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逝,I Feel Bad About My Neck,我能为自己做些什么?本书是知名电影《当哈利遇到莎莉》、《西雅图夜未眠》、《电子情书》的编导诺拉·依弗朗的年度热销作品!本书荣获2007 Book Sense年度好书奖、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亚马逊畅销排行榜连续上榜50周!本书由15篇轻松幽默的随笔组成,从对颈纹的烦恼、女人与包包的爱恨情结、打不完的保养圣战,到更年期的适应、生活的百般体验、爱情的微妙感受等方方面面展现了一位中年女性的时尚生活态度。诺拉以其幽默和睿智,细细道出了岁月流转中身为女人的心路历程。是一本小女人、大女人、还有爱女人的男人都不能错过的绝妙好书。
或许,女人们终其一生都要抵抗地心引力带来的下垂与松弛,还要对付爱情、更年期、空巢期与生活中的其他难题。20岁时你对自己的种种不满,到了40岁之后,都将成为你最怀念的东西;那些你已经想象,可不曾思考过的一切都将以你无法预料的形式出现……
从颈纹的烦恼、女人与包包的爱恨情结、打不完的保养圣战,到更年期的适应、生活的百般体验、爱情的微妙感受……十五篇精彩的文章,十足的勇敢、极端的有趣、充满热点的实话实说,是一本小女人、大女人、还有爱女人的男人都不能错过的绝妙好书。
许多年以前我就知道自己不擅于使用包包,所以有好一阵子,我都想办法不要用包包。我是个自由作家,大部分的时间我都待在家中,我用不着背着包包走进我的厨房。而我外出的时间通常是在晚上,那时我经常只是在口袋中塞一只口红、二十美元与一张信用卡;其实一个晚宴包也大概只能塞进这些东西。这个方法让我省下不少钱,因为我用不着买晚宴包。但除非你是反资本主义者,否则你不会懂晚宴包为什么要比一般包包贵那么多。
不过遗憾的是,有时候我还是得离开家,而且不能只带那么一点东西就走。我的解决方法,就是去买一件有大口袋的长外套。我知道这样做是把外套当成包包来用了,但这对我来说还是比拎一个包包要好;不管什么办法都比带个包包好。
因为只要有包包,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一开始是个小包包,你对自己承诺一定要让包包保持干净整洁,你发誓这次绝对不会重蹈覆辙。你只放必要的东西:小钱包,几样化妆品收在全新耀眼的化妆包中。但是不到几秒钟,你的包包里又装满了生命的残骸。
化妆品不知道为什么从耀眼的化妆包中跑出来了(好吧,你忘了拉上拉链);零钱也从小钱包里溜了出来(好吧,你忘了扣上零钱袋的扣子);信用卡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好吧,买了防晒霜之后,你忘了把信用卡塞回钱包里);而现在防晒油已经将皮包的衬里染脏了(因为你开上时速七十英里的高速公路时,在手上擦了防晒霜,结果却忘了盖上盖子)。
更离谱的是,包包里绝大的空间,都被你的PDA、电脑、手机或音乐播放器等高科技产品给占据了;当然有时你的高科技产品并没有存下什么资讯,因为电池早已没电了。另外还有半瓶水,以及你从飞行途中存下来的一些零食,以防肚子饿时,会莫名其妙想吃一片像塑胶般的起司蛋糕。或者你还可能把运动鞋放进包包里。是的,老天,还真塞得进去。
在不知不觉中,包包已经重达九公斤,而你因为经常拎着包包到处乱走,结果得了滑囊炎,严重到必须开刀治疗。你拥有的一切都在包包里,光凭你的包包就能把大坏人打跑;但是打开包包,你却什么也找不到。你的皮包是一个大黑洞,塞满了你花很多时间四处搜集的东西。用手电筒可能会有点帮助,但是如果你把手电筒放进包包里的话,那就别想再找到了。
到底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呢?我不再是一个每天待在家里的自由作家了,我需要一些出外工作用的东西,我需要化妆品来遮瑕,我需要一本书来陪伴我。说来悲哀,我就是需要一个包包。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寻找答案,就像那些好莱坞的女人全心投入犹太秘教、山达基教或瑜珈一样,我阅读所有关于包包的文章,希望这些文章能解救我脱离苦海。
我曾经想过,或许不要只用一个包包情况会比较好。所以我试过使用两个包包,一个放个人的东西,另一个放工作用的东西。(是的,我知道,另一个包包通常称作公事包。)这样的方案对大多数人都有效,对我却没效。原因很明显,我在前面也已经说过:我不是一个很有组织力的人。
另一个解决办法是,尽量买一个很昂贵的皮包。这是有理论根据的,人家说买一个昂贵的皮包会激历你改变自己的个性。但这对我也一点效果都没有,我还买过Prada风格的半登山包,不过我买的时候已经过了流行,而不管我怎么背,怎么看都像喜马拉雅山上的雪巴人。
然后,有一天,我来到巴黎。身边的一位朋友宣称此行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买一个凯莉包。或许你已经知道什么是凯莉包了,但我可不清楚,我从没听过这种包包。什么是凯莉包?我问道。我的朋友不可置信地看着我,好像我已经在洞穴里睡了几世纪一样。她解释说:凯莉包是爱马仕出品的名牌包包,最初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生产的,因为葛丽丝·凯莉而出名,后来这种包包就以她的名字命名了。这是经典皮包,价值等同于全世界最完美的一串珍珠。
这种包包还在生产,但我的朋友并不想要新的包包,她要一个旧包包。她听说在跳蚤市场有一个小贩,手头有几个这种包包。跳蚤市场要到周末才有,所以我们花了好几天吃喝玩乐,四处观光,而这一切(至少在我朋友的心中)都只是那场主戏的前奏曲而已。“那个皮包要价多少钱?”我问道。当她告诉我价钱时,我倒抽了一口气:“大约三千美元!”三千美元买一个旧皮包?还要再加上(如果你跟我一样精打细算的话)飞机票!
最后,我们总算到了跳蚤市场,凯莉包果然等在那里。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看着那些我妈妈年轻时用的包包,里面什么也装不了,还硬梆梆地挂在朋友的手臂上。或许我对包包不在行,但是我知道,只要有任何一种硬梆梆的皮包挂在手臂上(而非肩上),你就立刻老了十岁,而且还会让你的半边身体僵硬起来。
然而在现代社会里,你的手臂必须要能保持灵活。我不是小题大做,但是一个包包(就像高跟鞋一样)会妨碍你四肢的灵活运动。这也是为什么男人不流行拿包包的原因了。如果你有一只手必须紧抓着皮包,这表示你没办法再用手去做其他刺激的事情了,像是冲锋陷阵突破人群、将手臂绕在心爱的人肩头、爬上涂油的竿子夺标、疯狂挥手招计程车等。
总之,我的朋友买了凯莉包,价格是两干六百美元。皮包的颜色并非她的最爱,但是外形仍然完好如初。当然接着要立刻想办法做好防水准备,因为她说只要一淋到雨,立刻就会损失一半的价值。防水措施?淋到雨?我还从没想过要担心包包被雨淋到的问题,更别提什么防水措施。在那一刻,我又想到母亲并没有教导我有关皮包的所有知识,我几乎要自怜起来了。
不过午餐时间到了。我们两人来到了一家小饭馆,凯莉包就放在桌子的正中央,像是一个小小的圣坛,象征着购物的胜利。然后,外面竟下起雨来了。我的朋友眼中含泪,双唇紧闭。事实上,说得坦白一点,她的双唇就像皮包一样鼓起来。当时倾盆大雨,她的凯莉包还没经过防水处理。她情愿整个下午坐在那里等雨停,也不愿意冒险让皮包到外面沾上湿气。
感觉就像几百年过去了,雨还是下个不停。当时我的感觉是她跟她的凯莉包好像就要在那儿坐上一辈子。她会变老(不过凯莉包永远不老),最终,她和她的包包会蜕变成一座雕像,象征过于在意包包的女性的下场,就像圣经上罗得的妻子变成盐柱的现代版。她的事迹会被编入乡村歌曲,被写成寓言。在那一刻,我不再关心我的包包了,我彻底放弃了。
P19-22
诺拉·依弗朗这本书为什么特别?
她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将人生里的许多方面——不论是对自己的外表、感情、事业,还是生离死别,用了一种往内对话但却很外露的叙述形式,让你有很清楚的画面,也有无限的意识空间。
很少看到有人以一些微不足道的切入点来发展故事点滴,她却能从我们人体上的部位,像头发、指甲、不要的毛发,甚至于是护肤,带出女人一生都在努力捍卫、保养对抗,并且永远无法停歇的生活例行工作。
还有她对食物的热爱也是一绝。在人生不同阶段里面,透过食谱,带出她的社会人脉、婚姻的状态,以及多次结婚、离婚的变化。在她很平铺直叙的语气里,却能让读者看到人生无常的变化。甚且,她那资深记者的身份,长期文字上的训练,当她诉说着曾在美国总统边上工作的经验时,才可以将这么不寻常的经历,描述得这么的稀松平常;相对的,她的自嘲、自我矛盾,时而盲从、时而困惑、时而豁达的个性,表露无遗。
最让我欣赏的是她在结尾篇章中,对于生命的了然。如果死亡代表这一生的句点,那么面对了友人的死亡后,她决定奢侈地用平时很节省的沐浴油沐浴,沐浴油用尽了,但得到的是如丝缎般光滑的皮肤,所以决定再去多买一点。
这不也就意味的是——Life goes on……
这本书充满严肃又令人莞尔的人生体验,但此书不是作者或读者对岁月的骄傲反击,而是柔软心灵的真挚抚慰,其中俯拾皆是诺拉的独特见识。
——《纽约时报》书评
诺拉·依弗朗的新作品一出版便受到读者的欢迎,是因为此书反映了我们对坦白的渴望。诺拉的书十分风趣、亲切,充满自省和告白,坚定、直接地面对衰老、脖子松弛、需要染发等现买,还有恼人的包包和其他人所共有的挫折。
——《纽约书评》
文字优美,充满机智与个人风格。诺拉以其招牌的幽默和睿智,在十五篇散文里细细道出了岁月流转中身为女人的心路历程。
——《出版商周刊》
幽默的作者以十五篇文蕈,描绘出成年生活的多个方面,她的写作也一如以往新鲜有趣。
——《People》杂志2006年十大好书选评
真挚、幽默地面对步入老年的总总。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大好时间、健康的身体以及充满活力的生活,但是你现在可以跟着诺拉重新回味过去,并继续大步向前。
——《Life》杂志
我们就算不是一个正逢更年期的纽约客,也可以在阅读中感受诺拉的绝妙观点,如果你刚好是那样的女性,一定更懂得品味个中的幽默和真实。
——《柯克斯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