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想象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书,这一部国际通行的学科划分带来麻烦的奇书,当代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使它对号入座。它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却同时又属于所有学科。这部宏大奇瑰的神秘著作,彰显了人类对自然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书中表现出来的“世界一统”的大宇宙观令人惊诧,至今在中国思想史上仍是一个谜。
《山海经》是国人的一个遥远的梦。两千多年来,书中描绘的那些神秘的动物、奇异的美玉、缥缈难及的山脉、湖泊一直沉淀在国人梦中;冥冥中,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引导着人们去探求它的奥妙,而蒙在它脸上的那层神秘的面纱直到今天仍未被人类揭开……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 风貌奇特的古代佳作,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 生物,医学,水利,矿产等方面内容。《山海经》乃中国文化的珍品,是中国古人想象力的集体表现,深刻并鲜活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的种种神话传说,本书汇聚了几乎所有今人可能收藏到的《山海经》图文版本,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最奇幻与瑰丽的想象之作,除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从事创意产业的艺术家,设计师,动漫创作者,广告从业者,游戏开发者和爱好者,玄幻文学家等人士能都够从此书中获取无数灵感,同时,作为一部传统文化经典的图文大全,本书也非常适合家庭收藏。
一部想象力非凡的惊世之作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被认为是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最古地理书;也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物种演化、地理变迁的传奇之作。在物欲横流、市声喧嚣的现代社会,对于习惯“快餐式阅读”的现代人来说,它是一片静土,是远古时期极富想象力的惊世之作。通过它诡异的文字与形象的绘画,让我们依稀解读那些或已进化、或已绝迹的远古生命;了解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的生活和思想;感悟那天、地、人、兽的无穷奥秘。
《山海经》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海内外丰富的山川鸟兽资源。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账的方式记载了一些奇闻轶事,然而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有较大争议。《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诸多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中国古代也一直把(《山海经》作为史书看待,它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众说纷纭。过去认为是禹、伯益所作,大约出于周、秦人的记载。然而北齐《颜氏家训·书证篇》又据《山海经》文中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等秦汉以后的地名,则认为绝非是禹、伯益所作。后世中,随着考古学的发展,禹、益之说日趋被否定。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的成书非一时,作者也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于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而且书中许多内容可能来自口头传说。《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的。晋朝郭璞曾经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汇集中国史上最优美的神话
《山海经》是一部极具挑战性的古书、怪书,同时又是我们民族某些根深蒂固的思想的源泉。在古代,它曾以异端邪说之渊源的身份对“不语怪力乱神”的正统思想方式提出挑战,对通行的经史子集图书分类法构成某种潜在的威胁;而在现代,它又给既定的学科划分和专业界限造成很大的麻烦。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