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西游记》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臻于第一流的伟大作品。它也是明代长篇小说的重要流派之一神魔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翘楚、浪漫文学的代表,作者以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建构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并塑造出以孙悟空、猪八戒为代表的一批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文学形象,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本书以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为底本,并以崇祯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加以校改;选用了清光绪十四年味潜斋石印本《新说西游记图像》20幅人物绣像及100幅插图,此图像多出自清末民初石印版画名手。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取材于唐朝太宗时期,著名僧人唐玄奘受皇命上当时的天竺,即现在的印度,去取佛经。本书故事就是以此心怀慈善,身体又柔弱的唐僧为主要人物之一,他在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武艺的孙悟空,偷懒、好色成性但力气满身的猪八戒以及诚厚老实、忠心耿耿的沙悟净的保护下,降妖伏魔,历经七七四十九难,成功完成皇命,取回真经。
那孙大圣在东岸上,眼不转睛,只望着河边水势。忽然见波浪翻腾,喊声号吼,八戒先跳上岸道:“来了!来了!”沙僧也到岸边道:“来了,来了!”那妖邪随后叫:“那里走!”才出头,被行者喝道:“看棍!”那妖邪闪身躲过,使铜锤急架相还。一个在河边涌浪,一个在岸上施威。搭上手未经三合,那妖遮架不住,打个花,又淬于水里,遂此风平浪息。
行者回转高崖道:“兄弟们,辛苦啊。”沙僧道:“哥啊,这妖精,他在岸上觉到不济,在水底也尽利害哩!我与二哥左右齐攻,只战得个两平,却怎么处置,救师父也?”行者道:“不必疑迟,恐被他伤了师父。”八戒道:“哥哥,我这一去哄他出来,你莫做声,但只在半空中等候。估着他钻出头来,却使个捣蒜打,照他顶门上着着实实一下!纵然打不死他,好道也护疼发晕,却等老猪赶上一钯,管教他了帐!”行者道:“正是,正是!这叫做‘里迎外合’,方可济事。”他两个复入水中不题。
却说那妖邪败阵逃生,回归本宅。众妖接到宫中,鳜婆上前问道:“大王赶那两个和尚到那方来?”妖邪道:“那和尚原来还有一个帮手。他两个跳上岸去,那帮手轮一条铁棒打我,我闪过与他相持。也不知他那棍子有多少斤重,我的铜锤莫想架得他住。战未三合,我却败回来也。”鳜婆道:“大王,可记得那帮手是甚相貌?”妖邪道:“是一个毛脸雷公嘴,查耳朵,折鼻梁,火眼金睛和尚。”鳜婆闻说,打了一个寒噤道:“大王啊!亏了你识俊,逃了性命!若再三合,决然不得全生!那和尚我认得他。”妖邪道:“你认得他是谁?”鳜婆道:“我当年在东洋海内,曾闻得老龙王说他的名誉,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美猴王齐天大圣。如今归依佛教,保唐僧往西天取经,改名唤做孙悟空行者。他的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大王,你怎么惹他!今后再莫与他战了。”
说不了,只见门里小妖来报:“大王,那两个和尚又来门前索战哩!”妖精道:“贤妹所见甚长,再不出去,看他怎么。”急传令,教:“小的们,把门关紧了。正是‘任君门外叫,只是不开门。’让他缠两日,性摊了回去时,我们却不自在受用唐僧也?”那小妖一齐都搬石头,塞泥块,把门闭杀。八戒与沙僧连叫不出,呆子心焦,就使钉钯筑门。那门已此紧闭牢关,莫想能够;被他七八钯,筑破门扇,里面却都是泥土石块,高迭千层。沙僧见了道:“二哥,这怪物惧怕之甚,闭门不出,我和你且回上河崖,再与大哥计较去来。”八戒依言,径转东岸。
那行者半云半雾,提着铁棒等哩。看见他两个上来,不见妖怪,即按云头,迎至岸边,问道:“兄弟,那话儿怎么不上来?”沙僧道:“那怪物紧闭宅门,再不出来见面;被二哥打破门扇看时,那里面都使些泥土石块实实的迭住了。故此不能得战,却来与哥哥计议,再怎么设法去救师父。”行者道:“似这般却也无法可治。你两个只在河岸上巡视着,不可放他往别处走了,待我去来。”八戒道:“哥哥,你往那里去?”行者道:“我上普陀岩拜问菩萨,看这妖怪是那里出身,姓甚名谁。寻着他的祖居,拿了他的家属,捉了他的四邻,却来此擒怪救师。”八戒笑道:“哥啊,这等干,只是忒费事,担搁了时辰了。”行者道:“管你不费事,不担搁!我去就来!”
好大圣,急纵祥光,躲离河口,径赴南海。那里消半个时辰,早望见落伽山不远。低下云头,径至普陀崖上。只见那二十四路诸天与守山大神、木叉行者、善财童子、捧珠龙女,一齐上前,迎着施礼道:“大圣何来?”行者道:“有事要见菩萨。”众神道:“菩萨今早出洞,不许人随,自入竹林里观玩。知大圣今日必来,吩咐我等在此候接大圣,不可就见。请在翠岩前聊坐片时,待菩萨出来,自有道理。”
行者依言,还未坐下,又见那善财童子上前施礼道:“孙大圣,前蒙盛意,幸菩萨不弃收留,早晚不离左右,专侍莲台之下,甚得善慈。”行者知是红孩儿,笑道:“你那时节魔业迷心,今朝得成正果,才知老孙是好人也。”
行者久等不见,心焦道:“列位与我传报传报,但迟了,恐伤吾师之命。”诸天道:“不敢报。菩萨吩咐,只等他自出来哩。”行者性急,那里等得,急纵身往里便走。噫!
这个美猴王,性急能鹊薄。
诸天留不住,要往里边踔。
拽步入深林,睁眼偷觑着。
远观救苦尊,盘坐衬残箬。
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
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
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
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
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
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行者见了,忍不住厉声高叫道:“菩萨,弟子孙悟空志心朝礼。”菩萨教:“外面俟候。”行者叩头道:“菩萨,我师父有难,特来拜问通天河妖怪根源。”菩萨道:“你且出去,待我出来。”
行者不敢强,只得走出竹林,对众诸天道:“菩萨今日又重置家事哩。怎么不坐莲台,不妆饰,不喜欢,在林里削篾做甚?”诸天道:“我等却不知。今早出洞,未曾妆束,就入林中去了。又教我等在此接候大圣,必然为大圣有事。”行者没奈何,只得等候。
不多时,只见菩萨手提一个紫竹篮儿出林,道:“悟空,我与你救唐僧去来。”行者慌忙跪下道:“弟子不敢催促,且请菩萨着衣登座。”菩萨道:“不消着衣,就此去也。”那菩萨撇下诸天,纵祥云腾空而去。孙大圣只得相随。
顷刻间,到了通天河界。八戒与沙僧看见道:“师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么乱嚷乱叫,把一个未梳妆的菩萨逼将来也。”说不了,到于河岸。二人下拜道:“菩萨,我等擅干,有罪!有罪!”菩萨即解下一根束袄的丝绦,将篮儿拴定,提着丝绦,半踏云彩,抛在河中,往上溜头扯着,口念颂子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念了七遍,提起篮儿,但见那篮里亮灼灼一尾金鱼,还斩眼动鳞。菩萨叫:“悟空,快下水救你师父耶。”行者道:“未曾拿住妖邪,如何救得师父?”菩萨道:“这篮儿里不是?”八戒与沙僧拜问道:“这鱼儿怎生有那等手段?”菩萨道:“他本是我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那一柄九瓣铜锤,乃是一枝未开的菡萏,被他运炼成兵。不知是那一日,海潮泛涨,走到此间。我今早扶栏看花,却不见这厮出拜。掐指巡纹,算着他在此成精,害你师父,故此未及梳妆,运神功,织个竹篮儿擒他。”
行者道:“菩萨,既然如此,且待片时,我等叫陈家庄众信人等,看看菩萨的金面:一则留恩,二来说此收怪之事,好教凡人信心供养。”菩萨道:“也罢,你快去叫来。”那八戒与沙僧,一齐飞跑至庄前,高呼道:“都来看活观音菩萨!都来看活观音菩萨!”一庄老幼男女,都向河边,也不顾泥水,都跪在里面,磕头礼拜。内中有善图画者,传下影神,这才是鱼篮观音现身。当时菩萨就归南海。
八戒与沙僧,分开水道,径往那水鼋之第,找寻师父。原来那里边水怪鱼精,尽皆死烂。却入后宫,揭开石匣,驮着唐僧,出离波津,与众相见。那陈清兄弟,叩头称谢道:“老爷不依小人劝留,致令如此受苦。”行者道:“不消说了。你们这里人家,下年再不用祭赛。那大王已此除根,永无伤害。陈老儿,如今才好累你,快寻一只船儿,送我们过河去也。”那陈清道:“有!有!有!”就教解板打船。众庄客闻得此言,无不喜舍。那个道,我买桅篷;这个道,我办篙桨。有的说,我出绳索;有的说,我雇水手。
P375-377
中国文化,礼乐成人之道而外,又有“神道设教”的宗教意旨,古来鬼神志怪的传统也相延不绝。向来以奇幻色彩著称的《西游记》,其实是汇千江之水、聚集数千年中华民族汪洋恣肆之想象的集中展示。孩子们从中看到充满各种人格化动物精灵的美妙童话,成人则从它浪漫化的神魔英雄传奇中读出人情世故、市井江湖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更有人拈出诚意正心、禅门心法、金丹五行等儒释道三教的大题目,称之为“道书”、“哲理小说”。与此同时,这散发着无穷魅力的神怪故事流行以后,中国民间信仰和想象中原先散乱浩繁的诸神谱系也得到了一次空前的大整合。
小说中瑰玮奇丽的神灵世界和匪夷所思的精变故事,甚至其恢弘的世界图景想象、想落天外的神通幻术,大多都可以从本土典籍和佛藏中寻到出处。神魔英雄孙悟空的形象来源一直有争议。有说国产,有说印度“进口”。它其实有两个源头:齐天大圣故事源于本土,孙行者则是从佛教神话中脱化而出。中国古来的猿精故事传之有绪,汉魏时代就有仙猿的形象。汉代《焦氏易林》中有所谓“南山大攫,盗我媚妾”,即后来《搜神记》、《博物志》都有记载的猿精劫持妇女的故事,再从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到宋元明的杂剧《陈巡检梅岭失妻》、《龙济山野猿听经》、《时真人四圣锁白猿》,就变成了一只时常自称“齐天大圣申阳公”或“烟霞大圣”的长寿仙猿;而擒伏猿精的传说,则从秦汉时代《吕氏春秋》、《淮南子》中的射白猿故事,逐渐发展融合成宋元时代二郎搜山擒齐天大圣的故事。而且,孙悟空的名字也应该与好色白猿关系最大,蕴涵了世俗对《心经》中“色即是空”的理解。到今本小说《西游记》,为了加强猴王的英雄色彩,则将其好色的本性转嫁给了猪八戒。
历史上唐朝初年僧人玄奘孤身西行赴天竺取经并翻译大乘佛教经典的事迹,在佛教史上影响深远。玄奘本人的《大唐西域记》及其弟子慧立所撰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最初详细记录玄奘西行经历的文献,记载了西域各国的风俗传说,其中已经有了如八百里沙河、火山等描写。宋朝开始流传“唐三藏”的取经传说,西夏敦煌壁画出现了猴行者与白马的形象,南宋刘克庄诗也有“取经烦猴行者”的说法。取经四众的形象则成熟于元代。戏曲方面,宋元时代有金院本《唐三藏》(已佚)、吴昌龄的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等,明初则出现了杨景贤长达二十四出的杂剧大戏《西游记》及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
宋元时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现存最早的文学化的取经故事,已略见规模。自此开始,猴行者成为取经故事最醒目的主角。《诗话》中说他原是大罗神仙,因偷吃王母蟠桃被贬送花果山紫云洞。这位有无量神通的“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化身为白衣秀才,来“助和尚取经”。元末出现了平活本《西游记》,在《永乐大典》和朝鲜《朴通事谚解》里都保存有它的佚文,后者还带有对全书的介绍,已相当接近于今本小说的情节,其中称孙行者证果为“大力王菩萨”。参照佛经如《大力明王经》手持“金刚棒”的大力明王形象及其与须菩提的关系甚至其降伏东方世界一切魔王的业绩等均可以见出平话所本。《六度集经》等经中堕身为猕猴王的菩萨以及“五百猕猴”或“八万四千金色猕猴”的说法,应该同属《诗话》中猴行者亦即后来美猴王孙行者的原型。这一蟠桃会偷桃子盗仙衣后来取经成圣的形象,始于《诗话》中的“铜筋铁骨大圣”,到元明戏曲中则化身为“通天大圣”,成为齐天大圣的胞弟,从而加入到本土流行的仙猿五“大圣”家族中,最终与齐天大圣故事融合到一起。由此可见,孙悟空形象的最终塑造经历了何其漫长的过程。
今天通行的小说《西游记》,最早可见的版本是明朝万历年间由金陵的世德堂印行的,题为“华阳洞天主人校”,不题作者。因宋元之际全真教道士丘处机著有同名游记,故早期此书可能拟托丘氏,明清传说往往深信不疑。“放浪诗酒,复善谐谑”的大文豪吴承恩,是上世纪胡适、鲁迅认定的本书作者,现在也遭到质疑。“两游记》的现存片反本并不复杂。非百回系统有朱鼎臣的《西游释厄传))与《四游记》中杨致和的《西游记传》,均系从世德堂本的共同百回祖本中删缩而成的简本。通行的百回本系统,明末又有李卓吾评本,最为完善。这部书风行海内,读者群异常广泛,明清间对它的增删、批注、评点也不知凡几。清代的著名评点本有《西游记证道书》、《西游真诠》、《新说西游记》、《西游原旨》、《通易西游正旨》等。
《西游记》是一部“悟书”,中国古典小说中一部真正堪与《红楼梦》比肩的作品。“释厄传”“证道书”等题目背后就是说它的主题在于“生命、心灵的解脱”,也有人干脆认为,“西游”二字的来历和《水浒》一样出自《毛诗》“率西水浒”,隐含的是“远游以求道”的意思。它斩妖除魔的故事背后,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在明清时代,取经故事曾经被各种民间宗教纷纷用作宗教宣传的譬喻。书中蕴含的成熟的寓意系统无疑是大家所共同关注的。明代的一则《显圣真君二郎宝卷》说:“人人有,五个人”,即唐、孙、猪、马、沙五众分别譬喻身、心、精气神、意、血脉,指出“参禅不受明人点,都作朦胧走心猿”,说故事主题为“劈破旁门”“通凡达圣”。小说中大量的道教诗词和金丹术语所隐含的全真教以之悟“真空妙有”、修炼内丹的“金丹大旨”,与此也是相通的。唐僧提到的“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以及悟空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拆字为心)”求道的描写,也暗含了道不外求、即心即佛的道理。而以亦神亦魔的“心猿”为主角,让从顽石出身到习成妖魔的心灵,打破一切世相顽空来悟道,本身就是一段心性修持的寓言。花果山中,私欲一点点膨胀,发展到“住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而大闹天宫也不过是将“意欲争天”四字敷演而出的情节。对邪魔心性的陷溺终于导致自我的沉埋,而压制他的五行山也成为心灵改邪归正的“两界山”。西行路上,任务仍然是扫除心灵的“六贼”,不仅“牛王本是心猿变”,连六耳猕猴也不过是此心所生的“二心”。从心灵的放任到收束,到祛除心魔的种种试炼,从解开怨结到走向新生,热闹的神魔故事背后寓意深刻。而取经本身则正像悟空说的“也要炼些金丹济人”,小说也就成了一艘接引心灵的“渡世慈航”(雨香《西游记叙言》),一个“为天地立心”的普世寓言。
不可否认,《西游记》在明朝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中产生,汲取融会了中国思想资源的各种精髓。宋明以来的理学、心学和卫护正统的王道、仁政思想都可以在其中看到端倪。《西游记》是时代的产物。西行路上的人间国度执行的都是明朝的官制,元代以来敕封西藏高僧为“西天佛子”以及明初与郑和下西洋同时的侯显等人出使“西天”(今西藏)、印度的事迹,也改变了唐僧西游故事的路线。正德皇帝的崇信蕃僧,嘉靖的灭僧兴道,以及为纵欲延寿而竞相炼丹以致“食小儿心肝”的事情,都被写入了小说。当然也有如“玉华州”的美好政治图景以及“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的政治建言。
神魔故事中时现世情世相、人间百态,滑稽排调,解颐刺骨。草莽英雄揭竿起义,被借用成为猴子反天宫的无伤大雅的玩笑。对于西天路上的妖魔与天界诸神之间的裙带关系,也不无揶揄,然而畜生断索走脱的解说并不会牵涉到对“天庭”秩序的质疑。其余如孙悟空的惯偷善骗,猪八戒的狼犹懒惰,阿难伽叶的贪墨奸猾,甚至五行山的如来压帖竞用了当时流行的“俺哪里把你哄”的逗趣隐语。游戏笔墨,颇堪玩味。从孙悟空时而忠正急切、慨然洒泪,又时而促狭胡闹的性情,以及师徒四人披荆斩棘、伏魔斩妖的西行路上,时或端肃论道,时或插科打诨的描写,都可看出,《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喜乐味道的人世之书。至于书中讥讽一切权威的语气则来自于明朝中后期的激进社会思潮,发扬了《庄子》讥毁圣人的异端精神。所以李卓吾评价说“拘儒俗笔,正不能有此”。也‘只有这样一部活泼灵动的心灵自由之书,才能令人读后“心开神释,骨飞眉舞”(张潮)。
山东画报出版社《绣像西游记》以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为底本,并以崇祯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加以校改;选用了清光绪十四年味潜斋石印本《新说西游记图像》20幅人物绣像及100幅插图,此图像多出自清末民初石印版画名手。王韬序曾称:“味潜斋主人嗜古好奇,谓必使此书别开生面,花样一新,特倩名手为之绘图,计书百回,为图百幅,更益以像二十幅,意态生动,须眉跃然纸上,固足以尽丹青之能事矣。”
寒山子
2007年3月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