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有一位共产党员被百姓供奉在神庙吗?他就是谷文昌,这是一位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本书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现了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不仅真实可信地介绍了谷文昌的业绩与贡献,而且着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凸现与开掘,写活了人物的性格,许多生动的细节,都让读过的人难以忘怀。是一部学习谷文昌同志的生动、形象的教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县委书记谷文昌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孙永明 |
出版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知道中国有一位共产党员被百姓供奉在神庙吗?他就是谷文昌,这是一位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本书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现了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不仅真实可信地介绍了谷文昌的业绩与贡献,而且着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凸现与开掘,写活了人物的性格,许多生动的细节,都让读过的人难以忘怀。是一部学习谷文昌同志的生动、形象的教材。 内容推荐 谷文昌是一位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四分之一个世纪有零了。但是,在他曾经主持工作十四年的福建东山岛的百姓,却没有忘记他,他们称他为“谷恩公”,年年祭祖时,总记着先要给他烧一炷高香。 谷文昌的生平事迹,虽然感人肺腑,但在他生前,并没有被广为宣传;在他身后,除了他做过书记的东山人,以及他后来所曾造福的民众,与他共过事的领导与下属,无论在福建,还是在全国,知道他的人都不很多。 福建作家孙永明,深入东山和谷文昌曾经工作过的其他地方,进行了长时间采访,收集了大量生动感人的第一手材料,又经过细致的爬梳,去粗取精,认真结撰,写出了《县委书记谷文昌》。在这部值得一读的报告文学作品中,作者不仅真实可信地介绍了谷文昌的业绩与贡献,而且着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凸现与开掘,写活了人物的性格,许多生动的细节,都让读过的人难以忘怀。相信随着这部作品的流传,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谷文昌,学习谷文昌。 目录 序 张全景 序 黄瑞霖 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 张全景 精神永恒丰碑长存 评论员 引言 第一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历史背景 一个农民的族谱 农民与领导农民 烈火铸就真金 第二章 黎明东山岛 黎明前的黑暗 进入东山岛 肩负重任 道路依然曲折 第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哭泣的海 和人民在一起 成立合作社 创造中国政治新名词 第四章 捍卫政权 扬帆起航 风雨欲来东山岛 东山岛保卫战 笫五章 面对贫困立志开创 震撼东山 共渡难关 人生情缘 第一个梦 第六章 东山县的社会主义建设 建设家园 战天斗地 第七章 一个共产党人的自信 青春和爱情 革命与发展 困惑中前进 第八章 面对1956 实事求是 出路在哪里 第九章 东山县,1957 变幻之路 坚守信念之门 向理想宣誓 梦断在风中 第十章 谷文昌,1958 无私则无畏 英明决策 永不低头 柳暗花明 第十一章 泪飞顿作倾盆雨 同舟共济 不能砍一棵树 挺直腰杆 泪飞顿作倾盆雨 文学、历史、现实 ——《县委书记谷文昌》创作谈 试读章节 公元1958年3月12日。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东山县全民植树造林的总攻打响了。 东山县第一次发动了成千上万个劳动力。全县人民除了农田的活外,全部的主要劳动力被派往两个地方,一是到海滩运输淤泥;二是到山口村、湖坛村和白埕村挖坑倒泥和植树。 人们在这两个庞大的队伍中可以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可以看到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可以看到裹着小脚的妇女,也可以看到怀抱婴儿的母亲。这些母亲,她们边植树边给孩子喂奶,心中渴盼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不受风沙的侵扰。还有那些曾经嘲笑过谷文昌的老农民,今天成了表现最积极的种树人,仿佛要向自己的过去表示歉意。 在红领巾的队伍中,我们可以看到谷文昌的孩子,从大女儿谷哲慧,儿子谷豫闽,到小丫头谷哲芬。 谷文昌和樊生林带着全县的干部组成植树队伍。赵林春、吴志成、蔡海福和林嫩惠,还有林龙光都是现场的技术指导。大家按照他们的要求,将泥浆先把树的根部包好,然后将树放人挖好的坑内,再把泥浆填满,用脚踩实,浇上水。人们很难想象,山15村、湖坛村、白埕村这些地方,过去是很少有人把脚印留在这里的沙滩上,而今竟然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这荒沙滩,种下生命的理想之树。不少人,就在这一天看到自己的县委书记谷文昌种树的身影。过去的日子里,人们常听说谷文昌要种树,而且非种不可,今天人们终于看到这个谷文昌真的把树种起来。大家同时看到谷文昌和他们一样吃的是风沙夹着干粮,喝的是一样的苦涩水。谷文昌在现场除了自己种树,还指导别人种树,他对种树的要求非常之严格,他要求每棵树坑的深度必须是1.5米,宽度必须是1.5米,并要求多浇水,他说这里是沙地,水要多,要把根踩实,这样才经得起风沙…… 在这个宏大的场面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个衣裳打着补丁的人,一个个脚上没有穿鞋子的人。但一个个稚挥汗如雨。他们找到了希望,他们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这不仅是东山人的写照,而且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这一天共种植木麻黄40万株。 谷文昌回到县城,他还有很多事,春耕的事。农民要播种,没有播种东山县的农民这一年将是难以想象。此外还有水利工程,还有灌溉工程,还有教育的事等等与群众有关的事。凡是一有空闲时间,谷文昌就要关心种下的树:“你今天去了吗?” “你看到我们种的树长得怎样?” 这一天夜晚,赵林春、吴志成和蔡海福来了。谷文昌放下碗筷,立刻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谷文昌连问都没问,他看到吴志成和蔡海福脸上的表情便知道树出了问题,一定是大问题。他朝赵林春、吴志成和蔡海福挥挥手: “别说了,就谈原因,看看怎么解决,找出问题在那里……” “全部枯死了,原因大概是缺水……” “或者是时间太早吧。” “有活的吗?” “有,有9棵……” 40万棵树苗,只剩下9棵活的。 谷文昌天还没亮就和陈掌国一起出发,赶到种树的现场。 黎明的晖光把成片成片枯死的木麻黄映得惨红惨红的,像火一般连着天边,这“火”在疯狂的风沙中摇曳着,渐渐地熄灭。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壮烈的场面。 谷文昌蹲在树下,用手扒开泥沙,捧在手里,轻轻地揉着,让泥沙在风中飞散,散落在沙丘地上,他的目光落在枯死的树根上,他想把脸贴近这块荒沙地,他似乎在询问着土地,为什么如此这般地对待热心的东山人。 他,谷文昌哭了,无声地流出男人的眼泪。 沉默。吴志成哭了,他转过身,怕谷文昌看到自己伤心的眼泪。 沉默。蔡海福哭了,他对着天空长叹,仿佛在询问苍天,为何如此亏待东山人,亏待这些立志于改变世界的人。 林嫩惠坐在地上,他感到自己有责任,没有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在工作的实践中,为东山县群众解决这当务之急的问题.辜负了老百姓的期望…… 唯独那9棵活着,它们是留给谷文昌和在场的人一丝丝的绿色希望。谷文昌在这9棵活着的木麻黄前来回地走着,走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9棵树,仿佛9颗革命的火种。这9棵顽强地显示出生命迹象的树,似乎也体现出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性格。 “这就是希望。”他对大家说,“有9棵就会有90,有90就会有900,有900就有9000、90000……” 这一夜,谷文昌还是住在林业站这所简陋的房子里,他和吴志成、蔡海福还有林嫩惠一道研究下一步的工作。他们时而在房子里谈论,时而到房子外的沙丘上演示,一直到深夜。第二天他还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临走前,谷文昌交代赵林春和吴志成,要他们安排好站里的工作,立刻派人再去广东,尽快回来,传授经验。 “你们一定要细心地学,要多问,多请教,也把我们这里的情况和他们讲清楚,希望他们能来指导……不要难过,不要灰心,工夫不负有心人。哪有一次就成功的好事。”P300-302 序言 张全景 我曾经在谷文昌陵园里静思。谷文昌,一个从北方来到东山的南下干部,距今50多年了,全县人民为什么还在深情地怀念他?为什么把他摆在自己的祖宗之上,“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呢? 我把《县委书记谷文昌》一书读了一遍,从中看到了谷文昌的身影和足迹,看到了他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看到了他的奋斗和追求,他的心是和人民大众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脚步是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的。 谷文昌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干部,是榜样,是楷模。他的一生是对人民的无私奉献,对党的无限忠诚,是在履行他举手宣誓的誓言。谷文昌带领全县人民植树造林,把荒岛变成了绿洲;筑海堤修公路,把孤岛变成了半岛;打水井、建水库、挖沟渠、造盐田、抓教育、兴科技…桩桩一件件都是人民所需,群众所盼。他的业绩是那么全面,那么突出,那么宾在,怎能不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呢?他毫不利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清正廉洁、一尘不染的精神,不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谷文昌“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代表着一代共产党人的符号,代表着共产党人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符号”。我完全赞同作者的这个看法,他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共产党与人民,以及与历史发展前进的关系。他告诉今天以及未来的人,新中国是由共产党人和人民共同创造的辉煌。同样,他也告诉我们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谷文昌的路就是今天我们党为之奋斗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牢记“两个务必”的路,全面科学协调发展的路……有人说,谷文昌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其实近在眼前。谷文昌精神是共产党人本质特征的体现,可以跨越时空,亘古长存。今天,是昨天的继续。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就具有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品格。谷文昌精神依然充满着生命力,依然是我们的榜样。要实现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像谷文昌那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写书人自有写书之苦,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不可求全责备。文学艺术自称是遗憾的产物,但愿孙永明的作品少一些遗憾,少一些瑕疵。 2004年7月23目 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