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游戏史/中国社会民俗史新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其他运动
作者 蔡丰明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游戏,是人类童年生活中最有趣味的内容,游戏,也是人类终身永世不可缺少的伴侣。游戏曾给人们带来过各种各样的欢乐、愉悦与激奋,游戏也曾忠实记录了历代社会中无数的趣闻轶事与世态风情。如果你有兴趣要想深入地了解这些,那么这本图文并茂的通俗读物可以作为一颗问路之石。

内容推荐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中国游戏史的发展、演变以及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其中,还穿插了历代社会中无数的趣闻轶事与世态风情。

目录

第一章 古代游戏史概述

 第一节 从十万年前的石球说起

 第二节 古老的先秦游戏

 ——斗鸡、走狗、六博和踏鞠

 第三节 汉魏时期的官家游戏

 第四节 游戏史上的新纪元

 第五节  明清棋牌的发展和麻将的诞生

第二章 古代游戏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角力:角抵、相扑、拔河和斗禽

 第二节 竞技:投射、球戏、秋千和毽子

 第三节 斗智:围棋、象棋、七巧板和九连环

 第四节 猜射:射覆、藏钩、谜语和酒令

 第五节 博戏:骰子、骨牌和纸牌

第三章 古代游戏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投射游戏与原始狩猎 

 第二节 角抵、风筝与古代军事

 第三节  由古代风俗演变而来的游戏 

 第四节 来自外域的游戏

第四章 游戏与岁时节令

 第一节 正月抓子儿,七月斗蟋蟀

 ——应时性游戏

 第二节 清明荡秋千,端午斗百草 

 ——应节 性游戏

 第三节 热闹的游戏节 

第五章 游戏与各色人物

 第一节 斗鸡皇帝与蟋蟀宰相 

 第二节 文人的游戏癖好和游戏诗咏 

 第三节 古代女子相扑、打球、秋千、围棋诸戏 

 第四节 活泼有趣的儿童游戏

第六章 游戏与社会风俗

 第一节 民间的游戏风情和游戏规习 

 第二节 关于游戏的神话传说

 第二节 游戏与祈吉、驱邪、占卜、禁忌风俗 

第七章 游戏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六博引发的“七国之乱”

 第二节 游戏的铺张与挥霍 

 第三节 因戏得官与以戏选夫

 第四节 古人对于游戏的批判

第八章 古代戏具

 第一节 古代戏具

 第二节 古代戏具之祖

 ——球

 第三节 智力戏具的代表

 ——棋与牌

 第四节 文人的戏具

 ——语言文字

 第五节 斗戏中的特殊戏具

 ——动物

 第六节 其他戏具

后记

试读章节

应节性游戏是指那些在一定的节日中经常地、较为集中地出现的游戏活动。中国古代节日甚多,它们主要是由于天文历法、农业生产和宗教祭祀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早在原始时代,中国的先民们就懂得了一定的历法知识,如代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器具上所刻的太阳纹,共有十二道光芒,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有一年十二个月的观念。在《尚书·尧典》中,已有了“四仲中星”,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又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这些历法的制定,为我国古代节日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节日的产生与农业生产特点也有很大的关系。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鲜明的季节性,因此农业生产的规律也呈现了鲜明的时间性特点,在不同的时间中从事不同的生产劳动,这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为了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劳动的时间程序,人们从一年的时间中规定出一些特定的日期,以此来作为划分时间程序的界线,这些特定的日期以后便逐渐发展成为节日 还有一些节日是由于宗教信仰方而的原因而产生的。宗教是古代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它渗透到古代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时的人们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经常要规定一些固定的时间来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久而久之,这些固定的宗教祭祀之日也逐渐成了一些重要的节日。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的节日逐渐增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元宵、上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等。这些节日本来都具有较为严肃的生产性或宗教性意义,但是到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它们都有向娱乐性意义转化的趋向。每逢这些节日,人们一方面要郑重其事地举行各种祭祀、祈禳之类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则要举行各种游乐性的活动来表示纪念和庆祝,于是便出现了如元宵观灯、端午赛龙舟、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等各种娱乐活动。大量的游戏活动,也正是迎合了中国古代节日的这种娱乐性的需要而纷纷进入了节日活动之中。虽然在平常的日子里人们也经常进行游戏,但从其数量、规模,以及形式的丰富程度而言,都完全不能与节日相比。节日是游戏活动最为集中,游戏形式最为丰富,游戏规模最为盛大的时日,届时全国城乡中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良贱贫富,无不兴致勃勃地加入到了各种游戏活动的队伍之中,尤其是妇女、儿童们的游戏活动开展得最为热闹和频繁。

在一年中,第一个游戏活动较勾集中的节日是元宵节。元宵节亦称“上元”、“元夕”,时为正月十五。从时问上看,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的日子,从宗教上看,元宵节是一个祭祀太一神和天官赐福的重要节日,从文化娱乐上看,元宵节是一个张灯结彩,万家灯火的热闹盛会,因此元宵节中的游戏活动特别多。届时不论皇族权贵,还是平民百姓,都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娱乐活动。隋唐时期,元宵节中较为多见的游戏形式有角抵、拔河等等。《隋书》中曾经记载一位侍郎上书中说:“近代以来,郡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戏,递相竞夸,至于糜费。”《封氏闻见录》记载:“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到了明清以后,元宵节中的游戏活动更是非常丰富。据《帝京岁时纪胜》云:“元宵杂戏……博戏则骑竹马,扑蝴蝶、跳百索、藏蒙儿、舞龙灯、打花棍……闲常之戏则脱泥钱、踢石球、鞭陀螺、放空钟、弹拐子、滚核桃、打尜尜,踢毽子。”这些活动中除了骑竹马、扑蝴蝶、舞龙灯、打花棍等几种带有较为明显的表演色彩,属于文艺表演性的活动外,其他都是游戏类的活动。

元宵节中还有一项十分盛行的传统游戏,就是猜灯谜。元宵灯谜起源于宋仁宗时。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点缀升平,在元宵节时大张灯火,纵民观灯,皇帝自己也经常出宫观灯,号称与民同乐。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装点风雅,便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语贴在灯彩上供人猜射,吸引过往行人,于是便形成了元宵节猜灯谜之俗。以后每逢元宵佳节,人们便纷纷走上街头,一边观灯,一边猜谜,呈现出一派热闹欢腾的节日景象。《嘉定县志》云:“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先数日卖灯,谓之灯市……好事者或以藏头诗句悬杂物于灯,任人商揣,日灯谜。”反映的是清代嘉定一带民间在元宵节时张灯结彩,猜玩灯谜时的盛况。京城中的元宵灯谜游戏更是热闹非凡。古诗云:“灯谜巧幻胜天工,不惜奇珍与酒红,多少才人争夺彩,夸长竞短走胡同。”“几处商灯挂粉墙,人人痴立暗思量。秀才风味真堪笑,赠彩无非纸半张。”描写了元宵节时京都中人为了猜灯谜而你争我夺,如醉如痴的生动景象。

清明、寒食二节,也是我国古代游戏活动十分集中的时日。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故谓之清明。”从唐代起,清明与寒食开始合二为一。寒食略早于清明,其起源与春秋时代的晋国大臣介子推有关。据说介子推为保护晋国公子重耳立过大功,后来隐居深山。重耳请他出山当官,遭到拒绝,重耳只得放火烧山,试图以此法来逼介子推服从。不料却将介子推烧死在山上。此事发生在三月间,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便在二三月里禁火一个月。这个月里餐饭全吃冷食,故称为“寒食”。后来寒食的时间越来越短,由一个月改为七天,后又改为三天,最后定为一天。这个日子比清明节只早一两天,因此寒食节中的很多活动后来便逐渐与清明节融合在了一起。

清明、寒食节时天气已经转暖,人们在此时多爱到户外去活动筋骨,领略春意,因此清明、寒食节时有大量的室外游戏。再加上寒食节中多以冷餐为食,为了防止冷食伤身,人们便经常要开展一些如荡秋千、踏鞠、拔河、放风筝、打马球等等的游戏活动,以此锻炼身体,增加热量。古代清明、寒食节中最为盛行的一项游戏活动是荡秋千。荡秋千之戏在南朝时期已由北方传入南方,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日打秋千。”但是当时的荡秋千之戏似乎还看不出与清明、寒食之间有什么关系。到了唐代,荡秋千已经成了清明、寒食节中的一项十分盛行的习俗,这在许多古代的笔记和诗文中都有记载。如《开元天宝遗事》云:“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嬉笑以为宴乐。”这里已明确指出荡秋千游戏是在寒食节时举行的。同书中还记载了宫女们在寒食节荡秋千时的具体活动情况,她们身穿彩衣绣裙,登上秋千架后,上下凌空翻飞,体态轻盈优美,简直像是天上的仙子飘飘而降。唐玄宗看得入迷,因而称其为“半仙之戏”。除了宫廷以外,唐代时期民间百姓中也经常在清明、寒食节时进行荡秋千游戏。与皇廷相比,民间的节日游戏活动规模更大,参加的人数更多,场面也更为热闹。唐代诗人杜甫《清明二首》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风俗同。”当时的杜甫弃官抵达成都,并在蜀地和江湘一带漂泊了十年之久。在这些年中,每遇清明节,诗人便会见到处处都有许多人在攀援秋千,荡摆取乐,于是才有“万里秋千风俗同”的感叹。唐代诗人韦庄在《丙辰年鄢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诗中,也有相似的描写:“满街杨柳绿烟丝,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缭乱送秋千。”可见唐代时期清明、寒食节荡秋千的风俗是非常普遍的。

唐代以后,清明、寒食节中荡秋千的游戏活动仍然非常盛行,王禹俑《清明》诗云:“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这是描写宋代时人们清明荡秋千的情景。小说《金瓶梅》中有关吴月娘、孟玉楼、李瓶儿、潘金莲等打秋千的描写,则是明代时期清明、寒食荡秋千风俗的反映。当时人们所玩的秋千种类已有很多,如单秋千、双秋千、转轮秋千等等。《寿光县志》中曾记载了一种转轮秋千的玩法:“寒食、清明二日……人家植双木院落,高数丈,缚车轮于木杪,而垂屈板于周遭,有多至三十索者,横巨木于下,以人力推转。妇女靓妆盘旋,空中飞红扬紫,翩若舞蝶。”这种荡秋千法要求游戏者有高超的技艺和过人的胆量。

P107-111

后记

游戏是人类童年生活中最有趣味的内容,游戏也是人类终身永世不可缺少的伴侣。游戏曾给人们带来过各种各样的欢乐、愉悦与激奋,游戏也曾忠实记录了历代社会中无数的趣闻轶事与世态风情。

但是长期以来,游戏在一般人的眼里,经常被看作是一种无足轻重,聊以消遣的事物。因此很难在学术研究的殿章中占有一席之地,更少有人将其汇总成史,以传后世。当前,随着“文化热”的不断高涨,特别是通俗文化、娱乐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上对于游戏这种较为普遍性的文化现象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很多有识之士都逐渐认识到,游戏虽然是一种娱乐性的活动,但是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它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具体方式,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活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把游戏这一选题列入《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的系列之中,并约我撰写一本专书来概括地介绍一下中国游戏史的发展、演变以及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等方面的情况。

本书在1997年已经出过文字版,在此后的几年中,本书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销售情况良好。在一些有关文化娱乐、儿童教育的学术论文中,《游戏史》·书中的有关材料与观点经常被得到引用与阐发,有些学校还将此书作为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教材。这些事实说明,有关游戏文化的研究,在当前社会中不但是十分需要的,而且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我相信,随着人类个性意识的不断觉醒以及娱乐休闲文化的价值功能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游戏作为一种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同与重视,并且在各个领域中充分体现出它的独特作用。

本次出版的《游戏史》,是在原书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的图文版。书中除了对个别章节中的文字略作修改以外,主要是增添了将近200幅左右的图片。这些图片大都具有较高的历史资料价值,其中一部分是来自历代著名画家的名画,另一部分是来自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由于这些色彩鲜艳,资料价值很高的图片的配置,致使本书充分地展现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特点,这对于当前社会那种较为注重视觉直感性的阅读特点来说,应该是较为适合的。

本书中引用的图片资料,主要出自《中国历代名画集》、《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中国古代绘画图录》、《古代绘画收藏》、《中国历代名画精选》等书籍与画册,在此谨向其作者表示感谢!

蔡丰明

2006年7月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3: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