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之一,邵洵美长期以来都不以文名传。他显赫的家世、对于出版业的致力、以及鲁迅对他的批评,长期以来都影响了他在文坛的声誉,以致当代读者了解他的甚少,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上也是一块空白。此次整理出版邵洵美作品系列,正欲弥补上述缺憾,令现代文学作品库更加丰富。第一辑出版邵洵美的文学创作作品集五部,分别是诗集《花一般的罪恶》、随笔集《不能说谎的职业》、艺文闲话集《一个人的谈话》、小说集《贵族区》和回忆录《儒林新史》。本书为随笔集《不能说谎的职业》。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能说谎的职业(随笔卷)/邵洵美作品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邵洵美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之一,邵洵美长期以来都不以文名传。他显赫的家世、对于出版业的致力、以及鲁迅对他的批评,长期以来都影响了他在文坛的声誉,以致当代读者了解他的甚少,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上也是一块空白。此次整理出版邵洵美作品系列,正欲弥补上述缺憾,令现代文学作品库更加丰富。第一辑出版邵洵美的文学创作作品集五部,分别是诗集《花一般的罪恶》、随笔集《不能说谎的职业》、艺文闲话集《一个人的谈话》、小说集《贵族区》和回忆录《儒林新史》。本书为随笔集《不能说谎的职业》。 内容推荐 《不能说谎的职业》是邵洵美作品系列之一,随笔卷。本书收录了邵生平文学随笔作品几十篇,讲述其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心得与感悟。这一卷大多数是邵洵美早期写的散文随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爱好、他的性格和他办出版的雄心;也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理解,对现实的关切。 目录 序 口的贡献 Schubert之一夜 莫愁之愁 三十岁的妇人 爬山 夜莺 从时代说到装饰 人类的典型 一九三二年的新生活 现代女性 从部长到小姐 与青年谈钱 书估投机辩 钓鱼的哲学 蓝血 铁面 真的文学 荒荡的回忆 文学与政治 男人创造,女人模仿 大都会的光暗面 与青年谈政治 中国人谈话的资料 立志篇 隔壁通信 写不出的文章 文人无行 不能说谎的职业 文字狱 书信的艺术 读报者言 一个方式 小品文 渺小的经验 情感与战争 谈睡眠 几种赌与几个人 关于旅行 真心话 中国的仇敌 外国通 中国之谜 欺洋人 青年与老人 杨树浦的声音 第五条街 女人运动与男子运动 谈天 酸葡萄 新辞典 流行症 谈话的衰败 闻鬼 懒颂 一句话 南京的新建筑 飞机到哪里去了 民国二十六年大事预言 痛苦的情侣 油盏灯 阴历难废论 文如其人辩 以吃立国论 说话与听话的艺术 与达祖书 再函达祖 编后小言 邵绡红 试读章节 三十岁的妇人 洵美,你对于诗的意见,我是领教过了,形式内容的完美是你所需要的一切,像在你所处的环境,这种自是必然的趋势。在你,差不多满意的事情比我们多,因此你偶然有的缺憾便比我们格外失望。你现在的理想,定是一只精光圆整的磁瓶,上面是简明的图案,均匀的色彩。但你也见过洁白无瑕的陶器上有密细的沙眼不是?这是火工的关系,全靠锻炼,全在你配置得调和。相称便是美,你自己也早说过了。“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古人形容美人不是这句老话?便是所谓“恰到好处”。讲起美人,我倒要问问你对于女性美的见解。从你对于诗的议论看来,那么,你当然只能在十六七岁的处女身上寻美了,是不是?因为不是十六七岁的处女,完整上便已有了缺点。洵美,假使我的猜度是对的,那你错了。你看,在十六七岁的处女身上,我们见到的是一双日常表示信任与麻木的眼睛,有时还发出一种惹厌的诧异;她那只嘴,除了问你一种你早就料到的问句,或是回答你一个是与否,恐怕只是用作吃饭的工具罢了。看下去,胸前是两个隔夜的馒头,软形而硬性——反而是病态的,你只能在浮面■■,你决不能沉在里面,埋在里面,像是棉花心里的花子。最不爽快的是上面那种不冷不热的温度,再不像三十或是将近三十岁的妇人的上面,会有一种超过你心跳的火发;你心跳的越快,它便越炽烈,管叫你软掉,烊掉,化掉。再看下去,十六七岁的处女更落后了。三十岁的妇人有一个发展足了的臀部,处女没有;一个是怒放的牡丹,一个是比石子只多染了些色彩的花苞。你也知道人体的美在于曲线;十六七岁的处女的曲线是直性的,而三十岁的妇人的方可以算是真正的曲线,一条条是波浪,不是大风时候的也不是被微风所轻拂,这是海底里激荡而鼓起的活纹,是里面动到外面来的,所以有一种麻醉力。你当然也曾向海心里望过吧,你当时的感觉如何?是不是觉得头晕,是不是觉得有一阵阵的热潮从心头往脑子里直冲?看三十岁妇人的浑身的曲线也有同样的意味,虽然前者的麻醉是咸的,而后者是甜的。假使我们更看进一层,那么每一个十六七岁的处女的心中是一张欺自己的符咒;而三十岁的妇人的心中却总有一段吸引魂魄的故事。你把你自己的心拿出来给谁都好,但是一个只能把来锁在箱里,而一个却能开大了门户叫你自己不肯出去。一个是闪电,一个是叫蛾子一只只自愿地投进去的灯火。我还忘了讲三十岁妇人的眼睛,嵌在眼皮里正像是养在玻璃缸里的金鱼。它们知道什么时候要休息,什么时候要游动,什么时候要穿着水心,什么时候要冲透水面。这一双生命的象征中藏着个你们懂不得的秘密,不像十六七岁的处女的里面是个为她自己所猜不出的哑谜。你没有爱过三十岁的妇人吧?但你当然爱十六七岁的处女的。你爱她的时候,你一定在一种爱恋之中还杂着一种畏惧吧?你一定会想假使你据有了她一时,你便得永久据有她。你一定会想这一时的结合便是永久的镣铐。你一定会想你所要破坏的是你仅有的一件完全的东西。这一定会使你在追逐的时候存着逃避的心肠,这一定会使你在火热中加入些寒凛。这是多么惨的事隋!爱一个三十岁的妇人你便可以尽量地放胆地像一个蜂儿般去享受花心里的甜蜜。只有温柔的手抚摸着你汗湿的额,下面是体贴你的衬褥,上面是安慰你的声音,四周只是紧黏黏的膏浆,醉醺醺的露羹,她只直捷地把你拖进她心里去陶醉去荡漾。你这时候的感觉是只有装满了沸水触着美人的嫩唇的茶壶嘴能领会的了。假使是个有丈夫的三十岁的妇人,那更来得诱惑。她决不会为了爱你而不爱她的丈夫,她也决不会为了爱丈夫而不爱你。她的爱你是一种收受是一种获得;决不像十六七岁的处女的是一种赠与是一种牺牲。总之,假使十六七岁的处女是只芙蓉鸟,那么三十岁的妇人便是只玳瑁猫,她会为你抓痒;假使十六七岁的处女是个十五的月亮,那么三十岁的妇人便是盏夜半的油灯,它能照到月亮所照不到的地方。现在你懂了吧,洵美?好,让我们再来讲诗…… 选自1929年《真美善月刊》第3卷第6期P15-17 序言 邵洵美(1906—1968),浙江余姚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出版家、翻译家和文学活动家。一生著作颇丰,包括诗歌、小说、散文、随笔等多种体例及题材。本次上海书店出版社经其家人授权,整理出版邵洵美的生平创作,第一辑共五卷,分别是诗歌卷《花一般的罪恶》、散文卷《不能说谎的职业》、艺文闲话《一个人的谈话》、小说卷《贵族区》和回忆录《儒林新史》。其中散文卷、艺文闲话、小说卷和回忆录的篇目由邵洵美之女邵绡红提供并编辑,诗歌卷的篇目由邵洵美之女邵阳提供并编辑。 为保存邵洵美作品的原始风格,在编辑过程中尽量保留现代文学的用词习惯,如结构助词“底”、语气词“吓”,以及“洋台”“骨董”“哄动”“化装”“年青”等词,并不改为“的”“啊”“阳台”“古董”“轰动”“化妆”或“年轻”;另外,一些人名和地名的翻译,也保留当时原样,如“吉百林”“普罗斯脱”“福娄拜”“亨利·杰姆士”“萨克莱”“海敏威”“麦克·吐温”“劳伦司”“衣利莎白”“服尔代”“蒲卡戚乌”“费芝吉勒”“爱里奥脱”“柯勒立治”“罕姆来脱”“里尔王”“■罗乙德”“卓别麟”“孟奈”“门兑尔左恩”“史太林”“苏彝士”等,并不依照当代习惯改为“吉卜林”“普鲁斯特”“福楼拜”“亨利·詹姆斯”“萨克雷”“海明威”“马克·吐温”“劳伦斯”“伊丽莎白”“伏尔泰”“蒲伽丘”“菲茨杰拉德”“艾略特”“柯勒律治”“哈姆雷特”“李尔王”“弗洛伊德”“卓别林”“莫奈”“门德尔松”“斯大林”或“苏伊士”。 但对于一些现在看来已属明显错别字的用法,如“希奇”“钉住”“带帽”“混身”“玩皮”“澈底”“印像”“眩耀”“化钱”“狠”等,则相应规范为“稀奇”“盯住”“戴帽”“浑身”“顽皮”“彻底”“印象”“炫耀”“花钱”和“很”,以期在保留原著风格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今日读者的阅读障碍。 特此说明。 编者 后记 这一卷大多数是邵洵美早期写的散文随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爱好、他的性格和他办出版的雄心;也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理解,对现实的关切。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变化,他的文学思路从唯美纯艺术转向结合时代。作家的敏感嗅到战争的气氛愈来愈浓(他写过大批时事评论),他忧国忧民的文字遂频频出现。这里,也可以看到他的文笔的转换,在当时没有言论自由的环境中,他不能秉笔直言,不得不以幽默的笔触来发泄自己对当局的不满。 在《写不出的文章》里他讲到自己喜欢文学,“有人奇怪我为什么一天到晚手里要带本书,原来他们没有知道我的苦心”。邵洵美有名“健谈”,有名的索稿“约期不爽”。他要“吐”出来多,必须“吃”进去多,必须勤读书。但是他朋友多,接踵来访的朋友们都是一坐几小时不会告别,他们上天下地中外古今雅兴十足地聊个没完。那么要读书,他只有抓其他一切属于自己的时间。他学历不高,可说是“自学成才”,出道早,文坛前辈的鼓励和影响助他成长。他也必须通过读书了解世间事、中外文坛近事以及中国新诗新文学各方面的发展,并且借鉴别人的写作与编辑出版经验,这是他的苦心。 邵洵美并非如一般人想的只管自己过富裕的生活而不解大多数穷苦人民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文章看到他对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同情。在《大都会的光暗面》听他讲“在这里,男人会把性命换一碗面,女人为得一顿点心钱将身子卖给你一夜。在这里,我们又会看见不到冬天便冻死了的男女,看着饭店的招牌饿死的老幼。”从《杨树浦的声音》听他讲这个工厂区特有的声音——救护车的警号——“在杨树浦,救护车可以说是早晚最忙的车子。这凄惨的调子,正是描摹着悲痛和求救的声音,路上人听见了,一方面畏惧而回避,一方面又同情而肃然起敬。痛苦原是七情里面最伟大的。”“我方才搬到此地来的时候,每次听到总心跳,常是暗暗地祝祷这受伤者不久便可以脱离危险。听到它接二连三地来个不息,我更是说不出的怨恨,像一般老先生样,咒诅这科学不过是一种杀人的发明。”他同情那些有说有笑走进工厂的人,“也许五百个工人走进去,只有四百九十几个能走出来,他们更是每一个都明白,自己也许便是那几个不能走出来的。”“他们唯一的财产是命,他们唯一的工具是力;他们用力去保全他们的命。救护车的警号便是一种命与力的喊叫。住在杨树浦,多听了这种声音,更会明白生命的意义和力量的作用……” 人们总以为邵洵美是阔少爷,又有“富岳家”,有的是钱,不然,怎么会人家吃饭常常他埋单;沈从文送丁玲母女回乡缺少盘缠,季小波出不了《西洋画史》,他爽快地掏钱资助;生活书店关门他善后;《时代画报》、新月书店难以为继,他投资接手。许多人认为他“经济宽裕所以生活满意”,而他却说,“其实我吃过的苦是不可以计算的,真正知道我身世的人一定同意”。未到“八一三”,他已经不时需要借贷典当来周转(参看邵洵美作品系列·回忆录卷中的文章《一年在上海》。然而他还是那么豪爽,总是说“钞票用得光,交情用不光”。他的性格造成“人家有难他伸手帮,自己有难再想办法”。在《第五条街》一文中,他比较全面地述说自己对钱的感想:“钱是的确非有不可。我们虽然时常用‘爱钱如命’这种话去取笑一般吝啬的人,但是老实讲起来,你若是爱命便也非爱钱不可。哪一样东西不要钱去买?哪一样东西不能用钱去买?以清高的来讲,譬如大学者,便也会被人用钱来聘去做教授;大文豪,也会被人用钱掉换他们的文章去发表……所以我觉得有钱决不是一种罪恶,爱钱也不是一种羞耻。”他提到第五条街那种以写文章办报纸为可耻的人,专求结交贵族的人,讨厌之处便在于他们的虚荣——“英国有许多老贵族,一样像个人;交友不限阶级但求知己;平日也不因钱多而狂乱,钱少而忧患;了解艺术,享受人生。我便从没有听见人对他们作什么批评或讽笑。和写文章一样:老作者下笔稳健,新作者总有一种火气;老作者但求抒发自己,新作者总想打倒别人。写文章本身并不是件罪恶,也要看在谁手里。钱会变成毒物,是因为它做了奸人的利器。其实哪一样东西,所遇匪人,不会造孽?”在《与青年谈钱》一文里,他也是很实在地讨论过这个问题。 从《情感与战争》一文,你可以看到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的预感和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痛恨。“有人说,战争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利益,是经济的。但仔细研究起来,这个是‘果’,而不是‘因’。”他同意亚尔特斯·黑胥里说的,“造成战争的情感是怨恨、虚荣和那种喜欢赶热闹的心理。”他说,“欧战给予人们的尚未有解救的办法,而第二次的大屠杀却已在急迫的筹备中。”他特别指出:“据说人类中真正的狗抢肉骨头式的战争,当为行将到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肉骨头,而日本则是许多恶狗里最饿的一只。这种狗抢肉骨头式的战争,简直是人类的羞耻。我们应当采取任何种的手段,甚至战争,去制止之。” 1936年年初起,洵美正式亲自抓《论语》半月刊的编务。那一篇篇幽默的散文如《新辞典》、《流行症》、《懒颂》、《以吃立国论》等多么精彩。再看其第144期与145期与林达祖讨论《论语》编务两篇,更感极有价值:一是看到洵美自幼对出版感兴趣——办“家报”,“我一生的命运好像在那个时候已经注定了。同时出版和编辑《论语》那个时候也已经有了预兆”;二是他说到自己多少年来有个“痴念头”——模仿英国新闻大王北岩爵士成功的经验。他要参考他们的编辑经验来编《论语》;三是说到《论语》,这中国唯一的幽默杂志,跟英国百年老牌的幽默杂志《笨拙》和美国有20多年历史的幽默杂志《纽约人》一样,受到的批评和经过的困难如出一辙;四是他们又一次讨论“什么是幽默”。 其实早年洵美在《时代画报》里的有些文章就含有幽默意味,本卷中所收集的《声色画报》系列文章是洵美与美国作家项美丽所创办的一份实验性的双语刊物,内容主要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其中邵洵美所撰的文章亦多含幽默口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