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作者通过论证帮助读者掌握了一个分析世界范围农业问题的理论框架后,对于中国农业问题的认识可以更上一层楼,而不再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直观水平上。中国农业同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以及征税农业到保护农业的政策倾向双重转化阶段,避免从一种扭曲变为另一种扭曲,是中国农业发展政策选择的要中之要。
贫富分化的世界两极,也因农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而在人均占有食品水平上形成巨大差异。这种与贫富反差相重合的饥饱两极分化,一方面产生于国内的政策激励扭曲,另一方面来源于国际贸易秩序的扭曲。整个世界农业的症结,在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之中与转化之后所产生的调整问题。
在与农业发展形态转化有关的结构调整中,由于政治家出于特殊的政治成本和收益考虑,在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对农业征税的政策倾向,而在发达国家形成了保护农业的政策倾向。两种政策都是扭曲的,分别损害了激励机制,诱发了贸易摩擦,延缓了传统农业的改造,降低了农业的竞争力。
经济发展虽然伴随着农业份额的下降,但并不降低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农业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农业也并不因其所发生的结构变化而成为市场机制调节的例外。相反,只有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才可能选择最适当的技术变迁方向、适宜的经营形式与经营规模,以及在产业联系中的地位。正如经济学家所一语道破的:只要有适当的刺激,农民有能力点石成金。而对人的投资,可以帮助突破各种资源的限制,实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当我们掌握了一个分析世界范围农业问题的理论框架后,对于中国农业问题的认识可以更上一层楼,而不再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直观水平上。中国农业同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以及征税农业到保护农业的政策倾向双重转化阶段。避免从一种扭曲变为另一种扭曲,是中国农业发展政策选择的要中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