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从人人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用通俗的语言引出相关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研究与应用,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并将该研究领域的心理学原理与自己的内心经验互相印证,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把握心理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基本框架与精髓。
本书将有助于你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有助于你毕业后从事研究工作;有助于你成为明智的消费者。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神奇的实验心理学之旅,相信各位一定能在旅途中体验到实验心理学控制的精妙之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心理实验室(走近实验心理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周颖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从人人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用通俗的语言引出相关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研究与应用,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并将该研究领域的心理学原理与自己的内心经验互相印证,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把握心理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基本框架与精髓。 本书将有助于你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有助于你毕业后从事研究工作;有助于你成为明智的消费者。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神奇的实验心理学之旅,相信各位一定能在旅途中体验到实验心理学控制的精妙之美。 内容推荐 本书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多种多样的形式,以及详尽透彻的论述,对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实验,以及基本技术进行了介绍。 目录 总序/001 前言/00l 第一章 什么是实验心理学/001 第一节 实验心理学是如何诞生的/002 第二节 为什么说实验心理学是科学/010 第三节 人心难测:实验心理学如何研究人/014 第四节 走出误区:实验心理学不是这样的/019 第二章 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大揭密(I):非实验的方法/025 第一节 观其行,察其心:观察法/026 第二节 慧眼看关系:相关研究法/038 第三章 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大揭密(II):实验变量和控制/047 第一节 构建实验的基石:变量/049 第二节 创造无污染的实验:控制/059 第四章 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大揭密(III):实验设计/071 第一节 变量多力量大:多变量设计/072 第二节 分配被试的奥秘:被试问设计和被试内设计/077 第三节 小众冲击波:小样本设计/088 第五章 实验心理学研究内容大探究(I):心理物理学/098 第一节 传统心理物理学:阈限/100 第二节 现代心理物理学:信号检测论/116 第六章 实验心理学研究内容大探究(II):反应时/126 第一节 反应时研究的简史/127 第二节 快,还是准,这是个问题:速度一准确性权衡/130 第三节 从一见即发到左右为难: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133 第四节 反应时新法:减数法和加因素法/138 第七章 实验心理学研究内容大探究(III):记忆/152 第一节 保持有长短: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153 第二节 神秘的无意识:内隐记忆/158 第三节 有趣的记忆偏差:错误记忆/163 第四节 指向未来的记忆:前瞻记忆/168 第五节 有情有忆:情绪记忆/172 第八章 实验心理学研究内容大探究(IV):情绪/179 第一节 情绪实验中的变量/180 第二节 你心跳快了,所以你快乐:情绪之生理指标/190 第三节 你眉头开了,所以你快乐:情绪之表情/197 第四节 我觉故我乐:情绪之主观体验/202 试读章节 一、 实验心理学是万能的吗 是实验心理学让心理学迈人了科学的门槛,可以说,没有实验心理学提供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没有心理学的今天。然而“科学”两字的桂冠有时伴随着过高的期望。尤其当心理学经历漫长的孕育终于凭借实验心理学走进科学的殿堂之时,人们很容易期盼实验心理学能够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有意无意地扩大实验心理学的功用,期望实验心理学解决所有问题。这种实验心理学万能的思想,其实就是科学主义认识误区的翻版;虽然实验心理学效力无边的设想听上去很诱人,但这种观点却是有失偏颇的。 首先,科学方法本身都是有限的,因此实验心理学不可能是万能的。从物理学、生物学到社会学、历史学,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够独立于真实的世界之外,拥有好奇心的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探索,研究着周遭的一切,然而,任何科学的进展似乎都未达到止境,更无法超越世界本身。自然界总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百慕大三角的不解之谜,神秘的uFo等等始终是人类面临的难题。再如人们对自身所处的宇宙的了解:从亚里士多德一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一伽利略日心说的演化,再由牛顿万有引力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发展,直到目前科学家对爱因斯坦将宇宙常数引入理论的做法是否恰当而争论……这个过程表明,每当人类如释重负地以为终于有一种可以穷尽的理论时,事实就会给出当头一棒。其实,这正是科学不断自我校正的过程,也是科学有限性的证明。 其次,心理学的学科特殊性更强调了实验心理学不可能是万能的。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试图观察、解释人的所思所行,而作为其研究对象的人不仅各有所思,而且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出不同的思想或行为。从研究对象而言,心理学似乎比生物学、物理学等科学面临更加巨大的考验。例如当拉坦对社会浪费现象进行研究时,他就面临诸多潜在的料想不到的问题:被试是否会出于意外知晓实验目的而故意制造尽力而为的假象?被试的情绪变化或者环境的微妙改变是否会造成某次实验的异常结果?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实验心理学力图控制、解决,然而又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此外,现实中有许多牵绊使得某些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举步维艰。例如在有关人类伦理、道德、犯罪等方面的研究中,人类独有的私密感、自尊心、情绪变化等社会属性都会为此方面的研究带来很大阻力,试想,有谁愿意在实验研究中暴露自己的不良思想或丑陋行为?当然,实验心理学一直致力于消除这些影响实验有效性的不良因素,但是,面对千变万化,拥有复杂情感的人类,科学方法并不能完全得心应手。 二、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生活吗 虽然我们强调了实验心理学潜在的工具价值,但是实验心理学往往还是受到指责:人们认为实验心理学总是在实验室中研究问题,以至于逐渐蜕变成为背离真实生活的学院心理学。这个观点的前半部分的确符合事实——实验心理学的大部分工作确实离不开实验室情景,而实验室总是和真实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多半会与人们对心理学的期望相悖。但是从实验心理学离不开实验室这一事实,并不能推出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生活的结论,所以上述观点的后半部分是错误的。实验室情景虽然在表面上与真实生活迥然相异,但在本质上却为科学家提供了理想的、可控制的模拟现实。归根结底,人们之所以抱怨实验心理学背离生活,问题并不在于实验心理学本身,而是人们对它的期望不恰当。人们不仅期望研究能够带来立即投入使用的结果,还如西德曼(Sidman,1960)所说的那样,期望实验室研究情境与真实的情况尽量相似。然而实际情况是: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情境不可能,也不必要与真实世界类似。 首先,实验室环境可以与真实生活不尽相同。心理学家所要研究的是行为的内在过程,而非外部环境,因此只要能够引发相同的内在过程,实验室的外部环境不必与真实生活相同。例如,心理学家想要调查空难发生的原因,是否就必须制造一次真实的空难?大可不必。心理学家旨在调查空难发生的内在原因,即飞行员或其他控制人员的注意失误,若能对他们的注意失误进行调查,就完全不必在意实验室的外部环境是否与真实空难相同。于是,心理学家让一些大学生坐在一组快速闪亮的灯前,要求他们只要看到灯亮就立即按下相应键,而按键快慢就是衡量个体注意状况的指标。心理学家通过操纵灯光闪亮的速度来制造与空难类似的内在过程,例如当灯光闪亮超过操作者的反应时,就产生了超负荷情况,此时研究的内在过程与空难发生情景非常相似,然而两者的外部物理情境全然不同。正由于不同的外部环境可以包含相同的内在过程,心理学家才得以在安全、简单的物理环境下精心地控制注意失误。而且,这种注意失误的实验结果还可以迁移,运用于一些工业事故发生原因,从而避免经济与生命损失。以上是外部物理环境不同但内在过程相似的例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外部环境类似,内在过程就一定相同。例如经过训练的小白鼠也能学会用嘴衔起硬币,并藏在自己的笼子里,然而这种行为的内在过程与“守财奴”将钱藏在柜中的内在过程完全不同。因此,心理学研究者必须弄清楚每次实验的真实内在过程,才能够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其次,实验室研究有其优势。实验室研究可以与实际生活具有共同的心理过程,这是实验室情境可以与实际生活不尽相同的第一个原因,除此之外,实验室情境下的研究比真实生活中的研究更具优势(Mook,1983)则是第二个原因。 实验室研究的优势之一:实验室情境比真实生活更可控。以拉坦的社会浪费研究为例,如果该研究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它必然面临更多不可控因素,工资水平、工作安全等都可能意外地影响社会浪费效应,从而干扰实验的正常进行,或者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相反,如果研究在实验室情境下进行,研究者就能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在其他无关变量对社会浪费现象的影响。可见,实验室情境的可控性不仅易化了实验操作,使其成为可能,而且使得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靠。 实验室研究的优势之二:实验室情境得出的结果更具说服力。相对于简单的推理猜测,直观的数字、客观的结果显得更有说服力。例如一项实验结果表明,普通被试即使在完成相对轻松的亮灯按键任务时,也显得注意负担过重。如此,人们立刻就能想象当飞行员驾驶着大型客机穿梭往来于拥挤的航道时,他们必然处于极强的应激状态,注意强度异常之高。一个简单的实验结果所具有的说服力胜过任何形象生动的描述,这就是实验室研究的优势。 最后,实验心理学家并不会直接将实验室结论无限推广到真实生活中去。尽管实验室情景通常很好地模拟了真实生活中对应心理过程的本质,但是心理学家依然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以避免万一。因此,实验室研究结果一般会在真实生活中加以验证,这一步骤彻底杜绝了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生活的危险。事实上,如果研究目标是验证某一理论假设,或者是用实验室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实验结果就必须在真实生活中验证。以社会浪费研究为例,为了减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社会浪费现象,拉坦等研究者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出的结果——集体作业绩效与个体作业绩效同时监测的条件可以有效减少社会浪费,就必须预先在真实生活中进行小规模的验证。否则,直接将实验室结果大批量应用于整个社会生产就太过草率了。 实验心理学的特点确保它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通过简单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心理学能够从系统的经验观察中发现事实、提出假设、验证理论。同时,我们不能因为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而对它提出过高的要求,或以“无用”为由对其肆意批评。实验心理学和所有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首先是探索并逐步逼近真理的工具,其次才是为现实生活的应用提供基础。 P20-24 序言 大约在公元前700年的时候,有一个古埃及国王对语言的起源非常好奇。于是,他将一个男婴交给牧羊人抚养,并且命令他不许和这个孩子说话。在这个男孩长到应该会说话的年龄时,他被带回到国王面前。这时,他发出的第一个音节听上去就像埃及语中的“面包”。国王因此得出结论:埃及人的语言是天生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因为这是通过控制——让牧羊人来抚养男孩且不许他和孩子说话,对言语这种心理现象所进行的观察。心理学实验的要点正是控制和观察,即在控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实施的观察。当然严格说来,这只是个粗糙的实验,不能和近现代心理学实验相比,真正的心理学实验应当追溯到实验心理学诞生之后。 实验心理学是在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它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是以操作性的量化手段来探寻人类心理奥秘的有效途径。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不仅使心理学获得了收集材料的新手段,而且使心理学建立在精确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可以说正是实验心理学的建立才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实验心理学的这种重要性也使其成为心理学科研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支柱性学科。 通过本书,我们希望你能够对实验心理学中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事实上,一旦你理解并掌握了这些研究方法,你在探索其他心理学研究领域时或许会游刃有余;除此之外,这些研究方法还能在心理学之外的领域给你带来益处。以下我们列举几点: 1.本书将有助于你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为基础的学科,几乎所有的心理学课程内容都会涉及实验研究。因此,通过实验心理学的学习,你能更加充分地理解心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也就能更好地掌握其他课程中的内容。为了证明这一点,你可以去翻阅任何一门心理学课程的教材,从教育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从人格心理学到变态心理学,你都能体会到方法在其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外很多高校中,心理学研究生的招生负责人通常十分重视考生实验心理学课和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的学习。如果你在这两门课的考核中表现出色,你将得到招生人员的高度评价。 2.本书将有助于你毕业后从事研究工作。假如你是一名心理学本科生,在修读了实验心理学课程之后,认为虽然课程很有趣也能刺激思维,但是教材中的材料却比较枯燥。你可能会认为你“永远”不会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但是毕业之后,你找到的工作很可能就是在医药公司或人才测评公司进行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工作看似和心理学领域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其中所涉及到的方法却是实验心理学所涵盖的。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次,许多心理系学生毕业之后才会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实验心理学。因此我们希望你能够保持一种明智的选择,永远不要说“永远不会”,毕竟实验心理学中所涉及的方法论在心理学领域和非心理学领域都有很大的价值。 3.本书有助于你成为明智的消费者。只要我们稍稍留意一下身边的广告,你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着很多关于心理学现象和心理学研究的说法。例如,有的广告会宣称某种特定的口服液能够改善人的记忆;有的广告宣称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某种牙膏防治龋齿的效果最佳;还有的广告宣称某种牌子的可乐口味最好。你会选择相信这些广告中的说法吗?事实上,如果你能够了解这些说法所基于的研究或实验是否符合科学的方法论,那么你就能判断这些所谓依据的可靠程度,也就能对这些广告信息做出更明智更有根据的选择。本书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将教会你如何进行选择,使你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更加明智的消费者。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神奇的实验心理学之旅,相信各位一定能在旅途中体验到实验心理学控制的精妙之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