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英国文学名著。一八七二年,它被译为《谈瀛小录》登载于《申报》,受到中国读者的广泛欢迎。《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它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塑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幻想世界。一七二六年该书在英国首次出版时,竟然在一周之内销售一空。将近三个世纪以来,它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小人国”和“大人国”的故事几乎在全世界妇孺皆知。该书以主人公格列佛自述其航海冒险的经历展开故事,全书共分为四卷,生动叙述了格列佛经历的四次航海传奇。讽刺、挖苦、嘲笑是本书最鲜明的艺术特色,而这种高超的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虚构和现实的巧妙结合上。小说中的所有夸张、讽刺和荒诞不经的描述,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影子,但当它们以虚构的形象表现出来时,就格外具有引人入胜的喜剧效果。使整部作品显得既轻松有趣,又真切感人。
《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格列佛自述其航海冒险的经历展开故事,全书共分为四卷,生动叙述了格列佛经历的四次航海传奇。第一次航海,格列佛乘坐的船在南太平洋海域不幸触礁遇险,漂流到“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身高只有六英寸,只有普通人身高的十二分之一,但这里的人从国王到大臣都很贪婪、残忍,并且野心勃勃,格列佛不得不逃离这个是非之地。第二次出海,格列佛意外地来到另一个国度“大人国”,这里的居民身高二十多米。“大人国”虽然没有一套完备的文明体系,但民风淳朴。格列佛终因思乡心切,离奇出走,回到英国。第三次出海航行,格列佛先后到过“飞岛国”及日本等地,亲历了当地人新奇而荒诞的生活。第四次航行,格列佛受聘为船长,到访“慧因国”,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一种名叫“慧因”的马,它们高贵而有理性,而被统治的是一种名叫“耶胡”的动物,长相像人,但却贪婪、嫉妒,是罪恶的化身。在“慧因”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因”国。然而“慧因”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消灭“耶胡”,而他与“耶胡”相似,处境危险。无奈之下,只好选择离开。回国后,格列佛怀着对“慧因国”的向往,终生与马为友。
格列佛船长给堂兄辛普森的一封信
出版者致读者
第一部小人国之旅
第二部大人国之旅
第三部拉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纳格,格鲁伯杜德雷伯及日本之旅
第四部慧因国之旅
一旦有人要你公开说明情况,我希望你能立即承认,这篇内容随意而且漏洞百出的游记,之所以敢于公开出版,完全是由于你的一再催促。我曾建议你去大学聘请一些年轻人,让他们把这篇游记整理整理,在辞藻上做些润色的工作。我的堂弟丹皮尔在修改他的《世界环游记》时,就采纳了我的意见,用这种办法修改他的书。但我记得不曾赋予你任何权力对文章作删除或者修改,更不要说随意添加细节了。在此。我郑重声明:我不承认对本书的任何添加的成分,尤其是对最令人敬佩和受人爱戴的安妮女王陛下的那段描写,虽然她已经离开这个世界,我不能不承认,我对她怀有的尊崇之情确实超过任何人。你和你的那些窜改文稿者应当想到,在我的主人慧因面前称赞与我们同类的任何一类动物,我都不喜欢,我认为那不恰当,再说那些描述本来全都是虚构的。据我所知,女王陛下在位期间,确实是由一个首相——不。不是一位,而是连续两个——来实施她的统治的,第一位是戈多尔芬爵士,第二位是牛津爵士。所以,你就让我说了无中生有的话。与此相似,在有关学院中那些不切实际的学者的一段话中,我和我的主人慧因的一些谈话,你或者删去了某些重要情节,或者肆意肢解、篡改了部分内容,弄到最后,竟然连我都认不出那就是我的作品。我曾专门写信给你,暗示这些事不能这么做。你回信说你怕触犯禁律,不敢冒犯法律,还说当权者一直严加关注出版界,他们不仅会曲解内容,而且会对一切影射的东西加以惩处。但我不禁要问,那么多年前,在远隔五千里格之外的一个国家说过的话,和现在正管辖民众的耶胡有什么关系呢?何况我根本不想在他们的统治之下过这种不幸的生活,那太令我恐惧。那些耶胡们,坐在车子里,让慧因拉着到处跑,好像慧因是畜牲,而耶胡倒是理性的动物,难道我抱怨的理由还不够充分吗?说实话,我之所以想过隐居生活的主要原因,就是再也不想看到这些丑陋可恶的情景。因为我信任你,而你又与这些事有关,所以我觉得还是把这些让你知道的好。其次,怪我太没有远见,竟然对你和其他人的恳求动了心,我不该相信你们的荒谬理由,把我的漫游经历拿出来出版完全违背了我的本意。请你想想,当你借口公众利益执意要求发表我的游记时,我是不是曾再三提请你注意,耶胡这种动物根本不可能靠教训和实际训练就能改造的。这一点现在已经得到证明。我没有看见所有的种种腐败弊政有丝毫的改观,起码,在这个小岛国,我没有如愿看到出现这种情况。可是我的书出了六个多月后,我还没有看到我在书中提出的警告出现了些许我期待的效果。P1-2
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英国文学名著。一八七二年,它被译为《谈瀛小录》登载于《申报》,受到中国读者的广泛欢迎。《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它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塑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幻想世界。一七二六年该书在英国首次出版时,竟然在一周之内销售一空。将近三个世纪以来,它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小人国”和“大人国”的故事几乎在全世界妇孺皆知。
《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格列佛自述其航海冒险的经历展开故事,全书共分为四卷,生动叙述了格列佛经历的四次航海传奇。第一次航海,格列佛乘坐的船在南太平洋海域不幸触礁遇险,漂流到“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身高只有六英寸,只有普通人身高的十二分之一,但这里的人从国王到大臣都很贪婪、残忍,并且野心勃勃,格列佛不得不逃离这个是非之地。第二次出海,格列佛意外地来到另一个国度“大人国”,这里的居民身高二十多米。“大人国”虽然没有一套完备的文明体系,但民风淳朴。格列佛终因思乡心切,离奇出走,回到英国。第三次出海航行,格列佛先后到过“飞岛国”及日本等地,亲历了当地人新奇而荒诞的生活。第四次航行,格列佛受聘为船长,到访“慧因国”,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一种名叫“慧因”的马,它们高贵而有理性,而被统治的是一种名叫“耶胡”的动物,长相像人,但却贪婪、嫉妒,是罪恶的化身。在“慧因”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因”国。然而“慧因”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消灭“耶胡”,而他与“耶胡”相似,处境危险。无奈之下,只好选择离开。回国后,格列佛怀着对“慧因国”的向往,终生与马为友。
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里所表现的幻想与现实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在每一个幻想国度里,格列佛都受到不同的待遇,奇特的经历不断为读者带来奇异而逼真的感受,使它成为一部远远超出“儿童读物”范围的奇书。它之所以数百年来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一方面是因为它想象奇特、生动有趣,极富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它蕴涵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斯威夫特以格列佛在海上经历的异国异地作为审视批判英国文化的参照物,以一种与当时歌功颂德的文坛风气截然相反的态度创作这部小说,在作品的形式上,他模拟那些站在殖民主义者立场上歌颂英国文化的游记体小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讽刺和批判那些通过“发现新大陆”、用长枪火炮征服“野蛮部落”的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暴行。作者运用丰富而高度概括的讽刺手段,将当时英国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影射、融合到书中奇异的故事情节当中,生动而深刻地揭露了英国社会的丑恶现象和矛盾关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内在本质,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英国政治的黑暗。
讽刺、挖苦、嘲笑是《格列佛游记》最鲜明的艺术特色,而这种高超的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虚构和现实的巧妙结合上。小说中的所有夸张、讽刺和荒诞不经的描述,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影子,但当它们以虚构的形象表现出来时,就格外具有引人入胜的喜剧效果。比如,作者以一本正经的严肃态度、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以及与英国的现实极为相似的情节设置,刻画了小人国里的生活和斗争,成功地反映出当时英国的现实,其效果令人捧腹,发人深省。作品描写“小人国”里的大臣们因为鞋跟的高低而分为“高跟派”和“低跟派”,实际上就是对英国议会中的党派之争的嘲笑;“小人国”与邻国仅仅因为吃鸡蛋时应该先打大头还是先打小头的分歧,而爆发战争,实际上是对英国统治者穷兵黩武、嗜战成癖的谴责。在“大人国”的故事中,格列佛沾沾自喜地向国王介绍英国的议会、法庭、财政等情况,可这些情况在国王的反诘下漏洞百出,最后被一一否定。反倒是“大人国”靠公理、良知和正义治理国家,使国家民风淳朴,秩序井然。在作品第三卷描写的飞岛国里,国王和大臣们居住在飞岛上,只要发现哪里有人民抗拒交税,他们就将飞岛压在人民的头上,这实际上是对当时英国政府统治和压迫爱尔兰人民的绝妙讽刺。正因为作者是借助于虚构的形象来展开对现实的讽刺,所以他在写作时才能做到自由发挥,大胆想象,使整部作品显得既轻松有趣,又真切感人。
乔纳森·斯威夫特,一六六七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一个古老的英格兰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英国牧师,后在爱尔兰定居。斯威夫特出世前几个月,父亲就去世了。他由叔父抚养长大,早年生活十分艰辛。在亲友们的帮助下,斯威夫特受到良好的教育,在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完成大学学业,后来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叔父去世后,斯威夫特前往英国寻求发展,一六八九年受聘于远房亲戚、著名的作家和政治家邓波尔爵士,任他的私人秘书。斯威夫特是一个能够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人,因此,这段经历成为斯威夫特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私人秘书的工作为他提供了一种氛围,使他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和思想认识的潜移默化。邓波尔去世后,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任都柏林教区长和爱尔兰大法官伯克利伯爵一世的私人牧师。后来,他重返伦敦,加入英国教会。为了在教会中谋取较好的职位,他先后结交过当时英国两大党派辉格党和托利党的一些知名人士,很快就在伦敦的作家和政治家之中成为一个重要人物。但尽管如此,他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好在这些政治活动使得他对当时英国社会,尤其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弊端有了感性的了解,为他后来创作《格列佛游记》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此期间,斯威夫特汇集出版了一批重要的政论文章和文学作品,批判宗教和学术领域中的腐败现象,他在这些作品中模仿学究的迂腐文笔,进行尖锐而辛辣的讽刺,表现了他最初的诙谐与机智。一七一0年,斯威夫特任托利党《考察报》的主编。当时,英法因争夺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而长期交战,人民蒙受战争的苦难,而统治集团却大发国难横财。斯威夫特据此写了一系列反战文章,揭露了统治集团骇人听闻的贪污行为,令举国哗然。这些文章对一七一三年英法签订和约产生了直接影响。斯威夫特得以成为哈利首相的亲信,出任安妮女王的演说词撰稿人,所以当时的大小官员都想方设法巴结他,可他两袖清风,依然是个清贫的文人。在伦敦期间,斯威夫特给定居在爱尔兰的女友艾斯特写了大量情深意切的信札,后来结集出版的《给艾斯特的信》成为英国书札文学的珍品。
一七一四年,安妮女王去世,托利党内阁垮台,斯威夫特被赶出伦敦,回到爱尔兰任教长。在此期间他积极参加爱尔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先后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政论文、杂文和小说。《格列佛游记》就是其中之一。这部作品最初的构思,源于斯威夫特与朋友们的一次聚会。当时,斯威夫特谈到当时政界的种种贪婪无耻的行径,一时激动万分,嬉笑怒骂间,他信笔开始了《格列佛游记》第一卷的创作,作品意在对当时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文明的丑恶现象进行揭露和鞭笞。成书后,经过无数次增删修改,《格列佛游记》终于于一七二六年以匿名的形式发表,立刻在英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晚年的斯威夫特一直生活在爱尔兰,当时他只和少数几个文人通信,平时交往的也只有几个朋友,但由于他对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民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表示由衷的同情,并为爱尔兰自由独立进行顽强斗争,因此他受到了爱尔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赢得了极为广泛的尊敬。尤其是他在任教长期间,猛烈攻击英国统治阶级,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斥责爱尔兰政府对英国的屈服,使他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一七三七年十一月,时逢斯威夫特七十寿辰,几乎整个爱尔兰都用钟声、焰火和美酒为他隆重庆祝。
斯威夫特早年患有脑病,晚年病情日益加剧,几乎完全丧失了听力和视觉,以至于许多人都认为饱受疾病折磨的他是一个精神失常的疯子。就是这样一个受人误解的“疯子”,将自己一生的积蓄慷慨用于各种慈善事业,并为弱智者盖了一所医院。一七四五年十月十九日,斯威夫特在黑暗和孤独中告别了人世,终年七十八岁。他的葬礼极其简单,引人注目的唯有他早在一七三五年就为自己写好的墓志铭:
“如今,狂想再也不能折磨他的心,去吧,过路人,如有可能,请你学习他的榜样,为保卫人类的自由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