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是十六世纪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家之一。蒙田曾专力于古代道德哲学与历史,但受怀疑论学说的影响,遂渐被引到自我研究的路上。他之所以知名于世,多半因这项自我研究及其所导致的政治、宗教和哲学的种种后果使然。这位对于道德与心理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法国思想家,出版了著名的《蒙田论生活》一书。
蒙田强调在一种超越教育、阶级、民族和种族的新人文主义之中,宽容之必需。《论生活》亦以无拘无束、生动有力的文体知名。他使用隐喻及自由联想,以做为形式化修辞与系统化哲学的解毒剂。
蒙田坚定反对体系性思想,他着手发展出一套以内省与自我省察的专注形式以获得有关自己与世界的知识之方法。
蒙田以“杰出”论中国:“在中国,在这个很少与我们交往,对我们并不了解的王国里,它的政府体制和艺术在一些杰出的领域内超越了我们,它的历史告诉我,实际之大、之丰富是我们的祖先和我们自己所无法深刻了解的。”
蒙田又以“伟大”论中国:“有关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的面貌,我们一包括求知欲最旺的人——的认识又是多么贫乏和简单!且不说那些经造化之手变成千古传诵或警戒的个人事件,就连那些伟大文明和伟大民族的情况,我们未能知道的也比我们知道的多百倍!我们对自己发明的大炮和印刷叹为奇迹,殊不知,其他民族,远在世界另一边的中国,一千年前便已使用。”
超越人性的“卑鄙下流”,是蒙田一生劳作的主题:“人若不超越人性,是多么卑鄙下流的东西!”人既是“神”,又是“兽”,既有高贵、超升、至爱的一面,又有卑劣、沉沦、残忍的一面,时而温和、宽容、恻隐通达,时而暴躁、苛刻、怒火中烧……所谓“超越人性”,就是尽可能压抑“兽”性,张扬“神”性,尽可能减少“兽”性,增加“神”性,尽可能将“兽”性置于“神”性的统制之下。
敢于承认人性的“卑鄙下流”,是“自知”;敢于超越人性的“卑鄙下流”,是懂得“如何生活”。“自知”和“如何生活”在先哲苏格拉底那里是最高智慧,在蒙田眼中也是世间最难把捉的学问……他说:“我的头脑最主要、最辛勤的工作,便是研究自己。”又说:“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