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廉政勤政故事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王文升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历史浩浩千年,历朝历代,从来不断贪赃枉法的、献媚君主的佞臣,同时也从来不缺少刚正不阿、廉洁奉法、勤政爱民的贤臣。本书收录了中国历代廉政勤政的故事,尧舜禅让、晏子谏景公、桥玄惩恶、杨秉劾贪……将中国历代名臣贤臣明君的故事收录其中,让你了解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廉政勤政故事,以史为鉴!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中国历代廉政勤政的故事,分为廉政篇和勤政篇,收录了尧舜禅让、晏子谏景公、桥玄惩恶、杨秉劾贪、唐太宗以人为镜、西门豹治邺、黄霸治颍川、冯太后锐意改革、宗泽为国忘家……等等故事,以事为镜,以史为鉴。

目录

廉政篇

尧舜禅让

穰苴军前斩庄贾

晏子谏景公

孙武斩妃立军威

张释之执法不阿

公孙弘身行俭约

汉成帝旌表直臣

“刺奸将军”祭遵

光武帝节俭兴国

“强项令”董宣

邓皇后贤明俭约

梁商不以权凌法

杨秉劾贪

桥玄惩恶

田预清俭约素

高柔不因权曲法

胡质父子皆清廉

羊祜以德服人

“关西孔子”杨震

吴隐之“不改其操”

颜延之高风亮节

高道穆棒破公主车

赵绰执法如山

“慈母”辛公义

唐太宗以人为镜

戴胄用心存法

王义方正直敢言

狄仁杰骨鲠有彰

李光弼抗旨除奸

颜真卿慷慨赴义

李勉“私财一无所取”

宋太祖赏罚分明

曹彬有功不矜伐

钱若水拖案明冤

吕蒙正却宝镜

“一代之宝”张俭

包拯铁面无私

毕仲衍锄恶长善

“真宰相”司马光

布衣宰相范纯仁

岳飞忠义无私

金世宗崇俭有道

张雄飞“刚直廉慎”

王磐为民除弊

“生阎罗”周新

夏原吉清操励节

明宣宗用贤黜贪

杨继宗锄奸爱民

马文升除弊解民困

“清白官”陈寿

海瑞一生清廉

李太后严教明神宗

汤显祖直言遭贬

一代廉吏于成龙

邵嗣尧清廉慈惠

“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

雍正养廉除弊

孙嘉淦直谏二帝

乾隆帝赏罚必信

刘统勋拒贿惩贪

窦光鼐阅卷除贪官

“老实王”王尔烈

岳起清介自矢

“莽知县”汪辉祖

道光帝倡行节俭

胡林翼不庇族戚

“虎吏”徐次舟

晚清廉吏阎敬铭

方志敏清贫洁白

毛泽东严格自律

罗荣桓生活简朴

清廉楷模汪洋湖

勤政篇

大禹治水

商汤祈雨

武丁借梦求贤相

周文王渭水访贤

秦穆公羊皮换相

楚国贤相孙叔敖

祁黄羊荐贤

宓子贱“鸣琴而治”

勾践卧薪尝胆

西门豹治邺

邹忌抚琴谏齐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孟子“兼善天下”

燕昭王筑台招贤

毛遂脱颖而出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

张良谏阻复六国

曹参“守而勿失”

汉武帝打击豪强

汉文帝务本安民

霍去病为国忘家

汲黯无为而治

赵广汉威名远扬

龚遂老有所为

黄霸治颍川

曹操三下求贤令

刘玄德三顾茅庐

郑浑劝农

刘丽华引咎救大将

庾冰辅政

苻坚励精图治

谢安东山再起

宋文帝元嘉治世

冯太后锐意改革

苏绰制订“六条诏书”

高澄辅政定北齐

隋文帝改革政体

房玄龄选贤任能

武则天整顿吏治

姚崇捕蝗救灾民

郭子仪大度荐良将

“拉纤县令”何易于

萧太后兴邦安国

刘随广施惠政

范仲淹心忧天下

宋仁宗苦心育良才

金太祖擢拔后进

朱昭死守震威城

宗泽为国忘家

“小尧舜”金世宗

元太祖放权用将

张文谦爱民致财

朱元璋爱民教子

明太祖与民休息

活民知府方克勤

顺治帝节流开源

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帝倡导风闻言事

李卫忠勤体国

裕谦誓死抗敌

王鼎尸谏道光帝

桂超万尽心民事

焦裕禄治理“三害”

张鸣岐以身殉职

孔繁森献血济贫

为民书记郑培民

剑胆琴心任长霞

平民书记牛玉儒

姜瑞峰接访 

梁雨润执政为民

曹克明平反冤狱

试读章节

张释之,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字季。文帝(公元前179~公元前157年在位)时,历任谒者仆射、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廷尉。敢直谏,认为“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其也”,要求文帝依法处刑。景帝时,任淮南相。

在张释之任廷尉时。有一次又随汉文帝出行。正当皇帝的车驾人马走到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个人,把皇帝座驾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汉文帝大怒,立即派侍从把那个人抓起来,交给廷尉张释之去治罪。

张释之不敢懈怠,回去后立刻对那个人进行审讯。经过详细的审问后了解到,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一个乡下百姓,今天进城走到中渭桥时,正赶上皇帝车驾出行,下了清道戒严的命令,所以就急急忙忙躲到桥下。他在桥下等了好大一会儿,以为皇上的车驾人马已经过完了,就从桥下走了出来。刚出来就看到皇帝的御车和仪仗队伍正在桥上,吓得慌慌张张地赶紧跑开,没想到会惊吓了御马。

张释之查明案情后,认为这个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根据法律的规定,判处罚金后就把人放了,并将处理根据和结果禀报给汉文帝。

汉文帝因为自己的御马受了惊吓,龙颜大怒,不太理智,原以为张释之为了替自己出气,一定会将惊马的人从重治罪。没想到张释之不仅没有顺从皇帝的心意,反而只判了罚金就放人了。

汉文帝火冒三丈地责问张释之:“这个人胆大包天,竟敢惊吓了我的御马。幸亏这匹马脾气柔顺,要是一匹烈马,岂不是要让我受伤害吗?你怎么却只是判他罚金就了事呢?”张释之见皇帝不满意自己对惊马人的依法判决,而是想要超越法律,按他一时的情绪来加重判罪。

刚正不阿的张释之不怕冒犯皇帝,义正辞严地说:“国家的法律是皇帝和老百姓都应该共同遵守的。惊马人的案子,依据现在的法律,只应当判处罚金,可是皇上却想要超出法律加重处罚。若是按皇帝的意见办,以后法律就无法取信于民了。再说,如果当时皇帝下令立即处死惊马人,这案子也就算了。可现在陛下又把这个案子交给廷尉来审理,廷尉的职责就是要掌握量刑轻重,是主持天下公平的执法之人,一旦廷尉断案稍有差错疏忽,全国各地的执法官在量刑时就会忽轻忽重,甚至随意变更。这样一来,老百姓就会手足失措,无所适从了。这点还要请陛下三思。”

汉文帝听了张释之的这番话后,沉思良久,感到张释之所说的话句句在理,都是从维护国家法律来考虑的忠言,就接受了张释之的意见;并表示说:“廷尉的处置是恰当的。”张释之坚持依法量刑,避免了轻罪重判的错误。

惊马人的案件处理后不久,西汉朝廷又发生了一起重大案件。有人胆大妄为,偷窃了汉高祖庙中神座前的玉环。汉文帝对窃贼敢于盗祖庙大为恼怒。全国上下一致行动,很快盗贼就被抓到了。汉文帝下令把盗庙贼交给廷尉严加惩治。张释之依据西汉法律中规定的偷窃宗庙的珍宝、服饰、器物的条款,判处盗贼斩首示众的“弃市”刑罚。

P13-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