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轼集/历代名家精选集
分类
作者 陶文鹏//郑园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书共选录苏诗一百一十一首,词五十首,文三十篇。选目去取兼顾到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使读者可略窥全豹,同时以能突出苏轼的创作个性为旨归。所选作品依据底本,诗文以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和《苏轼文集》为主,词以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为主,问采他本。诗、词、文三部分,各按时序排列,每篇均注明苏轼创作时间、时任职务及所在地,俾使读者有一清晰的背景印象。注释力求简洁,但都注出苏轼的出处行藏和所用典故出处,也尽量吸取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凡重要见解均有注明。对于难句略加串讲,难字亦标出注音,以方便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苏轼是北宋文坛的一代盟主,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大家。他才华横溢,创作力旺盛,著述宏富。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的重大建树和深远影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有宋一代诗 歌的新风貌,而他被公认为可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比肩的诗坛巨擘;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开创者;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与文同米一起建立了宋代文人写意画派。苏轼对诗、词、文、书、画的艺术奥秘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是有真知灼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他还深谙园林艺术,精于鉴赏金石,又有博大精深的哲学与文化学术思想。涉猎的领域如此广阔,并都取得高度的成就。这样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举世罕见,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

目录

前言

诗选

  和子由渑池怀旧

  石鼓歌

  王维吴道子画

  ■坞

  次韵子由论书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溪。是日宿虢县。

  二十五日晚,自虢县渡渭,宿于僧舍曾阁。阁故曾

  氏所建也。夜久不寐,见壁间有前县令赵荐留名,

  有怀其人

  和董传留别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泗州僧伽塔

  游金山寺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戏子由

  吉祥寺赏牡丹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五首选二)

  吴中田妇叹

  新城道中(二首选)

  法惠寺横翠阁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选)

  山村五绝

  於潜女

  有美堂暴雨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五首选)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选二)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和孔密州五绝(五首选)

  韩斡马十四匹

  读孟郊诗二首

  续丽人行

  百步洪(二首选)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送参寥师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舟中夜起

  大风留金山两日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

不得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

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

  梅花二首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

  初到黄州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株,土人不知

贵也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

城东禅庄院

  琴诗

  南堂(五首选)

  东坡

  和秦太虚梅花

  海棠

  题西林壁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

  次荆公韵四绝(四首选)

  次韵蒋颖叔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登州海市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

  虢国夫人夜游图

  杜介送鱼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选二)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赠刘景文

  淮上早发

  和陶饮酒(二十首选)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慈湖夹阻风(五首选三)

  壶中九华诗

  南康望湖亭

  秧马歌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十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赠王子直秀才

  四月十日初食荔枝

  荔支叹

  纵笔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

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

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选二)

  倦夜

  纵笔三首

  汲江煎茶

  儋耳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选)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次韵江晦叔(二首选)

词选

  浪淘沙(昨日出东城) 

  行香子(叶舟轻)

  蝶恋花(雨后春容清更丽)

  少年游(去年相送)

  南乡子(回首乱山横)

  沁园春(孤馆灯青)

  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望江南(春未老)

  望江南(春已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永遇乐(明月如霜)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西江月(世事场大梦)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满庭芳(蜗角虚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西江月(照野■游浅浪)

  洞仙歌(冰肌玉骨)

  念奴娇(大江东去)

  满江红(江汉西来)

  念奴娇(凭高眺远)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满庭芳(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满庭芳(三十三年,漂流江海)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满庭芳(归去来兮,清溪无底)

  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

  如梦令(手植堂前桃李)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临江仙(别都门三改火)

  八声甘州(有情风)

  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

  满江红(清颍东流)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行香子(清夜无尘)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

  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千秋岁(岛边天外)

文选

  刑赏忠厚之至论

  南行前集叙

  教战守

  留侯论

  喜雨亭记

  凌虚台记

  祭欧阳文忠公文

  超然台记

  后杞菊赋

  宝绘堂记

  日喻

  放鹤亭记

  文与可画■笃谷偃竹记

  书蒲永升画后

  方山子传

  赤壁赋

  后赤壁赋。

  记承天寺夜游

  记游定惠院

  赠别王文甫

  石钟山记

  书吴道子画后

  范文正公文集叙

  潮州韩文公庙碑

  记游松风亭

  在儋耳书

  书上元夜游

  又答王庠书

  答谢民师书

  黠鼠赋

试读章节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①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②强随举子踏槐花。③  

囊空不辨寻春马,④眼乱行看择婿车。⑤  

得意犹堪夸世俗, 诏黄新湿字如鸦。⑥  

  【注释】  

①粗缯:劣质丝织物。②“厌伴”句:谓倦于从师学礼。《后汉书·儒林传》:刘昆“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瓠,冬瓜、葫芦等的总名;瓠叶,做下酒的菜用。③“强随”句:谓忙于考举。据宋人钱易《南部新书》载,当时的举子,六七月间槐花黄时都在忙着温习功课,做文章准备考试。④“囊空”句:谓穷得没有马骑。寻春马:用唐代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句意。⑤“眼乱”句:谓落第失意,家境贫寒,没有娶妻。择婿车:据《唐摭言》卷三载,朝廷为考中的进士在曲江设宴,公卿家都在那一天从进士中挑女婿,车马填塞了道路。⑥诏黄:用黄麻纸写的中式或任官的诏令。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语出唐人卢仝《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品评】  

此诗作于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时苏轼罢凤翔签判任赴汴京,途经长安与董传话别而作。董传,字至和,洛阳人。家居长安二曲。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后韩琦荐举,未果,穷困早卒。  

此诗赞扬寒士董传的才学品格,同情其应举落第的不幸,并表达了深切期望。首联写董传身著粗布衣,却因腹有诗书,而风神秀朗,意气轩昂。形神对比,人物形象逼人眼睫。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六赞此联“飘然而来,有昂头天外之慨”。“裹生涯”词语搭配新颖巧妙,下旬语意尤精警可诵。以下三联几乎句句用典。中二联以典故组织成工巧自然的对仗。诗句因典象而加强了感性,又使人不觉其为用典。囊空如洗的董传在艰难文场上力求进取的身影,东坡对他的同情与鼓励,都借典象生动感人地表现出来。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何人遗公石屏风,① 上有水墨希微踪。②

不画长林与巨植,  独画峨眉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 孤烟落日相溟濠。⑨含风偃蹇得真态,④ 

刻画始信天有工。⑨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⑥骨可朽烂心难穷。

神机巧思无所发,  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  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⑦ 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⑧  

  【注释】 

①遗:这里通“馈”,赠送。②水墨:水墨画的略称。希微:暗淡。③溟■:模糊不清。④偃蹇:天矫屈曲。⑤天有工:上天的职能。《尚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后天工引申为自然神妙之意。⑥毕宏、韦偃:都是唐代画家,善画松。虢山:在虢州(今河南卢氏县),石屏产地。⑦不遇:指毕宏、韦偃生前遭遇冷落寂寞。⑧幽宫:指坟墓。陶渊明《拟挽歌辞》(之三):“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期。”

  【品评】

此诗作于熙宁四年(1071)九月,时苏轼赴杭州通判任,途经颍州(今安徽阜阳),谒见欧阳修,观赏了其收藏的这块石屏,应命赋诗。  

此篇虽为遵命之作(遵欧阳修之嘱赋诗),却想像奇崛,挥洒自如。东坡观赏了石屏,把石屏上的天然色痕纹理想像……为是天公造化刻画出的“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继而又以崩崖绝涧、孤烟落日的背景环境烘托这棵孤松之神,又生动地描绘它在风中的夭矫屈曲之态;接着更匪夷所思、迁想妙得,说是葬于虢山的唐代画家毕宏、韦偃画兴未已,神机巧思化为烟霏凝人石屏,作出此幅水墨孤松图,借此宣泄内心激荡不平之气,倾吐出自己因对新法不满被迫外任的愤懑;同时,巧妙地在抒发对毕韦的崇仰和对其生前遭遇痛感不平中,融入自我的境况心情,并表达了诗画艺术都要天工自然的精辟美学见解。此诗不仅想像奇丽,感情激越,意蕴丰厚,而且以意运笔,挥洒自如,以七字句为主,又笔随意到地插入九字句、十一字句乃至诗史上从未有过的十六字句,长短错落,变化多姿,气势雄放。难怪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一赞日:“长句磊石可,笔力具有虬松屈盘之势。”

出颍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我行日夜向江海, 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①青山久与船低昂。②

寿州已见白石塔, 短棹未转黄茅冈。④ 

波平风软望不到, 故人久立烟苍茫。  

  【注释】  

①长淮:指淮河。②“青山”句:写舟行时眺望远山的 起伏动荡之感。低昂:高低起伏。③黄茅冈:白居易《山鹧鸪》:“黄茅冈头秋日晚,苦竹岭上寒月低。”这里借指由淮河转至寿州所经的江边土岗。    

  【品评】  

此诗作于熙宁四年(1071)九月底,时苏轼赴杭州通判任途中。淮山,颍水人淮河之处,在寿州(今安徽寿县)西正阳关。东坡素擅运用比喻和典故,但在这首拗体七律诗中却不用一个比喻和典故,纯用白描手法,把舟行情景写得宛然图画。尽管中两联对仗字字工稳,却使人不觉得是对仗。全篇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极富动态美,令人从诗句的流动变化中感觉到船行的疾速。尤其是“青山久与船低昂”一句,写波涛起伏,人在船中,感觉到青山亦随船一道一起一伏,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透过轻松畅快的文字和节奏,我们能体味到诗人复杂矛盾的感情。首句字面上实写离京路程的漫长,已寓有诗人远离京城、漂泊江湖的忧郁;描绘萧瑟又明朗的秋景,映衬自己一路观赏景色的“秋兴”,却暗示他以旷达乐观的性情驱散了心头的忧郁。结句不说自己思念故人,却想像故人在苍茫暮色中久立等待自己,情味深长。东坡自己对这首流动俊逸的拗律也颇得意,后来他写《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有“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一联,就是用了此诗第七、第四句,直到晚年被南贬到江西时,还草书此诗,并作了题记,足见他对此诗的珍爱之情。P14-18

序言

苏轼是北宋文坛的一代盟主,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大家。他才华横溢,创作力旺盛,著述宏富。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的重大建树和深远影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有宋一代诗歌的新风貌,而他被公认为可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比肩的诗坛巨擘;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开创者;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与文同米一起建立了宋代文人写意画派。苏轼对诗、词、文、书、画的艺术奥秘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是有真知灼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他还深谙园林艺术,精于鉴赏金石,又有博大精深的哲学与文化学术思想。涉猎的领域如此广阔,并都取得高度的成就。这样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举世罕见,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是大器晚成的散文家。母亲程氏有文化修养,教苏轼读书,使其从小就“奋厉有当世志”。弟弟苏辙,是苏轼一生政治上和文学上的同道。苏轼勤奋好学,刚人成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宋仁宗嘉占元年(1056),苏轼与父亲、弟弟入京。次年应礼部举,中进士,主考官欧阳修读其文章,惊为异人,称“他曰文章必独步天下”。服母丧毕,于嘉祜五年(1060),应制科考,人第三等。神宗熙宁四年(1071),官至太常博士。此时,正值王安石变法。苏轼鉴于前朝失败的教训,不主张太激烈的变革,针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危机,提出一系列改革主张。但是遭到了当权派的排斥,难以立足朝廷,于是自请外任。自熙宁四年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徐州、密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罗织罪名,诬陷苏轼以诗文讪谤朝廷,致使其被捕下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遭受了几个月的折磨,侥幸获释,责贬黄州。元丰八(1085),哲宗继位,高太后任用旧党领袖司马光为宰相,尽废新法。苏轼因与旧党关系亲厚,被调还朝,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由于他在地方任上,对新法的益处有所认识,所以与旧党也产生分歧,结果,又一次被放外任,历知定州、杭州、扬州。高太后死,哲宗亲政,新党再度执政,苏轼又遭贬谪,先至偏远的惠州,后被贬至天涯海角的儋州。元符三年(1100),徽宗继位,苏轼遇赦。次年,病逝于北归途中。苏轼的一生,时时处处关切国计民生,屡遭迫害而忠贞不渝。每到一处,便为当地的老百姓尽心尽责地做事。他的政绩和他的崇高品格,在当时已广受人们推崇和爱戴,以致在常州去世时,“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  

苏轼的思想以儒家为本,同时受道家和佛家影响很深。他少年时就十分倾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认为“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和子由苦寒见寄》),可见.他辅君治国、大济苍生的抱负。同时,他又博览佛道典籍,与许多和尚道士交往。他景慕陶潜,追求老庄隐逸生活,热衷道教养生之术。苏轼将儒家与佛老融会贯通,善于从日常的人情事理把握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通相近之处,以致用为归旨,圆通地观照事理。总之,苏轼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佛,通三家之变,成一家之言。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又简易圆通。在升沉之中,始终能做到穷达如一。  

苏轼为人光明磊落,正直坦率。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予欲有言,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己,以谓宁逆人也,故率吐之。”(《录陶渊明诗》)在关乎国家生民的大事上,他不虑祸福,言人所不敢言,行人所不敢行,不随人俯仰、苟合趋利。他开朗乐观,幽默风趣,智慧超卓,在艰难困苦中仍能旷达自适,一生坚持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他的人格魅力,不仅使历代文人士大夫深深倾倒,而且赢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赞赏。  

苏轼的诗今存约二千七百余首。他一生于诗用力最勤。他的诗歌与词和散文相比,题材更广阔,内容更丰富,风格更多样。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都显示了对前辈诗人欧、苏、梅和同时代诗人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超越,堪称一代宋诗之冠。苏轼的政治讽喻诗揭露社会矛盾和政治弊病,反映民间疾苦,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在数量更多的抒怀遣兴诗中,多方面地表现出苏轼的性格、胸襟、风神气度。这一类诗真情袒露,个性鲜明、感受独到、内涵深厚,活灵活现出东坡飘逸洒脱的自我形象,尤能触发读者的心弦共鸣。苏轼一生喜爱登山临水,“身行万里半天下”(《龟山》),探奇访胜。他用一枝生花妙笔,把雄奇的三峡、壮阔的长江、妩媚的西湖、怒涛如雪山的钱塘潮、神奇变幻的登州海市、海岛儋耳的椰林黎寨,都一一真切生动地收进诗卷之中。他的山水诗善于敏锐地捕捉住大自然中的动景,擅长营构奇气喷薄、瑰奇壮丽的意境。他的咏物诗也很有特色。他喜爱咏花,写下了不少咏梅花、杏花、海棠的名篇佳什。他也爱好题咏诸如笔、墨、纸、砚、扇、手杖等文化用品,古代的‘文化遗产以及茶、酒、奇石等,这使他的诗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他描绘景物不即不离,形神兼备,使咏物与抒情水乳相融。他继承和发展了唐代诗人李白、杜甫、李颀写人物素描诗的传统,在诗中成功地刻画出以落拓不羁、耿介拔俗的奇士为主的多种人物形象。苏轼在题画诗、评书诗、论诗诗中寄寓独到的艺术见解、审美情趣和人生体验。其中题画诗充分发挥诗的想像,生动地再现画境,并写出画笔所不能到之处,使浓郁的诗情在画外荡漾,实际上是对绘画的艺术再创造。苏轼在各种题材的诗歌中融入理趣,表达他对自然、社会、宇宙、人生的哲理探求。这些诗的哲理新颖精警,足以启迪灵智,奠定了宋诗以理趣胜的一大特色。苏诗立意高远,构思巧妙,诗思敏锐,其新奇丰富又妥帖自然的比喻令人拍案叫绝。苏轼在以文为诗方面吸取了欧阳修、苏舜钦、梅尧臣等人的经验,使充沛的感情、生动的意象、天矫的笔势和流畅的节奏结合,避免了浅率浮滑或生硬晦涩。由于借鉴吸收,古文的章法、笔法、句法、词语,苏轼的许多古诗和一此律诗都能做到意脉贯通又转折顿挫,诗意的承接转换有如行云流水。苏诗的语言清新、博洽、鲜活、灵动。举凡经史诗赋、佛典道藏、生活口语、民间俚语,无不任其驱遣运用。苏轼胸藏万卷,善于使典用事,随手拈来,如水中着盐,浑然无迹却内涵深永。苏诗中的对仗,工整新奇,自然灵活,常以语脉的_流动和上下旬意的疏离反差而增强语言张力并拓展诗意空间。苏轼驾驭自如地运用古、近各种诗体。他的七言古诗波澜浩大、变化不测,尤为出色。七律颇得刘禹锡的豪健和自居易的流丽,却更自由洒脱。七绝清美精妙,有尺幅千里之势。苏诗以清雄旷放为主体风格又兼具多种姿态,正如刘克庄所评:“有汗漫者,有典丽者,有丽缛者,有简淡者,翕张开阖,千变万化。”(《后村诗话》)钱锺书先生说苏诗是宋诗中“最真朴出自然”的(《苏东坡的文学背景及其赋》),见解独到。总之,苏轼极大地提高了宋诗的思想与艺术境界,堪称北宋诗歌之魂。  

苏词今存三百四十余首,是北宋词人存词最多者。苏轼对传统词风作了重大变革,词的诗化是苏轼大胆的尝试,即“以诗为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内容和题材的扩大。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除了男女之情、羁旅之愁等传统题材之外,举凡山川景色、纪游咏物、悼亡赠友、怀古感旧、伤时论世、咏史游仙、农事村景等诗人惯写的内容,都大量写入词中。其二,主体意识的强化。突破以往抒情主人公不确指的“共我”,而强调抒写作者自我,生动具体地表达出自我独特的生命体验,抒发自我政治和人生的理想。其三,意境、风格的创新。苏轼在词中创造出清雄高远的意境和豪放旷达的风格,这是词史上前所未有的。他还将诗的理趣入词,创造出情、景、理相融的作品。其四,形式、音律的突破和表现手法的发展。传统词原是严守格律,苏轼却有意在一部分词中不为应歌而作,以便更充分地表情达意,使词成为一种独立于音乐而不完全离弃音乐的抒情诗体。陆游称其“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老学庵笔记》卷五)他融会了前人多种艺术技巧,提高了词的表现功能。其五,对传统婉约词的“雅化”。他充分发挥传统婉约词抒情真挚细腻、幽微深曲的特长,运以沉着或疏放的笔墨,不仅显示出淳厚深沉的自家面目,还使词向士大夫化的“雅”方向发展,奠定了雅词为主的词风格局。苏轼对词的革新是全面的,他赋予词全新的生命,为其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南宋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辛稼轩词序》)在我国词史上,苏词和后来发展其豪放之风的辛词,堪称两座巍然并立的艺术高峰。  

苏轼是一位作品丰赡、兼擅众体的散文大家,今存散文约四千余篇。他认为写作散文应当“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他的政论和史论,记、传和书序,以及杂记、书简、题跋等随笔小品,无论抒情或叙事,都体现出他的创作主张。苏轼的政论和史论,主要创作于初入仕途时期,多为针对现实而发,说古论今,立论精辟,切中时弊,激情澎湃,行文迂回往复,纵横驰骤,汪洋恣肆,雄辩滔滔,极有气势,显示了一位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的见识和素养;而其旁征博引,巧譬善喻,挥洒自如,又见出诗人兼学者的学问与才情。其记、传、书序等叙事体文章,善于突破传统框架,自成一格。记叙笔墨简省而形象生动,神采飞扬,又能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章法结构灵活多变,各极其妙。比其政论、史论具有更高的文学价值,传世名篇多不胜数。苏轼的书简、杂记、题跋等随笔性文字,更是独具风韵的神品逸品。这些小品文,或叙身边琐事,或述流放生涯,或忆旧怀友,或抒人生感慨,无不从性灵中流淌而出,自然成文。篇幅有时短至寥寥数语,却意味深隽。它们主要作于其人生的中晚期。苏轼历经磨难,却仍能写出那么多旷达自适、情趣盎然、幽默诙谐的文字,使读者从“一中看到了他的浩然之气与赤子之心。苏轼自评其随笔小品“自然超妙”(《得月楼古文绪论》),十分中肯。这些小品文大大提高了古代散文的文学性、抒情性和艺术个性。苏轼还继承发展了杜牧和欧阳修开创的散文赋,使之兼具诗、文之长。二十多篇苏赋都是精品。前后《赤壁赋》,写奇景,抒逸怀,蕴妙理,是传诵千古的散文诗。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丰硕成果,在当时和后世都发生过巨大的影响。  

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曾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惠、儋三个地方,正是苏轼两遭贬谪之处。这自嘲的语气中,隐含了苏轼几多辛酸!但反观其诗文创作,我们不妨把这看成一个豪语——外在的功业似乎一无所成,只赢得了远谪的命运;然而远谪对于精神上的收获,却是不可估量的,并在诗、词、文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不难想像,如果苏轼没有两次贬谪,不曾经受如此艰困险恶的磨难,而始终居于高位,一帆风顺,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读到这么丰富美妙的文学作品了。  

本书共选录苏诗一百一十一首,词五十首,文三十篇。选目去取兼顾到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使读者可略窥全豹,同时以能突出苏轼的创作个性为旨归。所选作品依据底本,诗文以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和《苏轼文集》为主,词以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为主,问采他本。诗、词、文三部分,各按时序排列,每篇均注明苏轼创作时间、时任职务及所在地,俾使读者有一清晰的背景印象。注释力求简洁,但都注出苏轼的出处行藏和所用典故出处,也尽量吸取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凡重要见解均有注明。对于难句略加串讲,难字亦标出注音,以方便读者阅读。苏轼研究历代不衰,早已蔚为大观,我们的才力有限,疏漏错舛之处,盼请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