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詹媚士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新时代新世纪的孩子们缺少了哪些传统的美好的习惯?新时期的孩子身上应有哪些习惯与时代接轨,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呢?我们究竟要培养孩子哪些比较有用的急需的良好习惯呢?翻开本书,您将发现它是一本为孩子培养好习惯量身定做的、关于习惯教育的宝典。关于如何培养好习惯,如何纠正坏习惯,本书都为您提供了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好习惯好人生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杜静斐 |
出版社 | 海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威廉·詹媚士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新时代新世纪的孩子们缺少了哪些传统的美好的习惯?新时期的孩子身上应有哪些习惯与时代接轨,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呢?我们究竟要培养孩子哪些比较有用的急需的良好习惯呢?翻开本书,您将发现它是一本为孩子培养好习惯量身定做的、关于习惯教育的宝典。关于如何培养好习惯,如何纠正坏习惯,本书都为您提供了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 内容推荐 习惯是所有伟人的奴仆,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习惯的鼎力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习惯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 作为父母,您对如何培养孩子感到迷惘吗?您正在为孩子某些不良的习惯焦虑吗?其实,教育并没有您想象的那么难,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培养也并非您想象的那么难,最主要的就是掌握习惯的培养原则。 目录 序:让好习惯主宰人生/1 培根论习惯/4 改变人生的21种好习惯/5 上篇: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习惯决定命运 揭开习惯的面纱/2 好习惯助人成功/4 坏习惯使人走向失败/6 习惯是如何形成的/8 决定习惯的4个主要因素/10 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13 培养好习惯的十大法则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15 关注孩子的第一次/17 给孩子一个正确、清晰的目标/19 在过程中不断强化/22 令行禁止,没有例外/24 让孩子自己去体验/26 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29 理解与尊重孩子,给予充分的空间/32 多一些宽容和耐心/35 寻找转变的突破口/38 中篇:培养好习惯 培养做人的好习惯 孝敬父母/44 尊敬长辈/47 关爱他人/50 敢于承担责任/52 诚实守信/55 相信自己/57 心态积极乐观/59 从小独立自主/61 不怕竞争,敢于挑战/64 做事有耐心/67 谦虚待人/71 善于合作/73 宽容别人,不刻薄/75 知法守法/77 自我克制/80 培养高效的学习习惯 喜欢学习,喜欢读书/82 虚心学习,不懂就问/86 勤于思考/88 科学用脑,注重方法/90 想象力丰富/93 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95 从小喜欢发明、创造/97 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100 书写工整,写字漂亮/102 勤于动笔,坚持记日记/104 珍惜时间,不拖沓/106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小爱做家务劳动/109 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12 勤俭节约,不浪费财物/114 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116 远离危险,善于保护自己/118 喜欢运动,锻炼身体/120 礼貌待人,彬彬有礼/123 讲究卫生,关注健康/125 下篇:纠正坏习惯 纠正孩子做人方面的坏习惯 任性妄为,不听劝告/128 经常动手、打人/132 喜欢说粗话/134 脾气暴躁,易于冲动/136 骄傲自满,不懂得谦虚/138 喜欢比较,爱慕虚荣/140 嫉妒心强,不服他人/143 只要表扬,不要批评/145 磨蹭拖沓,没有时间观念/148 自私自利,不顾及别人/150 顺手牵羊,小偷小摸/152 不讲真话,喜欢说谎/154 说话不算话,不守信用/158 说话时,喜欢打断别人/160 不独立,过于依赖别人/162 软弱、畏缩、自卑/166 孤僻离群,喜欢独处/169 感情脆弱,情绪多变/171 怯懦,胆小怕事/173 纠正孩子学习方面的坏习惯 学习被动,像挤牙膏/175 不爱提问,不爱思考/177 效率不高,拖拖沓沓/179 不爱阅读,不喜欢读书/181 从小厌学,习惯逃学/185 抵触老师,顶撞老师/187 粗心大意,马马虎虎/189 偏科严重,兴趣狭窄/191 纠正孩子生活方面的坏习惯 乱扔东西/194 乱涂乱画/196 赖床,不早起/198 挑食、偏食/200 吸烟/202 爱吃手指/205 不注意保护眼睛/207 沉迷于网络游戏/209 沉迷于电视/212 试读章节 决定习惯的4个主要因素 孩子在自身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习惯养成的是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大众传播媒介这四种环境或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与家庭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更多、更大。父母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布莱克夫妇有三个可爱的孩子,都乖巧伶俐,学习很是自觉,布莱克夫妇因此深得邻居羡慕。 其实,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布莱克夫妇的用心教育下逐渐养成的。布莱克夫妇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大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布莱克夫妇就经常和儿子围坐在一张桌子上,教孩子画画儿和识字,养成一起愉快游戏并学习的习惯。 在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以后,一起学习的好习惯仍然保持着,哥哥读书时,弟弟就在旁边学画画儿,爸爸妈妈一有空就围在桌边跟他们一起学习。 之后,又一个小妹妹出生了,妹妹渐渐长大,也跟着哥哥们开始自觉地学习。当妹妹开始在桌上学画画时,大哥哥就到另一张桌子上去独自学习。 看到哥哥每天独自一人学习,弟弟妹妹们也跟样学样。没过多久,老二也自己找了一张专用的桌子,每天主动地学习。之后,最小的妹妹也在两个哥哥的榜样作用下,找了一张自己的桌子,开始独自学习起来。 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儿童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通过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培养习惯应该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让孩子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当儿童上学后,学校成为儿童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开始对儿童的习惯养成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会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某地一所小学,学校对学生提出了一个很特殊的要求:凡是此学校的学生。每个人上学期间要有两双袜子,每天回家要洗袜子,第二天要穿一双干净的袜子上学。学校认为,学生穿着一双干净的袜子上学,不仅脚很舒服,还有一种新的开始的愉悦,向往整洁清新的一天。而且,洗袜子能养成劳动的习惯,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一次,该小学组织学生去游乐场游玩,在跳蹦蹦床的时候,别的学校学生一脱鞋,臭气熏天,特别是男孩子脚更臭。可是,这所小学的学生脱了鞋,却闻不到一点儿异味。这让管理人员大为感动,因而特别欢迎这所学校的学生。这说明学校使学生养成了爱劳动、爱整洁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对儿童习惯的养成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发生影响: 一方面,通过规范化的校园生活与运行机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的品格、价值观及信念会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大都信任和崇拜自己的老师。年幼的学生把老师看得比自己的父母还要神圣,年长的学生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另外,同学问的信息交流,也会对学生的习惯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此可见,学校这个大环境随时随地都可能给学生造成一生的影响,并促使学生们习惯的形成,这一习惯会保持终身。 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孩子的成长还会受到同伴群体的影响。同伴群体(也称同辈群体)是同龄人或同辈人由于共同的兴趣、需要等而自发形成的群体,同伴群体对孩子的价值观、态度、志向和行为习惯等都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不同于家庭和学校,同伴群体对孩子的影响几乎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事先没有计划和目的,孩子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某种习惯。 古希腊曾经流传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 18岁的少年海格立斯,正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这时,他碰见了两位女神,一个叫“恶德”,一个叫“美德”。“恶德女神”千方百计诱惑他去追求能使人享乐一生却有害他人的生活;“美德女神”则劝导他走为人类除害造福的道路。最后,海格立斯听从了“美德女神”的呼唤,拒绝了恶德女神邪恶的诱惑,选择了始终为同胞做好事的人生之路。后来,海格立斯成长为被希腊人一直传颂着的英雄。 好的朋友犹如前进中的一盏明灯,能够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指引他们更快地奔向正确的目标。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在他的名著中说:以好人为友者,自己也能成为好人。好的朋友能够帮助人进步,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事实。 当然,同伴群体和家庭、学校的影响是交织在一起的,可能增进或阻碍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同伴群体中养成的习惯可能强化或补偿了家庭或学校的习惯,也可能与家庭或学校的要求相冲突。 父母是环境的一部分,好朋友也是环境的一部分。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要多给孩子一些向同伴学习的机会,有意识地选择孩子的“同伴群体”,指导孩子的价值取向。 除此之外,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也日益重要,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少年儿童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它们以强大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决定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和恶棍、善良与邪恶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少年儿童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接受着其中的思想观念、模仿着其中的行为方式,在有意或无意中形成了一些良好的或不良的习惯。 比如说孩子都爱看动画片,经常一看起来就不吃饭、不睡觉,看得特别来劲,越是年龄低的孩子越是爱看。很多大人会为此着急,觉得那没什么好看的,而且耽误学习。但事实上,好的动画片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是不可多得的好媒介。 现在网络已经进入大部分孩子的生活,网络上丰富、新奇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让孩子为此痴迷,网络上不乏很多对孩子身心发展有益的事物,可以锻炼孩子的认知、探索能力,但同时也充斥着很多不适宜孩子的内容,如一些色情的、暴力的东西,这些反面的东西也会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滋生某些坏习惯,因此,家长应该指导孩子有选择地接触媒介。 在社会资讯、媒体日渐发达的今天,从小就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接触媒介的习惯,这恐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P10-12 序言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从,择善行而为。 亚历山大图书馆发生火灾的时候,馆里所藏图书被焚烧殆尽,但有一本不很贵重的书得以幸免。有一个能识几个字的穷人,花了几个铜板买下了这本书。书本身不是很有意思,但书页里面却藏着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一张薄薄的羊皮纸,上面写着点铁成金石的秘密。所谓点铁成金石,是一块小圆石,能把任何普通的金属变成纯金。 小纸片上写着:这块奇石在黑海边可以找到,但是奇石的外观跟海边成千上万的石头没什么两样。谜底在于:奇石摸起来是温的,而普通的石头摸起来是冰凉的。这个穷人于是变卖了家当,带着简单的行囊,露宿于黑海岸边,开始寻找点铁成金石。 他知道,如果他把捡起来的冰凉的石头随手就扔掉的话,那么他可能会重复地捡到已经摸过的石头,而无法辨认真正的奇石。为防止这种情形的发生,每当捡起一块冰凉的石头,他就往海里扔。一天过去了,他捡的石头中没有一块是书中所说的奇石。一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他还是没找到那块奇石。但是,他不气馁,继续捡石头,扔石头……没完没了。 有一天早上,他捡起一块石头,一摸,是温的!他仍然随手扔到了海里,因为他已经养成了往海里扔石头的习惯。这个扔石头的动作太具习惯性了。以至于当他梦寐以求、苦苦寻觅的奇石出现时,他仍然习惯性地扔到了海里。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就拿那个穷人来说,他多少年风餐露宿,苦苦寻觅,为的就是那块点铁成金石。可是当他找到后,他却随手扔到了海里。不是他不想要那块奇石,而是往海里扔石头的习惯性动作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遗憾不已的蠢事。他的多年点铁成金梦,也像肥皂泡一样顷刻破灭了。 评价一个人的素养,看的就是习惯。习惯几乎反映了一个的全部的精神面貌。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尽可能多的美德——节制、宽容、诚恳、勤劳、公正、节俭、整洁、秩序、谦逊……是的,这些美好的品德会让我们的孩子最终走向成功,并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人。 真正的美德不是装出来的,它必将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细胞中。每个人、每个家长需要做的,而且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这些美德的行为全部变成习惯,因为人类的一切美德只有变成习惯才有价值,只有习惯才是坚不可摧的,正所谓“习惯成自然”。 也许,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习惯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习惯在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日常活动,其中90%是通过不断地重复某个动作,而在潜意识中转化为程序化的惯性,也就是不用思考,自动运作。这种自动运作的力量,即习惯的力量。 世界上著名的“铁娘子”一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在谈及习惯时说:“有时事务太忙,我也可能感到吃不消,但生活的秘诀实际上在于把90%的生活变成习惯,这样你就可以习惯成自然了。毕竟你想都不用想就去刷牙,这是习惯。”撤切尔夫人所说的“想都不用想”,实际上就是受习惯支配的潜意识的作用。 要让孩子从小具备成功者的素质,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帮孩子培养一生的好习惯。如果由于家长的疏忽,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坏习惯,那么不要迟疑,马上帮助孩子改正这些坏习惯。在青少年时期,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也是矫治不良习惯的最佳时期。 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您认真地爱着您的孩子,只要您付出自己的耐心,并配合切实可行的方法,那么您就是在为孩子铺就一条走向成功的大道。因为具备了成功者的习惯,成功离您的孩子也就不会太遥远了! 习惯的培养存在“关键期”一说,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都是孩子培养好习惯、纠正坏习惯的关键时期。所谓的关键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培养习惯的话会收到积极的成效,而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那么只能是事倍功半或者收效甚微了。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我想家长们在这方面一定有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比如关于读书学习的习惯,比如生活的习惯等。然而,信息时代的悄然来临,我们是否作过如下思考:新时代新世纪的孩子们缺少了哪些传统的美好的习惯?新时期的孩子身上应有哪些习惯与时代接轨,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呢?我们究竟要培养孩子哪些比较有用的急需的良好习惯呢? 翻开本书,您将发现它是一本为孩子培养好习惯量身定做的、关于习惯教育的宝典。关于如何培养好习惯,如何纠正坏习惯,我们都为您提供了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