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署法制司司长王秀明、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阮光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徐经长联袂推荐。
战略风险影响成败,财税风险决定生死,财税专家葛长银给中国企业财税风险把脉。
零点调查显示,中国超过六成的企业有中度以上的财务风险,但其中绝大部分企业浑然不知。
本书按照企业从注册到取得利润的整个过程,系统归纳了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财税疑难问题,并进行深入剖析,揭示问题的根源与本质,并给出正确的做法。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财税造假问题,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并尽快长大,走进那幅蓝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企业头上6把刀(如何规避财税风险)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葛长银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国家审计署法制司司长王秀明、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阮光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徐经长联袂推荐。 战略风险影响成败,财税风险决定生死,财税专家葛长银给中国企业财税风险把脉。 零点调查显示,中国超过六成的企业有中度以上的财务风险,但其中绝大部分企业浑然不知。 本书按照企业从注册到取得利润的整个过程,系统归纳了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财税疑难问题,并进行深入剖析,揭示问题的根源与本质,并给出正确的做法。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财税造假问题,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并尽快长大,走进那幅蓝图。 内容推荐 一个企业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和风险,而财税风险是其中最为致命的。 独立调查机构零点调查的研究表明,中国有中度以上财务风险的企业占到六成以上。而让人担心的是,大多数企业对此要么浑然不觉。要么漠不关心,以找“对策”作为自己的财务行为准则,注册资金、采购、货币资金、收入业务等环节问题重重。我国新税法实施之后,税率降低,税务稽查的力度无疑会大大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多年的潜伏与积累之后,随时可能会集中爆发。企业需要为自己违法违规埋卞的苦果买单,而这对企业可能会是摧毁性的打击。 葛长银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财税专家,在常年针对企业的咨询和培训中发现了大量普遍存在的财税问题。本书针对企业从注册到取得利润的完整过程中最普遍的财税疑难问题,详加剖析,揭示根源和本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书中有大量一手真实案例,可以帮助企业找到规避风险的正确方法,促进企业健康成长。 本书值得所有有志于长久发展的企业经营者阅读,也值得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抽逃资金你不担心吗——企业虚假注册问题 第一节 企业虚假注册的病症 第二节 危害和风险 第三节 虚假注册的病因 第四节 虚假注册的药方 第二章 你的小金库怎么办——货币资金相关问题 第一节 货币资金的病症 第二节 危害和风险 第三节 货币资金病症的病因 第四节 货币资金病症的药方 第三章 你的企业有回扣吗——采购业务相关问题 第一节 采购业务的病症 第二节 危害和风险 第三节 病因 第四节 药方 第四章 假发票入账有风险——成本费用相关疑难问题怎么处理 第一节 成本费用的“病症” 第二节 危害和风险 第三节 成本费用“病症”的“病因” 第四节 成本费用“病症”的“药方” 第五章 企业藏匿的收入迟早会出问题——收入业务相关问题 第一节 收入业务的“病症” 第二节 危害和风险 第三节 收入业务“病症”的“病因” 第四节 收入业务“病症”的“药方” 第六章 账外利润纸包不住火——利润核算相关疑难问题如何处理 第一节 利润核算的“病症” 第二节 危害和风险 第三节 利润核算“病症”的“病因” 第四节 利润核算“病症”的“药方” 试读章节 第三节 虚假注册的“病因” 有“病症”就有“病因”。探寻我国企业虚假注册的“病因”,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企业注册人自身方面,二是国家管理方面。企业注册人方面 企业注册人虚假注册企业原因大致如下: 1.万事不备,已起东风 也就是说经营条件尚不具备,就急于扩展新的业务领域,所以匆忙注册企业或新公司。条件不具备,又想注册企业,只能采取造假方式,进行虚假注册。 在一家电脑公司做业务经理的滕某,看到老板卖电脑和配件大把大把地赚钱,而自己每月就拿那么少的工资,越想越觉得自己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再说,自己手里又掌握不少客户关系,干吗不自己当老板呢?于是,滕某就“炒”了老板的鱿鱼,在一无资金,二无房产的条件下,通过中介公司注册了一个100万元的公司,自己当起了老板。 一家房地产企业,每月要打很多广告,大笔的广告费花了出去。老板心里很不是滋味,肥水都流到了别人的田里,这钱干吗不自己挣?于是,他就注册了一个广告公司。广告公司的注册资金是从房地产公司借的,注册完就抽了回去,致使广告公司变成了一个“空壳”。他又雇了一些广告专业人员,花费也不低。最后,广告公司入不敷出,成了一个越来越沉重的包袱。 在短期获利、盲目扩张等“跑偏”的经营思路驱使下,这种“万事不备,已起东风”的企业很多。他们的动机有别,结果有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虚假注册。 2.摆脱困境,逃避税收 摆脱困境是一些经营陷入困境的企业,为了摆脱“生不如死”的局面,干脆“另打锣鼓重开张”,重新注册新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因为有了“前车之鉴”,这些人在注册新公司时都留了个心眼,那就是为了逃避责任,在注册时填报虚假信息。例如一家超市经营不下去以后,老板被供货商“四路追杀”,最后干脆把超市一扔,换个地又注册了一家超市,用一个外地人的身份证注册了法人代表。 对于抽逃注册资金的企业来说,抽逃注册资金也是为了摆脱困境。例如,股东自己没钱了,抽回注册资金;股东的投资款是借来的,债主上门,只能撤回注册资金还账等。这是一些现实的原因。股东们在摆脱个人困境的同时,也把企业推人了困境,这就使好端端的企业,变成了一个“空壳”公司。 逃避税收也是企业虚假注册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以上所列举的采取虚假注册获取某种资质的多个例子,其目的都是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其实是逃税。逃税可以说是企业虚假注册的一个主要动机或主要“病因”。 3.侥幸心理。事能摆平 先看一个实例。一位朋友的朋友,侯姓,去年底放弃自己的工作,开办了一家餐饮公司,经营快餐业务。为了体现一下自己的“实力”,他决定注册一个100万元的公司。但有两个问题:一是他拿不出100万元来,注册这个公司靠他自己的实力肯定无法实现;二是他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获得生意的成功,不想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去赌明天。所以,他想到借助外力——中介公司来帮忙注册公司。侯先生找到了一家代理注册业务的中介公司,经过两次接洽后,达成如下约定:100万元注册资金由中介公司提供,公司注册成功后,中介公司将资金抽走,服务费6500元。 一个多月后,侯先生就有了一个注册资金为100万元的餐饮企业,只不过这个企业是一个“空壳”公司。精明的侯先生对这个“空壳”公司相当满意,他的想法是这样的:先试试餐饮这行当的“深浅”,如果凭借这个“空壳”公司能够谈来订单,那他再拿出自己的钱,放到公司里做业务;如果没有谈来业务,就让这个“空壳”公司彻底空着。 朋友就问他:“资金抽走了,人家以后查你账怎么办?” 侯朋友回答说:“到时候能搞定,会有人帮忙解决的。” 朋友又问他:“年检时咋办?怎么通过?” 侯朋友又回答说:“年检时花几个钱请人搞定就可以了。”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侯先生抱着“遇事有人摆平”的心理,所以敢注册一个“空壳”公司。其实这是一种侥幸心理,侥幸之一:不一定能查到自己;侥幸之二:查着了会有人帮忙,花钱就能搞定。但这只能说明侯先生有两个不清楚:一不清楚国家的监管越来越规范和严格,“漏网之鱼”越来越少;二不清楚有些事情是花钱搞不定的,而且办成同一件事,有时通过不正规途径比走正规途径花费更多。 抱着这种侥幸心理同时又“两不清楚”的人其实很多,特别是有成功感的人士,更觉得没有摆不平的事。所以,无所顾忌地注册虚假公司。 4.胆大蛮干,非法经营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哪个社会,都有胆大妄为之徒。我们以上列举的利用虚假信息注册企业的,都有非法经营之嫌。在经济社会,趋利行为可谓人人有之,也无可厚非,但“君子敛财,取之有道”,你不能胡来。如果大家都胡来,社会就乱了。 社会上总有一些不明是非或目无法纪之人,从事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或违规、违法的经营活动。为了逃避打击,他们就用虚假信息注册公司。逃避法律的惩处。 P20-22 序言 有多少企业使用过或正在使用假发票? 有多少企业制造过或正在制造假账簿? 有多少企业报送过或正在报送假报表? 有多少企业偷逃过或正在偷逃国家税款,甚至是巨额税款? 没有统计,但这些现象真实并普遍地存在着。这是我10多年来在给企业做培训、写诊断报告,甚至关上门为企业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或财务主管)做面对面、一对一的财税咨询过程中深切感受到的。 总体的感受是:我国的企业“可歌可泣”!“可歌”的是,它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功不可没;“可泣”的是,毛病太多,特别是在财税方面,有的企业潜伏着巨大风险而经营者浑然不知,可谓无知无畏。 新税法实施后,税率降低,税务稽查肯定要加强。企业存在的这些财税问题如何处理?被查出来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后果?令人担忧! 就在前几天,得知了一个消息,我以前在公司兼职时认识的一位老板因为税务问题被判了死缓。他是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正值壮年,上有七八十岁的父母,下有一双儿女(一个上中学,一个在幼儿园),家人以后的日子如何过?让人扼腕叹息。 税法的严肃性就体现在:你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惩处。我们平时总感觉不到税法的存在,当我们感觉到时,大都晚了。 尽管我们国家的财税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企业的行为必须受现存制度的约束。偌大的国家,没有一个行为准则是要乱的。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就是有了这些行为准则,一些企业还是乱的。 今年初,我去某地做讲座,利用一天的时间给听课的财务主管做一对一咨询,他们几乎都有财税方面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因为政策不到位造成的,例如,企业根据销售总量让利应记入折扣,但税务法规中没有这种事后让利的明文规定,企业就无所适从;更多的问题是因为企业经营不规范造成的。一个年轻的学员竟拿来一张去年开出但没有入账的发票问我怎么处理,我只能建议她不要在这个企业干了,太乱,有风险。 西方流行《圣经》上的一句话: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后,肯定会同时给你打开一扇窗。其中的意思类似我们的“车到山前必有路”,遇到问题不可怕,总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企业的财税疑难问题也是这样,关键是我们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找到正确方法的前提,就是熟悉、掌握国家的财税法规,特别是最新的法规。 很多企业经营者对国家的财税制度、法规和经营环境不甚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业内不知业外,或只知国内不知国外。无知就可能胡来,胡来就有风险。在国家监管越来越严格的大趋势下,为了避免更多的企业陷入困境,我就萌生了写作这本书的念头,把这些年接触的案例——成功的案例或失败的案例,一个一个地写出来,告诉企业的经营者:你现在的做法有风险,危害企业的成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也就是指出一条正道,修正企业的不良行为;告诉企业及其经营者,在保全或取得最大利益的同时,还要防范财税风险,尤其是致命风险。 正如每一个人都想成才一样,任何一个企业都想长大;任何一位创业者,在创办企业的时候,心中都有一幅未来的企业蓝图,犹如孩子们的蜡笔画那么美好。但鉴于财税造假等原因,很多企业不但没有实现那幅蓝图,甚至还跌进了黑暗深渊。本书按照企业从注册到取得利润的整个过程,系统归纳了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财税疑难问题,并进行深入剖析,揭示问题的根源与本质,并给出正确的做法。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财税造假问题,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并尽快长大,走进那幅蓝图。 本书断断续续地写了1年多,其中的艰辛不说也罢。这里我要感谢中国农业大学2005级的130多名MBA学员,他们认真完成的《会计学》课程结业研究报告,给我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感谢我的研究生王明光、刘晴、刘颖(成坤)、刘颖(今元),为我查阅资料并反复阅读全稿,订正差错;感谢我的家人和亲朋,给我写作的时间和空间;感谢所有帮助我、支持我的朋友们! 对于书中的浅陋和不足之处,敬请朋友们谅解并指导。 葛长银 2007年10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国家及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财务会计行为,整顿财税分配秩序等项工作。在这种大背景下,葛教授的这本书从目前我国企业最常见的财务风险入手,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企业财务培训、税务咨询的切身感受,并以大量具体生动的案例为基础,指出问题,分析危害,剖析原因,提出对策,对于促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国家财税分配秩序,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值得借鉴参考。 ——国家审计署法制司司长 王秀明 风险是效益的伴侣。有的风险是环境变化所致,有的是决策失误而成,而企业经营中更多的是因为过错而生。此书从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入手,剖析财税过错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并指出正确的处理方法,值得一读。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财会部主任、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 阮光立 一名高校教授能长期坚持深入企业。并关注治理企业的具体财税问题,为企业发展“指点江山”。确实难能可贵。而本书的出版,除让人倍感“学以致用”的魅力外,更让人看到作者自身闪现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为民立命”的治学精神。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造福社会,也正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MPAcc中心丰任 徐经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