苏珊来到了芝加哥,耗资三百万元专为苏珊建造了一座芝加哥歌剧院。但苏珊首次演出就遭到失败。
汤普逊再次访问苏珊。还在夜总会里。苏珊告诉汤普逊:“盖这座歌剧院不是我要的,我不想唱,这是他的主意……一切都要按照他的意思去做,从来都是。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我离开他的时候。”
想起初次演出的那天夜晚,苏珊至今还心有余悸。观众厅里,嘲笑声此起彼伏。苏珊表示以后再也不愿意唱歌了。
但凯恩说:“你要继续唱,我不愿意让人家笑话。”
“那我呢?唱还得我来唱啊!嘘也是我被人家嘘,为什么你就不能干脆……”苏珊痛苦地回答。
凯恩坚持说:“你还得唱下去!”他的无情的目光使苏珊感到害怕。她缓慢地低下了头,让步了。
《问事报》为苏珊大登演出广告,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观众对苏珊的评价。她感到观众不需要她,她痛苦之极,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幸而及早发现,凯恩这才同意她退离歌坛。
凯恩耗资亿万,在佛罗里达州的柴那杜为苏珊建造一座宫殿般的庄园。他和苏珊住在这座尚未全部建成的宫殿里,与世隔绝,百无聊赖。苏珊对这单调刻板的生活十分厌倦,她向往着繁华的都市生活。她和凯恩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融洽了,彼此常常用粗暴的语气来伤害对方。
1928年的某一天,在外出野餐是不是请客人的问题上,两人发生了争执,苏珊再也不愿忍受这一切,终于离开了这令人窒息的庄园。 苏珊同汤普逊谈了很多,但对于“玫瑰花蕾”也一无所知,她建议汤普逊到柴那杜庄园找管家雷蒙谈谈,因为他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一些事。
在柴那杜庄园,雷蒙告诉汤普逊:苏珊走后,只见凯恩悲愤地把苏珊卧室里的东西都砸了,只捡出一个内有飘扬雪花的玻璃球,就是凯恩临终时握在手中的那个玻璃球。
汤普逊即将离开柴那杜庄园时,偶然发现了一副被当作破烂的凯恩小时候玩过的雪橇。
雪撬上画着一个玫瑰花蕾,下面有几个—半已经被磨损的字:“玫瑰花蕾”。就是凯恩曾用来打过泰却先生肚子的雪撬。旅行感悟:
资深旅美影评家周黎明说:“《公民凯恩》的拍摄距今已有60多年,但依然被视做‘电影史上十大影片’当之无愧的冠军和头号经典,它在英国权威性杂志《视与听》自1952年起、每隔10年由全球最顶级的导演和影评家参与的‘世界电影十大佳作’评选中连续3届荣登榜首,其影响力可见一斑。然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公民凯恩》也是—部票房与所获声誉极不相称的影片,在解释这种现象时,一些资深影评家说:‘它并不是那种让人—望而知的情节片,而是—部对生活高度凝炼、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心理世界的理性体验的影片,它的意义深邃,需要反复咀嚼,它是—部纯粹的电影的诗!’《公民凯恩》有—种挣脱时间羁绊的不朽性,它在每一个方面都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其中某些方面后来被人模仿到泛滥,但有些至今没人敢去突破。追随它的许多电影只是在某个层面或某个点上做了突破,便受到大家的强力追捧,而《公民凯恩》在每一个层面部大大突破了电影艺术原有的表现手法,有些几乎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
法国著名导演弗印索瓦·特吕弗说:“好莱坞的财政家们(或许还包括世界各地的电影观众)能接受优美的散文,也能接受富于诗意的散文……但在接受纯粹的诗、传说、寓言和神话时,在这里我指的是电影《公民凯恩》时,或许他们会颇感困难。”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列·巴赞说:“奥逊·威尔斯和他的处女作《公民凯恩》是现代电影的奠基石。无论是谁,只要拥有一部像《公民凯恩》这样的电影,就只能给人一个感觉:高山仰止。
因而奥逊·威尔斯应同他的《公民凯恩》—起永垂不朽,他应在任何一座褒奖电影历史功臣的凯旋门额上占有显著的位置。”
美国《视与听》杂志主编尼克·詹姆斯说:“专家们的投票结果犹如一块试金石。它精确地反映了他们对全球电影的看法。在过去的40年里,《公民凯恩》一直独树一帜,稳居榜首。奥逊·威尔斯简直就是现代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是的,这些大有来头的人物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绝对是有可能被排在经典电影第一名的—部电影。P170-175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作为存在百年的综合艺术,电影以其声、光、影的完美组合,为人们提供了超乎寻常的感官体验。在这百余年间,电影的表现形式、制作手段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但是,无论手段和技术如何发展,电影研究的课题仍然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课题:第一,对人类周围世界的认识,诸如宇宙、社会、自然;第二,对人类自身的深入认识。就像希腊神话里的斯芬克斯一样,人类对自身的探索是与生俱来并相伴永生的,电影作为人类存在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也秉承了人类的这一特性。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自身,世界电影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世界上那些优秀的、经典的电影大多是直指人类心灵的,是对人类某—弱点的或温柔或严厉的批判,或者是对人类某些优秀品质的讴歌和赞扬,或者是表达了对人类的真挚『青感和美丽情怀的向往。
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罗伯特·泽米基斯的《阿甘正传》、詹姆斯·卡梅伦的《泰坦尼克号》、彼得·威尔的《楚门的世界》等。这些激动人心的影片昭示着电影发展的辉煌历程,也展示着世界顶级艺术大师们的多彩人生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我们生逢—个满眼风光的时代,现代传媒空前发展的实绩之—是电影常识的空前普及,但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不求甚解、自以为是的“影评人”。某些影迷朋友们因为缺乏基本影视鉴赏常识,并且受一些影评人的误导,对经典艺术电影误读、误解,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的总体影视接受和创作水平的提高。鉴于此,我们的作品分析将力求准确、严谨且简单易懂,努力和读者们进行平等的审美对话。
本书精心选取了电影史上的100部经典影片,其中包括战争片、爱情片、伦理片、动作片等。它们或是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荣膺大奖,或是在知名电影杂志的“经典电影”评选中屡获殊荣,或是某一电影流派的巅峰之作。总之,它们无一例外是电影史上名留青史的、经过了时间考验的、被资深电影人津津乐道的、能让每一代电影人从中获益匪浅的作品。
好的电影,能够带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迷醉和想象力的革命;好的电影可以成为人群中的湖体和独处时的自我修行;好的电影能够带给观众人生的顿悟,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在本书中,除了对每一部电影的情节进行介绍之外,还对其艺术水平和欣赏价值做出了中肯评价。阅读这本书,您不但能了解到这些经典影片的精彩内容,还能让您在欣赏这些影片时认识更深、思考更多、感悟更透彻。
在孩同时代,我们总是会有很多色彩斑斓的梦想,期望着探索不同的世界,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人生。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我们逐渐有了最适合自己的角色,我们必须克制这种愿望的驱使,甚至不得巳时要忘记这些少年时的理想。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我们仅拥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本书在引导读者回味经典电影作品的同时,还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影片的深刻文化内蕴,带给读者们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我们试图以另一种语言、另一个视角为读者赏析经典电影提供一个参照系,希望和读者通过本书进行一次电影艺术和人类精神美的对话,希望和一切朋友永远追寻人类的美好情怀。
所以,让我们的双眼和心灵一起在电影的世界中旅行,就是为了使生活更艺术。
相信,这一百部电影一定有你喜欢和寻找已久的。
既然我们注定无法把这些电影统统看上一遍,那么可以通过我们的搜集和整理,将世界上最经典的一百部电影中最精华内容以书的形式展现在你面前。
电影是镜,电影是梦。翻开此书,这些经典影片必将更够带给你感官的极度享受和灵魂的深刻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