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三国演义》中,精选出100句经典名言,回溯历史时空,详细介绍名言的出处和背景,并通过历史故事和幽默漫画,传递古人智慧,进而腾越时空,以发人深省的相关历史人物故事印证这些名言的涵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图说三国演义100名言/中华经典名言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春永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三国演义》中,精选出100句经典名言,回溯历史时空,详细介绍名言的出处和背景,并通过历史故事和幽默漫画,传递古人智慧,进而腾越时空,以发人深省的相关历史人物故事印证这些名言的涵义。 内容推荐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章回体古典小说,在此小说中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无论是群雄之首,还是智士猛将、无不具有鲜明生动的个人特征。书中的战争场面气势磅礴、波澜起伏而绝不雷同,把惊心动魄的不同战场环境,描写得千变万化,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呼之欲出,令人叹为观止。 本书从《三国演义》中,精选出100句经典名言,回溯历史时空,详细介绍名言的出处和背景,传递古人智慧,进而腾越时空,以发人深省的相关历史人物故事印证这些名言的涵义。 目录 前言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呼风唤雨 桃园结义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画影图形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探囊取物 如入无人之境 连环计 旷世逸才 倍道而进 危在旦夕 罪不容诛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疏不间亲 狼子野心 投鼠忌器 魂不附体 煮酒论英雄 色厉胆薄 望梅止渴 纵虎归山 出言不逊 身在曹营心在汉 过五关,斩六将 重见天日 外宽而内忌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兵贵神速 龙争虎斗 方寸已乱 经天纬地 三顾茅庐 如鱼得水 安身之地 倒履相迎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肝脑涂地 乌合之众 下笔成文 三寸不烂之舌 草船借箭 苦肉计 心腹之患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足智多谋 不世之功 一筹莫展 非池中物 赔了夫人又折兵 既生瑜,何生亮 随机应变 赤膊上阵 过目不忘 柔能克刚 生子当如孙仲谋 抱薪救火 兵不血刃 名不虚传 拨云雾而见青天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割席分坐 宝刀不老 步步为营 浑身是胆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初生之犊不惧虎 刮骨疗毒 大意失荆州 识时务者为俊杰 败走麦城 车载斗量 忍辱负重 火烧连营 偃旗息鼓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顿开茅塞 牵肠挂胜 危急存亡之秋 文武双全 苍生涂炭 军中无戏言 空城计 长驱直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将计就计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班师回朝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锦囊妙计 老生常谈 缓兵之计 班门弄斧 谋无遗策 挟天子以令诸侯 乐不思蜀 势如破竹 试读章节 [名言故事] 东周末年列国纷争,最后并人秦;秦灭之后,又有楚汉纷争,最后又并人西汉;汉高祖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天下大乱,群雄割据。 当时势力较强大的有下面几大势力:袁术兵粮足备,称霸淮南;袁绍地广民多,虎踞冀州;刘表占有天下中枢之地荆州,威震九州;刘璋拥有天府之国西蜀,国富地险。 当这几大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时,曹操只有一支实力很弱的军队,刘备正带着自己的两个兄弟到处寄人篱下,孙权也还未登上政治舞台。可是随着连年争战,袁术、袁绍、刘表、刘璋等人都先后被消灭了,曹操占据了中原黄河、济、淮流域,刘备占据益州和汉中地区,孙权占据长江下游一带,互相攻伐,逐渐形成魏、蜀汉、吴三国局面。最后,司马氏代魏而立晋国,结束了魏、蜀汉、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起统一政权。 《三国演义》所描绘的,就是这段从统一走向分裂,又从分裂合而为一的历史画卷。其中有些故事虽然并不全是真实的历史,但它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有趣的语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名言史例] 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了唐朝末代皇帝,自立为王,建立梁朝。五代十国的历史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在这一历史时期又得到了真实的演绎。这是个大混乱时期,似乎是春秋战国和五胡十六国历史的重演。然而五十多年间在北方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前后出现,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则先后出现了统称十国的十个割据政权,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所以前人把五代称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的意思。如后来的酷刑“凌迟”就是在五代乱世出现的。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发动兵变,手下将士们把黄袍披到他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取国号为“宋”,定都开封。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 [名言故事]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地方有兄弟三人:老大张角,老二张宝,老三张梁。 有一回,张角上山采药,遇见一位老人。这位老者鹤发童颜,手拿拐杖,把张角唤入一个洞中,送给他天书三卷。老人告诉张角:“这书名叫《太平要术》,你得此天书,是上天的旨意,你一定要用它普救世人。假若萌发异心,必遭恶报。”张角拜问老人姓名,老人说:“吾乃南华老仙也。”说完,便化成一阵清风而去。张角自得了这三卷天书,昼夜攻读。不久,他便能呼风唤雨,于是就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中平六年(189年)五月,瘟疫流行,张角与其弟张梁、张宝散发符水治病救人,在河北地区广泛传教,徒弟多达数十万,遍布青、幽、徐、冀、荆、扬、兖、豫等八州,分为三十六方(部),“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设首领。他们广为散布这样一段话: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不久,张角和张宝、张梁商议,收买宦官做内应,预定甲子年(184年)于京师洛阳内外同时聚众起事。但因为有人向官府告密,事机泄露,被迫提前行动。百姓群起回应,很快发展到四五十万之众。他们头戴黄巾作为记号,故称为“黄巾军”。 [名言史例] 刘瑾是明朝最有名的太监之一,明武宗时在朝中呼风唤雨,势焰熏天。刘瑾少年入宫,凭借精明的头脑,学会一身钻营手段,得到了大太监李广的赏识,被推荐人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倾心尽力讨太子欢心,不久成为太子心腹内臣。太子继位后,刘瑾连连升迁,很快当上了司礼太监,代皇帝批阅天下奏章。 他自己不通文墨,就把大臣的奏章全带回家里,让他的亲戚、同党处理。一些王公大臣知道皇上是不看奏章的,因此有什么事就先把复本送给刘瑾,再把正本送给朝廷。刘瑾得以独揽朝廷的一切决断,成了有实无名的“刘皇帝”。因此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北京城里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 刘瑾还派出东厂、西厂特务四处刺探;又在东厂、西厂之外,设一个“内行厂”,由他直接掌管,连东厂和西厂的人也要受内行厂监视。被这些特务机构抓去的人,都受到刑讯逼供。人人自危的地方官员到京朝见,都得先给刘瑾送礼,一次就送二万两银子。有的官员进京的时候没带那么多钱,不得不先向京城的富豪借高利贷,回到地方后才偿还。当然,这笔负担全转嫁到了老百姓身上。 在刘瑾的影响下,朝廷上下贪风四起,明王朝江河日下。 [名言故事] 张角兄弟起事,官军望风披靡。幽州太守发布文告招兵买马,榜文到涿县,引出了三位英雄。刘备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早年丧父,为生活所迫,贩屦织席为业。为人性情宽和,喜怒不形于色。这一天,他看到榜文,长叹不止,忽听背后有人说:“男子汉大丈夫不思为国出力,为什么叹气?” 刘备回头,见那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连忙请教姓名。那人说:“我叫张飞,颇有田庄,靠卖酒杀猪为生。”刘备报了姓名,说:“我想为国出力,又感力量不够,所以叹气。”张飞说:“这有什么难的,我可以拿出家产来,招兵买马,与公共创大业。” 刘备听了非常高兴。二人来到一个小店,边喝酒边谈论大计,这时门外突然进来了一个红脸大汉,喊道:“快给我拿酒来,我急着去参军呢!”刘备见他身材高大,非常威风,就请他一起喝酒。请教姓名后,才知道这人名叫关羽,因为在家乡杀了当地的恶霸,才来到这里。三人各自抒发自己的志向,谈得十分投机。 张飞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第二天,三人来到桃园,点燃香烛,杀牛宰马祭拜天地,结为兄弟。按年龄刘备是大哥,关羽是二哥,张飞是三弟。 [名言史例] 隋朝末年,翟让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聚众起事,十七岁的徐世绩也前来参加。义宁元年(617年),瓦岗军发生内讧,李密设计杀死翟让,徐世绩也被门卫砍伤。李密将徐世绩扶入帐内,亲自为他上药,并让徐世绩与单雄信等人统率翟让旧部。徐世绩和单雄信在共事过程中相交甚厚,就结拜为兄弟,誓同生死。 后李密兵败,单雄信投靠了王世充。在王世充的手下,单雄信作战勇猛过人,被称为“飞将”。而徐世绩则降唐,被赐姓李,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又把“世”去掉,成了李绩。在唐军中他是仅次于李世民和李靖的第三号军事家,位高权重。 在唐军围攻王世充的大本营洛阳时,单雄信挥舞大枪纵横沙场,几乎刺伤了齐王李元吉。王世充被消灭后,李世民抓住了单雄信,李渊下令斩首。李绩上表称愿以官爵来赎回单雄信的性命,但是没有被批准。 在行刑前,李绩带着酒菜来到狱中与单雄信对饮,并且用刀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给单雄信吃。他哭着说:“我们以前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但是我以身许国,不能再全兄弟情谊,希望我这块肉与您同归于地下,表示我并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 单雄信死后,李绩如同照顾家人一样对待单雄信的遗孀和儿子,也堪称是千古忠义的典范。 [名言故事] 曹操字孟德,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是沛国谯县人(今安徽毫州)。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来姓夏侯,因为他做了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所以改姓曹。也正是由于这段渊源,曹操后来经常被对手骂作“赘阉遗丑”。 曹操年轻时喜好游猎歌舞,富于权谋,机智善变,得到很多人的看重。当时有一位叫桥玄的名士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超凡之才无法安定。将来平定天下的人,莫非就是你?”南阳的何禺见到曹操,对别人说:“汉室将亡,安定天下的一定是这个人。” 当时汝南有个名叫许劭的人,看相识人的名气非常大。曹操于是前去见他,直接问道:“你看看我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许劭不回答。曹操反复逼问,许劭只好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名言史例] 东晋时,桓温身材魁梧,性格豪爽且有风度,是个很有军事才能的大将,熟悉他的人都认为他是孙权、司马懿一类的人物。主持朝政的何充对桓温的才能也十分赏识,于是让他接替庾翼担任荆州刺史、安西将军。他果然不负众望,担任荆州刺史后进兵蜀地,灭掉了成汉。354年,桓温统率四万晋军从江陵出发,兵分三路,进攻长安。前秦国主苻坚派兵五万在蛲关抵抗,被晋军打得落花流水。 然而桓温却是一位乱世之奸雄。他长期掌握东晋的军事大权,野心越来越大。晋穆帝死后,桓温带兵到建康把司马奕废了,另立司马昱,就是晋简文帝。桓温当了宰相,带兵驻在姑孰(今安徽当涂)。 两年后,晋简文帝病重,桓温本来以为他会把皇位拱手相让,不料遗诏却让太子司马曜继承皇位。桓温一怒之下带兵进入建康,然而在朝中士族的反对下,他没敢轻易动手。不久桓温就病死了。 桓温死后,他的弟弟桓冲担任荆州刺史,与担任宰相的谢安同心协力辅佐晋孝武帝,东晋王朝才出现了团结的气氛。 P1-8 序言 没有哪一位艺术家能够分分秒秒做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家,他所获得的重大的、恒久的成就常常来自灵感闪现的一瞬间。同样的道理,也没有哪一部经典著作中每一句话都是经典,它最精彩的部分往往是只言片语。 我们把这些只言片语称为“经典名言”。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它们却几乎是一部作品智慧精华的集中体现,是作者创作灵感的高度凝结和沉淀。也正因为如此,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经典名言给人们带来的启迪和思考,不仅远远超过其他成百上千部作品,甚至也超越了它所来源的著作本身。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从中国历代最广为流传的古典名著中,严格挑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言,献给大家。使大家对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名句,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在编写体例上,围绕每一句名言,按照“名言何来”、“名言解读”、“名言故事”和“名言史例”四项作全面分析和解读。 “名言何来”,顾名思义就是对名言追根溯源,提供它的详细出处。“名言解读”部分对名言出处的原文作注释和翻译。有些条目本身文字并不艰深,但我们力求通过通俗易懂的注解,不仅让大家对原文的涵义有准确的了解,同时通过对名句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大家的理解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切激动人心的话语都需要背景,一切跌宕起伏的事件都需要铺陈,每一句名言的背后,也都有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名言故事”所提供给大家的,就是有关名言的产生背景和故事铺陈。它能让我们走入名言背后的历史时空,理解名言活生生的涵义。 名言是一种历史沧桑的印记,是文化的积累,它融合了不同时空中华民族的经验与智慧,足以体现古今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等方面的解读和思考。 如果不把这种解读和思考揭示出来,我们对名言的理解就一定不够完整。在“名言史例”部分,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古典史著中,选择一些最为传神的故事,以表达历代古人对于名言的理解和运用。 本系列是兼具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汇编”,可以使读者朋友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古典名著的精髓。我们在编写时既注重资料的准确性,更兼顾阅读的趣味性,使大家在理解名言的基础上,能会心一笑,并充分感受智慧升华的快感。 本系列在香港中华书局翟德芳总编辑的直接关心下出版,值得欣慰。但是一方面限于篇幅,我们只能举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隅;另一方面,由于编者学识能力有限,编写时难免挂一漏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所难免,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王春永 二00六年六月九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