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金三角的神秘面纱,透视残军们的流亡生活,最终“立地成佛”的残军们历经了怎样的艰难曲折?他们和他们的后代身上发生了怎样动人离奇的故事?本书独家详尽地披露了残军历史与现状,阅读本书,您可以了解到他们归降后曲折复杂的心理转变过程、奇特的婚姻家庭、艰难的生活、悲凉的人生以及顽强的生存能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金三角(亡命残军现状探秘)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孙纯福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揭开金三角的神秘面纱,透视残军们的流亡生活,最终“立地成佛”的残军们历经了怎样的艰难曲折?他们和他们的后代身上发生了怎样动人离奇的故事?本书独家详尽地披露了残军历史与现状,阅读本书,您可以了解到他们归降后曲折复杂的心理转变过程、奇特的婚姻家庭、艰难的生活、悲凉的人生以及顽强的生存能力。 内容推荐 1992年泰国政府做出决定,允许在泰国境内美斯乐等地的最后一批残军加入泰国国籍。消息一公布,残军立即放下武器,成为当地合法公民,开始从事劳动,过上了自食其力的平民生活。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残军及他们的后代生活如何?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喜怒哀乐?作者深入残军所在地,撰写的《金三角,亡命残军现状探秘》一书,独家详尽地披露了残军生存的现状。阅读此书,您可以了解到他们归降后曲折复杂的心理转变过程、奇特的婚姻家庭、艰难的生活、悲凉的人生以及顽强的生存能力。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国王陛下恩准残军叶落归正 第二章 学好难难也学以死告诫后代 第三章 充当雇佣兵断腿残手醒悟人生 第四章 娶缅甸妻惹祸警察查出真相 第五章 走婚三国认爹儿女昙花一现 第六章 跨国寻亲失踪女儿回到身边 第七章 六人各选一条道三十年后见分晓 第八章 与昔日妻子相会孤独守望泪汪汪 第九章 “军中之花”今日卖山货为生 第十章 义气警卫员造好别墅等军长 第十一章 恩人角色三十三年后嬗变 第十二章 百岁“军中神医”老来无人照顾 第十三章 学会六国语推销自己赚大钱 第十四章 特工自责良心守墓度过余生 第十五章 异国情书诱惑年轻导游迷失自我 第十六章 英雄不值钱被美妻气倒 第十七章 “荣民之家”靠各界捐赠度日 第十八章 手势替代语言患难夫妻白头偕老 第十九章 教书识字不忘中华文化 第二十章 众说纷纭将军之子谈父亲 第二十一章 遥望北方对祖国亲人说 后记 试读章节 1994年11月5日清晨,缕缕晨光照耀在泰国美斯乐崎岖的山路上。在华侨于少文的引导下,我乘车来到了25公里外被林阴怀抱的美华村。今天,我要去探望74岁的湖南籍残军占力信。 占力信中等个儿,淳厚、朴素、清瘦,梭角分明的脸像海边经受波涛冲击的礁石,显得深沉而又冷静;黑森森的胡子拉碴,似乎隐藏了他的传奇经历。占力信正在家门口埋头分检茶叶,于少文向占老问好,介绍我是从中国湖南来的。他“嚯”地站了起来,望着我有些惊讶,少顷又惊又喜,紧紧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贵客,贵客,你可是第一个来看我的中国大陆人。” 我问了你的身体状况,湖南哪里人,来泰国多久了,家庭情况等。占力信那粗而垂的眉毛下,一双深邃的眼睛向上眨了眨,透出二十分的诚恳,那坦坦荡荡的眼神并不因为自己的过去而变得难堪和不安。往事如烟云。他那九死一生的经历和奇特的婚姻,竞又飘浮在面前…… 1941年2月5日,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湖南常宁县松柏村的占力信正在家里喂牛,突然闯进来四个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兵,架起他就走。他在国民党第5军22师炮团当了兵,师长廖耀湘。一年后占力信被提拔为排长。1942年8月,占力信所在部队奉命随中国远征军人缅甸同日寇作战。 9月5日,占力信带领一个迫击炮班,深入缅甸仁安羌前沿,在左耳朵受伤的情况下,打掉了日本指挥所,之后他被提拔为连长。由于英帝国主义心怀叵测,同意中国军队人缅为时已晚,中国远征军在起初打了几场胜仗之后,节节败退,伤亡惨重,22师败退死亡之路一野人山。 占力信不想作无谓的牺牲,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钻进森林,逃离了部队。占力信逃到缅中边境的缅甸允奔寨子,打算在条件成熟之后,以华侨身份回家乡当个农民,过平安日子。 岂料,理想变成恶梦。1950年1月25日深夜,允奔寨子突然枪声大作,鸡飞狗叫,妇女儿童号啕大哭,整个寨子沉浸在一片黑色恐怖之中。正在睡梦之中的占力信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被一伙武装分子从被窝里揪了出来。来到寨子谷坪上,火光下,他才发现这是一伙国民党兵。这天起,他当了残军。残军逃缅指挥人,是1949年任国民党205师师长兼武汉卫戍区司令的云南籍少将段希文。 在缅甸、老挝度过一段时间后,占力信所在的残军被缅甸国防军打得四处躲藏,最后败退到泰国的美斯乐安营扎寨坚守了下来。 到了1960年,占力信已41岁,还是光棍一条,他心急如焚。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尝过女人味而着急,他想得很远,残军不可能在他国长久存在下去,不是灭亡就是活下去,到时有了行动自由回国探亲时,单身一人你纵有千万家产都谈不上光宗耀祖,更何况如今穷得丁当响?讨不到老婆回国叫我的脸往哪儿搁?在外面混了一辈子还没一个家,亲朋好友、父老乡亲不笑掉牙才怪呢! 占力信整天愁眉苦脸,站岗放哨,吃饭睡觉如同行尸走肉。 整个残军一片唉声叹气,死气沉沉,日暮穷途。 残军的总指挥们,当然也知道目前的处境。 秋风萧瑟,山川寂寥,严寒自远步步逼来美斯乐。 部队突然接到命令到大队部开会。占力信率队伍去了,大家没精打采,以为又要动员去围剿泰国武装。会议在大队部的操场上,一棵大树下,土礅台上坐着段希文将军,旁边是纵队司令钱卫国。 段希文强颜欢笑,望着身穿破烂军服被寒风吹得颤栗的士兵们:那一张张缺少营养枯萎僵硬的老脸,还有在历次战斗中负伤,拄着拐棍一个个颤巍巍的老兵们,他们望着段希文,企盼他能多发点军饷,以便有朝一日用它为自己寻条出路。因为每次作战前,为鼓舞士气,总要发点美元。此时,只见段希文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声音有些哽咽: “弟兄们,我对不起你们。”话刚出口,段希文低下了头,停顿许久没有说话。 老兵们以为又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静静听着掌握残军命运的段将军宣布什么。会场鸦雀无声。 良久,段希文抬起了头继续讲话: “你们跟着我南征北战,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负了伤,你们又得到了什么?我对不起弟兄们!现实是,我们在异国他乡,是一群有家不能回,流落异国,四面楚歌,四处挨打不受欢迎的中国人。泰国、缅甸、老挝人希望我们自生自灭。国际预言家从我们进入金三角起就断言:从1950年起不出30年,我们就会自生自灭,不复存在!弟兄们,我们能死吗?我们不但不能死,而且还要留下后代,要让世人知道,这群来自中国的人,如今依然活着,30年后他们的后代仍然继承了父辈的遗志,努力耕耘着,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向异国传播,并且会发扬下去! 讲了一大堆的大道理,现在该回到现实了,那就是我们怎样才能有子孙后代?我统计过,现在有三千多弟兄还是光棍,没有女人,不能结婚,又如何能生儿育女,繁育后代?下面我讲这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段希文的话音刚落,一个大胆的老兵便扯着嗓门喊道:“段司令,难道你能给我的每个人发一个女人?!” 台下一片哄笑。 段希文也强笑起来。他双手撑腰,望了望老兵们接着说: “对,我不能给你们发女人,但办法还是有的!从现在起,凡满40岁以上的单身汉,放假两个月让你们去找对象。另外每人发一百美元,用于找对象的费用。再者你们可以深入到泰国、缅甸、老挝的村寨找女人,要想尽一切办法,除了杀人放火外,任何手段都可以尝试。谈恋爱我教你们一招,对骗来抢来的女人,要用心去征服他们,而不是用武力。这样时间长了,别的女人就会跟着来,懂吗?如今的头等大事就是找女人结婚。当然困难是有的,我们所处的特殊环境,决定了我们找对象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要能生小孩的女人就行。我命令今年争取有五百个单身汉结婚,如果能在一个月内找到女人结婚的,我将亲自参加他们的婚礼!……”P1-4 序言 产生采访国民党残军的念头是在1994年。这年7月,我到缅甸看望做生意的朋友,在南坎民族旅行社就餐时,认识了负责接待的张龙生先生。他时年59岁,旅行社经理,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我问他是哪里人。张先生告诉我,他是国民党金三角的蒋残军。我大吃一惊,国民党残军可以来缅甸办实业?他见我不解,又说,两年前泰国政府颁布了法令,准许国民党残军包括他们的后代六万余人全部加入泰籍。因此他如鱼得水,来到了缅甸发展。张先生的经历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当晚我与张先生谈了一宿,我们成了好朋友。 从张先生提供的情况得知,残军们“立地成佛”获得自由后,不少人前往缅甸、老挝、中国台湾投亲靠友,安度晚年去了。 这次之后,我几乎每年都去一次金三角,先后到过缅甸的果敢、滚弄、勐波、勐昌、拜桑、孟撤、大其力等县市,老挝的琅南塔、丰沙里、孟赛、琅勃拉邦、会晒、万象,泰国的清孔、清盛、清莱、清迈、帕登、万莫及残军总部美斯乐等地,追踪采访残军,同他们交朋友。采取看望、问候、以心交心的方式,获取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 2005年8月,当我第九次走进金三角,来到海拔1300米的美斯乐,发现这里又变了:绿树成荫,柯枝交臂。火红的圣花鲜艳夺目,朴素的马樱花满山竞放,居民引种的茶,一片片的,犹如绿色的诗行,从山腰一直攀延至山顶。美斯乐街已看不到当兵的,取而代之的是国民党残军及他们的后裔们所办的宾馆、山庄、旅社、茶叶店、旅游用品店。街道上还算干净,一派和平安详的景象。如今残军的分布情况是:残军及他们的后代分布在美斯乐的56个村子有15000余人;相距50公里的民模、回龙、漂排寨有10000人;距美斯乐75公里外的美华峦县美华联村,有11500人;90公里外的文更县帕党山区帕登、帕摩地有16000人;120公里外的美岁县茶房山区居住有9500人。 美斯乐位于泰国北部清莱府境内,距清莱城仅60公里。曾几何时,这里被碉堡、暗堡、铁丝网合围,各武装派别集结,岗哨林立,你争我斗,战事不断,阴森恐怖,是个受到全世界关注的军事禁区。 1950年1月至2月,我军在解放云南的滇南战役中,歼灭了蒋军第8兵团之第8军、第26军三万余人,残第8军军长李弥率一千五百余人从云南边境逃人缅甸小孟棒、三岛一带,这里与老挝、泰国交界,称“金三角”。刚进入小孟棒,恰遇国民党26军93师278团副团长谭忠率残部七百余人逃窜到这里。李弥纠集残部,收编地霸武装及少数民族叛乱武装,沿途抓逃难的当地人、华侨扩充残军,组成“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发展到顶峰时达二万余人,号称5个军20个师21个纵队12个大队。总指挥李弥,副总指挥柳元麟、彭程、段希文、吕维英、王少才、曾正元。 残军的存在首先引起了缅甸政府的高度关注。起初,缅甸政府可怜残军,以为他们来到缅甸是歇歇脚,借道而已。后来见残军砍树盖房,修筑工事,招兵买马,大有长期占领之势,才觉大势不妙。缅甸国防军迅速组织兵力,围剿残军,打得残军一败涂地。残军只得退守老挝边境。老挝军队决不容忍外国军队的人侵,马上集结陆海空三军力量,对残军围剿打击。残军为保存实力,退守到了泰国的美斯乐。 泰国政府获得残军进入美斯乐的情报后,吸取缅甸军队长期围剿无法全歼的教训,对他们围而不打。待时机成熟时,提出给他们发军饷、生活用品,以居留权为诱饵,借残军的武装攻打反政府游击队,以消耗他们的力量,达到让他们自生自灭的目的。在1969年、1970年和1982年,残军奉命帮助泰国军队三次攻打反政府游击队。果然,三次战役过后,残军死的死,伤的伤,病的病,老的老,成了名副其实的残兵败将,失去了战斗力。 1970年泰国政府批准残军改为“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由段希文任总指挥官,李文焕、雷雨田任副指挥官。1980年6月18日,69岁的段希文突发心脏病死亡,之后残军由五军参谋长雷雨田出任军长,并兼任“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总指挥。泰国政府所以批准蒋残军改为自卫队,逐步分批让他们放下武器,目的是给他们一个适应的机会,待机彻底收缴他们的武器。段希文一死,残军失去了灵魂,时机已经成熟。 42年后的1992年7月,泰国政府正式提出要残军最后一批3361人,包括雷雨田在内全部放下武器,解散自卫队,解除武装,不留一枪一弹,接受泰国政府招安,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加入泰国籍。此时残军首领雷雨田已70岁,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为了子孙后代,为了残军有个归宿,便无条件接受了泰国政府的要求。随即,3361个残军以及六万多子孙后代成为泰籍公民。 面对泰国政府军队的高官,雷雨田带头下跪效忠:服从泰国政府管理,遵守国家法律,忠诚拥戴当今国王陛下和王室。从此以后,残军在金三角种地、经商、兴办旅游业,成了合法公民,结束了长达42年无国籍的流浪生活。 残军成为公民之后,我是独家采访他们的第一个中国人。十年来,我深入缅甸、老挝、泰国,采访残军105人,包括5名女兵,采访第二代残军256人。本书记录的是他们在异国他乡,在不为人知的环境,所为所悟、所悔、所盼以及他们惊人生存能力的真实故事。 后记 残军后裔入泰国籍追踪 1996年以来,笔者因写有关金三角文章的需要,多次赴金三角采访。在泰国清莱的采访中,就有残军的子女向笔者反映,他们加入泰国籍审批太慢,希望笔者向泰国有关当局反映一下,尽快解决他们的人籍问题。同时,在国内也有媒体报道,残军后裔拿了几十年的“难民证”,难人泰国籍。其实,1992年泰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最后一批残军已放下武器,将全部加入泰国籍,成为合法公民。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为何还有人没加入?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难加入泰国籍?这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情况?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做过一些采访。 移民局说,真假身份难Jq, 2002年11月20日,笔者来到泰国清莱的湄赛,经华侨协会会长汪久良介绍,来到移民局。这里的移民局是泰国政府设立的,因为湄赛是国家级口岸,是通往缅甸、老挝的重要门户,湄赛不仅有残军在这里定居,还有缅甸、老挝等国的移民,接待笔者的是移民局局长猜楚。猜楚见笔者是由华侨协会的人带来的,热情地接待了笔者,详细介绍了有关残军加入泰国籍的情况。 猜楚曾参与过残军加入泰国籍的工作,主要负责审查证明材料,2000年以后才调来湄赛工作,较了解残军加入泰国籍的情况。猜楚局长说,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残军人泰国籍办理比较顺利,速度很快,90fF代末期速度就慢了下来。实际上70岁以上的第一代老残军牙:'n50岁以上的第二代残军,他们加入泰国籍都已办理完毕,拉后腿的是40岁以下的第三代残军。当然这部份人不是很多,有的村子只有几个人,有的有十几个人,加起来还是有好几百人。 这些人为何难办理呢?主要是材料难审查,真假难分。猜楚举了一个例子:有个残军七十多岁了,在1992年放下武器后,名册上登记他有个妻子、两个女儿。结果后来村里出示材料时在儿女情况栏里,他又出现有两个儿子。政府是以宣布他们获得自由那天所登记的材料为依据的,以后补充的则不予考虑,即使要考虑,他们加入泰国籍还要反复论证材料,走访有关人员。残军的子女加入泰国籍就是因这种情况放慢了。事实上,查实也很困难,由残军掌握的村寨,得由他们出示证明材料,泰国政府很难落实。有的明知是假的,时间长了,成了既成事实,也只好批准他们加入。 残军后裔难人泰国籍,主要在美斯乐那一块。美斯乐过去是残军的总部、老巢,情况复杂。在残军招安后,经媒体一报道,全世界都在关注,因此,不但有缅甸、老挝,还有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的人来美斯乐。有的人来后,出于各自目的,干脆不走了。笔者问猜楚这类人有多少,他笑而不答,只是一直说情况复杂。 不同村子加入泰国籍快慢不一 住在泰国清莱美华峦县美华联村的残军加入泰国籍比较顺利。据女村长龙奉英介绍,1986年后残军子女有有1200多人加入了泰国籍。1992年后,有1500人加入。2000年以后,有2500人加入。该村残军加入泰国籍没有遗留问题。美华联村残军入泰国籍为何比其他村优先?莫非他们有经济实力,买通了泰国民政官员?经过调查,情况并非如此。 原来,美华联村过去驻着残军一个师,该师虽由美斯乐段希文、雷雨田管辖,事实上是直接听台湾当局指挥。台湾当局出于某种需要,在各个时期都派出情报人员、特务、安全部门主管人员前来美华联村,包括村长都是由台湾人担任,对该村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在大势已去之后,台湾当局凭着过去与泰国有关方面人员的关系,对美华联村残军后裔入泰国籍问题做了优先安排。 帕登村有残军600人,过去是残军的一个大队,不是正规军,而是由散兵游勇组建的,相比来说,他们很听泰国政府的话,在加入泰国籍问题上,他们基本都加入了。村长黎富耿对笔者说。在残军获得公民权后,有15个来投靠亲戚的人暂时还没加入泰国籍。 漂排寨村的残军入泰国籍的情况与帕登村相同。 美斯村的情况却大不相同的情况。笔者在采访残军总指挥段希文将军的儿子段湄川时问他,在美斯乐村,到底还有多少残军后裔没有加入泰国籍。段湄川曾在美斯乐当过乡长,了解残军的分布情况。他说:“我父亲时代的残军,包括他们的子女应该都解决了入籍问题。因为美斯乐的情况太复杂,后来还有多少人没解决谁也掌握不了。” 残军“新后裔”后悔不迭 美斯乐为什么复杂,复杂的原因是什么?对此笔者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美斯乐实际很大,方圆好几百里,划分村寨,就有56个村。 这天,在美斯乐蒋家寨第11村的山坡上,有一个男青年正在山坡上挖土,开荒种地。笔者走过去,向他问好,问他是哪里人,什么时候来美斯乐的。他用袖子揩了揩汗,锄头一放,席地而坐,同我交谈了起来。 他叫和安民,30岁,华侨,父母住在缅甸的万宏,他出生于缅甸。2000年2月5日越过缅泰边境来到美斯乐。他原以为泰国富裕,只要投靠亲戚就能解决泰国籍。因为在残军驻扎缅甸时,和安民的父亲与残军连长黄开生相识,关系一直不错。于是在父亲的介绍下,和安民来到了美斯乐,找到黄开生,要给他做儿子。黄开生自然高兴,因为他只有一个女儿。留下来后,黄开生花了不少钱为和安民办合法身份,可加入泰国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除证明身份的材料要齐全外,还要等许久,要排队。 河南信阳的李荣明,26岁。他先在缅甸做生意,没赚到钱,就来了美斯乐。他是随一驮运盐巴的骡马队过境来的,缅泰边境无天然屏障,运气好的话,有时边防警察连证件都不验,以为是边民就过来了。他是来寻求发展的,结果因为没证件,不但找不到工作,连居住都困难。最后,他给一个名叫范作伟的残军老人干了一年活,范作伟才答应收他为继子。如今来了六年了,泰国籍没加入,也就不想回了,没赚到钱回去没脸见人。有时实在太想家了,他去清莱给父母打个电话,不敢说在美斯乐,只说在泰国打工。如今范作伟在美斯乐蒋家寨第12村种地。说话间,笔者见他的眼睛红红的,随即一行眼泪流了下来。 从贵州凯里来美斯乐的吴宏,他在蒋家寨第20村干活,今年30岁。25岁那年,他同女友商量好了,等他赚了钱就回去结婚。外面传说美斯乐开辟旅游景点了,好赚钱,就来了。谁知来后,证件过期,回不了家,只好投靠老残军,成了残军“新后裔”。 从国内来美斯乐寻求发展,而成为残军“新后裔”的,还有汪有加、张毕荣、沈汉斌等人,当他们谈到当初来美斯乐,如今成为难民后.无不叹息、后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